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看婴儿小便
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看婴儿小便
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颜色为无色或淡黄,尿量能将尿布浸透,说明奶足够。
3个月婴儿吃多少奶
当宝宝已经三个月的时候,此时宝宝的胃容量一般在100毫升左右。此时孩子胃液的分泌量还是比较小的,消化能力比较差。想要排出胃部中的食物,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爸爸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也是需要控制好时间。
一般三个月的宝宝,胃部排空的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一般建议间隔三个小时,为宝宝喂养母乳。宝宝喝水一般是间隔两个小时。
宝宝三个月时,每一次吃奶量在150毫升左右。一天一般喂养五次到六次,主要还是要看宝宝每次吮吸母乳的量。在为宝宝喝奶的时候,要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加,适当增加奶量,这样才能够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如何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
在判断宝宝的母乳量问题上,爸爸妈妈们要学会留心宝宝的状态,看下宝宝的一些行为,就能够了解母乳量是否足够。
1.看哺乳次数。宝宝出生后,一般都是选择母乳喂养方法,母乳喂养能够为孩子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母乳也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要看母乳量,可以看孩子吮吸母乳的次数。一般宝宝每天喝奶的次数在6次左右。
2.看代谢。要看孩子的母乳摄入量是否足够,还可以看看孩子的代谢。当宝宝的消化状态比较正常,那么一般一天大便两次,每天需要更换6次纸尿裤。孩子的代谢状态好,那么宝宝的消化吸收状态也是比较好的。
3.看睡眠。孩子吃得饱才能够睡得香。有些孩子在半夜哭闹,大多数是宝宝半夜肚子饿了。这就是宝宝母乳喂养量不足的情况导致的。因此看宝宝母乳量,我们也可以看下孩子的睡眠,孩子能够静静休息三到四小时,那么说明宝宝之前吃得香,吃得饱。
4.看体重。想要看宝宝的母乳量是否足够,我们还可以看看宝宝的重量变化。特别是宝宝刚刚出生的前几个月,宝宝的体重增加也是比较明显的。看下宝宝的体重变化,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们也会更有自豪感。一般三个月的宝宝,体重会增加200克左右。爸爸妈妈们在细心照顾和喂养宝宝之后,还是要观察下体重的增加数。
爸爸妈妈们在了解了宝宝的吃奶量之后,爸爸妈妈们就需要好好为宝宝准备好母乳以及配方奶粉。母乳的质量就和妈妈的饮食存在关系。妈妈的日常饮食要清淡营养,为宝宝提供高质量母乳。在配方母乳的选择上,选择知名品牌质量有保障的母乳,在冲泡配方奶粉上,也要注意水的温度以及奶粉和水量的配比,宝宝才能够吃得好。
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合理安排三个月婴儿的吃奶量,让宝宝吃得香,乖乖长大。
宝宝吃饱了吗妈妈从这些细节判断出来
人工喂养:对于纯粹吃奶粉的宝宝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只要新爸爸新妈妈们注意看奶瓶的刻度,就知道宝宝一次大约吃多少。通常来说,小于1个月的宝宝一次吃60~90毫升/次,大于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一定要让宝宝吃饱。但,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小儿吃完奶后会自己停止吸吮,放开奶头,安静睡几个小时不醒,醒后精神愉快,体重增加,食欲良好,每天至少有6块尿湿的尿布,且大便每天2~4次,金黄色,稠粥样,这表明奶量充足。另外,母亲还可以从下面几点观察小儿是否已经吃饱。
(1)如果小儿每次吸完奶还含着奶头不肯放,或吸奶时要费很大力气,但不久就不再吸即睡着了,睡不到一二小时又醒来哭闹,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闹哭,体重不增加,大便量少甚至便秘,有时则解稀薄发绿的大便,情绪不好,这些是奶汁不足、小儿没有吃饱或是疾病的表现。
(2)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在吸奶时表现出很费力气,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了,但睡不到1~2个小时又醒来哭闹,往往提示妈妈奶水不足,或妈妈乳头凹陷,宝宝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奶量。
(3)在哺乳后用奶头触动孩子口角时,如孩子追寻奶头索食,吃时又更快更多,说明母亲奶量不足。
(4)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吸不出来会放声大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会儿吸不出来又会哭,哭了又想再吃,始终舍不得放开乳头。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妈妈的另一个乳房不分泌乳汁,也说明母乳不够了。
(5)如果宝宝只是吸吮不发出吞咽的声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说明妈妈的奶不是很多。如果宝宝吃完后还含着乳头不放,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6)长时间的奶量不足,会影响到婴儿体重的增加。
母亲的奶量不好估计,有的妈妈乳房柔软,奶汁多,小儿容易吃,也吃得较快;有的妈妈乳房坚实,奶汁少,小儿不容易吃。因此,喂乳时母亲一定要注意倾听孩子吞咽的声音,看他吸多少次咽一口,一般平均吸3~5下应该咽一口。若婴儿吸得多而咽得少,则说明奶不够吃,就应考虑补充其他代母乳食品。
小编温馨提示:正确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一则可以避免宝宝饿了,影响生长发育,二则不用担心宝宝会撑坏了。
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看婴儿小便
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颜色为无色或淡黄,尿量能将尿布浸透,说明奶足够。
看婴儿体重
每日或间隔几日给孩子称一下体重,如果孩子的体重每星期增加在150克以上,说明奶足够。还可以将所称的体重标在婴儿生长发育图上,如果体重的曲线在正常范围,说明奶足够。
看婴儿精神状态
如果乳汁充足,婴儿吮吸10~30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宝宝会有一种满足感,神情安定,表情愉快,睡眠良好,2~3个小时不醒,醒后也会表现出精神愉快;这说明奶足够。
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在吸奶时表现出很费力气,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了,但睡不到1-2个小时又醒来哭闹,往往提示妈妈奶水不足。
新生儿吃奶时间长
无论是直接哺喂母乳或瓶喂,都可能发生“宝宝喝奶拖拖拉拉”的情形,家长一方面不知道原因何在,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奶量摄取不足,或身体潜藏着疾病,每次喂奶时都伤透了脑筋。正常情况下,不管是将配方奶、母奶放进奶瓶喂食或直接哺喂母乳,都建议以半小时为基准点,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但宝宝一天奶量总和有达到标准,体重也顺利增加了,那么就不用太过担心;反之如果超过半小时,体重又跌出标准曲线外,即代表可能有某些因素导致孩子进食时间拉长,需要及早就医检查。 宝宝吃奶时间过长,一般说明母乳不足。检查母乳够不够宝宝吃的方法可以从几方面做。
1、听:宝宝吃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2、看:宝宝吃奶的神情很满足、很安静。
3、查:宝宝每天小便不少于六次或以上,尿不湿沉甸甸的。
4、称:宝宝每月增长不少于两斤。
这些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乳汁是足够宝宝吃的,不需要加奶粉。但是宝宝这几项达不到,说明乳汁分泌不足,需要加奶粉补充,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 看婴儿体重
每日或间隔几日给孩子称一下体重,如果孩子的体重每星期增加在150克以上,说明奶足够。还可以将所称的体重标在婴儿生长发育图上,如果体重的曲线在正常范围,说明奶足够。
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看吃奶情况
在给孩子喂奶时,能听到孩子咽奶的声音,平均每吸吮2~3次可听得到咕咚下咽的声音,有时奶汁从口角边溢出;这说明母亲乳量够吃。
如果喂奶时,孩子只吮吸而听不到吞咽乳汁的声音,而且母亲乳房比较松软,无饱满感;孩子吃奶后,仍哭闹不安,不能入睡,用手指碰小孩的嘴时,出现觅食动作,则说明母亲入量不足,孩子没有吃饱。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在通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半岁前不用喝水。如果过早喝水会给婴儿肾脏造成压力,甚至引起水中毒。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贝在6个月所需要的脂肪、乳糖、蛋白质、维生素、水分、钙、铁、磷等全部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都能从母乳中获得。母乳中87.5% 都是水,这些水分一般能满足婴儿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不需要额外喂水。如果让母乳的宝宝过早喝水反而有害。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喝水多了会给婴儿肾脏造 成压力,血液中的钠会被稀释,造成水中毒,这也是婴儿癫痫发作的最大原因。
如何判断吃母乳的宝宝是否想喝水?
要判断他的哭是要喝水还是要喝奶,首先先用奶头试,然后换水头,或反过来,多试试就知;其次,还可以从孩子的小便判断是否要喂水,一般小便偏少或有点黄,那就是相对缺水;最后也可以由宝宝的身体外观判断:如前囟门凹陷、眼球凹陷、唇干、手干、皮肤张力减退(大腿内侧皮肤出现皱折或皮肤易被拉起),可查觉宝宝的水分补充不够,由于每人标准不一,这是较主观的评断。另外家长也要知道宝宝明显脱水的现象:宝宝出现精神恍忽、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冰冷、嗜睡、心跳变快或呼吸较急促,表示已出现明显的脱水现象,应当急速就医诊治。在新生儿阶段,宝宝因为动脉导管开放、长时间哭闹、体表散热快、生理性脱水而增加水分的流失,因此,在出生的头一周内,水分的需求量较多。
怎么判断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看婴儿小便
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颜色为无色或淡黄,尿量能将尿布浸透,说明奶足够。
看婴儿体重
每日或间隔几日给孩子称一下体重,如果孩子的体重每星期增加在150克以上,说明奶足够。还可以将所称的体重标在婴儿生长发育图上,如果体重的曲线在正常范围,说明奶足够。
看婴儿精神状态
如果乳汁充足,婴儿吮吸10~30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宝宝会有一种满足感,神情安定,表情愉快,睡眠良好,2~3个小时不醒,醒后也会表现出精神愉快;这说明奶足够。
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在吸奶时表现出很费力气,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了,但睡不到1-2个小时又醒来哭闹,往往提示妈妈奶水不足。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宝宝没吃饱要加奶粉
如果妈妈开始给宝宝加奶粉,慢慢就会发现,母乳越来越少,都不够宝宝吃了。婴儿吃了配方奶,产生饱足感,降低了对母乳的需求,对妈妈乳房的刺激和吸允减少,乳汁分泌就会受到影响。
因为妈妈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吮吸越勤,产乳越多。此外,如上所说,宝宝哭未必就是饿了,也许是其他原因,妈妈要学会判断宝宝的需求,“读懂”他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