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检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检测血糖

现在很多糖尿病人都不能定期监测血糖,有的患者甚至一年才监测一两次,没有症状时干脆就不监测,这类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其实,糖尿病人应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仅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还要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只有这样才能反映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

误区一:不上医院、无症状就不测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测了血糖后才发现血糖控制不好。当医生问起有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时,很多“糖友”都表示去医院看病时才会测血糖,如果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就不会测,算下来有时一年才测两次。专家认为,如果患者偶尔去医院测血糖然后开药,会对医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医生很可能会根据一次血糖指数而增加药量,而一次的血糖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平时的血糖状况。

误区二:只测空腹或早餐后血糖

如果患者次日去医院做检查、开药,部分“糖友”会在检查前一天刻意少吃饭,且加强运动,第二天只测一下餐后血糖,血糖指数还可以,但却不是平常的状态。专家认为,如果一个月测一次血糖就等于没有测。还有一部分患者血糖高,本应在早餐前打胰岛素,可是如果第二天要测血糖,就不打胰岛素了,病人说想知道自己不打针不吃药时的血糖情况,其实这对医生的诊断很不利。

误区三:光测“手指血糖”

“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教“糖友”几个小窍门

医生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自己备个血糖仪,这样就能在家定期监测血糖;其次养成做日记的好习惯,备个血糖值记录本,记下每次测量血糖的数值,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更有利于调整用药;最后就是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要坚持测量,每三个月都要监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及时了解自己这个阶段血糖的控制情况。

7条保健小常识防治糖尿病

1、注意节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冬季食欲旺盛,应合理控制主食,忌食甜糕点,饥饿时可摄入豆制品、乳类、肉类等食品。

2、保持皮肤清洁:冬季皮肤易干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出现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

3、积极治疗伴随疾病: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时应及时治疗,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4、注意足部保护:糖尿病患者应穿宽松的鞋袜,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洗脚15分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足部的皮肤破损或足癣感染等积极治疗。

5、及时增加衣物:寒冷刺激可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增加衣服。

6、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患者可适当参加运动,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保持平稳。

7、定期监测血糖:经常监测血糖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1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检测1次。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平时应该测多少次血糖呢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及血糖控制的实际水平来推荐适合您的日常监测血糖的次数。通常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该每天监测血糖1-4次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2型糖尿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的血糖

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有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1、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5、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6、妊娠期的患者;

7、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糖尿病早期常见六大症状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1、尿液异常:当发现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测血糖。

2、生活习惯改变: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或口中有甜味时应检测血糖。

3、伤口愈合慢: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出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4、无原因倦怠:无故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疲倦。

5、视物模糊:当没有原因出现眼睛视物模糊等异常现象时。

6、手指发麻发凉: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

预防糖尿病应注意什么?

管住嘴、迈开腿对糖尿病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建议多样化、均衡性、多纤维的饮食结构:糖尿病防治一定要管住嘴,饮食要少油少脂,低盐低糖,多摄入高纤维食物,要补全维生素,远离烟草不饮酒。

对糖尿病有些认识误区:觉得患上糖尿病不吃甜食就没事,其实靠口味选择食物不正确,应根据生糖指数判断。生糖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

同时提醒糖尿病患者:就算血糖正常也要记得持续服药,目前糖尿病尚不能根治。

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有哪些

1、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注意节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冬季食欲旺盛,应合理控制主食,忌食甜糕点,饥饿时可摄入豆制品、乳类、肉类等食品。

2、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保持皮肤清洁:冬季皮肤易干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出现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

3、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积极治疗伴随疾病: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时应及时治疗,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4、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注意足部保护:糖尿病患者应穿宽松的鞋袜,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洗脚15分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足部的皮肤破损或足癣感染等积极治疗。

5、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及时增加衣物:寒冷刺激可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增加衣服。

6、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患者可适当参加运动,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保持平稳。

7、冬季防住糖尿病的常识之定期监测血糖:经常监测血糖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1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检测1次。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人们都有自测血压的习惯,但很少有人测试自己的血糖是否健康。其实,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每日必做的事,除了常规检测以外,还有些特殊情况要检测血糖是否异常。那么出现哪些特殊情况要测血糖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10种特殊情况要测血糖

1、口渴

口渴是高血糖的典型症状,身体缺水和血糖高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口渴的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按医嘱服药或打胰岛素后,突然口渴难耐,老是想喝水,最好还是先测个血糖,弄清楚是何原因导致口渴。

2、强烈的饥饿感袭来

许多糖尿病人认为,肚子很饿的时候就有可能是低血糖了。其实不然,有些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所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感觉特别饿的时候一定要查查先血糖。

3、莫名感觉疲劳

据了解,血糖出现波动时,病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困倦时,应该测一下血糖,以免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事件。

4、突然脾气变差

据了解,低血糖时人们容易焦虑、易怒、心慌、出汗、饥饿等,如果糖尿病人莫名脾气变差,还出汗,最好先查一查血糖。

5、心理压力变大

当家庭发生变故、工作压力骤增时,糖尿病人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血糖水平很难维持在稳定水平。所以,压力越大,越要“看住”血糖,测量要比平时更为频繁。

6、睡得特别沉

有些糖尿病患者睡眠比较深,血糖高或低都没有什么感觉,无法弄醒。这样的患者如果近期血糖不太稳定,家人最好设个闹钟,半夜也要测量一次,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7、开车前

由于血糖过高、过低就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人头晕、手抖等情况,所以开车的患者最好在开车前测一次血糖。血糖偏低可以先吃些汤,15分钟后再测一次,正常再开车;如果血糖偏高,最好还是不要开车。

8、工作变忙碌

工作忙碌本身就会使血糖波动,加上忙碌容易让人忘记测量血糖,就更为危险。所以,糖尿病人即使工作再忙碌,也要设个闹钟提醒自己测量血糖。

9、制定运动方案初期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之一,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然而,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然后回落,甚至更低。所以,糖尿病人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初期,要检测好血糖值,运动时也要随身携带应急的糖、手机、血糖仪。

10、不明原因不适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比较差,身体的敏感度高,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最好尽快测个血糖,并及时就诊。

不管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的人,如若遇到以上这10中情况就一定要自觉检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保健康。

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忘记吃饭

城市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多人都会因为工作太忙而忘记吃饭。而每一餐之间相隔的时间过长时,由于药物作用,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如果无法及时接受治疗,那么低血糖会导致患者昏厥、癫痫发作,甚至是死亡。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糖,遵照医嘱服用药物。糖尿病或前驱糖尿病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果汁,以免血糖水平过低引起并发症。

出现哪些情况必须检测血糖

突然感到饥饿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胰岛素抵抗,在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可突然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一般来说,该病患者的血糖值越高,饥饿感就会越强烈。此外,糖尿病患者若服用了过量的降糖药,也可因血糖水平下降而突然感到饥饿。因此,患者在突然感到饥饿时一定要检测血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到口渴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较高时,经常会感到十分口渴,此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弄清楚口渴的原因是血糖升高还是体内缺水。

感到疲劳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发生波动时可出现明显的疲劳感和全身乏力的症状,此时,应立即测一下血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脾气变大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情绪往往会变得很糟糕。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也可出现易怒、焦虑、心慌等症状。因此专家指出,如果情绪突然变得很差,糖尿病患者就要及时检测一下血糖,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工作忙碌时。忙碌的工作会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而且还可能让其忘记测血糖。因此,患者在工作忙碌时应使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生活压力骤增时。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家庭变故或工作压力骤增时,其血糖水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此类患者若无法在短期内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就需频繁地检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值来指导临床用药。

开车出行之前。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时开车是很危险的。因此,此类患者在开车前应先测血糖,如果测出来的血糖过低,应先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并在15分钟后再次检测血糖,确认血糖正常后再上路,如果测出来的血糖过高,最好不要开车。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一旦确诊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襄樊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医生李宝华提醒读者: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检测血糖,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应及时监测血糖。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一般应选择知名度高、精确度高的血糖仪,最好是定血糖仪,以免影响测量值,导致用药不准确。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掌握测血糖时间 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监测血糖;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监测的次数可更少。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患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先洗净双手,并下垂一会儿,使血液流向指尖,便于采血。用消毒棉球消毒被采手指,晾干,指端侧面取血(因其神经分布相对少,可减轻患者疼痛)。采血完毕,干棉球压迫止血。

当血糖出现异常高或异常低时,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以调整用药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尿频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吗

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对及早确诊糖尿病有很大帮助。那就看看关于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短期内出现体重减轻或身体消瘦而又无明显原因者,尤其是身体肥胖而近期体重明显减轻者,应立即检测血糖或做糖耐量试验以判定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

2.肢体出现溃疡或皮肤反复出现疮疗痈肿,经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注意检测血糖,以确定是否为由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

3.在餐前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如乏力、心慌、颤抖、多汗、饥饿感等,且无明显原因者,应注意检测血糖,以诊断是否为高血搪后的低血糖反应。

4.在无明显原因情况下,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双目干涩者,应积极检查眼底和血糖,以明确是否为搪尿病性眼底病变。

5.外阴部皮肤瘤痒且反复发作,或尿频、尿急、尿疼,经妇科治疗或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者,也应检测血糖,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阴道炎或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

6.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男子阳痉、性欲减退,女子闭经或月经紊乱是经治疗效果不佳音,应注意检查血糖,以确定是否为糖尿病所致。

7.对于有以下病史、症状、体征者,也应考虑搪尿病的可能性,并要检测血糖或糖耐量,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①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已超过40岁,身体又呈中度以上肥胖者;②有分娩巨大婴儿(婴儿体重超过4000克)病史者;③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胎死宫内,特别是先天性畸形以及胎儿尸检时发现有胰岛增生或胰岛炎症者;④有胰腺手术或外伤史,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及肝炎、肝硬化者;⑤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特别是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⑥有长期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高糖饮食史,体形又偏于肥胖者。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起病缓慢,诊断时多无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典型症状,往往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测血糖或尿糖时才被发现。老年糖尿病症状为非特异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疲乏、无力、轻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阳痿等非特异性症状,若临床上出现2种以上症状,应检测血糖以尽早了解糖代谢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时伴有特殊表现,如肩关节疼痛、肌痛、精神心理改变、足部皮肤大疱、肾乳头坏死或恶性外耳炎,少数患者表现为低体温、多汗、恶液质、肌萎缩、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病理病因

我国各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糖尿病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项坤三等基于多基因-多因子病理论,采用大标本、多个群体关联联合研究途径,对485例上海市和美国旧金山中国人中6个基因(或基因区)的限制性内切酶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2型DM的关联情况研究见到。

3、老年糖尿病的疾病诊断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典型病例,临床可根据起病年龄、起病缓急、酮症易感以及是否胰岛素治疗等初步对1型或2型糖尿病作出鉴别,但临床上常遇到不少病例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鉴别,需全面综合考虑,以便采取合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查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检查可以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但一次或一天的血糖监测并不能正确评价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仅能反应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评价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血糖越高,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得越多,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就越高。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反应,一旦结合可以保持约120天,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中而一次血糖水平高,应考虑血糖升高是由于吃得过多或临时有其他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而近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还可以。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帮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慢性高血糖。这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寻找引起血糖增高的诱因,而不需要调整降糖药物。如果在去除应激因素后,患者仍有持续性高血糖,说明患者原有糖尿病病情可能有所加重。

有些患者反复检测血糖水平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这可能由于糖尿病患者仅在部分时段血糖升高有关,这时糖尿病患者应在一天内不同时段多次测量血糖,寻找血糖控制不佳的时段,对症处理。

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高血糖是典型糖尿病症状,如果持续不下,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要及时的预防才好。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1、尿液异常:当发现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测血糖。

2、生活习惯改变: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或口中有甜味时应检测血糖。

3、伤口愈合慢: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出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4、无原因倦怠:无故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疲倦。

5、视物模糊:当没有原因出现眼睛视物模糊等异常现象时。

6、手指发麻发凉: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

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

第1步:血糖自我检测

糖尿病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肯定要比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检测频率更高。

第2步:控制目标个体化

“如果不懂得检测数值的意义,那么结果就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戚以勤表示,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询医生检测结果(包括自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标。2007年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因此最好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第3步:明明白白用药

就诊时要多问。如果医生让服用降糖药,一定要先问清楚将要服用的药是什么,为什么要开这种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服用时间表,以保证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第4步:做好饮食计划

了解并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以便逐渐摸清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情况。对于糖友来说,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区,关键是要控制好摄入量。戚以勤建议糖尿病“新手”最好去看一次营养师,他会告诉你一些饮食方面的基本要领,并制定饮食计划。

第5步:注意运动安全

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运动!专家指出,要降血糖,就要坚持每天运动锻炼,但是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记得在每次运动前和运动后测血糖,以避免出现低血糖。

第6步:合力抗击糖尿病

最后就是寻求家人、朋友或患者互助小组的支持和帮助。糖尿病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漫长的治疗之路上,患者可能气馁或者有所松懈,这时需要身边人的支持与鼓励。

相关推荐

下午测血糖准吗

糖尿病专家指出,首先注意检测糖尿病别在下午进行,下午检查糖尿病往往不准确,其检测率明显下降。 在出版的某杂志中,某协会发表声明,我们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测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的血糖指数,以此来检测早上的血糖和下午的血糖是否相同。 目前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血糖水平达到或超过7.0mmol/L即为糖尿病,但这主要依据经过一夜消化后,早晨从患者处得到的血液样品检查结果。 经过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早上检测血糖指数明显的高于下午检测的指数,所以早上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在下午就有可能是健康人了。所以我们建议如果需要在下

血糖检测仪的正确操作

血糖检测仪因携带方便,检测易于掌握,适合各年龄段人员的检测,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干休所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中更为实用。但如何正确使用,提高准确度,减少误差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总结多年的经验报告如下: 1 功能特点 血糖检测仪具有快速、方便携带、操作简便、末梢血取样、可自行采集、自行检测,适合于家庭及糖尿病患者旅游随时监测,因此受到糖尿病患者的青睐。但是,只有正确的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测 血糖检测仪精密度、准确性、重复性不如医院大型生化分析仪,因此血糖检测

糖尿病患者测量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误区二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糖尿病

检查血糖的意义

1、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 合理的血糖监测就是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基础,如果不测血糖,第一不知道血糖是多少,第二不测血糖也意味着没有重视这个结果是什么,这样的话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在一般情况下,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测血糖的人,往往并发症的发生要提前5-10年。 2、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能够直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3、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同时检测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空腹血糖(FPC)、肌酐和血红蛋白等。并登记患者年龄、性别、患病年数。结果 患者血浆白蛋白越低,其HbAlc浓度越高。HbAlc浓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 单纯HbAlc水平不能全面反映血浆白蛋白不正常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这些患者的HbAlc浓度与糖尿病并发症进展程度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糖尿病患者如何勤检查

勤检查:(1)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查外还到医院做以下有关的检查: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现近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每2—3个月复查一次,它能够更好地评价您的血糖控制好坏,正常值为4~6%,最好控制在6.5%以下,如果超出这个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将明显增加,该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尽快控制达标;另外,此项检查还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因此,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来估计病情控制的好坏,仅仅

糖尿病一天测几次血糖 糖尿病监测血糖的指标

糖尿病监测血糖的常用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通过指尖采集毛细血管的血来测量。 当空腹血糖

老年人糖尿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老年糖尿病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国外报告,在65岁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者占10%~20%。1996年国内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1%,IGT患病率为12.1%。2002年全国大城市调查显示,北京6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5%。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总体趋势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但无显著性别差异。 老年糖尿病起病缓慢

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舌头会这样出现3种报警信号

那么血糖高的时候,舌头都有哪些反呢? 舌头的正常表现是淡红色。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舌头就会呈现出相的表现。 1.舌苔变厚 如果舌苔变厚,说明身体有病理变化,提示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舌头表面有时候像涂了一层糨糊似的,并且看不清原有的纤细绒毛结构,这是厚、腻苔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通常表示糖尿病人有痰湿或是饮食过多。 2.舌头表面干燥少津 出现这种情况,就表示血糖已升高。如果是糖尿病早期患者,舌头偏红的话,还说明体内有热。 3.舌色暗或紫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糖尿病已到晚期。

山楂糖分高吗 糖尿病能吃山楂吗

可以少量食用,但最好不要食用。 山楂中的糖分含量虽然比较高,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少量食用的话,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指数达标的话,少量食用山楂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不过,为了自身健康,在无法明确自身血糖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食用山楂。 另外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若是要进食山楂当在饭后两小时再吃,并且食用山楂的前、后两小时要检测血糖,以防止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