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低密度影是什么情况呢

肝低密度影是什么情况呢

既然有症状了,建议强化CT检查,这样可以有效判断是不是肝癌,同样表现为低密度的还有肝血管瘤,肝囊肿等,如果像你说的那种肝癌,根据病情程度,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切除病灶就可以了,术后结合化疗巩固手术效果。

凡是肝脏的病灶密度低于肝组织者,均称为低密度影,其性质可能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或者肝癌等,需要做CT增强扫描,这样有利于确诊。

脑出血化验检查方法

脑出血,对于很多脑出血患者来说都不陌生,或许还有很多人曾经被脑出血所困扰,因此我们要关注外科健康,敢于对抗脑出血疾病。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在患高血压的青年人。大多数在动态下发病,如寒冷、激动、疲劳、过度用力等,少数在静态下或睡眠中发病。脑出血发生前一般无预感,极少数病人在出血前数小时或数天前有短暂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

CT:脑CT可以清楚扫描0.5ml以上的出血病灶,急性出血CT值为7580Hu,24小时以内,脑CT扫描提示出血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48小时后,显示出血周围的低密度水肿带,边界不清楚。随时间延长,出于血肿的液化,CT扫描提示出血灶从周边开始,其密度逐渐减低,最后,血肿完全液化成为爱囊腔时,病灶变为低密度影。20m中等量出血,1个月血肿可完全液化,CT可清楚显示脑移位或是否血肿破人脑室。脑室扩张或脑室铸型。

核磁共振:脑出血急性期MRI无特征性,不易与其他人化病变区别,而且检查速度慢,不是首选办法。出血的亚急性期或血肿消退期CT常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灶,诊断有困难,而MRI可显小皿肿的特祉性形态,在T1加权像上呈环状高信号。

腰穿检查:没有条件行CT扫描时,应行腰穿协助诊断.腰穷诊断脑出血阳性率占60%左右,腰穿最好在快速静滴甘露醇后进行,疑有大量脑出血。或可能出现脑疝者,应慎作腰穿,以免因发生脑别致死。

心电图:可出现心肌缺血件改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还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早和空子。

血液:血常规枪丧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约90%以L,白细胞和血糖增高。

尿检查:部分脑出血病人出现尿蛋白和尿糖阳性。

上文是对脑出血知识的简单介绍,对脑出血的治疗要找准方法,还请到专业的外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脑出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生化指标测定:神经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和脑型肌酸磷酸激酶(CK-BB)存在于神经组织的不同部位,HIE后6~72h它们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升高和脑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能敏感地作为HIE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标志物。

2、其他:根据病情选择动脉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尿素氮、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检测。

二、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常有吸入性肺炎。

2、头颅CT检查

轻度: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

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消失,但基底节及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中、重度者常有颅内出血。正常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水分多,髓鞘发育不成熟,可存在广泛的低密度,因此低密度的诊断CT值应在18以下。在HIE急性期,脑水肿比较明显,可能会掩盖脑细胞损伤,并且病情还在变化之中,所以早期影像学检查不能反映预后,需在2~4周后复查。

3、颅脑超声检查: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4、磁共振成像(MRI) MRI:不仅能检出急性期HIE的存在、分布和严重性,而且能帮助判断预后,还能发现髓鞘形成是否延迟或异常,以判断神经发育情况。

5、脑功能检查

脑电图(EEG)检查:表现为节律紊乱、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爆发或持续弥漫性慢活动;出现“爆发抑制”、“低电压”甚至“电静息”,则为重度HIE。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脑电图正常或单灶者,预后好;持续异常(等电位、低电位、快波、暴发抑制波形等)脑电图,尤其是周期性、多灶性或弥漫性改变者,是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信号。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为出波延迟、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平及波脱失。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多普勒超声脑血流速度(CBV)测定:有助于了解脑灌注情况,高CBV提示存在脑血管麻痹和缺乏自主调节,低CBV提示存在广泛的脑坏死、低灌注、甚至无灌流。

6、脑代谢监测

磁共振频谱(MRS):MRS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体内化学成分(如脑组织的ATP、磷酸肌酸、乳酸等)的方法,能在活体上测得脑组织的代谢情况,比MRI能更早期敏感地反映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NIRS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光学诊断技术,可直接测出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及还原血红蛋白的变化,实际了解脑内氧合情况,间接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及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

为了能为新生儿作出准确的身体素质判断并预防围产窒息导致新生儿患缺氧缺血性脑病,孕妇应尽量选择在医院分娩,才能减少分娩意外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

诊断脑胶质瘤的依据有哪些

及时的诊断脑胶质,就可以及时治疗,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危害,还能够节省治疗费用,而诊断脑胶质瘤的依据有哪些呢?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诊断脑胶质瘤可以通过脑脊液检查: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但颅内压显著增高者,腰椎穿刺有促进脑疝的危险。故一般仅在必要时才做,如需与炎症或出血相鉴别时。压力增高明显者,操作应慎重,勿多放脑脊液。术后给予甘露醇滴注,注意观察。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除显示肿瘤的形态外,尚可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可鉴别良恶性肿瘤。

头颅X线平片:可发现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

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管移位和肿瘤血液供应情况。

头颅CT:星形细胞瘤多为低密度影,脑室内肿瘤多为高密度影,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为混杂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100%,定性达90%。

头颅MRI:低度恶性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高度恶性肿瘤显示更长T1及T2。少突胶质细胞瘤则显示瘤体边界清楚,几乎无脑水肿,但不能显示钙化。

神经胶质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诊断神经胶质瘤可以做哪些检查?神经胶质瘤跟脑瘤一样是恶性肿瘤,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不是首选,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那么诊断神经胶质瘤可以做哪些检查呢?

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除显示肿瘤的形态外,尚可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可鉴别良恶性肿瘤。

2、头颅X线平片:

可发现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

3、脑血管造影:

显示脑血管移位和肿瘤血液供应情况。

4、头颅CT:

星形细胞瘤多为低密度影,脑室内肿瘤多为高密度影,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为混杂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100%,定性达90%。

5、头颅MRI:

低度恶性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高度恶性肿瘤显示更长T1及T2。少突胶质细胞瘤则显示瘤体边界清楚,几乎无脑水肿,但不能显示钙化。

如何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1.头部CT

肿瘤呈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低密度为肿瘤的囊变或坏死,高密度则为肿瘤的出血、卒中。肿瘤周围水肿严重,中线移位多明显。增强后,肿瘤呈不均匀的环状或斑块状强化。

2.头部MRI

肿瘤在T1像上呈低信号,占位征象明显,T2像上肿瘤与水肿呈明显的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瘤增强明显,与水肿的脑组织分界清楚。

鉴别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病史短,颅高压重,神经定位体征明显。应该与下面疾病鉴别。

1.转移癌

病人的病史也很短,颅高压表现重。病人年龄多在中年以上。肿瘤多位于皮质以及皮质下区,肿瘤如果多发则容易诊断。单发肿瘤在影像上为类圆形混杂信号,瘤周水肿重。强化后多有均一或环状强化,环状强化内多有坏死的低信号。

2.脑脓肿

病人的病史也很短,颅高压表现重。患者多有中耳炎、乳突炎等头面部感染病史,常伴有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CT一般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四周可见等密度环形影,水肿明显。增强后可见低密度影周围有均一强化的环状强化影。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诊断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一些疾病的检查上,越来越多的人选用的是ct诊断,尤其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因为这种检查,能有效地了解病情的体征,以及病情的范围,头像非常的清晰,而且就会特别的经济,下面介绍文章就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诊断。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又称脑溢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在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小动脉破裂所致的脑内血肿。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基底节,其次是丘脑、脑干和小脑。基底节出血常侵入内囊或外囊。脑内血肿可破入邻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引起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积血。起病常较突然,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有关。脑出血的CT检查,对确定出血的诊断极为重要。可以鉴别梗死与出血,且一目了然。

CT可显示出血的部位、体积大小,如壳出血、外囊出血(外侧型出血)可早期建议手术治疗,预后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6岁,壳核出血37例,丘脑出血 5例,大脑半球皮质出血8例,单纯脑室出血5例,小脑出血6例。1.2扫描方法病人仰卧,横断轴位扫描,头摆正,使头正中矢状面与身体长轴平行,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以听眶上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厚8~10mm,层距10mm,窗技术:WW=100~120,WL=35左右。对脑干出血有疑问时,追加 2.5mm或5mm薄层连续扫描1~3层。2CT表现一般CT平扫即可诊断脑内血肿的部位、大小、数量、占位征象及是否破入脑室,并可反映血肿演变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为血肿本身影像,周围脑组织变化和占位效应。依病期不同,表现各有差异。2.1急性期CT能确定脑内血肿的位置、大小、破入脑室情况,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脑实质内的新鲜血肿CT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平扫时CT值为50~80HU,血肿周围常有一环形低密度影,典型的形状多为肾形(该部位血肿可以内囊为界分为囊内和囊外两类,囊外类又可分为囊水肿受压和内囊截断损伤两类),也可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是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的缺血、坏死和水肿所致。一般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在基底核区、皮质下区、小脑和脑干,血肿周围有低密度坏死水肿带环绕,并可见邻近脑室、脑池受压变窄和中线结构移向对侧等占位表现。血肿的密度在出血后3-4h最高,以后随时间推移,血肿内血红蛋白分解,密度逐渐减低,这种变化从血肿周边向中心发展,但因血凝块的大小不变,占位效应并不减轻。有时可出现对侧侧脑室扩大或梗阻性脑积水。若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中,则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影。积血量大时,则可见高密度的脑室、脑池、脑沟铸型。急性期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内表现为脑室出现高密度影,量少时与正常脑脊液形成液液平,量多时呈均一的高密度改变,称脑室铸型。

破入蛛网膜下腔时表现为脑沟、脑裂、脑池内有边界模糊的密度增高影,如果沿大脑镶或小脑幕分布时可仅表现为大脑旅增宽,密度稍高或小脑幕处密度增高。对于形状较规则的血肿,CT能估计其出血量的多少,即出血量(ml)=血肿长径×宽径×高径×π/6。2.2吸收期由于血肿内的红细胞及蛋白质逐渐被分解和吸收,水分也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肿,表现为血肿的高密度影从周边开始逐渐减低,体积缩小,CT值逐渐降低,血肿边缘模糊,周围低密度区增宽,占位效应逐渐减轻。血肿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灶,若为等密度血肿时,增强扫描可见血肿周围环形强化,对诊断有较大意义。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系列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诊断的相关知识以后,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我们从思想上应该重视,多配合医生的检查,把病情的范围了解清楚,再进行系统的规范治疗,往往给患者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时期的CT表现

1急性期血肿密度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CT值55~ 90Hu,这与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高于脑实质有关,且外溢血液因容积较大,故在CT上显影。血肿形态多为肾形,其次为类圆形、不规则形。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第1d内可不出现, 以后逐渐明显,出现占位效应,这与血肿内血凝块收缩以及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

2吸收期血肿内红细胞破坏,随着血红蛋白的分解,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小的血肿(体积<5ml)密度下降较快,20d或更早就变成等密度,大的血肿在第3~5周变为等密度至低密度。演变过程为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表现为血肿周围低密度影逐渐扩大,边缘模糊,同时中心区密度逐渐降低,血肿周围水肿在出血2周内最明显,范围最大,占位效应较重,以后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减轻。

3囊变期坏死组织被清除,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及胶原纤维愈合;大的血肿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样密度,基底节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 CT检查快速、方便、准确、安全,一经CT检查确诊,无需再作其他检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时治疗;CT检查直接显示脑内血肿大小、数目及准确部位,并可计算出血肿体积和出血量; CT除了可准确发现血肿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并可观察其动态变化,根据血肿不同时期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判断血肿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使治疗方案的制订更为合理。

脑干肿瘤患者要做哪些检查

临床上,脑干肿瘤的诊断检查有如下项目: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及细胞计数多属正常,对脑干肿瘤的诊断帮助不大。

2.颅骨X线平片

多无改变,因此类患者早期多无颅内压增高。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合其他听觉功能检查,对准确地诊断肿瘤部位多有所帮助。

4.CT扫描

通常脑干胶质细胞瘤以低密度灶和脑干肿胀多见,少数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囊变甚少;向上可侵及视丘,向后外可发展至脑桥臂及小脑半球,强化扫描可有不均匀增强或环形增强,海绵状血管瘤在出血的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在亚急性及慢性期为低密度,室管膜瘤为高密度,能增强,血管网状细胞瘤为高密度,显著增强,结核球呈环形高密度,中央为低密度,能显著加强,为区别脑干肿瘤和脑干外肿瘤,必要时可进行脑池造影CT扫描,CT扫描可将脑干肿瘤分为3型:Ⅰ型为无强化病灶,表现为低密度病变;Ⅱ型弥漫性强化;Ⅲ型为环形强化,其中Ⅰ型多见,Ⅱ、Ⅲ型较少见。

5.MRI检查

脑干胶质细胞瘤常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多无囊变或出血,边界一般不清,形态不规则。多数肿瘤有Gd-DTPA增强,与CT扫描相比,由于其多视角成像及无颅底骨伪影干扰,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海绵状血管瘤在出血的急性期T1Wl及T2Wl上皆为均匀的高密度,轮廓清晰,常呈圆形,在亚急性及慢性期T1Wl及T2W1上也皆为高密度,室管膜瘤为长T1、长T2,向脑干外发展至第四脑室或小脑脑桥角,血管网状细胞瘤为长T1及长T2,球形位于延髓后方,结核球为环形高密度,加强后更显著,中间为低密度。

造影剂分类

①为经肾排泄的造影剂,多用于泌尿系和心血管的造影;②为经肝胆排泄的造影剂,如横番酸等;③为油脂类造影剂,如碘化油、碘苯酯等,主要用于支气管、子宫等管道、体腔等的造影;④为固体造影剂,如硫酸钡,将其调成混悬液吞服或灌肠用于消化道造影。以上四类造影剂密度均高于人体软组织,统称阳性造影剂,在X线片上呈白色。⑤为气体造影剂,如空气、二氧化碳、氧气等,这类造影剂密度低于人体软组织,属阴性造影剂,在X线片上呈黑色。也有方法按照密度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两大类,但不如上述分法详细实用,在此不做详细说明。造影是一种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尽管有了对组织器官分辨能力比普通X线强100倍的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但造影术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关推荐

星形细胞瘤简介

病因 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硬度如橡皮样,一般无出血坏死,但可呈囊性变,一种为囊内含有瘤结节,另一种为肿瘤内含有囊肿。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 症状 临床表

血管瘤什么疾病

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与瘤体的大小、部位、生长速度、组织受累程度有关。瘤体较小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在D超检查时发现。增大后可表现为肿大或压迫服肌、胃、十二指肠等邻近脏器,产生上腹不适、腹胀,上腹隐痛、钝痛、胀痛或腰背病等症状。继发瘤内感染可致发热及区疼痛。血管瘤因外伤破裂可造成急腹症和失血性休克。较大血管瘤在内形成动静脉瘘时,可致心脏回心血量增大,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B超、CT、MRI血池显像、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血管瘤主要应注意与癌进行鉴别,尤其

内低密度灶什么问题

CT检查发现内的低密度灶,可见于囊肿、血管瘤、棘球蚴病、细胞腺瘤、局灶结节性增生、细胞癌等多种疾病,单纯CT平扫诊断价值有限,建议通过CT增强扫描,明确病灶的强化形式,或做磁共振检查,或必要时穿刺活检,以判断病变性质,才能针对性治疗。

助您了解泪囊炎常用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检查:急性泪囊炎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2、泪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病理学检查:慢性发炎的泪囊,囊壁纤维化,变厚可达正常者的2~3倍,囊腔极度缩小;但扩大成黏液囊肿时,囊壁极度变薄。黏膜粗糙呈绒状,皱褶增多,肉芽团或息肉可充满囊腔或在泪囊下端引起完全阻塞。黏膜下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急、慢性程度不同其细胞成分各异。急性期为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期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病程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患者可表现为血象的升高,即白细胞比例升高。 2、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可见双肺底阴影增粗,通透性增强。 3、体液免疫检测:免疫学检查可见补体C3,C4的升高。 4、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老年人长期慢性支气管炎,可并发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肌酐、尿素氮,转氨酶的升高。 5、细菌培养:可发现感染具体哪种微生物感染所致。 6、CT检查:可见肺底低密度影,甚至有胸膜黏连。 7、内镜检查。

低密度脂蛋白的病症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可有四种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脑出血化验方法

1、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 颅脑ct扫描诊断ich首选的重要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破人量大小、血肿形态、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 如果突发意识丧失,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缺损表现,头颅ct又新发的高密度影,那么就可以确诊脑出血。脑出血诊断的金标准头颅ct,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确诊。老年人应常到医院做一些检查,这样才能预防脑出血。动态c

脑挫裂伤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腰椎穿刺有助于了解脑脊液中情况,可以此与脑震荡鉴别,同时能够测定颅内压及引流血性脑脊液。由于CT的普及,在病人入院急症时腰椎穿刺不再使用,因为腰椎穿刺不但时间长,有一定危险,而且无法作出定位诊断。另外,对有明显颅内高压的病人,应忌腰穿检查,以免促发脑疝。腰椎穿刺仅用于无明显颅内高压的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病人。 其他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多数病人可发现颅骨骨折。颅内生理性钙化斑(如松果体)可出现移位。 2.CT扫描 脑挫裂伤区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区,或高密度与低密度互相混杂。同时脑

骨密度低什么原因 年龄导致骨密度低

按照人体的生长规律,人体的骨密度峰值在35--4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35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骨密度逐年下降。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自然会变低。

泪囊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急性泪囊炎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2.泪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病理学检查 慢性发炎的泪囊,囊壁纤维化,变厚可达正常者的2~3倍,囊腔极度缩小;但扩大成黏液囊肿时,囊壁极度变薄。黏膜粗糙呈绒状,皱褶增多,肉芽团或息肉可充满囊腔或在泪囊下端引起完全阻塞。黏膜下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急、慢性程度不同其细胞成分各异。急性期为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期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