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的由来
小雪的由来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2]
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
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小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节气小雪的由来
源自远古天文研究。
立冬后古人在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时,发现斗柄指向了亥的位置,也就是西北方,此时恰逢亥月,对应太极八卦中的坤卦,卦象表示六阴全满,阴气极盛,已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了,又因为时常下小雪,所以,取名为小雪。
小年的由来
每年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雪节气冷了吗
冷了。
小雪节气之后是变冷了的,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因此可以知道,小雪节气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变冷了,需要注意保暖才可以。
但如果是南方热带地区,这些地方是没有冬天的,因此即便是小雪节气后,这些地方还是比较温暖。
小雪节气由来
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暑的由来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但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雪节气如何养生
小雪节气之后气温骤降,这时候机体的血液循环就会变慢,因此就很容易出现四肢冰冷的情况。所以建议这时候可以多用热水泡泡脚,能够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手脚冰冷的情况,并且还能起到一定预防感冒的作用。
小雪之后气温会比较的冷,这时候建议可以多多晒晒太阳,因为多晒太阳能使机体保持温暖,并且能够保持大脑内5-羟色胺的稳定,还能帮助机体合成维生素D,对健康非常的好处。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是冬至前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的6或8日),大雪节气时太阳黄经达255度,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
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今年11月22日,太阳到达黄经240°,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无积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雪节气的由来可以追随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中说道:“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其次还有《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也会增加。
腌腊肉
俗话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之后温度开始变低,这时候很多人家会开始腌制香肠、腊肉等,为过冬储存粮食。
吃刨汤
一些地区小雪节气之后就到了杀猪节,这时候喝一些刨汤,不仅可以去除寒气,也是地区的一些风俗习惯。
吃糍粑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小雪节气的时候还会吃糍粑,糍粑最早是用于祭祀,后面慢慢发展为可以吃的食物。
小年的由来和风俗 小年的由来
纪念灶王爷。
小年的起源是纪念管理民间厨房的灶王爷,原本的意思是祭灶祈福,祈祷来年身体健康、财源滚滚,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年变成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每年的小年夜,在外的游子会从外面往家里赶,和父母团聚在一起准备过年,在传统的家庭中还是保留了祭祀灶王爷的传统,但是现代的小年更注重的是亲情,是团圆了。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雪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11月22日或者是11月23日,当太阳达到黄经240°时为小雪。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这时候天气开始逐渐变寒冷,降水形式也会慢慢的由雨变成雪,但是此时地面上的温度还不是特别低,因此下雪的次数不会很多,即使下雪,雪量也不会很大,故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能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其和雨水、谷雨等一样都是直接反应降水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