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菇,巧获品位效益〉

改变常规的露地摆袋培育普通商品菇的栽培法,采取高棚多架层,集约化立体培育花菇。正常年景花菇干品的价位每千克均在45—60元,比普通商品菇干品价值高68—95%,优质天麻花菇价值高于普通菇1—2倍。同样原料,同样场地,只是培育管理方式不同,产品价差成倍,而且节省用地60%,这是一种提高品位价值效益的手段。花菇培育应推广双套袋新技术,内衬特制薄型塑料袋,菇蕾顶膜自破,免法割膜工序,产品卫生,也免损伤,这是一项改革,有利省工,提高花菇品质的新技术。

组合栽培,争取综合效益〉

推广菇粮套种,如东北玉米地种香菇,取得粮菇双丰收;林果地间种,葡萄架下栽培,浙江庆元菇棚四周种滕本药材瓜蒌,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香菇与灵芝交替栽培,北方利用大棚秋冬种平菇、金针菇,夏季6—9月安装水温空气调控器,培育香菇等。通过组合栽培发挥菇地和空间作用,提高综合效益。

实施绿色工程,创造品牌效益〉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成为现代消费新潮。但现有绿色食品在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商品的价位比一般产品高出1倍以上。香菇本来是绿色食品,但现有生产程序尚未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从原料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实行全程技术监控,提高产品安全性。使香菇产品顺利跨越国际市场设置的“三道门槛”(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病源微生物)。主产区要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绿色产品,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严格把关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效益〉

现有成本增大原因之一是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产区从接种发菌到菌袋下田脱袋排场,成品率不足85%,使成本增加15%;另一方面灭菌灶结构不合理,燃料浪费。提高菌袋成品率,主要把好“四关”。首先原料关:要求新鲜无霉变,树木宜冬季砍伐养分好,强调晒干后加工;配料含水量超标。其二,料袋灭菌关:推广节能高效灭菌灶,有利节省燃料,提高灭菌效果。第三,接种关: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第四,养菌关:培养室要求达到清毒彻底,干燥、避光、适温、通风,及时检查处理污染袋。

认真加工分级,增加产品档次效益〉

产品加工技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价位和效益。要全面实行机械脱水烘干,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要求产品“四无”(菇体无烤焦、朵型无破损、干度无欠标、品质无含硫)和“三达标”(感观标准、理化标准、卫生标准)。推广使用机械分级筛选机,使产品等级规格化,提高档次效益。此外,有条件的基地村和专业合作社,可直接与出口商和超市挂钩,实行订单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直销效益。

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长根菇菌盖肉质细嫩,味道又鲜又甜,香味浓郁。长根菇是一种木腐菌,对碳氮比没有严格的要求,其菌丝和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2-27℃。长根菇在培养期要求空气湿度在70%左右,下面为大家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技术

1、配方。母本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5%,阔叶树木屑60%,麦皮33%,糖和碳酸钙各1%,含水量55%。栽培袋配方为:棉籽壳35%,麦皮25%,阔叶树木屑38%,含水量68%。

2、季节。长根菇属高温型品种,一般出菇时间在4-11月(在福建三明的气候条件),它的成熟周期一般要求适温下菌龄达60天以上。事实上长根菇接种一般被安排在秋末冬初。如此安排有三个好处:一是可提高单产;二是可提早出菇(在气温更低的条件下出菇);三是因为那时气候更适于菌丝生长,同时,养菌温度适合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3、制袋。先将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为75%左右,再把蔗糖溶于桶装的水中。在夏季预湿棉籽壳应加放1%的石灰,预湿后的棉籽壳不可堆放,只能摊开,以免发酸,第二天,按照配方,把预湿的棉籽壳、木屑、麦皮、糖水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把含水量调至68%。制袋时采用17×33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应压装至料高15厘米,干重约在0.4-0.45公斤。料中间须打一直径约1.5-2厘米的洞,以利接种时菌种块掉进洞中,使菌丝更早吃透料,从而达到缩短培养期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4、栽培管理。在室温22-27℃下培养60天,一般菌袋料面的气生菌丝会转成褐色,此是菌袋生理成熟的标志。若发现菌袋料面有革质菌皮,则是菌丝在培养期遇到高温产生黄水,由黄水长期浸泡料面菌丝形成的。革质菌皮在开袋时应被耙掉。5、目前长根菇栽培中比较流行人防地道栽培。这种栽培方式一般无须覆土(其他栽培技术同覆土栽培)。人防地道内通风不好,湿度高,这样长出的长根菇颜色较浅,不易开伞,采摘后稍吹干,既好保鲜、不粘泥土、菌盖不易破碎,又美观,极具商品价值。

二、病虫害防治

长根菇的病害主要有细菌、粘菌和真菌中的木霉。细菌主要由袋内积水和土壤没处理有关。粘菌则主要是长期在高湿度环境下发生的,只要经常通风控干就可控制住,或者用草木灰溶液喷于感染处;木霉则是在长根菇菌丝生活力较弱的情况下覆土时发生的,菌丝生活力弱时搔菌和覆土都可引起感染木霉,所以要注意长根菇接种后培养期间的温度,并确保在菌丝未老化前开袋。

香瓜栽培技术

选种方法

香瓜品种很多,但适应云南各地推广使用的主要品种有:美国西葫芦、早青西葫芦、脆玉一号、京滇碧玉、黑秀丽等高产抗病品种群,农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理选择播期

盘溪稻后栽培适宜播期为8—10月,最迟不得超过11月15日。春播可选择在2—3月,但以确保清明、谷雨节令收获为好。一般来讲,生育期长的,如美国西葫芦可考虑早播,生育期短的可迟播,如早青西葫芦。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的栽培技术

英文名称:oyster mushroon平菇,在生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Fr.)Kummer],中文商品名:平菇,地方名:北风菌、蚝菌等。其是栽培广泛的食用菌。

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

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平菇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地进行生长繁殖。中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平菇的生长环境

①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②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③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④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就是说,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

⑤光。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

⑥酸碱度(pH值)。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⑦其他。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

营养

平菇属木腐生菌类。菌丝通过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

粉、果胶等成分分解成单糖或双糖等营养物,作为碳源被吸收利用,还可直接吸收有机酸和醇类等,但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平菇以无机氮(铵盐、硝酸盐等)和有机氮化合物(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作为氮源。蛋白质要通过蛋白酶分解,变成氨基(不同性别)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平菇生长发育锁状联合中还需要一定的无机盐类,其中以磷、钾、镁、钙元素最为重要。适宜平菇的营养料范围很广。人工栽培时常用阔叶树段木和锯木屑作栽培料,我国又用秸杆(大、小麦秸),玉米芯、花生壳、棉籽壳等作为培养料,再适当搭配些饼肥、过磷酸钙、石灰等补给氮素和其它元素,能促使平菇很好的发育生长。

温度

平菇孢子形成以12℃~20℃为好,孢子萌发以24℃~28℃为宜,高于30℃或低于20℃均影响发芽;菌丝在5℃~35℃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形成子实体的温度范围是7℃~28℃,以15℃~18℃最为适宜。平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度变化越大,子实体分化越快。所以,昼夜温差大及人工变温,可促使子实体分化。

平菇属的种类多,不同的种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人们通常以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期的温度要求,把平菇属的种类划分为三型:

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不超过22℃,最适宜温度在13℃~17℃之间。

2.中温型 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0℃~24℃如凤尾菇、佛罗里达平菇、紫孢平菇。

3.高温型 子实体分化温度高达30℃以上,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4℃~28℃。如鲍鱼菇、红平菇。中国幅员广阔,在同一季节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各个地区可以在不同

季节根据当地气温选择不同温型的平菇品种。

水分和湿度

平菇耐湿力较强,野生平菇在多雨,阴凉或相当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如果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而含水量过高,料内空气缺少,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当培养料过湿又遇高温时,会变酸发臭,且易被杂菌污染。

菌丝生长时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在子实体发育时期,相对湿度要提高到85%~95%。在55%时生长缓慢,40%~45%时小菇干缩;高于95%,菌盖易变色腐烂,也易感染杂菌,有时还会在菌盖上发生大量的小菌蕾。若平菇采取覆土措施,还要注意调节覆土含水量。一般从地下30cm~60cm挖来的泥土,只要不是刚下过雨,土壤湿度是符合上述要求的。经过晒干的泥土,分4~6次调足水分,要达到手捏扁时不碎,不粘手为宜。

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1%(体积比),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时,氧分压就势必降低,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直接影响到平菇的呼吸活动,而有碍生长发育。

平菇在菌丝生长阶段,特别是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急剧增加,宜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培育,

光照

平菇的菌丝体在黑暗中正常生长,不需要光线,有光线照射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过早地形成原基,不利于提高产量。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线不足,原基数减少。已形成子实体的,其菌柄细长,菌盖小而苍白,畸形菇多,不会形成大菌盖。

酸碱度

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3~10范围内均能生长;但喜欢偏酸环境,

pH5.5~7时,菌丝体和子实体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平菇生长最适pH值为5.4~6,风尾菇最适pH值为6.5~7,姬菇以及佛罗里达菇以pH6.5~7.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且粗壮。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代谢作用产生有机酸和醋酸、琥珀酸、草酸等,使培养料的pH值逐渐下降。此外,培养基在灭菌后pH值也会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料时应调节pH值为7~8为好。为了使菌种稳定生长在最适pH值内,在配制培养基时,常添加0.2%的磷酸氢二钾(K2HP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等缓冲物质,如果培养过程中产酸过多,可添加少许中和剂—碳酸钙(CaCO3),使培养基不致因pH值下降过多而影响平菇的生长,在大量生产中也常常用石膏或石灰水调节酸碱度。

平菇的栽培技术

概述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室内床栽

菇房建造

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 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菇房消毒

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 。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消毒方法如下: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养料配制

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1)棉籽壳99%,石灰1%。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2)稻草99%、石灰1%。将稻草铡成长5厘米左右,沉人1%石灰水中浸泡5~6小时,待其吸足水后捞起沥干,即可压模播种。

(3)木屑89%,石灰1%、麦麸10%,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

(4)玉米芯粉90%、米糠9%、石灰1%。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适量为止。

(5)玉米芯或玉米秆 将原料压破后放在清水或1%石灰水中浸泡1~2天,至充分吸水后捞起沥干,即可平铺成菇床,分层播种。

(6)花生壳、花生秆78%、麸皮20%、石膏1%、糖1%。先将花生壳、花生秆晒干粉碎,糖溶于少量水中与干料混匀,再加清水拌匀,至含水量58%左右。

(7)甘蔗渣50~69% ,木屑30~49%、石灰1%。先将干料混匀,再加清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适量为止。

(8)豆秆粉33%、棉籽壳33%、木屑32%、碳酸钙1%、糖1%。糖溶于少量水中与干料混匀,再加清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适量。

在以上8种配方中,拌料时加人0.1~0.2%多菌灵和0.1%敌敌畏,以便杀灭部分杂菌、害虫。尤其是温度较高时播种,培养料中添加适量杀菌剂、杀虫剂,增产效果更明显。

播种

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覆盖式播种等。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层播。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 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营养料,约5厘米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营养料,再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整平 压实。床面要求平整、呈龟背形。

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料20公斤左右,厚度10—15厘米。在播种前,应先将菌种从瓶内或塑料袋内取出,放入干净的盆内,用洗净的手把菌种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再播入料内。播种后,料面上再 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即利于保湿,也可防止杂菌污染。播种时间,一般从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播种。不过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气温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适宜时期。

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 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 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 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 ℃。发现杂菌污染,可 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 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 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 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时要支起塑料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 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可向料面 喷少量水,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温度保持在15℃左右。

追肥

在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此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粪土肥 将晒干的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上清液预湿堆制15天,加50%的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食用菌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粪土肥撒施于床面。

草料汁 用腐熟晒干的草料,加100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棉子汁 将棉子加10倍水煎汁,冷却后加3倍清水施用。

食品液 取10公斤没有霉变的黄豆(4660,-12.00,-0.26%),淘洗干净,浸泡后加水50~60公斤,煮后滤取汤汁,加水至200公斤喷洒;取10公斤胡萝卜切碎,加15公斤水,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3倍水配成25%的胡萝卜汁喷洒;在100公斤水中加入固体葡萄糖1公斤,溶化后即得1%的葡萄糖液,直接喷洒即可。

菇根汤 取菇根5~10公斤,冼净,加水10~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清液加水50公斤,搅匀后喷施,可促进菇蕾生长。

番茄反季节栽培技巧

一、选择品种

选用无限生长类型的西红柿种子品种,该茬西红柿要适应天气条件最差的1月份。因此,宜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强的品种。

二、整地施肥

反季节西红柿种子种植的底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并配合饼肥和磷肥。整地施肥要在定植前7~10天完成,以便使肥料被土壤水分均匀地浸润和稳定肥效。施肥采取铺施和沟施相结合的方法,每亩施用农家肥不少于8000公斤或腐熟鸡粪不少于4000公斤,饼肥不少于200公斤,磷酸二铵50~70公斤。

三、培育壮苗

播种前要进行西红柿种子消毒,以防种子带菌。把西红柿种子放入50℃温水中浸15分钟或放入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2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自然水温中浸2~3小时,取出阴干待播。越冬西红柿一般8月下旬播种育苗,2叶1心时移入营养钵内。苗龄45~50天,长有7~8片真叶时定植。

四、合理密植

定植时,先在垄上开沟或挖穴,深10~12厘米,沟内浇透水后放苗,待水渗下后覆土。株距33厘米。定植前覆膜者,栽植时可按株距掏开地膜挖穴。随栽随穴浇稳苗水,全棚栽完后。顺小行膜下沟浇1次大水,以利缓苗。

五、定植后的管理

1、调控温度。定植前扣膜烤畦,以提高地温。定植到缓苗前一般不通风,温度可高些,白天可达32~35℃,以促进缓苗。缓苗后,晴天白天可控制在20~25℃,夜间16~15℃。进入12月底或1月初,果实开始成熟,温度要求白天上午25~30℃,下午24~23℃,夜晚16~10℃,地温不低于15℃,以利于果实发育成熟和着色。

2、科学追肥。定植到采收前,应重点以浇水和温度管理来调控底肥的肥效,必要时可顺水追用少量氮肥或复合肥。果实采收时,应进行一次大追肥,一般每亩用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各15公斤。12月中旬后到翌年2月是低温期,必须强调追肥硝酸铵,以尽快发挥肥效,提高效果。

3、适时浇水。番茄定植后,在浇稳苗水、定植水的基础上,缓苗后要控制浇水,第一花序开花之前不要轻易浇水,植株干旱时可少量浇水。从第一花序开花到第三花序开花之间,应严格控制浇水,以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出现萎蔫,可顺沟少量浇水。如心叶过度展开,叶大而薄,叶面吐水过多,是水分过多的表现,应控水防徒长。当第三花序开花时,正值第一果穗果实进入膨大期,这时开始浇水,水量要足。进入12月中旬后,植株生长和果实生长都较缓慢。浇水时间应选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要通风、排湿。

4、绑蔓整枝。为使番茄受光均匀,应对植株进行支架或吊秧。吊秧时按番茄行距、株距大小用12号铁丝竖直拴绳,下端系于番茄茎基部,随株高的增长,将番茄绑在吊绳上。

5、疏花疏果。使用激素处理番茄花之前,若每穗花的数量太多,应将畸形花及特小花摘除,一般早熟品种每穗留果4~5个,晚熟品种留果3~4个即可。

6、巧防“空心”。造成番茄“空心”的直接原因是,大棚内浇灌水的温度低于7℃,番茄根部受冷收缩,根须活力降低,吸水性差,此时育成果正处于膨大期,在短期缺少水分供应的情况下,易出现局部的果中少肉现象,虽然后来地温升高,根部恢复吸水,但膨大果中的空心部分却再也不能充实。

7、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有棉龄虫、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等,应采用农业、生物与化学的方法综合防治。生长期可用代森锰锌、瑞毒霉锰锌、氧氯化铜等杀菌剂和高效低毒杀虫剂交替使用防治。

香蕉栽培技术

一、香蕉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

香蕉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以氮、磷、钾、钙为最多,其中以钾的含量为最高。不论是在植株或果实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都接近4:1:14。根据计算,如果亩产2000公斤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23.9公斤氮,6.9公斤磷,87公斤钾。此外,在香蕉各器官中还有镁、钠、硫、氮、硅等其他元素。

对氮的需要:氮对香蕉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影响最大。缺少氮时,叶片淡绿,叶面积缩小,叶薄,新叶生长缓慢,假茎密实细小,分蘖减少,结果梳数少,单果数量少而且细短,产量低。但氮量过多,又会使叶变得过于浓绿柔嫩,容易倒伏。叶面积指数过大,在密植的情况下透光度差,致使无效分蘖多,抗病抗虫能力差,容易得叶斑病。氮量过多,还会降低果实的质量,味淡无香,容易受到机械伤和感染炭疽病。

对磷的需要:磷对香蕉根系和地上部的发育很重要。植株缺磷,则老叶很快变成黄绿色,叶尖枯黄,新叶短而窄,根系发育受抑制,根细长,叶和根的重量大减。适时施磷,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糖分提高,并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

对钾的需要:香蕉缺钾时,植株生势减退,叶绿素减少,早期易发生黄叶病,根较细长,支根少,根毛少,植株器官柔软,容易倒伏,导致病虫为害。缺钾还会使呼吸作用增大,光合作用减弱,而且减少干物质的积累,降低果实质量。施足钾肥,能加强组织坚韧性,提高植株抗风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增施钾肥对叶的生长,每穗果的重量,每株的梳数,每梳的重量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多,但也是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例如,缺硫会引起缺绿和不能合成蛋白质,从而引起氨基酸的过多累积;缺铁则是引起缺乏叶绿素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香蕉的栽培上,微量元素的施用已日益引起重视。

2、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香蕉整个生育过程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不能有霜冻。其生产发育最低温度为10oC,最适温度是30oC左右,凡是最低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oC,最高温度不超过35oC,全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温度接近24oC的地方,都适合种香蕉,而且容易获得高产。如果低温时间太长,香蕉生长期就延长。气温10oC时,植株停止生长。温度降到5oC时,叶片就会出现冻害现象,降到2.5oC时,叶片严重受害。在0oC时,不仅叶片冻死,假茎也冻坏,而且可能把心叶及生长点冻死。香蕉受害的程度与地理环境和品种的耐寒性有关。向西北方向的蕉园受冻害较严重,但受霜害较轻。地势较低或背风的地方,受冻害较轻,但爱霜害较严重。地势开阔通风的地方,蕉园受霜的程度比蕉园中心或不近河道的蕉园较轻,从品种来说,大蕉的耐寒性比其他品种强,粉蕉次之,香蕉较差。同一品种内,不同生育阶段的植株和不同的器官,其耐寒性也有差别,未开大叶的吸芽最耐寒,已抽花蕾的植株易受冻。各器官中,以根系和球茎(地下茎)较耐寒,果实比叶易受霜害,心叶在低温冷雨时易受冻害。在同样低温条件下,长势好的植株受害比长势差的轻。生长于保水力良好且肥力高的土壤的香蕉受害程度比长在瘦瘠的土壤的轻。

香蕉需要水分较多,而平根系分布浅,不耐旱,土壤中经常有水分供应,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理想的年雨量是1800-2500毫米,而且分布要均匀,最好每月有150-200毫米。生长初期遇旱,会使营养器官发育不良,生长速度显著下降。生长后期遇旱,特别是在花序分化并前遇旱,会使营养器官过早衰退,果实的梳数和单果数都减少,明显地影响产量。但在雨量集中的季节,容易使土壤养分流失,使香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同时因水分过多,使蕉根因缺乏氧气而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根腐。

3、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香蕉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不论平原及山地,各种类型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不同的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异。大蕉、粉蕉、牛蕉等根群粗壮,适应性比较强,香蕉的根群较细嫩,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含粘土、板结、不透气和缺乏养料,种后植株生长缓慢,细弱,结果期迟,产量低而不稳定,或者两年仅收获一次。咸田、反酸田、积水田、冷水田均不适宜种植香蕉。 各地的经验说明,香蕉应具备如下土壤条件:

(1)物理性状良好。物理性状良好的土壤,孔隙较多,利于空气和水分渗透。否认是冲积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或粉砂壤土,也不论是平原地带或是山坡地带,都适宜种植香蕉。物理性状不良的土壤,由于缺乏团粒结构,往往雨后严重积水,旱时板结如石,对香蕉浅生性肉质根群的生长极为不利。这种土壤,香蕉即使能生长,产量也不高。

(2)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位是平原蕉园增产的重要条件。地下水位太高,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的通透性以及土壤的保肥能力,因而就直接影响根群的发育。一般在水网地区的蕉园,地下水位应低于45厘米以下。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如果遇到暴风雨袭击,造成淹地,引起叶子发育,产量降低,严惩时可使根群窒死,整株死亡。

(3)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壤深厚与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及透气性密切相关。深厚的土层促进根群良好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苦土壤表层浅,挖下去一尺就有铁锈水流出来,香蕉根群不能深长,植株生长瘦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土必须经过施用大量垃圾肥和塘泥改造后才能种植。

在坡地和高地种香蕉,以向南、向东、向东南为好。向北、向西都不适宜,因为向西的蕉园受到烈日照射,土壤容易干燥,果实容易发生日焦病,而向北的蕉园则容易遭受北风侵袭的霜雪危害,对香蕉生长不利。选择通风的靠近河流的地方种植,可以减轻霜冻危害。

二、香蕉优良品种及蕉苗的选择

1、良种的选择。

我国香蕉优良品种繁多,依其假茎高矮可分为高型、中型和矮型三大品种群。适于广西栽培的良种有如下几种:

矮脚顿地雷:原产于广东高州县,属于中型种。植株生长粗壮,茎高230-250厘米,干周70-85厘米,上下大小近乎一致,鞘色青绿而带褐斑。叶柄粗短 ,叶罗直立,叶尖平齐,色浓绿,鞘距较密。果轴较细,较短,果梳距中等。单果较粗大,丰产性能好,品质较好。抗寒性较强,霜冻后恢复快,抗风力较强。

矮香蕉:包括广东矮香蕉、福建天宝矮脚蕉及广西矮香蕉。假茎高150-170厘米,叶柄较短,仅15-32厘米,叶距较密。果穗较短,单果多,果细短,果梳距密。抗风力强,耐瘠瘦,利于密植,易管理,产量也较高。

河口香蕉:属中型种,茎高150-250厘米,产量高,单株高产的达30-40公斤。品质甚优,为云南河口的主栽品种。

田东香蕉:系本地良种,果穗长,果梳多,产量高,品质好,一般株产20-25公斤,最丰产的单株可达40公斤。 广西蕉农习惯用旱地作蕉园,灌溉条件差,多靠自然降雨,水分不足,宜以矮香蕉和田东香蕉为主。有条件利用水田种植香蕉或易解决供水问题的,可以矮脚顿地雷为主栽品种。

2、蕉苗的选择。

香蕉主要用吸芽作种苗。吸芽的类型不同,对当代的产期与产理都有影响,应当根据生产的需要和不同类型吸芽的特点进行选择,才能获得高产。

褛衣芽:是秋季至春前从地下茎较低部位萌发的吸芽。这种吸芽因经受寒冻的侵害,其假茎披着枯叶而得此名。这种吸芽抽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在气温下降干旱的环境,地上部生长慢,地下球茎积累养分多。定植后先发根后抽叶,生长快,结果多,产量稳定,抗旱能力较强,定植成活率高,是春季定植的最好种苗。

红笋:也叫普通剑芽,是春夏季母株抽蕾前从地下茎的下部萌发的吸芽,前期色泽嫩红如笋,故称红笋。这种吸芽定植后先展叶,后生根,生长快,表现较好,是夏秋定植的常用种苗。如肥水条件好,当代的产量较高,要赶上当年雪蕉,必须选择株高在70厘米以上的大红笋定植。

大叶芽:是从弱母株及收获后隔年球茎上抽生的吸芽,芽身细弱,叶大头小,营养基础差,结果迟,产量低,不适用作种苗。

生产上大都选择褛衣芽和普通剑芽作繁殖材料。广西部分地区冬季容易出现霜冻,褛衣芽受冻害严重,二年份气温仍较低,春旱期较长。初春种的褛衣芽,需到三月下旬才恢复生机,较难赶上当月雪蕉,故宜以选择4-5月出土的普通剑芽作秋植种苗为主。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冬前可抽出10-12片大叶,容易越冬,次年6-7月可抽蕾,9-10月可采收。不论什么时候种植,不论选用哪种吸芽,都必须选择发生于无病和健壮母株;具有优良种苗性状,其球茎要肥壮硕大,尾部要细;起苗时的切口小,无机械伤,茎高最好50厘米以上。

香菇的品种栽培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夏季栽培鸡腿菇技术

鸡腿菇种植的条件

1. 营养。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如稻草、麦秸、棉籽壳、牛粪、马粪,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多种阔叶木屑。可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也可生料栽培。

2. 温度。菌丝生长适温20~28℃,以24~27℃生长最好。子实体形成需要低温刺激,由培养温度降至20℃以下后,子实体原基则很快形成。出菇温度范围9~28℃,但以12~18℃为适,20℃以上菌柄很快伸长,并开伞。16~22℃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鸡腿菇菌丝抗寒能力相当强,在零下30℃条件下,土中的菌丝可安全越冬,而在35℃以上菌丝会自融。一般低于8℃,高于30℃,子实体难以形成。

3.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5%~70%极适于菌丝生长,出菇阶段要求大气相对湿度85%~95%。

4. 光照和通风。菇蕾分化需要300~500勒克斯的光强,并要氧气充足。

5. 酸碱度(pH值)。鸡腿菇较喜中性偏碱的基质,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以7. 0~7. 5为宜。

6. 土。鸡腿菇出菇需要土中的微生物和矿物质的刺激。没有土,子实体形成数量大大减少。栽培需覆土。

鸡腿菇的种植技术

(1)栽培配方

①稻草80%、干牛粪12%、石膏粉3%、石灰粉3%、过磷酸钙2%。

②金针菇废料60%、玉米心20%、玉米粉1%、麦麸15%、石膏1%、石灰2%,过磷酸钙1%。

③玉米心80%、麦麸15%、石膏1.5%、石灰2%、过磷酸钙2%。

(2)装袋接种及培养

培养料均匀拌料后调至含水量为65%左右,按常规方法堆制发酵。采用23厘米X4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按3层菌种2层料平菇播种方法进行装袋接种,接种量为10%-15%,装袋上下松紧-致,置于23-25摄氏度的培养室发菌培养,注意调节温度,通风换气,30-3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3)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料大棚内或野外露地作畦,挖0.9-1米宽、20-25厘米深、长度不限的畦床,将发好菌的菌袋膜全部脱去,菌筒横向切开,-分为二,断面向下竖直放置,筒距2厘米左右,并用营养土填充,浇足水分,表面再覆3-4厘米营养土,喷雾状水浇透,温度在12-2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90%,10-15天左右开始有原基出现,20天左右子实形成,长至七八成熟即可采收,一般可采3-4潮菇。

夏季栽培鸡腿菇的注意事项

鸡腿菇属中温型品种,适于气温12-25℃的条件下出菇。在山东地区进行栽培,自然条件下,一般只能于3-5月、9-11月生产两季。我们只要掌握了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夏季照样可产出鲜嫩味美的鲜菇。

应用条件:该技术适于规模化生产,栽培田的面积为300-1000平方米。

建造菌畦:挖深0.2米、宽1.4米、长20米以内的菌畦,菌畦间距0.8米以上,每隔6畦留1条4-6米宽的大型作业道,以利车辆进出。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栽培田不必留。

搭设遮阳棚:在栽培大田上方2.5-3米处搭设遮阳棚,要求遮阳棚密闭不透光。棚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以免淋进雨水。上方再盖1层遮阳网,遮阳棚边缘以超过栽培田周边各3米为宜,使9-16时的阳光夫法直射菌畦。春季在棚四周种植长蔓型植物,尤以长葫芦瓜、佛手瓜、丝瓜、南瓜为宜。

设置增湿装置:在遮阳棚四周上方架设喷水管道及单向喷雾头,在遮阳棚内每隔4-5米架设1排双喷头管道。该喷雾头的作用是向遮阳棚内的空间喷水、保湿。该装置的安装应进行实地测试,以喷雾不留死角为准。四周的管道应在每边设一阀门,以备有风时关闭下风处的喷头。

防虫措施:遮阳棚四周用防虫网封闭,以防各种虫类进入。

覆土材料:用肥沃的菜园土或蔬菜大棚耕作层的肥土,在每1000千克土中加入发酵的牛粪、鸡粪各200千克,尿素10千克。充分拌匀后,喷施600倍的辛硫磷液,然后覆膜。约5-7天后,打开土堆,加入30千克石灰粉,拌匀并建堆、覆膜,7天后即可使用。覆土材料可按每100平方米畦床用2立方米覆土的用量制备。

栽培管理:基料的处理按常规方法进行,要求装袋发菌。应创造条件延长发菌时间,一般须延长 30天以上,然后按常规方法脱袋入畦、覆土。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保持遮阳棚下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即可。

注意事项:

(1)遮阳棚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可过高,中间部位最高95%,周边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即可。

(2)喷水保湿须多次、少量,尽量不使子实体上积聚水珠。

(3)格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但若想产出大个头的金针菇,可覆土至4-5厘米。

(4)当自然风力较大时,可在风来的遮阳棚一边架设挡风草苫或塑料薄膜。3-4级风力时可不采取措施。

鸡腿菇的价值

据分析测定,每100克鸡腿菇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5. 4克(其含量是大米的3倍,小麦的2倍,猪肉的2. 5倍,牛肉的1. 2倍,鱼的0. 5倍,牛奶的8倍),脂肪3. 3克,总糖58. 8克,纤维7. 3克,热量346千卡;还含有钾1661. 93毫克,钠34. 01毫克,钙106. 7毫克,镁191. 47毫克,磷634. 17毫克等常量元素和铁1376微克,铜45. 37微克,锌92. 2微克,锰29. 221微克,钼0. 67微克,钴0. 67微克等微量元素。鸡腿菇含有20种氨基酸,总量17. 2%。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全部具备,占总量的34. 83%;其它氨基酸12种,占总量的65. 17%。鸡腿菇性平,味甘滑,具有清神益智,益脾胃,助消化,增加食欲等功效。

由于鸡腿菇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且色,香,味形俱佳。菇体洁白,美观,肉质细腻。炒食,炖食,煲汤均久煮不烂,口感滑嫩,清香味美,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鸡腿蘑还是一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等书有记载,鸡腿蘑的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

茶树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季节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上升到15℃以上,秋季温度降至25℃以下出菇为宜。因此在安排生产季节时

要考虑到两个方面:既要考虑到菌丝体培养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过的范围,同时又要兼顾出菇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出的范围。华北地区,以河北省中部气温为例,春季宜3月中旬至3月底开始生产菌袋,菌丝体培养初期需要加温,5月中旬至6月出菇。出菇后期气温增高,子实体易受病虫害,要注意提前防范。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生产菌袋,10月下旬以后开始出菇,寒冷季节需要加温,以延长出菇期,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栽培方式

茶树菇的栽培采用熟料袋栽方式,采用塑料大棚,半地下菇房,林地或室内栽培。无论那种方式其场地都要求周边环境卫生,无污染源。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出菇方式有立式出菇,卧式墙式出菇,覆土出菇等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北方地区秋季栽培,菌袋发满后自然气温下降,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养菌,出菇最好,也可进行人工加温以保证出菇温度,为了防止光线过强,大棚内可加设遮阳网遮光,以保证茶树菇的高产优质。

(三)栽培料配方

根据华北地区的资源条件,适宜茶树菇生长的配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常用配方,供大家参考选用。

1,棉籽壳85%,麦麸10%,玉米粉3%,石膏1%,糖1%,石灰适量。

2,棉籽壳50%,棉秸秆30%,麦麸13%,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3,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5%,饼肥4%,石膏2%,磷酸二氢钾0.4%,硫酸镁0.1%,糖0.5%,石灰适量。

4,棉籽壳60%,木屑20%,麦麸13%,饼肥5%,石膏1%,磷酸二氢钾0.4%,糖0.6%,VB1少许。石灰适量。

5,棉籽壳55%,废棉30%,麦麸10%,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6,杂木屑78%,麦麸15%,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四)菌袋制作

1,配料拌料,可根据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原料要求,棉籽壳,麦麸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异味,无虫蛀。木屑应选用杨,柳,桐等质地较为疏松的木屑为宜。

拌料时根据选定配方称取各类主辅料混合在一起,翻拌均匀。再将糖和石灰加水溶解后加入料中。用石灰水调PH值为7.5左右为宜。 料水比一般为1:1.2-1.3.然后用人工或机械将原料充分搅拌均匀。 不能有干湿不匀的料。否则灭菌就不会彻底。 料拌好堆闷半小时后。用手抓一把料握紧。指缝间有水但不下滴为宜,这样料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 为适宜。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影响菌丝生长,容易感染杂菌和虫害。应引起充分重视。

2,发酵,目前的茶树菇生产有两种方式。(1)一种是料拌好后堆闷半小时后直接装菌袋,然后进行常压灭菌。(2)另一种方式就是将培养料预先进行发酵处理。然后装袋灭菌。现将发酵处理的方法做一介绍。发酵处理的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第一种方式高一点,达到65%左右为宜。料拌好后将其堆置成高1-1.2米,宽1.5-1.8,长度不限的发酵堆。然后用铁锨把自上而下每隔一米打一个通气孔。以利增氧加快发酵速度。待料温达到60℃以上时维持12小时以上,然后进行翻堆。翻堆时要里外上下颠倒,充分翻匀。翻堆后待料温上升到60℃后保持12小时即可散堆,并调含水量和PH 值。料调好后即可进行装袋灭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7天左右。

采用发酵料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培养料经过5-7天发酵,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木质素,纤维素得到降解便于茶树菇菌丝利用。因此发菌速度要比常规栽培方式缩短10天以上。(2)培养料内的杂菌休眠体,虫卵等均已复活,有利于灭菌彻底。另外使用木屑栽培的经过发酵处理,木质软化不易扎破菌袋,提高了成品率。(3)经堆积发酵后的培养料中的有机酸可充分挥发,有利于茶树菇菌丝生长,能有效提高产量。

香菇的栽培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相关推荐

香瓜的栽培技术

选种方法 香瓜品种很多,但适应云南各地推广使用的主要品种有:美国西葫芦、早青西葫芦、脆玉一号、京滇碧玉、黑秀丽等高产抗病品种群,农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 合理选择播期 盘溪稻后栽培适宜播期为8—10月,最迟不得超过11月15日。春播可选择在2—3月,但以确保清明、谷雨节令收获为好。一般来讲,生育期长的,如美国西葫芦可考虑早播,生育期短的可迟播,如早青西葫芦。 培育壮苗 种子消毒 一般可用1%的硫酸铜或多菌灵进行浸种消毒。在直播时可用铁灭克或3%的巴丹粉拌种,避免地下害虫危害。 育苗播种 若进行精细栽培,可

香榧的栽培技术

苗木培育 1、选择品种 香榧果实 香榧品种繁多,几乎每个香榧产区都有当地的乡土品种,所以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品种进行培育。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4] 2、苗木培育 香榧苗木培育分两个阶段:培育实生苗;在实生苗上进行嫁接,培育嫁接苗。 3、实生苗培育 香榧 (1)种子选择 选择种子时,要根据种子颜色来选取,一般当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作为育苗种子较为

香榧地栽培技术

苗木培育 1、选择品种 香榧果实 香榧品种繁多,几乎每个香榧产区都有当地的乡土品种,所以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品种进行培育。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苗木培育 香榧苗木培育分两个阶段:培育实生苗;在实生苗上进行嫁接,培育嫁接苗。 3、实生苗培育 香榧 (1)种子选择 选择种子时,要根据种子颜色来选取,一般当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作为育苗种子较为适宜。

草莓打了激素是什么样子 吃反季节水果有什么危害

基本没什么危害。 如果反季节水果是用正常温室或大棚种植的手段成熟,且按照国家质量标准栽培反季节水果,在技术上也能得到认证的话,那么反季节的水果和正常月份上市的水果没什么区别,对身体健康也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但如果反季节水果是通过药物催熟的话,那么吃了后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买反季节水果时是要谨慎购买。

茴香的栽培技术

1.播种方式 ①正播有冬播(包蛋)和春播两种方式。冬播在上年冬前将种子播入压好盐的适墒将冻农田中(喀什垦区11月25日~12月5日,也可用3厘米地温低于5℃为指标),第2年收获。春播在当年春天播种、管理、收获(春播时间的提前程度与收获茴香产量呈非直线形正相关性)。 ②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宽窄行作物播种结束后,宽行套种茴香。套播以4月12日前或5厘米地温不高于15℃为宜。 2.品种选择 宜选择分枝能力强、丰产、抗倒伏且经提纯复壮、筛选过的籽粒饱满的莎车小茴香。 3.播种要求 正播茴香有穴播

蘑菇养殖区域的差异

蘑菇养殖区域的差异 (一) 南方地区:产菇期是连续的,采收期一般从11月中下旬到翌年4月中旬,采收期大约140天左右,可采6潮菇。通常以春节为界,节前为前期菇,节后为后期菇。 (二) 长江流域:产菇期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在冬季低温阶段停止出菇,产菇期分为秋菇期和春菇期二个阶段。秋菇期一般从10月上中旬开始,至12月中旬前后结束,采收期60天左右,可采菇4-5潮;春菇期从翌年3月中旬开始,至5月结束,采收期60天左右,可采菇2-3潮。 (三) 北方产区:华北产区如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蘑菇堆肥的堆制发酵一般

阿魏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材料 阿魏菇 ⑴主要材料阔叶树(米槠、拷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 ⑵辅助材料玉米粒、麸皮、蔗糖、石膏粉或碳酸钙、过磷酸钙、酵母粉(或酵母片)。 ⒉栽培季节 以冬、春季较为理想。第一批在11月到第二年2月,第二批12月到第二年3月,第三批在1~4月,根据当地的气候安排。如果在有制冷设备的空调菇房也可以周年栽培,按市场需求安排。 ⒊栽培方法 与其它平菇类似,可采用袋栽或瓶栽。 ⑴母种制作 从北京、新疆或福建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引进,或自己进行孢子或组织分离获得。PDA或PDA综合培养基常规操作,

藿香的栽培技术

整地播种 苗床以选择排灌、管理方便、肥力中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为好;结合翻耕施腐熟栏粪22.5t/hm2作基肥;然后开沟敲细土垡,整成边沟1.5m宽的龟背形苗床,用腐熟人粪尿7.5t/hm2浇湿畦面,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于畦面后,用细泥:草木灰=1:0.5的肥土覆盖约1cm厚;最后用竹片或小树枝在畦面上间隔约80cm架成小拱形盖上薄膜保温育苗。一般每公顷本田需要苗床120~150m2、种子2.25~2.7kg。[5]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气温保持在20~25℃时,10~15天出苗,出苗率达70%时,

香草的栽培技术

香草的栽培技术 香花、香草(fragrant herb)等香料植物,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杀菌素,不仅可驱蚊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居室,还广泛用于美容、沐浴、饮食及医疗。从香料植物提取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是食品、化妆品、香皂、医药工业的重要添香剂。这些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出口俄罗斯、美国等,显示出诱人的市场发展空间。2003年,美国在中国就订购香精油1000多吨。北京、上海等地每年销售迷迭香、薰衣草、薄荷等种苗与干燥香料数千万株以上,并逐年大幅增加,市场十分看好。 香草原产于墨西哥,中美

鲍鱼菇的栽培技术

料配 配方一:棉子壳40%,杂木屑38%,麸皮20%,糖1%,碳酸钙1%,含水量65%;配方二:棉子壳 鲍鱼菇 80%,麸皮18%,糖1%,碳酸钙1%,含水量65%。 灭菌 培养料充分拌匀后,可用装袋机装入折径15-17厘米、长33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菌袋内,料装至3/5左右压平料面后进行扎口(或套环),100℃蒸汽灭菌8-10个小时。 接种 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每瓶原种接40袋左右,接种后重新扎好袋口,移至培养室发菌管理。 出菇 菌丝满袋后即可进入出菇管理。先把袋口打开,清理料面,然后喷水保湿但又不致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