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闭塞的症状有哪些
动脉闭塞的症状有哪些
动脉闭塞的症状根据疾病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以下几种:
①早期:
病人一般会感觉下肢经常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就是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病变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
②运动后疼痛:
如果缺血得不到改善,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动脉闭塞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肌肉耗氧量增加,但供血不足,引起组织缺氧,产生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通过侧支循环,逐渐血液供应再次恢复,疼痛缓解,再次运动后,疼痛可反复出现。最常见为小腿的疼痛,其次为臀部、大腿、背部、足等。随着缺血的加重,病人行走后出现疼痛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甚至几米。
③休息时疼痛:
医学上称为静息痛,是肢体严重缺血的表现,就是患者在不运动的时候肌肉等组织仍然会出现供血不足,出现疼痛,尤其在夜间患者入睡时更重。抬高下肢疼痛加重,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个时期就提示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了,否则进一步发展就会进入坏死期。
④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坏死:
在这一时期,病人严重动脉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或并发动脉血栓栓塞。坏死症状较轻时肢体会出现组织营养障碍,皮肤粗糙、脱屑或皲裂;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脚上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坏死症状加重时,下肢出现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
警惕下肢动脉闭塞症
很多老年人诉说腿部痉挛抽筋,疼痛难忍。有些人就把腿部抽筋痉挛归因于缺钙,服用多种补钙剂却无济于事,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老年人腿部痉挛抽筋,末必都是缺钙的缘故。有些人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肢体供血不足或严重缺血所致。
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周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不断扩大,继发血栓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股腘动脉,表现为腿部肌肉痉挛,疼痛难受,间歇性跛行等。
由于下肢动脉闭塞症早期不易被发现,老年人必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绝不能掉以轻心。主要是,坚持运动锻炼,包括慢跑、快步行走、打太极拳、做体操等,每天做30分钟;每晚热水洗脚,按摩涌泉等穴5~10分钟;注意下肢保暖;绝对不能吸烟。
对于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的人,或本人患有类似病症,如经常出现夜间腿部痉挛抽筋、走路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外科或血管科就诊,通过测定下肢血流压力、脉搏波幅变化来判断下肢血流供应情况,大致评判动脉闭塞部位,进一步可做彩超、磁共振、血流成像和动脉造影,以精确地判定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关于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缓解疼痛,改善间歇性跛行,防止病变发展。常用的药物是:降脂药、血管扩张药、抗凝血药、溶栓药。
抽筋有哪些检查方法
腿抽筋应先排查下肢动脉闭塞症:
腿抽筋患者,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而且多数认为补钙疗效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病人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全部病人髂股动脉或月国 动脉呈80%甚至100%的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下肢脉波图和血液生化学、血液流变学、血管分子学检查等,外周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外周血管闭塞症,应暂停补钙,以防止动脉硬化或钙化斑块加重、斑块破裂。
动脉闭塞的治疗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一、西医治疗动脉闭塞:
1、全血粘度低切值指标(低切值低于10)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血液流变学检测中全血粘度低切值反应红细胞的聚集性,低切越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越高。有研究表明,动脉闭塞坏死期患者低切值越低,预后越好,考虑与红细胞聚集性低,改善了组织缺血缺氧相关。低切值低于7,则预后最佳;低切值低于10,预后较好,可建议动脉闭塞坏死期药物保守治疗。
2、肱踝指数(ABI值>0.3)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肱踝指数(ABI)为踝部动脉收缩压和双侧肱动脉收缩压的值之比。有研究显示缺血性坏疽等指标ABI值>0.3者,治疗动脉闭塞效果较佳,可考虑保守治疗。ABI值<0.3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3、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最敏感、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闭塞的形成。CRp可反映炎症及动脉闭塞病变程度,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纤维蛋白原使体内的重要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硬化闭塞症坏死期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增高,提示动脉闭塞坏死期处于斑块形成过程中,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坏疽,与疗效及预后无关,故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二、中医中药治疗动脉闭塞:
中医中药是治疗动脉闭塞疾病的一大特色,经过多年临床研究,针对动脉闭塞病人晚期的剧烈疼痛、不能平卧、每天只能坐到天亮,每分钟、每小时都在痛苦中煎熬,常迅速消耗、直至衰竭的特点,选用中药,经反复研究、组方、精心加工而成纯中药制剂“六味通脉胶囊”、“还生”系列中药,能较快改善患肢缺血状态、迅速缓解动脉闭塞患者的患肢疼痛,并能增强局部抗缺氧坏死的能力,给广大动脉闭塞患者带来了希望。另外,介入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创伤小、能起到与手术相似的效果,如“球囊导管扩张”、“置入支架”、“斑块消融”等,对局限性动脉闭塞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泡脚的危害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是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
因此,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是火上添油,加重血液淤积。
同时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
静脉血栓病人如果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因此,热水泡脚对于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病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
动脉闭塞症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是下肢缺血。
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当然,通畅动脉的扩张只是增加了正常组织的血流,而缺血组织可能因为“盗血”现象,更加缺血。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动脉闭塞的患者,原则上不选择扩血管药物,而是选择抗凝或看血小板药物。另外医学上的研究已经定论:周围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在、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同理,虽然冰凉的缺血腿,也必须禁止使用红外线热疗。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分为三类:神经病变型、缺血型和混合型。神经病变型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腿足感觉奇冷,怕冷。因此,热水泡脚很容易成为选择。悲剧在于:神经病变一旦存在,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因此患者往往会不断加热水,以致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缺血型糖尿病足则与动脉闭塞症相似。
因此,下肢动脉闭塞症和糖尿病足,高温泡脚可以导致截肢!
老人腿疼挂什么科
1、老人腿疼挂什么科
中老年人腿疼最好同时挂两个科室的号:一是去骨科看看;二要去听听血管外科的大夫怎么说。人的血管就像是自来水管子一样,时间长了,也会长“水垢”。现在血管疾病中有两大类已经为患者所熟知,分别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都是要命的病,所以大家比较关注。”下肢血管病特别是下肢动脉闭塞症也是很常见的血管病,据估计,每年新发病数与心血管病新发病数基本相当,但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关注度还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早期症状与老年退行性骨科疾病的症状有些类似。
老人腿疼挂什么科
2、老人腿疼的原因
2.1、长期腰椎活动量及负荷过大、姿势不正:以上原因可造成髓核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减少,椎间盘体积迅速缩小,弹性明显下降,随之椎间隙逐渐变窄,刺激并压迫周围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从而产生腰腿痛症状。
2.2、内分泌紊乱:众所周知,内分泌功能对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例如,当性激素分泌减少,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盛时,可引起包括腰椎的骨质疏松、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在此基础上,腰椎负荷突然增加,就有可能引起腰痛症状。
2.3、体型改变:正常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曲度,即颈椎和腰椎前凸,胸椎及骶椎后凸。人体的重力线通过腰椎的椎体或椎间盘的后部而不是通过关节突关节。
2.4、腰椎退行性改变:当人体进入成人期的同时,发育即逐渐停止,继之退行性改变亦随之开始。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常可导致腰痛症状。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有腰椎肥大性脊柱炎、下腰椎失稳症、老年驼背畸形等。
动脉闭塞症的症状
(一)一般表现 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三)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四)肾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五)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详见“急性脑血管病”)。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化等症状(参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
腿抽筋可能是动脉闭塞症
老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窄,因而供血不足、循环不畅的情况较为普遍。当人在活动时,腿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挤压血管,加快血液流动,使腿部血液循环能维持正常,代谢产物能及时被血液带走;当人在休息或睡眠时,腿部血流减慢,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被血液带走,当其积聚于腿部肌肉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产生收缩,发生腿抽筋的现象。在临床上,不少腿抽筋的老人是患有下肢部分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以,虽然天天都在补钙,仍然会发生腿抽筋。这样的老人经常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这在早期不易被发现,只有行走较长距离后才能显示出症状。所以,一部分患者会被当做一般的腰腿痛或缺钙来治疗。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吸收能力减弱以及钙质流失,会出现骨质疏松,补钙是很必要的。但老人因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循环不好引发的抽筋,光靠补钙是治不了的,必须选用一定的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循环才会有效。
因此,对于老年人腿抽筋的治疗,除了补钙外,还要注意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如脂肪沉积、细胞增生等,还需要促进微循环,从而改善血流供应与运行,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川芎等药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同时,需要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平时应多注意休息和睡眠中的腿部保暖问题,要穿适当的衣物、盖好被子,使腿部处于温暖中。合理营养、减少脂肪和多余热量的摄入,适当地吃些豆类、鱼类、骨头汤等高钙食物和蔬菜水果等,才能有效解除老年人腿抽筋的问题。
腿抽筋不可乱补钙
近年,由于电视广告的作用,缺钙会导致腿抽筋几乎成为全民皆知的“真理”。但医学专家认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极易掩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这一危害极大的常见病症。
调查显示,腿抽筋患者,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而且多数认为补钙疗效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病人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全部病人髂股动脉或月国 动脉呈80%甚至100%的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下肢脉波图和血液生化学、血液流变学、血管分子学检查等,外周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外周血管闭塞症,应暂停补钙,以防止动脉硬化或钙化斑块加重、斑块破裂。即使病人合并缺钙也应当科学补钙,以食疗为主,多食富含钙的小鱼、小虾、醋泡鸡蛋等,适当运动,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也很重要。
动脉闭塞症的预防及护理
一、预 防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故平时要注意各种因素对身体的影响,重视饮食’及生活调理,加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延缓病情的发展。
二、护 理
1、生活调理 穿宽松鞋袜,经常更换,避免摩擦和受压。注意手、足保暖,避免足部损伤,避免用冷水、温度过高的水洗脚。
2、饮食调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吃易消化的营养品,忌食辛辣及胆固醇高的食物。
3、精神调理 该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长,多呈进行性加重,故患者对该病感到十分恐惧,害怕肢体坏疽或截肢。应向患者详细解释,鼓励开导,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无脉症症状起因
(一)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休克
(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肢体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急性动脉栓塞等。
(三)周围动脉功能紊乱性疾病
包括手足发组症、损伤后血管痉挛病、网状青斑、战壕足综合征等。
(四)非血管性因素
包括胸廓出口综合征、硬皮病等。
吃了几个月土三七发生肝硬化
章大爷,70多岁,金华东阳人,干农活时扭伤了左脚踝,他到山上挖了些土三七来吃,效果还真不错,当天就不痛了,第二天就消肿了。章大爷说,这是他们村里流传了很久的土方法,听说不少人用过,很灵光。但让章大爷不解的是,一旦不吃,没几天脚痛就会复发。为此,他时不时地跑到山上挖土三七。
渐渐地,章大爷的肚子越来越大,下肢开始浮肿,家人以为他是长胖了。直到脸色日益萎黄、食欲逐渐下降、小便一天天减少,才意识到病了,连忙带他往医院赶。经检查,他患上了肝小静脉闭塞症,出现了肝肿大、黄疸和腹水等。
土三七,又名“菊三七”,是一种草药,很多草药书籍中都有记载,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不过副作用也很大,如出现肝小静脉闭塞症。
肝小静脉闭塞症,顾名思义就是,肝脏里一些小静脉被堵塞,血流受阻,周围肝细胞逐渐坏死。久而久之,肝硬化也随之而来,最后患者可死于肝功能衰竭。早期常见的症状有腹胀、腹痛、肝肿大、黄疸和腹水等。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肝小静脉闭塞症属于不可逆的肝损害,临床上没有特效药。
老年人补钙适得其反会腿抽筋
中老年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部分中老年人腿抽筋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表现。尤其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动不便等症状时,更应该首先到医院做检查,排除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症。一旦确诊,应暂停补钙,防止钙化斑块加重或斑块破裂,引发危重病变。
徐主任在门诊就遇到过不少“自作主张”补钙而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这一认识误区,往往导致自身疾病的迁延加重。
下肢动脉闭塞症在早期并没有特殊的症状,不易被及时发现。因此,对于那些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夜间腿抽筋、行走不利,就应及时到医院血管科就诊。
徐志松主任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老人务必戒烟,并积极进行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血脂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护肢体,避免受寒冷、潮湿的刺激。每天用热水洗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坚持定期锻炼,因为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加快血流速度。
总之,老年人切莫以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的。如果适当补钙后,腿部疼痛或抽筋症状未有改善,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老人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钙
很多人认为,腿抽筋和缺钙似乎可以画等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钙。以中老年人为例,患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也有可能引起腿抽筋。
对于那些经常腿抽筋,尤其夜间严重的中老年患者,自认为是缺钙引起,就盲目的补钙。其实不一定都缺钙或只是轻度缺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因患有下肢部分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早期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这让一些患者自以为是腿抽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未能及时正确治疗,患者后期非常痛苦,夜间下肢疼得难以入睡,腿足逐渐溃疡,最后不得不截肢。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的症状时,建议首先确诊是否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下肢动脉闭塞症,若一旦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就应当停止补钙等错误治疗。即使病人合并缺钙,也应以食补为主,否则会适得其反。病人应多食富含钙的小鱼、小虾、奶制品等,适当运动,多晒太阳,确实需补钙者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做适当有规律的步行锻炼,放弃吸烟等不良嗜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足部发凉时要注意保温,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可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部分患者因皮肤感觉减退对热不敏感发生烫伤不愈。
老人骨头疼看什么科
1、老人骨头疼看什么科呢
中老年人腿疼最好同时挂两个科室的号:一是去骨科看看;二要去听听血管外科的大夫怎么说。
人的血管就像是自来水管子一样,时间长了,也会长“水垢”。现在血管疾病中有两大类已经为患者所熟知,分别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肢血管病特别是下肢动脉闭塞症也是很常见的血管病,据估计,每年新发病数与心血管病新发病数基本相当,但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关注度还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早期症状与老年退行性骨科疾病的症状有些类似。
2、老人骨头疼是什么原因
2.1、骨刺
骨刺型膝关节疼痛,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形成骨刺,这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