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的分类
ast的分类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谷草转氨酶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HBV感染的肝炎和肝病时,AST随ALT较小幅度升高,或虽幅度较大而时间短暂,可能主要是sAST,临床意义与ALT相同;AST增高超过ALT,虽幅度并不太大而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主要是mAST,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四步看你肝功能好不好
第一步:了解肝细胞功能
主要指标:GPT(ALT)和GOT(AST)
ALT与AST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这两种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O~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受损,ALT和AST就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一致。
由于ALT和AST在肝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中,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故不同类型肝炎病人ALT和AST的升高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急性肝炎和轻型慢性肝炎病 人虽然有肝细胞损伤,但线粒体完整,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质内的ALT,故主要表现为ALT升高,AST/ALT<1。急性重症肝炎和中重度 慢性肝炎病人不仅有肝细胞损伤,线粒体也受损,被释放入血的不仅有ALT,还有线粒体中的AST,故主要表现为AST、 ALT均升 高,AST/ALT≥l。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肝细胞严重受损,线粒体损伤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AST、ALT均高,AST升高更为显著,AST/ALT>1,甚至>20,酒精性肝病病人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第二步:了解胆道情况
主要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v谷氨酰转肽酶(GGT或v-GT)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再经胆道系统排泄。若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常提示胆道排泄受阻,病人可能存在淤胆型肝炎或肝外胆道梗阻情况。
v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肾、肝、胰等脏器内均含有此酶,血清中的v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当罹患肝胆系统疾病时,如酒精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该酶会显著升高。
第三步:了解肝脏代谢功能
主要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人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会转变为间接胆红素,再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并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总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
一般地说,若血清转氨酶正常、总胆红素比正常参考值略偏高,无需处理,定期随访即可。若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常提示有肝胆疾病可能,病人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通常,医生会根据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初步判断病因。比如,若以总胆红素显著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略偏高,多考虑病因为红细胞破坏过多、 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如溶血性黄疸等:若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显著升高,多考虑与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代谢与排泄有关;若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则多 提示胆红素排泄受阻,病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情况。
第四步:了解肝脏合成能力
主要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胆碱酯酶(CHE)
前白蛋白、白蛋白指标降低,白球比例(白蛋白与球蛋白的)下降,常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降低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若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
酒精肝患者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许多脏器和组织都含有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ast、got)和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gpt)这两种酶,两者分布的次序大致是alt:肝>肾>心>肌肉;ast:心>肝>肌肉>肾。在肝内用alt主要分布于胞浆内,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在肝脏等脏器、组织损伤或坏死时,酶从细胞内逸出,进人血液。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肝坏死,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这种浓度梯差而渗漏人血中。又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活性比循环内总活性高104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因此转氨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的标志,也是乙醇所致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酒精性肝炎时ast/alt的比值改变产生的原理可能与酒精性肝炎吡哆辛缺乏有关。吡哆辛的缺乏使其代谢物吡哆醛-5-磷酸减少,后者是ast及alt的辅酶,吡哆醛-5-磷酸受到抑制,尤以alt活性受抑程度大,因此ast/alt比值增大。临床研究发现诱导肝细胞坏死无吡哆辛缺乏时血清ast/alt的比值为1,吡哆辛缺乏时为5。给吡哆辛缺乏组补充吡哆辛后alt水平增高而ast不变。由此可部分说明酒精性肝损伤时不同的转氨酶升高机制。
(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酒精性肝损伤时血清ggt增高。ggt主要分布于肾、胰、肝、肠、脑等组织。它是一种膜结合酶,其功能与细胞摄取氨基酸有关,在胆管上皮细胞内活性很高,根据脏器ggt同功酶分析:肝、胆汁及血液ggt具有同一性质,故检测的血清ggt水平增高,可能因酒精损伤肝细胞使肝细胞微粒体ggt酶释出,而致血清中此酶含量增高。
肝功能化验单中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有哪些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
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谷草转氨酶的分类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HBV感染的肝炎和肝病时,AST随ALT较小幅度升高,或虽幅度较大而时间短暂,可能主要是sAST,临床意义与ALT相同;AST增高超过ALT,虽幅度并不太大而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主要是mAST,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谷丙转氨酶的鉴别诊断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 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 ALT。但是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正常肝细胞数量少,转氨酶的生成、释放少,而血清胆红素则显著升高,出现"胆-酶分离"的现象,提示凶险。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检查
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可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尿液检查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
3.肝超声波检查和心电图
有异常改变。
4.肝功能试验
(1)血清胆红素
在黄疸期血清胆红素逐日升高,多在1~2周内达高峰。
(2)血清酶测定
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黄疸出现之前就开始上升,在疾病极期达峰值,急性肝炎可有极高的血清ALT,恢复期随血清胆红素缓慢下降。
②天冬氨酸转氨酶4/5在线粒体(ASTm)、1/5在细胞液(ASTs)中,线粒体损伤时,血清AST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严重性。
③在病毒性肝炎时,ALT值高于AST值,尤其在急性病例,AST增高幅度不及ALT。
心肌酶类别
谷草转氨酶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RBC中。其中以心肌细胞含量最丰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线粒体中(M-AST)。胞浆中(C-AST)仅占12%,可溶性的正常血清中AST很少,只有上述组织发生病变时,才释放入血。AST在心肌中含量最多,所以在急性心梗6-12h升高,48h达高峰,3-5d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
有五种同功酶LDH1-LDH5。广泛分布,主要在肾,其次心肌,骨骼肌,其它肝、脾、胰、肺。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急性心梗12-24hLDH升高,48-72h达高峰,1-2周后恢复正常。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胸腹水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血清乳酸脱氢酶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肝功能检查指标的意义
1.alt与ast: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0-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和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2.alp和g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3.白蛋白/球蛋白(a/g)
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 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敌人。因此,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3-2.5。
4.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怎么看肝功能好坏
第一步:了解肝细胞功能
主要指标:GPT(ALT)和GOT(AST)
ALT与AST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这两种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O~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受损,ALT和AST就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一致。
由于ALT和AST在肝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中,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故不同类型肝炎病人ALT和AST的升高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急性肝炎和轻型慢性肝炎病人虽然有肝细胞损伤,但线粒体完整,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质内的ALT,故主要表现为ALT升高,AST/ALT<1。急性重症肝炎和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不仅有肝细胞损伤,线粒体也受损,被释放入血的不仅有ALT,还有线粒体中的AST,故主要表现为AST、 ALT均升高,AST/ALT≥l。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肝细胞严重受损,线粒体损伤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AST、ALT均高,AST升高更为显著,AST/ALT>1,甚至>20,酒精性肝病病人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第二步:了解胆道情况
主要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v谷氨酰转肽酶(GGT或v-GT)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再经胆道系统排泄。若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常提示胆道排泄受阻,病人可能存在淤胆型肝炎或肝外胆道梗阻情况。
v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肾、肝、胰等脏器内均含有此酶,血清中的v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当罹患肝胆系统疾病时,如酒精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该酶会显著升高。
肝炎化验单怎么看 应检测ALT和AST
谷-丙转氨酶(又称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又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因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所以,当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是致的,即肝细胞受损伤越大,则它们升高就越多,因此,它们是目前最常用的监测肝功能的指标。
虽然在肝细胞被大量破坏时,ALT和AST都可大幅度升高,但一般来说,测定血清ALT反映肝损害程度较AST更佳。ALT的正常值赖氏法为20~35单位;AST的正常值赖氏法为4~40单位。目前认为,测定AST/ALT的比值有一定价值,正常人AST/ALT比值大于1;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因肝功能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小于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AST/ALT的比值等于1或大于1;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1.4;
肝癌、心肌梗死时的AST/ALT比值常大于2;
酒精性肝病病人,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有些降转氨酶的药物也可以升高AST/ALT的比值,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等等。因此,对慢性肝病病人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不仅要检测ALT这项指标,而且还要检测AST。
心肌酶检查正常值
心肌酶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患有各种心肌疾病,比如说心肌梗塞,通过检查数据可以知道患者的身体状况。
1、谷草转氨酶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RBC中。其中以心肌细胞含量最丰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线粒体中(M-AST)。胞浆中(C-AST)仅占12%,可溶性的正常血清中AST很少,只有上述组织发生病变时,才释放入血。AST在心肌中含量最多,所以在急性心梗6-12h升高,48h达高峰,3-5d恢复正常。
2、乳酸脱氢酶
有五种同功酶LDH1-LDH5。广泛分布,主要在肾,其次心肌,骨骼肌,其它肝、脾、胰、肺。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急性心梗12-24hLDH升高,48-72h达高峰,1-2周后恢复正常。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胸腹水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血清乳酸脱氢酶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丙肝的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可有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的“三少”现象。
(二)尿常规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肝炎的简易有效方法,同时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时两者均阳性,溶血性黄疸时以原为主,梗阻性黄疸以尿胆红素为主。深度黄疸或发热患者,尿中除胆红素阳性外,还可出现蛋白质、红、白细胞或管型。
(三)肝功能检查
血清酶测定
(1)丙氨酸氨酶(alt,曾称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林装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alt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流。血清alt升高,对肝病诊断的特异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因为其他脏器中alt含量比ast低得多。急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ast/alt常小于1,黄疸出现后alt开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lt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ast/alt常大于1。比值越高,则预后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损及肝细胞线粒体,预后较佳。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酶升高、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2)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曾称为谷草转氨酶go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为肝、骨骼肌、肾、胰。在肝脏,ast80%存在于肝细细胞线粒体中,仅20%在胞浆。在肝病时血清ast升高,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病变持久且较严重时,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流,其值可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时如果ast持续在高水平,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其他脏器细胞受损时,ast亦升高,应予以鉴别,以免此类疾病被肝炎症状所掩盖。
(3)乳酸脱氢酶(ldh):肝病时可显著升高,但肌病时亦可升高,须配合临床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