宝宝怕生怎么办
宝宝怕生怎么办
例如去别人家拜访时,第一次见到别人的宝宝,不要太热情、动作太大或太快或太直接,不要立刻对宝宝「出手」,更不要硬要抱他,也不要亲宝宝,男性的胡渣、女性的香水味,都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习惯。其实,要让宝宝不怕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大人可以先对宝宝微笑(最好不要突如其来地大笑),然后轻轻、慢慢地拿小玩具放在他视线前,先吸引与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是拿玩具玩给他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宝宝感觉到「这个大人的出现是安全、愉悦的」,尤其如果大人又有拿玩具,可能会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大人。而且要注意,在接近宝宝的过程中,动作别太大、说话音量别太大,更不要执着一定要抱。当宝宝会爬或会走时,如果喜欢你,他自己就会主动接近你了。
有些大人遇到宝宝抗拒,就会很气馁。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认为,大人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宝宝想一下。「试想一下,如果有陌生人突然走过来直接抱住你、亲你一下、捏一下你的脸,你当然也会抗拒!」宝宝也是一样。大人去抱宝宝,往往是大人想满足「自己想要这样做」的心理或是社交需求。拥抱或触摸是亲密的动作,要考虑自己与宝宝的关系是否熟到可以这样做?尤其大人经常是由宝宝的妈咪怀里直接将宝宝抱走,对于宝宝来说,是要从安全的环境被抱向未知的环境,容易被吓到。建议至少要等到宝宝不抗拒、或是看着你笑时,你再轻轻抱他。要抱宝宝前,最好先微笑对宝宝伸手,观察宝宝的反应,看看宝宝愿不愿意让你抱。如果宝宝的身体往你的方向倾或是对你微笑,那就可以去抱;如果宝宝转头或没有任何反应,建议这次先不抱,以后再说。
所以大人不要一厢情愿,或是抱持「难得来看一次,抱一下会怎样」的心态。而应该是想「宝宝为什么要让你抱?」如果被宝宝拒绝,大人要习惯,这是很自然的反应。
有时候即使不是初次见面,很久看到一次,对宝宝来说依然是陌生人,这跟你是他的什么亲戚都没有关联,对宝宝来说的重点是「我们之间是否有共同的经验是愉快的」,宝宝也有拒绝的权利。到亲友家坐客时,不妨先跟亲友聊天,有些宝宝也会在一边观察,如果观察到妈咪对你常微笑,有些宝宝也可能会对你产生好感而过来。到亲友家时,切忌不要「一手交伴手礼,一手换抱宝宝」,也建议不要很快就摸头、摸手。当宝宝觉得对你感到熟悉或没有被威胁感,警报解除时,就会不再怕生,而肯跟你笑、跟你玩。
宝宝怕生怎么办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怕生也就是「陌生人焦虑」。往往是大人觉得宝宝可爱,热情地接近他,却忽略了自己对宝宝来说是陌生人,或是亲友的手可能比较粗、宝宝的皮肤很细嫩,亲友散发的气味也与宝宝所熟悉的爸妈不同,而且大人常常动作大又快、讲话音量也大,时常一个箭步靠近,大声说:「哇!好可爱呀!」立刻动手抱宝宝、亲宝宝、摸宝宝,其实这些声音与举动对于宝宝来说,都太快、太直接,宝宝会被吓到,对宝宝造成威胁。宝宝一旦哭泣,有些大人会抱着安慰他,不过被陌生人安慰,宝宝可能会哭得更大声。其实怕生是自然界生存的必要反应,是很正常的认知发展。
其实陌生的大人如果对宝宝微笑,宝宝大多不会立刻哭,顶多只是皱眉。所以陌生人对宝宝的行为愈直接,宝宝愈可能会怕生、哭泣。对陌生人有怕生的反应,最早大约4~6个月时会开始出现;7、8个月时会更明显,慢慢会区别熟人与陌生人、对陌生人逐渐产生警觉心;1岁的宝宝遇到陌生人接近,可能会转身要爸妈抱抱,当陌生人要抱抱时,宝宝常会用手拨开。这时候亲友常会觉得「很受伤」,大人大多觉得自己是善意,却忽略了注意宝宝的实际感受。
宝宝怕生心理的发展
“怕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在3-4个月时已能对妈妈做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宝宝,他就会冲妈妈乐,以此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当妈妈在屋里走动时,宝宝的目光就会追随妈妈的身影移动,并表现出明显的想要得到妈妈关注的表情。一旦妈妈不予理睬,宝宝就会哭闹。如果发现妈妈不在视线内,宝宝也会以大声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5个月的时候,随着宝宝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宝宝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别父母和其他人。
6个月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爱好等情绪,对熟人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并且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亲近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出过敏反应,对妈妈则最为依恋。
8、9个月的宝宝认生的现象更为常见。1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什么都好奇,再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就使得他们有了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父母和亲人仍然非常依恋,一旦遇到他从未见到过的人和物体,就可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因此,这一时期的宝宝是独立性和依恋性并存。
即便到了2、3岁,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惧,这是宝宝发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宝宝出生以后所处的家庭教养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宝宝认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怕生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确引导而任其自然发展,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影响宝宝的社会化进程。
新生儿晚上哭怎么办
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办好?宝宝在晚上睡眠时出现间歇哭闹或抽泣的现象是夜啼。如果宝宝经常夜啼会导致睡眠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所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办。
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办(一)补钙
宝宝晚上哭闹往往是缺钙的表现。缺钙的宝宝除了晚上哭闹外,还会表现为多汗、枕秃、方颅等。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让宝宝多晒太阳,宝宝会慢慢好起来。
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办(二)安抚
宝宝受到惊吓后,晚上常会从睡中惊醒并啼哭,哭的时候常伴有恐惧表现。这时需要安慰宝宝,告诉他没什么可害怕的,并暂时不要让宝宝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这样孩子会安稳入睡。
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办(三)衣被适当
宝宝被子盖得太厚或太少,都会对宝宝造成过热或过冷的刺激,使宝宝晚上哭闹;褥子铺得不平、小衣服过紧,也会使宝宝哭闹。此外,还应该检查床上有什么东西硌着或扎着宝宝,只要找到原因,宝宝感到舒服了,哭闹就会停止。
宝宝爱打人原来也是交往障碍
0~1岁:宝宝体态语言反应不敏感
这个阶段的宝宝多用体态语言来和他人沟通交往,比如婴儿会用哭声来引起妈妈的注意,用笑容来显示他们对于爸妈的行为感到快乐满足。这时候表情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成为他们主要的交流方式。
遭遇的障碍:新手爸妈不太容易理解宝宝的表情与需求,因而对宝宝的体态语言反应不敏感,宝宝在早期发育阶段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可能会影响正常的人际智能开发。
爸妈可以这样做:爸妈不妨对宝宝的体态语言多观察,反应敏感一些,尽可能了解宝宝的这个表情所表现的意思。另外家长也应该让宝宝理解爸妈的表情,赞许的、高兴地、不同意的等等,让宝宝从小便懂得“擦眼观色”,这能够很好地发展宝宝的社交能力哦!
一些专家表示宝宝的人际智能发育相对其他智能较晚,但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肢体运动、音乐、语言智能都对人际智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语言的刺激对于人际智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家长不妨多方发展,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
1~2岁:怕生、害羞
宝宝1岁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和事更敏感,特别是对身边的“小伙伴”,你会发现宝宝开始会注意其他小朋友的举动,有时甚至会主动示好。宝宝的模仿动作、对话和给取东西的行为会增多。但是大多情况下,宝宝还是独自玩耍。
遭遇的障碍:这个阶段的宝宝怕生,容易害羞,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很粘爸爸或妈妈,如果有其他的叔叔阿姨想要和他抱抱,他都比较抗拒,更多选择躲在妈妈的身后。对于附近的小朋友,他都用一些试探性的行为去跟人示好,比如会盯着人家看,但他们还是不太敢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爸妈可以这样做:宝宝怕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接触外人比较少,因此建议家长可以多利用周末时间带宝宝出去散散步,或者去小朋友多的公园,让他有机会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宝宝一开始可能还是会有点“放不开”,在这时候家长不要去强迫宝宝去跟某个小孩一起玩,让宝宝自愿去接触他人。家长可以以身作则,主动和其他的家长搭讪,那么宝宝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跟他家的宝宝有交流了。
要注意的是,一些宝宝可能是性格比较内向,家长无意之中会给宝宝贴上“他很害羞”的标签,类似这些行为都会让宝宝产生自我暗示,他很可能就真的变得害羞不愿与人交往了。所以家长要避免贴标签这种行为了。
2~3岁:打人、抢玩具
2-3岁的宝宝不但会用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开始用语言来开展人际交往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与他人有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交往,并容易受到外人的影响。而且宝宝这时大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偏要为之的行为,“不要”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遭遇的障碍:由于宝宝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他们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也很难理解他人的感受。有点叛逆的他们总是做出一些让人生气的事情,不合作、不听话,在同伴交往中也容易出现矛盾和摩擦。
爸妈可以这样做:宝宝偶尔出现的打人行为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用有效的语言沟通,以至于做出一些急躁的行为来。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深层意愿。如果宝宝出现了抢玩具、打人的行为,妈妈就对宝宝的行为多做提醒,并及时地给予纠正指引,教对他如何有礼貌地对待他人,遇到矛盾时应该怎么处理等等。宝宝久而久之便会懂得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和他人交往了。
宝宝怕这怕那怎么办
宝宝为什么会害怕?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感觉害怕很正常,而且,忧虑是人的天性,有助于我们应付新情况,避免危险。有些三四岁的宝宝会害怕非常具体的东西,如虫子、狗、黑暗或小丑。还有一些孩子则害怕新环境或怕见陌生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恐惧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可能会对虚构的东西、他(和你)的健康问题、死亡、灾难和疼痛等感到很担心。宝宝普遍都害怕受伤,所以他会想把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伤口盖住。随着宝宝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感逐渐增强,他对大部分事物的恐惧也都会消失。
宝宝觉得害怕时,你该怎么办?
承认他的恐惧感。宝宝害怕的东西在你看起来可能很傻,也没有道理,但对他来说,却非常真实、严重。在宝宝告诉你他害怕的东西时,比如邻居的狮子狗或床底下的妖怪时,你尽量不要笑,要让他知道你明白那种害怕某个东西的感觉。如果你表现得让他非常放心和安慰,他会明白感到害怕没有什么,但最好是去战胜它。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行为儿科医生威廉•科尔曼指出,要让孩子说出他的恐惧或他害怕的东西,并客观地处理他的恐惧感。科尔曼认为,如果你忽视宝宝的恐惧感,那他的恐惧就无法消除了。
试图让宝宝相信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会火上浇油。如果你说:“好啦,小狗不会咬你的,没什么好怕的。”那很可能会让他更加心烦。相反,你不妨告诉他:“我知道你害怕小狗。我们一起从它旁边走过去,好不好?要是你不想从它旁边走,等小狗过来,妈妈就把你抱起来。”
如果你认为孩子害怕是因为生气的感觉或新环境(比如家里新添了一个小宝宝或他开始上幼儿园了)带来的焦虑,就要想办法让孩子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或者用一种不强调对错的方式猜测一下他的想法,假如你家里真的添了小宝宝,你不妨告诉他:“我知道你有时候希望这个小宝宝离开我们家,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和你玩了。”
利用宝宝喜欢的东西。有些孩子会从那些玩旧了的玩具或一直盖的小毯子中获得很大的安慰。这些东西能给一个焦虑的孩子持续的安全感,特别是在过渡时期,比如你把他送到幼儿园或晚上让他睡觉的时候。
这些“喜欢的东西”还可以让一些宝宝更有勇气去做那些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可怕的事,比如见陌生人、去幼儿园或看医生,所以要允许你的孩子粘着他的特殊玩具或毯子。不要让他觉得粘着这些东西“小孩子气”,或者坚持让他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等宝宝到4岁时,可能就不会再拿着他脏兮兮的玩具到处走了。到时候,他将学会其他克服恐惧的方法。
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让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正确做法: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谁?”
正确的做法: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搬运工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
正确的做法: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胆小怕事怎么面对克服
1、提前预防
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比如,让家里其他人员帮着给宝宝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让宝宝不太熟悉的人逗宝宝玩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帮助宝宝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3、别强迫宝宝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宝宝怕生问题时绝不能一厢情愿勉强宝宝和谁亲近,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当陌生人到来时,如果宝宝怕生,可以允许他熟悉情况后再逐渐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宝宝不愿意跟陌生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见宝宝不认识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宝宝,并且不管宝宝多认生,都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陌生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很快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宝宝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4、尝试投宝宝所好
一般宝宝比较喜欢年轻女性和小宝宝,因此,让宝宝接触陌生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当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宝宝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宝宝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围还有许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用不着害怕。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些特点,尽量围绕宝宝的喜好来扩展宝宝的社交圈子。
宝宝怕生怎么办 如果没处理好怕生反应可能的影响
如果大人都不顾宝宝的感受,也会影响宝宝长大后对他人的调节。怕生是渐进发展的过程,比方小时候常有陌生人来抱,即使宝宝哭了也要抱,这会累积不好的经验,使宝宝以后容易对陌生人过度焦虑、也缺乏安全感,大一点时对幼儿园的老师与同学也会很害怕,减少与他人的互动、出现畏缩的表现,也影响对环境的调节。陌生人焦虑处理不好,会影响与主要照护者的分离焦虑处理更不好,更害怕主要照护者离开。
所以要让宝宝累积好的经验,培养安全感,每一次经验,都会决定宝宝下次与不常见面的人相处时的感受与主动性,好的经验要慢慢累积、慢慢进步;不好的经验却只要一次就会使进展倒退很快,例如一次被硬抱吓哭或抗拒仍不被接受,就要花更多时间、累积更多好的经验才能回复,所以要帮助宝宝累积好的正向经验、提醒自己放慢脚步与观察宝宝的反应,别只想满足自己对宝宝的好奇心,或是想藉由「说可爱、亲密抱抱」来让宝宝的父母开心,满足社交心。社交其实是大人之间的事,与宝宝无关。大人要同理宝宝的感受,也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调节。即使是常见到面的大人,如果每次对宝宝来说都是不好的相处经验,即使见再多次面,宝宝也仍然会怕生与抗拒。
至于宝宝的爸妈可以做的事,就是看到宝宝不熟悉的大人要抱时,可简单、礼貌地提醒一下「宝宝比较敏感、突然接触可能会哭」,让别人了解自己宝宝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