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类型
糖尿病的类型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
一、1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导致了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 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症状表现: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急性发病并且具有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因脂肪分解增多导致其分解产物血酮体水平升高,所以检查时除了高血糖和尿糖强阳性外,往往还有尿酮体阳性。较重者还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3、特点:
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而病因不清的特发性为数不多,胰岛B细胞由于受到自身免疫损伤而遭大量破坏。成年后也可发生1型糖尿病,但大多是进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所以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要用外源性胰岛素给予替代治疗。
二、2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是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主体,占到90%以上。其病理机制是多种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后者主要包括胰岛素量的不足或者质的下降。患者不发生自身免疫性损伤,胰岛细胞数量多不减少,但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致使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而造成高血糖。
2、症状表现:
病人在疾病初期或甚至终生,其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强烈。由于高血糖发展缓慢,许多病人早期因无典型症状,未能引起足够注意,多年未发现糖尿病,但却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在不同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本病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包含许多不同病因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或维持生命。常有家族史。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IGT或T2DM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有的早期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
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临床特征:①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②发病年龄小于25岁;③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最早发现的是线粒体tRNA亮氨酸基因3243位点发生A→G点突变,引起胰岛β细胞氧化磷酸化障碍,抑制胰岛素分泌。临床特点为:①母系遗传;②发病早,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③身材多消瘦(BMI<24);④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均可认为是GDM。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但二者均需有效处理,以降低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GDM妇女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若干年后发生T2DM的高度危险性;此外,GDM患者中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糖尿病,因此,应在产后6周复查,确认其归属及分型,并长期追踪观察。
糖尿病的类型
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 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
糖尿病患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大小,糖尿病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饮食和药物治疗情况等。可以根据以上情况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糖尿病患者更适宜参加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骑车,游泳,跳健身舞,健身操,打太极拳以及一些中低运动强度但能持续较长时间见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对于治疗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足类型
糖尿病足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单纯神经性(占45%)、单纯缺血性(占16%)、神经缺血性(24%)、其他预后不等:单纯缺血性最差,神经缺血性其次,单纯神经性最好
表 1 — 神经源性足和缺血性足比较
神经源性脚 缺血性脚
温暖、静脉扩张 冷
干性皮肤 无毛、萎缩
触及足脉冲 不存在或弱
爪形趾、老茧 缺乏
在高压负荷部位:足跟、跖骨头 常在足边缘
通常无痛 疼痛(跛行,休息痛)
心脏病可以分为哪几类
心脏病,听起来真的很可怕。心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心脏有问题,那么生活肯定不会正常了,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心脏病里面还包括了很多心脏病,比如说冠心病、心肌炎等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心脏病的类型有哪些?现在一般把心脏病类型分为:
一、先天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1.可能由於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心脏病类型之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脏病类型之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病类型之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七、血管病变,这也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役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
儿童糖尿病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类型分为4种: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还有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合并症。而儿童糖尿病一般常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儿童糖尿病90%以上为Ⅰ型糖尿病。临床症状:起病急,部分患儿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典型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Ⅱ型糖尿病:儿童Ⅱ型糖尿病起病缓,患儿往往没有口渴、多饮、多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患了糖尿病。近年来,儿童Ⅱ型糖尿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肥胖儿童这种趋势更明显。
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病因特征。其他危险因素包括:Ⅱ型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曾患妊娠糖尿病、低体重出生儿、不良生活方式等。
哪种药降血糖最好
各类降糖药物作用机理不同,最好的药只能针对具体情况而言,不能一言以蔽之。
糖尿病类型不同,所谓的好药就不同。如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合并症(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慢性合并症(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严重应激状态(急性心肌梗死等)、大中型手术期及围孕产期等,此时胰岛素就是唯一的选择,其它糖尿病药物就不合适了。
体形不同,相应的好药也不同。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双胍类最合适;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糖苷酶抑制剂或格列奈类为佳;一旦有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高血糖,都应该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年龄不同,最佳选择也不同。对于年轻的患者,长效药物合适,但对于老年患者,则最好使用短效药物。
心脏病有几种类型
首先就是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情况,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还有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另外还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或者是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也可能是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还有就是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以及血管病变,这也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役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心脏病类型。
心脏病的疾病,考虑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出现心脏病的患者,患者要熟悉掌握有关心脏病的具体知识,才能有助于心脏病疾病的护理以及恢复,另外患者要遵医嘱进行有关的治疗实施,促进对心脏病的进一步治疗,帮助患者及早治愈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