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易忽视骨转移瘤
老年人骨折易忽视骨转移瘤
冬天是老年人骨折高发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骨折都是由骨质疏松造成的 ,病理性骨折往往出现在无原因或轻轻用力时。如果中老年人或恶性肿瘤患者,在骨折前曾经有疼痛,发生在椎体、骨盆等疏松骨的位置,则一定要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老年人应警惕病理性骨折
冬季是老年人骨折高发期,主要是因为寒冷天气使老年人原本已经退化的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的运行更不灵活。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短,老人户外活动减少,引起钙吸收不良,往往造成老年人一摔跤就骨折。
因为老年人容易在冬季发生骨折,因此有时会掩盖其他一些疾病,其中骨转移瘤就容易被忽略掉。天津医院骨肿瘤科主任胡永成博士表示,骨转移瘤是晚期肿瘤的恶性表现之一,临床大部分的骨肿瘤则是由其他肿瘤转移而来。骨转移癌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腰椎、骨盆是骨转移瘤的最好发部位。肿瘤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发生脊柱不稳、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很重要。
骨痛原因各不同
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都会引起疼痛,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出现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疼痛,一种随时间的延长持续性加重的疼痛,随后可能在疼痛部位发现肿胀和隆起的包块。此外病理性骨折往往出现先前轻度疼痛或不适的部位,在受到不太大的外力磕碰时,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并伴随有患部的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要考虑到有肿瘤转移造成骨折的可能。特别是病理骨折发生在中年以后,骨折前曾经有疼痛,发生在椎体、骨盆等疏松骨的位置,则一定要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早期干预保护骨功能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骨转移瘤并不都是癌症患者的终末期,通常医生认为,生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患者就应该积极治疗,更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目前骨肿瘤的治疗与其他肿瘤的治疗一样,讲究综合治疗,不过由于骨肿瘤本身的特点,手术治疗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放式手术和经皮微创的手术方式。
对于身体虚弱的肿瘤患者而言,微创技术的安全性能更高,痛苦也更小。目前最常用的骨水泥填充成形术,医生在CT或C形臂指引下进行穿刺,把温度大约在50—60摄氏度的骨水泥灌注到椎体或骨骼空洞内,其热效应能够杀死肿瘤。骨主要是胶原蛋白,作为一种结构蛋白不容易被热破坏,肿瘤细胞中则主要是酶蛋白,超过50摄氏度几分钟就能杀死肿瘤。微波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经皮的骨和椎体成形术可以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病变以及髂骨、转子间区,对于各种肿瘤导致的骨破坏在骨水泥填充后,有稳定骨结构、减轻疼痛、杀死肿瘤等多重作用。
哪些疾病可出现髋关节疼痛的症状?
1、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通常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病因复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是外部创伤、激素和酗酒三个原因,主要病理是股骨头部位血运受阻导致股骨头缺乏所需养分而出现骨质细胞凋零所致。骨细胞的大量死亡会导致股骨头塌陷,甚至会使人终身残疾。
2、股骨颈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通常是骨质疏松所致。骨质疏松使得老年人骨头松脆,稍不加小心受到外部撞击或摔倒,就易出现骨折,其中,老年人骨折好发于髋关节部位,也就是股骨颈骨折。老年人由于身体的愈合能力和新陈代谢都有所下降,因此,股骨颈骨折后通常比较难愈合。
3、强直性脊椎炎:造成髋关节疼痛的因素,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此病,强直性脊柱炎虽说好发于青少年,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强直性脊柱炎初期可能仅仅为关节间隙变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关节间隙消失、融合,这时候髋关节部位的疼痛会由轻微痛转变为剧痛。因此,老年人若诊断为强直,一定要尽早治疗。
4、发生在髋关节附近的骨肿瘤:发生在髋关节附近的骨肿瘤也会殃及到股骨头,出现髋关节疼痛。对于骨肿瘤,若为良性的,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改善。
5、风湿性关节炎:此病通常好发部位是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主要是因为人体关节处由于长期的摩擦损耗,使得关节软骨逐渐变薄,龟裂,最后形成关节鼠所致。老年关节炎若不经过有效治疗,最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破坏。
乳腺癌骨转移的表现
转移是乳腺癌患者们都非常恐惧的问题,而在乳腺癌治疗中,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选择多细胞生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止转移的发生,对已经产生的转移也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骨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进入进展期的患者65%以上会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虽然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发现早干预非常重要。那么,
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可以是深层钝痛、间歇性痛,与活动无关。初起在卧床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一般到了骨转移后期,疼痛会更加严重,呈持续性疼痛的症状。往往在出现病变区疼痛几个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出现骨质破坏。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病理性骨折
有10%左右的乳腺癌骨转移会并发病理性骨折。长骨转移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同时,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溶骨性病变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为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躯体疼痛时,即使X线摄片阴性,也不可轻易否定骨转移的存在。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最早就是疼痛,发展到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乳腺癌患者一定要重视骨转移,及早治疗,及早控制
骨质疏松性骨折对老年人危害大
根据上海新近的一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6%,而其中并发骨折者则高达12%。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后,异常的骨代谢过程等对骨折愈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老年人骨折的处理常忽视其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最终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而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在国内外最早开展了老年大鼠(22月龄)骨折后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等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了与低龄大鼠(8月龄)比较,两种生长因子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在国内外首次探索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发现了r-hGH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骨组织的骨量与力学性能,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增加卵巢摘除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结构,有助于防止其它部位骨折的再发生。
另外,科研人员还在国内外较早地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骨松质骨中钙、镁、铜、锰等四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组中上述四种微量元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腰腿痛应警惕骨转移
前列腺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80%的前列腺癌患者都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发生骨转移的临床表现就是骨骼的疼痛。持续性的疼痛,常常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日常的生活节奏,导致患者日渐消瘦,痛苦不堪。而且,由于骨头一点点被肿瘤细胞吃掉,癌症发生骨转移后,很容易发生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患者的脊柱椎体的话,将会引起骨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棘手。
近年来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提高,除了前列腺癌之外,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肝癌等肿瘤也会发生骨转移。而骨转移后出现的疼痛症状,与一般的骨关节病还是有差别的。虽然都出现在骨头上,但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多半是在白天、活动与运动时会加重,夜间、休息时会有所减轻。而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夜间表现得比较明显,甚至比白天更重,即使休息也不能得到缓解,经常会持续一段时间。
许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丢失越来越严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进而容易引起腰酸背痛,有时还会出现骨折,这是自然现象。但明明没有明显的外力因素却骨折了,没有诱因的腰酸腿痛,或者本身就患有癌症,就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癌症骨转移。
老年人骨折是冬天容易得的疾病
老年人骨折什么时候容易得呢?冬季是骨头最脆弱的季节,骨质疏松又是摔伤老年人骨折的直接原因。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导致老年人骨折。为什么冬天是老年人骨折最容易得的疾病呢?
其次,冬天天气寒冷,肌肉弹性减少,老人反应相应较差,而且衣服穿得多,行动不方便,再加上天气寒冷,路面湿滑,都易导致老年人骨折。因此,冬天是老年人骨折容易得的疾病。专家介绍,下面是对冬天老年人骨折的介绍:
老年人骨折发生后,愈合速度慢,会造成很大的痛苦,约有20%左右的老年人骨折以后,由于原本就有心衰、脑梗等严重疾病,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卧床的保守治疗方式。老年人骨折一旦采取卧床治疗,很难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有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肺炎等。常见的髋关节股骨颈骨折,由于治疗上比较困难,有相当比例病人难以愈合,还可发生股骨头坏死。
因此,天冷尤其要防老年人骨折。精心照顾,小心行走。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年纪较大的老人,外出活动时应有人陪伴。同时,老年人骨折在行走时也要格外小心,行走时看好路,不与人谈话,雨天、雪天不要外出。老年人骨折一旦跌倒,扶起后要认真询问、检查有无损伤。
成骨性骨转移与溶骨性骨转移本质上的区别
成骨性骨转移与溶骨性骨转移本质上的区别在于骨组织微环境中所释放出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同,前者激活的细胞因子均具有促成骨作用.在临床可通过全身骨扫描、X线、CT或MRI等检查手段检测成骨性骨转移的发生.治疗成骨性骨转移不能单一应用一种方法,也不能只重视骨转移而忽视原发肿瘤的治疗,应合理选用化疗、内分泌治疗、外照射治疗、核素治疗、手术、双膦酸盐药物及止痛药物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手段治疗成骨性骨转移.
骨转移能活多久
许多癌症晚期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细胞转移,骨转移是最为常见的。不同癌症的骨转移有不一样的症状和生存期。1、乳腺癌骨转移还能活多久:有报告说乳腺癌病人骨转移的发生率(87%)远远高于肺转移(27%)及肝转移(27%)(Bri J Cancer 1987)。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在脊柱,肋骨,骨盆及长骨近端。
乳腺癌病人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几率较高,除了乳腺癌骨转移之外,某些乳腺癌激素治疗方案导致病人骨丢失以及女性病人正处于骨质疏松好发期也是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及减少乳腺癌病人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几率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乳腺癌病人发生骨转移后,仅有20%在五年后仍然存活。2、前列腺癌骨转移还能活多久:前列腺癌病人发生骨转移在临床很常见,中晚期病人骨转移可达65-75%。一项尸体解剖研究显示,因前列腺癌死亡的病人中伴骨转移者达90%。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局限性无转移的前列腺癌病人90%可生存超过10年,但发生骨转移后,病人平均生存期仅为3年。
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在脊椎,胸骨,骨盆和肋骨,由于Batson’s 静脉丛的解剖特性使前列腺癌细胞通过血行途径易于到达脊椎。前列腺恶性肿瘤中以腺癌占绝大多数,其中造成成骨性转移的主要是腺癌,而来自前列腺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恶性肿瘤则引起溶骨性转移。前列腺癌细胞分泌的PSA一方面可以降解PTHrP,减少骨吸收,另一方面可以降解IGF结合蛋白,使IGF 活性增强,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活性。初期雄激素剥夺治疗可增加病人骨折发生率。3、肺癌骨转移还能活多久:临床肺癌骨转移可达27%,肺癌病人一旦发生骨转移,其平均生存期仅为6个月。
小细胞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仅次于肝转移。
骨转移的治疗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患者的最佳治愈时间是癌症的早期,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极大的意义。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无症状,到妇女绝经后及中老年人感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都认为是人到中年,人老骨脆是自然发展规律,不象对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立即危及生命,不象恶性肿瘤来去匆匆凶险可怕而受到重视。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有以下几点:
(1)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2)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加,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4)发病率高。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5)经济负担大。在美国骨质疏松治疗费用每年至少上百亿美元,并且,由于其防治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6)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发病特点
经过调查,我国中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症的不在少数,专家认为,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并注重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整个病程很漫长,在刚刚发病时人体很难感觉到,故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无声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
研究人员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中老年人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经过调查,我国中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症的不在少数,专家认为,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并注重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整个病程很漫长,在刚刚发病时人体很难感觉到,故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无声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
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研究人员对广州地区102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腰椎骨密度没有随增龄持续降低,但髋部骨密度随着增龄逐渐降低;而女性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从60岁开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髋部的骨密度都显著低于腰椎。“这说明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的噩梦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匿杀手
赵先生经过各种检查,结果出来了,他出现了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也就是说前列腺癌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骼系统,引起了骨骼的强烈疼痛并导致了运动障碍。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 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
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骨转移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幸运的是,赵先生的病虽属前列腺癌晚期,但对雄激素抵抗治疗是敏感的。通过口服药物及必要的手术干预,他的雄激素降到了一定水平。为了缓解骨头疼痛的症状,医生给他使用了一种主要成分为双膦酸盐的特殊药物。随着药物一滴一滴输入赵先生体内,骨痛的折磨一步一步离他远去,笑容也逐渐在赵老先生的脸上绽放。三周后,赵先生从容地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发病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
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研究人员对广州地区102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腰椎骨密度没有随增龄持续降低,但髋部骨密度随着增龄逐渐降低;而女性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从60岁开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髋部的骨密度都显著低于腰椎。“这说明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提醒,对中老年人骨密度测量有诊断意义的部位应该首选髋部。
广州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53.7%
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的中老年人骨量减少症总患病率约为33.1%,其中男性为43.7%,女性为24.5%。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总患病率为53.7%,男性为39.1%,女性为65.6%。而10年前的一份根据1160例40岁以上广州市内及郊区乡村居住20年以上的男女性人群的调查显示,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5.9%,女性为19.6%。因此,目前,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3.3成和4.6成。
研究人员提醒,老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中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80.8%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总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较高,分别为41.4%和37.5%,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因此,女性应注意早期进行50岁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筛查工作,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研究人员提醒,绝经后及老年女性,应注重早期骨密度筛查,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
中老年男性
骨折后致残率死亡率高女性4倍多
同时,报告指出,广州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9.1%,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43.7%,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人群中占一定比例。
报告指出,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骨量低的人群。从50岁开始,男性骨量减少症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后的致残率、死亡率高于女性4倍多。
研究还表明,男性在70~79岁组髋部骨密度值出现明显下降,表现为骨质疏松改变。其可能原因与性激素水平下降、体力活动缺乏、日照时间减少,饮食中钙、维生素D缺乏等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患病因素。
研究人员提醒,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人忽视,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不低,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因此,中老年男性应从50岁开始重视骨质疏松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