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心梗死的饮食保健方法

急性心梗死的饮食保健方法

一、饮食

心肌梗死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凡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二、缓解期心肌梗死患者饮食

心肌梗死发病4天至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食而多餐。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预防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人仍应控制。饱餐f尤其是进食多量脂肪)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死再次发作。但是,饮食也不应限制过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三、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饮食

心肌梗发病4周后,随着病情稳定、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千卡-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禁忌

心肌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心梗患者饮食注意适度渐进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心血管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45~55/10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年患者(40-50岁左右)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生本病后,急性期死亡比例达到30%以上。心梗患者的饮食也需要多加注意,那么平时他们的饮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总的原则: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担,容易消化,保证大便通畅。

心梗后1~2天内,或严重并发症急性抢救期,可流质饮食。

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第3天起开始进少量低盐、低脂的半流食,如稀饭、玉米粥等。饮食以清淡为宜,应忌食生冷。

病情稳定期及康复期,选择低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饿食。不宜过度饱餐,特别是饱食高脂餐,因为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由于胃肠道的负担增大,心脏负荷增大,特别是饱食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易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堵塞,诱发梗死后心肌缺血或引起再梗死。饱餐后淋浴使皮肤微循环开放,心脏负担增加,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增加心肌耗氧量促发心肌梗死。尤应注意。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1、心力衰竭是急性心梗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0%~40%,住院期总的病死率在10%~17%。可见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自推广应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已逐渐减少,占心肌梗死患者的10%~20%。19:43:56。休克心源性休克系指直接由心室泵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严重的并发症。AMI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供能显着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国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6%~8%。

2、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总发生率可高达50%,但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这主要因为乳头肌的血液供应差,常有慢性缺血小梗死灶,存在较多的纤维瘢痕,故不易发生完全断裂。多数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

腔隙性脑梗死的饮食

腔隙性脑梗死饮食保健首先应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饮食宜清淡,避免肥腻食物,少吃甜食。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和预防再发的重要性。病情的恢复期应配合针灸、理疗、中药等治疗方法,尽早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康复措施。另外对患者心理和上的辅助治疗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陈旧性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而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等不适可减轻或消失,但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常有心绞痛、胸闷、心悸和气促等症状。不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无不适或病情轻重,他们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并有梗塞后的心绞痛,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老年,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和心梗范围较大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所以急性心梗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在于积极预防以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即医学上称为对患者的“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是与“一级预防”相对而言的。一级预防是使没有冠心病者控制和消除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达到预防冠心病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对已有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梗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使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延年益寿。

急性心梗有什么急救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其原因有病人就诊延误,以及院前转运、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所需的时间过长,其中以病人就诊延误所延误时间最长。

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病人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各种延误时间。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以便自己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拔达999或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及时服药急救药物十分重要。所以,当你身边出现急性心梗患者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服药。老人体质比较差,身体容易有各种疾病,因此老人是急性心梗的高发人群,家人在照顾老人生活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急性心梗问题。

心肌梗死并发症 肩手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肩关节、腕关节和手肿胀、疼痛、手部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一组临床表现。一般认为,与心绞痛向肩部放射引起的肩关节反射性痉挛、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受限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时期,应适当进行上肢活动和局部理疗等,以防或减少心梗再次发生。

心肌梗死的饮食和保健

生活中有不少心肌梗塞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后,就以为自己的病已治好,急于恢复工作,甚至擅自停药、重新加入烟民队伍。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痊愈。患者应该注意做好护理工作,谨防心肌梗塞复发。心肌梗塞的护理,应该从饮食、生活、工作等进行。

【饮食】

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爱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因为有可能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

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率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 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护理】

1、患者饮食很关键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饮食的总热量不要过高,防止发胖。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要提倡清淡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植物蛋白、植物油,要注意每餐不要过饱。

2、生活中适当运动

并非得了心肌梗塞就不能运动,而是要做适当的运动,这对恢复体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有利于心肌梗塞部位侧枝循环的建立。可练散步、保健体操、太极拳等,也可做四肢或躯干部位按摩。

3、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上要注意规律,情绪要乐观,防止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紧张的脑力劳动。防止大便干燥,切勿用力大便。有吸烟饮酒习惯者,一定要戒烟酒。

4、预防并及时治疗感染

避免受凉,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律不齐。

对于心肌梗塞病人,要掌握防治心肌梗塞的方法,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工作能力。心肌梗塞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或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慢性心肌梗塞能治好吗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心肌电活动极度不稳定,因此非常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其中属心室纤颤最凶险。发生心室纤颤时,心脏不能正常排出血液,迅速导致大脑与心脏本身缺血缺氧,可造成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即所谓的阿-斯综合征。据临床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80%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而近半数的患者常在到达医院之前发生意外。因此,目前主张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必须要进行院前(住院前)、院中(住院期间),甚至包括恢复期的心脏监测,以防万一。

因此,如高度怀疑患者发生急性心梗,一定要呼叫急救车,因为急救车不仅运输速度快,而且配备了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救护人员。他们到达现场后,可以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还会对病人进行测量血压和心电图等检查。一旦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会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吸氧、口含硝酸甘油等,并对心脏采取监测,待病情平稳后,即妥善安排患者去医院。路途中,医护人员会通过对话,通知有关医院进行救治准备。另外,若病情发生变化,还可马上进行抢救治疗。由此可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时,医护人员还熟悉哪些医院擅长救治急性心梗,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就近医院,有利于得到最佳的诊治。所以,对于高度可疑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定要通过急救车护送,因为随时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抢救,而且是分秒必争。

无痛性心梗成了糖友死亡的重要因素

提到糖尿病的症状,很多人都会想到“三多一少”。确实,很多糖尿病人都有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不断减少的情况,但也有一些糖尿病人属于隐匿性发病,症状很轻微,一开始都没有发现是糖尿病,最后都发现是糖尿病所致。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友的非典型症状之无痛性心梗。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心绞痛,就会产生压榨样疼痛,更不用说心梗了。但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损伤,会造成痛觉丧失,患者在心梗时根本感觉不到疼痛,可能只是轻微的不舒服,这就是“无痛性心梗”,它已经成了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发生在无痛性冠心病患者身上。大约有15%至30%的“心梗”老人,发病整个过程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是在事后无意中发现曾患过心肌梗死。这种无痛性心梗又称为非典型心肌梗死,在整个心肌梗死过程中无胸痛的表现,而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糖尿病病人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累及多级血管,因而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病人严重得多,出现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猝死的发生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心肌梗死的患者。而由于无明显的胸痛等症状或体征,患者就诊晚、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更高。因此无痛性心肌梗死又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为什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无痛性心梗?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变得“麻木”,痛觉传导缓慢,因而不容易感到痛觉甚至完全没有痛觉。而老年人本身神经系统敏感性差,痛觉阈值升高,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原有疾病症状可能掩盖疼痛而导致无痛。

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人来说,自己也要特别警惕,当出现上腹不适、嗓子发紧、血糖失控、呼吸困难、呕吐、血压下降等一些似乎与心脏不相关的症状,要首先考虑心脏问题,及时就医,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上吐下泻没准是心梗了

上吐下泻貌似感冒 可能是心梗来袭

春天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的季节,也是最易复发疾病和增添新病的时节。每年2~4月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

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予明解释,“大约有1/3的心梗可以毫无疼痛感,或是症状类似于胃肠炎、感冒、牙病、咽炎、颈椎病等,而患者恰恰容易忽视这些信号,延误病情”。

52岁的老马近日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突然间开始上吐下泻,吃了几天药,但丝毫不见效,整个人也显得无精打采。

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作了检查,结果却让家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梗3项指标严重超标,结合心电图异常,竟然确诊是心肌梗死。许予明表示,早春时节,气温起伏较大,这让原本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病人病情出现波动,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在发病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导致病人的死亡。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心肌梗死病人都不能正确识别病前先兆,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如何识别急性心梗的早期症状?许予明表示,三成心肌梗死没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也被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较多见于老年患者。

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常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有的患者表现为气短、咳嗽、不能平卧,但患者自己还以为只是感冒了。

此外,无痛性心梗患者还可能表现为上腹痛、背痛、咽喉痛、牙痛,患者往往想不到这样疼痛同样是心脏出了问题。

生活中多吃一些海鲜有助于预防心梗

上了年纪的人都担心自己会发生心梗这样的疾病,因为心梗发病比较的突然,而且发起病来之后呢,是没有任何的发病征兆的,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呢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保健和预防,目前来说多吃一些海鲜还是有注意预防心梗的。

海鲜能预防心梗

有调查表明,每周吃鱼或海甲壳类食物200克或以上的男性发生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相比每周吃鱼少于50克的人要小55%左右。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多进食其他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产品如三文鱼、金枪鱼等,也能够明显降低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人数。

心梗患者注意食盐深摄入量

此外,食盐摄入量过多的话,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直接增加心脏负担。老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出现过心梗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最好别超过5克。

相关推荐

引起梗的原因有哪些 暴饮暴食引起

不少梗的老年人好发于暴饮暴食,中老年人在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后,血液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增高,在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梗死

急性梗死的预防和护理

1、急性梗死的患者应注意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热量、脂肪的摄取量。此外,多食含钾丰富的食品,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禁止搬抬过重的物品。因为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从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也是诱发中老年冠梗的常见原因。 3、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放松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另外,多进行些安全、有效的有氧运动。 4、洗澡要特别注意。禁止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也避免水温太高,最好与体温相当,否则会扩张皮肤的血管,使大量血液流向体表

情绪激动是猝死的前兆

1.情绪激动 从医学角度来说,不少猝死的现象中都是因为当事人情绪太激动引发梗,特别是有这类病史的人,千万别激动啊。 2.头晕 久坐久站、排便用力等行为导致头晕是最危险的,因为脑溢血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多发生于老人身上,所以要多提醒家里的老人。 3.胸闷、绞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绞痛,可要当了!这说明你有梗死的隐患。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情绪激动和劳累过度,另外经常吃得太多太油腻,也有梗的危险! 4.急性腹痛 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宫外孕破裂

血脂高会引起梗死

有高血压的人容易发生急性梗死,尤其是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周围血管受寒冷刺激后收缩,血压会比天气暖和时更高,梗死发病的机会增加。但血脂增高也可以诱发梗死,主要原因是血脂中含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血中这两种物质升高,就容易引起梗死。就像脂肪沉积在皮下和其他组织会引起人肥胖一样,血中脂类物质增加会沉积在血管的内层,医学上称为内皮,引起血管壁增厚,我们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堵塞的部位在营养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就是冠病。好比高速公路如果塞车,那车流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冠状动脉在短时间突然完全

便秘的危害

便秘不好受,经历过的人更懂得这种痛苦。假如女性经常便秘,那就得小了,长期便秘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便秘的时候虽然可以用药催便,但是是药三分毒,还是应该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为好,下面推荐七款养生茶,多加饮用,有利于防治便秘。 便秘的危害 1、便秘在有些疾病如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报告。 2、便秘在急性梗死、脑血管意外病人可导致生命意外,有很多惨痛事例让我们警觉。 3、部分便秘和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有密切的关系。

急性期梗死饮食禁忌

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肌耗氧,加重或诱发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梗死。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关于急性期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已经告诉给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对待急性期梗死,不要乱吃一些对疾病康复没有效果的食物,这样会事倍功半。

梗死急性期是什么情况

急性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电图变化,可并发律失常、休克或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其中,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急性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治疗并加强护理,原则为挽救濒死的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

了解急性梗死的病因及预防

一、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肌缺血坏死;另外,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脏负担加重,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

这种男人最易得脏病

此外,年轻人也要注意梗的征兆,有时莫名的背痛、胃痛甚至牙痛都可 能提示“死神来了”,要学会求救和自救,例如在等待急救医生时,可以进行持续用力的咳嗽,说不定能救回自己一条命。 快递员、IT男30岁不到接连梗 两个月前,25岁的快递员刘先生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的症状,每次持续5~10分钟,口服镇痛药后缓解。3月8日中午在家休息时,他突发胸痛,脏停 跳,脸色苍白,脖子上的血管凸显,被女友送到附近医院抢救,电图检查提示他发生了急性梗死。无独有偶,当天晚上,28岁的IT男林先生也突发胸痛, 不能缓解,原

梗死出院后如何防止

梗死出院后如何防止再梗死?梗死后再发生梗死,都是因为冠状动脉内有粥样斑块病变内膜碎裂形成血栓或严重持久的血管痉挛的结果。急性梗死经过积极抢救,坏死的肌逐渐被瘢痕组织代替,而达到临床治愈。 梗面积大时,可使肌电活动不稳,室颤阈变低,易于发生室颤等致死性律失常。再发梗还易引起室壁瘤,甚至脏破裂。再发梗还造成病人精神过分紧张,恐慌、忧虑等理压力,使病情不易恢复或突然再加重。 但是引起梗死的基本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并没有减轻,各种危险因素还可能在起作用,许多诱因也会再度出现,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