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1.“老来瘦”当心营养不良
“有钱难买老来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瘦越健康。还有的老年人,因此选择了吃素。
吃素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许多人对于胆固醇避犹不及,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壁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若摄入不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机体无力、便秘和其他消化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糖分的摄入的确要分外留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那么老年人养生应该如何吃?: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鱼肉、牛奶、鸡蛋等,多吃干果,建议使用如橄榄油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少吃红肉,吃七分饱,尿酸不高的可多吃豆类。不但可以在食物中摄入足够的营养,还可以减少“三高”、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2.容易跌倒关键要找病因
人老了,记忆力衰退怎么办?楼慧玲说,认知能力下降要区分是正常老化出现的现象,还是因为生病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很多老人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能量跟不上去,脑细胞会低糖缺氧,影响认知,也容易得老年痴呆。
除了记忆力退化,许多老人还容易跌倒。容易跌倒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有可能是因为药物作用,也有可能是因为白内障、视物不平衡等视力方面的问题等。要找出病因,跌倒次数多了一定要重视。
另外,许多老人喜欢清晨早起锻炼身体,老年人最佳的外出锻炼时间是早上9点左右。对于高血压的老人来说,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最好先在家活动一下,吃点东西。若要出门,一定要提前吃降压药。
3.重复用药或致恶性循环
在老年病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病例:年纪大了,慢性疾病就找上门来。老人一会儿看糖尿病,一会儿看高血压,最后拿回家一大堆药。然而,这些药品同时服用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久而久之老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于是去看神经科,再拿回药同时服用,造成恶性循环。
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看病要着眼于综合。目前,许多老年病症都能在老年病科解决,避免重复用药;若病情严重,会及时转入相关专业科室。
老人养生要七少
少怒
怒为老年人健康的大敌。《内经》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怒伤肝”。发怒可使人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故老年人应戒怒。
少欲
古代养生家认为,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则正气充足,身心健康;若利欲熏心,追求名利,就会使气机紊乱,易产生气滞血瘀疾病。
少色
凡长寿之人皆以“远房帏”为其经验之一。因为房劳过度则伤肾,肾气损伤会使人衰老。年轻人也会未老先衰。何况老年人为衰阳之体,更宜少色或禁色以保精。
少言
言多伤气。言多则气息不匀,易伤肺气,亦伤中气。气与精、神密切相关,气聚则精足,精足则神怡。故少言可以积气生精,精足可以全神。另外,老年人言多善误,不讨儿孙喜欢,反而转喜为忧。
少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全身营养物质摄取之源泉。饮不可过,过则湿困难化;食不可过,过则壅滞不消。若长期饮食膏粱厚味,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则会形成食积、气滞、痰浊、瘀热。故中医主张“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少食脾易磨运,可使冲和之气填充肌髓,有利于健康长寿。
少卧
睡眠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有好卧习惯,但也要有所节制。“久卧伤气”,若长时间卧床休息,则会损伤阳气。人的阳气不伸,机体活动能力就会衰退,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减弱。因此,老年人应多动少卧为佳。
少坐
坐不能过度,过则损伤肌肉。有的老年人居家无事,迷恋电视、打牌,出门又以车代步,这样就会使血脉瘀滞,局部皮肤出现瘀斑、青紫,甚则形成静脉血栓。故老年人坐不可久,可经常散步活动肢节,保持血脉通畅。
老人养生保健要讲究“慢”
慢进餐
老人牙齿残缺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进餐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慢排便
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就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或冠心病。因此,老人排便宜慢,取坐位为佳。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宜慢不宜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慢走路
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加上视力衰退,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
知道了老人养生要讲究“慢”,因此,老人走路要慢步缓行。
老人养生保健的方法
1、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
2、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老人养生注意三大误区
1.“老来瘦”当心营养不良
“有钱难买老来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瘦越健康。还有的老年人,因此选择了吃素。
吃素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许多人对于胆固醇避犹不及,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壁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若摄入不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机体无力、便秘和其他消化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糖分的摄入的确要分外留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那么老年人养生应该如何吃?: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鱼肉、牛奶、鸡蛋等,多吃干果,建议使用如橄榄油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少吃红肉,吃七分饱,尿酸不高的可多吃豆类。不但可以在食物中摄入足够的营养,还可以减少“三高”、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2.容易跌倒关键要找病因
人老了,记忆力衰退怎么办?楼慧玲说,认知能力下降要区分是正常老化出现的现象,还是因为生病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很多老人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能量跟不上去,脑细胞会低糖缺氧,影响认知,也容易得老年痴呆。
除了记忆力退化,许多老人还容易跌倒。容易跌倒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有可能是因为药物作用,也有可能是因为白内障、视物不平衡等视力方面的问题等。要找出病因,跌倒次数多了一定要重视。
另外,许多老人喜欢清晨早起锻炼身体,老年人最佳的外出锻炼时间是早上9点左右。对于高血压的老人来说,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最好先在家活动一下,吃点东西。若要出门,一定要提前吃降压药。
3.重复用药或致恶性循环
在老年病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病例:年纪大了,慢性疾病就找上门来。老人一会儿看糖尿病,一会儿看高血压,最后拿回家一大堆药。然而,这些药品同时服用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久而久之老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于是去看神经科,再拿回药同时服用,造成恶性循环。
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看病要着眼于综合。目前,许多老年病症都能在老年病科解决,避免重复用药;若病情严重,会及时转入相关专业科室。
时尚养生风老人要谨慎
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当时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
如今养生保健在群众中成了热门话题,时尚养生已蔚然成风。尤其是中老年人养生“热潮”此起彼伏,随处可见,这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也发现,有些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选择的养生手段或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
盲目跟风易损健康
辛劳一生的赵女士退休后,儿女特叮嘱其加强养生保健。她不光常看养生保健书刊,还注意从广播、电视等传媒及朋友那里获取养生信息,照着去做。一次,她听人说,晚上不进食,空腹可让胃休息,既防病又增寿;回家看到养生书上也说,有些少林寺和尚之所以体健而长寿,是因为遵循“过午不食”的养生法。从此,她晚上不吃饭,也不喝牛奶,饿得难以入睡也撑着。她有高血压,原来靠降压药控制,听说“吃出来的病”能“吃回去”,食疗就能降血压。此后就停服降压药,只喝芹菜汁或吃些与降血压有关的果蔬。
然而,这样“养生”不到3个月,她就出现了下肢浮肿、头晕、无力等症状。一天上午,她突然晕倒在地,被家人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医生说她是因营养不良和高血压所致;并指出,老年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就差,应该少吃多餐,若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人到老年多患有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停服,否则,病情会越来越重,甚至出现危险。
养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
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性很强且复杂的学问,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对不懂养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来说,依据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媒的介绍,“对号入座”地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或项目是不可靠的;即使是社会上流行很广且被多数人追捧的养生保健方法,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当时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才是正确的。
与人攀比后患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人像赵女士那样盲目跟风养生。他们看到别人做什么运动,自己就跟着学;听到哪种具有保健性质的中药材或营养品能延年益寿,就买来吃;查到按摩哪个穴位好,自己也学着按……这种盲目的做法,常常因不适合个人体质特点而损坏健康,导致疾病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活生生的教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在不同的年龄和环境下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和健康状况,如果不根据这些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养生方法,照葫芦画瓢地跟着别人做,其后果难以预料。
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1.要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医疗专家咨询,掌握自已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由专家指导,“量身定做”个人的养生方式或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应当如此。
2.健康人养生,最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能够对传媒介绍和社会流行的一些养生保健理念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同时,无论选定的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应理智行动,既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又要适度、适量,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再做调整。这样才对健康有利。
3.要明确认识,养生与医疗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养生只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有病不能靠养生。即使是正确的养生方法,也不能治疗疾病。如果有病,不能盲目以养生方式来治疗,一定要到医院诊治,按照医嘱服药或做其他治疗。
老年人补钙误区要谨记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治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老人养生谨防九个生活误区
1、弯腰叠衣服。长时间弯腰做家务,颈脖、双肩肌肉拉伸,容易导致僵硬或酸痛。专家建议,叠衣服时,最好不要直接坐在床或地板上,最好坐在桌子边的凳子上完成。
2、厨房灶台过低。厨房灶台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颈脖、肩膀和腰部肌肉过度拉伸,引起疼痛。专家建议,做饭时,两臂下垂,肘部弯曲呈90度时,灶台与小臂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如果太低,可将砧板垫高些,如果太高,可在脚下垫个稳固的小凳子。
3、开车窝在驾驶座里。无论乘坐飞机、火车还是汽车,懒散地窝在座椅中都会导致后背肌肉拉伸、胸部塌陷、造成气短。同样,长时间驾驶时,至少每小时活动1分钟,否则始终同一个姿势容易形成血栓。专家建议,坐车或开车时,后背可垫个靠垫,调节座位高度,以双脚平放时,膝盖略低于臀部为宜。
4、背着包拉行李。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拎着包或背包,更容易造成肌肉紧张、疲劳,导致肩部和后背拉伤,背带过细还会阻断正常血流。专家建议,较重的背包可以搭在带轮子的行李箱上面,向前推着走,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5、消毒时间不够1分钟。如果消毒不彻底,反而会增加细菌传播的危险。专家建议,灭菌需要30—90秒时间,喷洒消毒剂后,最好离开一会儿,不要立即擦洗。
6、洗澡时搓澡。洗澡过于频繁及用力搓澡会去除皮肤表层具有锁水作用的油脂,令皮肤变干。专家建议,如果每天必须洗澡,那么水温不宜过高,洗浴时间最好在10分钟以内。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身上水分,秋冬时节还可以涂些保湿霜。
7、上厕所时坐得直。研究发现,如厕时,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高度不利于大便顺利排出。而自然下蹲时,肚脐高度低于膝盖,直肠顺直,更利于排便。专家建议,排便困难者可将脚部垫高10厘米,有助于顺畅排便。
8、剔牙不照镜子。剔牙时不照镜子不仅会漏掉许多牙缝中细小的残渣,还会在无意中伤到牙龈。此外,专家表示,先用牙刷将较大食物残渣刷掉后,再用牙线清洁牙缝中的细小残留物,还有利于将牙膏中的氟化物送至牙缝之间。
9、用干手机烘手。研究发现,用干手机烘手,会使手部细菌感染面积增加45%。专家建议,使用纸巾擦手相对更安全,可以使手上细菌减少近60%。
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老年人养生常识
老年人秋冬养生要学会调节饮食。因为老人的五脏衰弱,肠胃差。如果不注重饮食规律,贪恋生冷食物、常常一顿饱一顿饥的话一定会损伤你的胃。少吃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食物是老年人秋冬季养生要掌握的常识之一。
老年朋友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食物为主,而这类食物有百合和麦冬、荸荠和山药,还有猪肺、莲子等。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还有积极防治疾病,秋季气候特殊,身体素质差的老年朋友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风湿病疾病,还有哮喘等,老年朋友进入秋冬季时,要根据自己体质,重点防治这些易发病症。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也是秋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的养生小常识。秋风萧瑟难免会让人悲观伤感。老人不可忽略了精神保健。而晚辈可鼓励父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在家中养花赏鸟等、还可以外出旅行,这些都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子女也该多抽时间陪父母聊天。
冬季养生老年人谨防三大误区
误区一:饮酒御寒
冬季,许多老年朋友,尤其是男性经常会借助酒力来抵御寒冷。其实,饮酒只能给人暖身感觉,暖身感觉过后将是更加的寒冷,而且还对肌体的健康不利。人体的热量是肌体通过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转化代谢产生的。酒不含蛋白质、脂肪和糖,它能给人暖和的感觉主要是由于酒精刺激肌体发生的血管扩张、代谢加快的结果(10克酒精在人体内氧化时仅能放出71卡热量,这对保持人的体温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暖和”是极其短暂的。
短暂的“暖和”过后很快便寒意临身,往往比饮酒前更加寒冷,这时,意味着人体免疫能力的减弱和防寒能力的降低甚至丧失,病毒和细菌有可能乘虚而入,就很容易着凉感冒或造成其他疾病。
误区二:饮食“多荤少素”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供给人体热量,特别是狗肉、牛羊肉等荤食还有温热的药效作用,适当多吃一些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但蔬菜、水果等素食是维生素、尼克酸、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素的来源,这些微量营养素将参与高热量食物的代谢,如果缺少它们,高热量荤食将无法发挥抗寒能力,肌体还会发生健康危机。因此,老年人在冬季饮食中应该荤素搭配食用,确保人体得到均衡的营养。
误区三:全家老少齐进补
每到冬季,商店里的保健品柜台就红火起来,饭店里的滋补菜式也大为流行,什么羊肉、狗肉煲、人参、甲鱼汤,似乎不补就对不起自己的身体。荤食(如狗肉、牛羊肉、猪肉等)含脂肪较多,产热多,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于增强抗寒能力,但绝对不可忽视五谷杂粮与蔬菜、水果等素食的摄取。因为这些素食乃是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C、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素的“富矿”,这些微量营养素不仅含有高热量食物代谢不可缺少的酶,而且本身亦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1.“老来瘦”当心营养不良
“有钱难买老来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瘦越健康。还有的老年人,因此选择了吃素。
吃素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许多人对于胆固醇避犹不及,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壁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若摄入不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机体无力、便秘和其他消化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糖分的摄入的确要分外留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那么老年人养生应该如何吃?: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鱼肉、牛奶、鸡蛋等,多吃干果,建议使用如橄榄油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少吃红肉,吃七分饱,尿酸不高的可多吃豆类。不但可以在食物中摄入足够的营养,还可以减少“三高”、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2.容易跌倒关键要找病因
人老了,记忆力衰退怎么办?楼慧玲说,认知能力下降要区分是正常老化出现的现象,还是因为生病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很多老人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能量跟不上去,脑细胞会低糖缺氧,影响认知,也容易得老年痴呆。
除了记忆力退化,许多老人还容易跌倒。容易跌倒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有可能是因为药物作用,也有可能是因为白内障、视物不平衡等视力方面的问题等。要找出病因,跌倒次数多了一定要重视。
另外,许多老人喜欢清晨早起锻炼身体,老年人最佳的外出锻炼时间是早上9点左右。对于高血压的老人来说,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最好先在家活动一下,吃点东西。若要出门,一定要提前吃降压药。
3.重复用药或致恶性循环
在老年病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病例:年纪大了,慢性疾病就找上门来。老人一会儿看糖尿病,一会儿看高血压,最后拿回家一大堆药。然而,这些药品同时服用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久而久之老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于是去看神经科,再拿回药同时服用,造成恶性循环。
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看病要着眼于综合。目前,许多老年病症都能在老年病科解决,避免重复用药;若病情严重,会及时转入相关专业科室。
老人养生要多吃蜂蜜
一般认为老人食糖过多,会导致产生心血管病。然而科学实验证明,老人常食蜂蜜,不仅不会引起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和糖尿病,而且能够增强老人的疾病抵抗力,对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
蜂蜜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天然营养佳品,又是中药的重要配药材料。专家认为蜂蜜所含的糖80%是易于消化的葡萄糖和果糖,而且其比例非常合适,能直接为人体吸收利用。此外,蜂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充人体这方面的不足,有利于老人益寿延年。
中外许多文献记载,在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的格鲁吉亚的阿巴哈吉亚乡,乡民喜爱养蜂,常食蜂蜜,寿星特多。自然科学之父亚里斯多德认为,蜂蜜有促进人体健康和抗衰老的作用。1913年美国考古学家德必斯在埃及金字塔古墓中,发现了一坛3000多年前的蜂蜜,仍未变质,可以食用,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为人所智能的不会腐败的食品。
由此可见,蜂蜜有很强的杀菌力。美国科研人员把痢疾杆菌放入蜂蜜中,10小时后全部死亡,伤寒菌,大肠杆菌48小时后也都死亡。老人体弱,易受病菌侵害,常食蜂蜜可以抑制有害病菌。据称,老人常食蜂蜜可以防治咳嗽、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胃肠溃疡、便秘及痢疾等疾病。
老人养生要注意哪些误区
1、穿得越少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膀子,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达到35℃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2、伏案午睡精神更好
夏天中午容易困,但伏案午睡其实是一种坏习惯,一般人在午睡后有暂时性的视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而造成的。每天都压迫眼球,造成眼压过高,长期下来会有损视力。
3、只吃水果能减肥
夏天有些人会以水果来代替正餐,但只摄取水果中的营养素,不足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素:糖类、脂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而且许多水果糖分高,升糖指数也高,吃进去后血糖容易蹿升,对怕胖、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反而不好。
中老年人补钙误区
误区一:喝骨头汤可以有效补钙
骨头汤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其含有的钙元素很少,而且它的分子量大,人体不易吸收里面的钙元素,而油脂则会被大量吸收,这对老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误区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不能补钙
缺钙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更严重的还会发生骨折。如果老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不注重钙元素的补充,骨折后会加速其心血管疾病的恶化。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也需要补钙。但是,有肾结石和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补钙。因为钙是泌尿系结石成分中最主要的阳离子,而正因为尿结石含有钙成分,所以患者更应该谨慎补钙。熊焰建议结石患者平时注意多饮水,增加尿量来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另外,钙制剂用多了会引起异常钙化,加重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不是不补钙,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补钙。
误区三:绝经期女性没有及时补钙
处于绝经期的女性内分泌失调,骨密度下降,进而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此时就该给身体及时补钙。
误区四:把保健品当药
保健品属于食品范畴,不能当作药物使用。市面上的含钙保健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药物中的搭配成分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还值得验证,她建议老年人不要盲目信之用之。
误区五:害怕吃多,选择节食
“在饮食上,老年人害怕吃多了会导致血脂高,因此就会选择节食。如此一来,他们的营养跟不上,钙元素摄入不足便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应合理补充营养,不能过剩,也不能不补。
误区六:滥用激素类药物
中老年人服用的药比较多,有的药物可能是影响骨吸收的药,比如说激素类药物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钙的脱落。他们在服药时应谨遵医嘱,不要凭感觉乱服。
老年人吃药多少量合适
老人养生:选择副作用小药物
老人养生要在熟悉各种药物、各种剂型特点的情况下,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针对病症的安全药物。同样,老人养生切不可自行选择药物,或随便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加减。
老年人吃药多少量好
老人养生:年龄大体质差剂量小
养生网专家提醒:老人养生的时候,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应从“最小剂量”用起,即按药品说明书上“成人量”的1/5、1/4、1/3、1/2、2/3、3/4等顺序用药。
养生吃药:成人量的一半或妥当
一般推荐用成人剂量的半量或1/3量为起始剂量,然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改善的情况,调整稳定至合理剂量。
养生提醒:有的药不能掰开碾碎
但要说明的是,有些口服药物不能掰开或碾碎,因此需要通读一下说明书的用药指导。如一些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由于表面有特殊的材料,往往不能掰开服用,但是表面有特殊划痕的除外。
个体差异用量不同
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剂量可相差数倍,如解热镇痛药、β—受体阻滞剂等,所以主张实行个体化给药,有目的地进行药物检测,细致观察用药效果和反应,找出个体用药规律。老年朋友应该积极配合医师,尽快掌握最合理的用药剂量。
冬季老年人养生知识有哪些呢
老年人秋冬养生要学会调节饮食。因为老人的五脏衰弱,肠胃差。如果不注重饮食规律,贪恋生冷食物、常常一顿饱一顿饥的话一定会损伤你的胃。少吃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食物是老年人秋冬季养生要掌握的常识之一。
老年朋友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食物为主,而这类食物有百合和麦冬、荸荠和山药,还有猪肺、莲子等。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还有积极防治疾病,秋季气候特殊,身体素质差的老年朋友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风湿病疾病,还有哮喘等,老年朋友进入秋冬季时,要根据自己体质,重点防治这些易发病症。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也是秋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的养生小常识。秋风萧瑟难免会让人悲观伤感。老人不可忽略了精神保健。而晚辈可鼓励父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在家中养花赏鸟等、还可以外出旅行,这些都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子女也该多抽时间陪父母聊天。
秋冬季温差大,老年人要预防感冒。老年人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易患感冒或肺炎,甚至会出现心衰,这是非常危险的。秋冬季,老人一定要懂得防寒保暖。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有冷水洗脸或擦鼻,身体允许的话可以用冷水洗澡,增强身体的耐寒力,更好地抵御感冒。综上所述,秋冬季老年人养生不仅要适当调理饮食,更要积极防治感冒等易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