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耳鸣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耳鸣的
1、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的,如果能及时的治疗好,病情恢复的是很快的,当然了方法是很重要的,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药物的方法治疗,效果会更好的,这都是一般人经常用的方法了,可以给于泛酸钙、维生素B族、龙胆泻肝丸、耳聋左慈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的治疗,见效比较快的,恢复的很好。
2、耳鸣的患者是可以用含水的方法进行调理的,这是一种老人常说的方法了,也有很多的人在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患者的嘴巴里含口水,然后比着嘴,用双手盖住耳朵的部位,用力的向外呼气的感觉,这样就会有一股冲力直接的作用到耳朵部位的,这样也是能有效的缓解耳鸣病症的,可以试试的。
3、耳鸣的患者是可以用用中药调理的方法,很管用的,患者这个时候可以取适量的生姜,不过要新鲜的,还有全冲适量,放在一起来炒,等炒肝了之后把生姜和全冲都直接的研制成粉末状的粉,然后放到酒里适当的酒就可以了,搅拌之后每天服下,这样坚持效果很好的。
耳鸣是耳朵部位常见的疾病,发病的人群是很广泛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纯天然的东西太少了,汽车到处都是,这样就给噪音创造了条件了,整天的大脑嗡嗡的不停,好像蚊子在飞一样的感觉,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如果耳鸣不及时的治疗会让患者彻底的失去听力的,所以要积极的治疗疾病,生活中学会多注意的,饮食要清淡的,要多喝水的,耳朵的部位要没事儿经常的按摩的,都是能缓解耳鸣疾病的。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一、静坐舒心:
患者选择安静处,采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进入“鸣天鼓”预备状态。
二、采集真气能量:
双掌相互摩搓到发势后,双掌在胸前作水平开合、拉吸动作,拉开时约60厘米,合进时保留约10厘米距离。这样开合拉吸约49次,双掌中产生发热发麻发胀用相吸相斥的气感时尤佳。
三、“鸣天鼓”:
将带有气感的双掌捂于患耳或双耳的外耳廓(由于外耳上有全身的反应区及耳穴,所以经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获得机械的及气功真气的调补),并在按摩时配合叩齿。按摩18—36次。结束后用舌在口内搅动产生“金津玉液”,分数口咽入下丹田中。接着双掌对外耳廓作开合拉吸动作,合时用鼻吸气,意想掌中的真气吸入耳内治疗耳鸣。呼气时双掌拉开,离开外耳廓(不能超过10厘米距离),并意想耳鸣之病气经双掌拉出耳朵进入体外化解成无害物质,耳鸣康复了。这样拉吸开合约18次。随后双掌继续捂住双耳廓,指尖斜向枕部,并用双手食指掸击头的枕部(玉枕穴处)约18—36次,此时双耳中产生如“鸣天鼓”时若配合轻轻的上下叩齿,“鸣天鼓”法效果更佳。
四、点穴收功:
双掌离开耳朵,双掌搓热后相互开合再次采集宇宙真气。开合18次后,用食指或食中两指对耳周穴位及体穴进行点按摩。我经常采用的穴位有“耳廓上耳屏处的听宫、听会、耳门穴,耳根部的翳风穴,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手部的劳宫穴、合谷穴,腿部的足三里、三阴交穴,足部的泉涌穴,掾腰部的命门穴及肾俞穴等。点按揉穴结束后,双掌搓热摩耳浴面,按摩肾区收功。
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原则
有耳鸣的病人应到医院作详细检查,尽量找出引起耳鸣的病因。采取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或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
常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血循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片等;或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有ATP、辅酶A等;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西比灵、利多卡因等能抑制听觉系统的异常兴奋活动。 由于耳鸣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而是耳神经受损和耳脉紊乱,因此要采用中医中药综合调节的
掩蔽疗法
用耳鸣掩蔽器治疗耳鸣,是利用外界的声刺激来抑制内耳或听神经的自发性兴奋,也可用助听器代替掩蔽器。 这种疗法只能暂时减轻耳鸣症状,并不是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如生物反馈疗法
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馈信号训练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恢复体内相对平衡,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心理治疗只能缓解,还需中医中药调和复生法治疗的! 总之,耳鸣一般对健康危害不大,但却令人烦恼不安。目前治疗亦存在一定困难。有耳鸣症状,应积极到作相应的检查与处理,以免延误某些重要疾病的诊治。如确无特殊疾病,则不必紧张,应保持心情愉快,转移注意力,耳鸣或可减轻。
中医治耳鸣
1. 补肾填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诸病源候论》:“劳动经血而气血不足,宗脉则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肾虚耳鸣多发于年逾4旬之人,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虚羸之人。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与人体器官衰老、功能减退有关。耳鸣多为耳聋先兆,《杂病源流犀烛·卷23》云:“耳鸣者,聋之渐也”。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方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熟地30g 黄精20g 山药20g 鹿茸3g 龟板12g 河车3g 山芋12g 枸杞子15g 牛膝12g 菟丝子15g
2. 清热化痰法
多数耳鸣、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从虚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笔者总结了前人理论及临床表现,从痰论治。《名医杂著》所云:“耳鸣之症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时时闭塞,世人多从肾虚论治,殊不知此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闭矣。若遇此症,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治之”。朱丹溪:“无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痰郁则化热,痰热郁结,循经上壅,耳窍被蒙,故耳鸣不休,所谓“痰热郁结,壅而成鸣”。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形体肥胖 ,头昏而胀,咳唾胁痛,痰多而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具为痰热内郁之候,故以清热化痰为治则,以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礞石攻痰丸为主方加减: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实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红8g,获苓10g,黄芩10g,生山桅10g.龙胆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黄6g后下。
3. 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现代研究认为某些类型耳鸣、耳聋与耳部微循环障碍有关。对耳鸣、耳聋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测试,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在襻周状态和血液流态上。其中,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该类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痉挛,血流受阻所致,西药用654-2、西比灵、丹参注射液等解除痉挛,恢复血流。此类患者临床兼有头痛如刺,部位固定,头昏,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表现。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方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等加减:桃仁10g 红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 葱白2根 红枣5枚 川芎6g 赤芍10g
4. 利水逐饮法
痰、饮都是水液代谢失常,停留机体局部的病理产物,痰热而饮寒,痰无形而饮有质,
饮留体内,清阳不升可致耳鸣、眩晕等。《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证饮留中焦、下焦主症都有耳鸣。现代医学认为利水消肿药能解除内耳前庭、迷路水肿,减轻神经压迫,促进局部淋巴回流。辨证要点: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痰白质稀,舌质淡白,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利水逐饮,方用《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加减:获苓15g 桂枝10g 白术12g 泽泻6g 益母草20g 防己6g 黄芪30g 车前子10g
5. 清肝降火法
部分耳鸣患者,或由于化脓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压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伤肝,肝火暴亢,循经上炎所致。中医辨证属于实热、肝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肝者将军之官,性刚劲,主升发疏泄,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则耳鸣暴发,如潮如雷,轰轰隆隆,常伴有耳胀耳痛,流脓,发热,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平肝伐木,清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等加减:龙胆草9g 天麻12g 钩藤10g(后下) 怀牛膝12g 黄芩10g 菊花12g 白芍12g 生地15g 代赭石20g(先煎) 麦芽9g
6. 疏风清热法
新病耳鸣患者多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多急性起病,兼有感冒症状,中医辨证属于风热。《太平圣惠方·卷36》云:“此为风邪所乘,入于耳脉,则正气痞塞,不能宣通,邪正相击,故令耳鸣也”。由于外感风热,循经上攻,清窍壅塞不利,其耳鸣如蝉,卒感听力减退或闭塞,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后症状减缓。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口干,咽干,全身疲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0 g 连翘10 g 竹叶6g 荆芥10 g 簿荷6g 菊花10g 蝉蜕6g 石葛蒲10g 黄芩10g
体会: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临床治疗耳鸣、耳聋应重辨证:以上各型,临床多交叉互见,不可执偏以概全,痰、瘀、风、火多兼挟为患。分虚实:实证易治,虚证难疗。医生患者都要有耐心,要保证用药持久性,切不可仓卒停药。中西合参,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
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怎么样
许多的人都想知道中药治疗耳鸣怎么样,其中中药治疗耳鸣的方法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不同的患者由于病因的不同,所以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药治疗耳鸣怎么样。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中药治疗耳鸣怎么样?我们要找到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诸如耳鸣辨证须分清虚实,认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我们不但要掌握中药治疗耳鸣怎么样,还要知道还须根据耳鸣的伴随症状,来判断与该病相关的脏腑。如伴心悸怔忡病多属心,伴目眩面赤病多属肝,伴纳少腹胀病多属脾,伴鼻塞流涕病多属肺,伴腰膝酸软病多属肾等。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1、组成,生姜49 片、全虫49 个。用法,同炒,以姜干为度,共研为细末,温酒冲服,过2~4 小时,再进1 服。主治,痰浊上升,壅塞清窍所致耳鸣、耳聋,证见两耳蝉鸣不息,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院满,苔腻,脉滑。
2、组成,葱汁适量。用法,滴入耳内2 滴。主治,因外伤瘀血结聚所致耳鸣、耳聋。
3、组成,大葱1 根。用法,将葱尖插入耳内。主治,耳鸣、耳聋。
4、组成,白毛乌骨雄鸡1 只、甜酒120 毫升。用法,同煮熟食,连服5~6 只。主治,肾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5、组成,磁石60 克,木通、菖蒲各50 克,酒适量。用法,浸泡1 周,每次饮20 毫升,日饮2 次,这是治疗耳鸣的偏方之一。主治,慢性耳鸣耳聋。
6、组成,牡荆子(微炒)200 克、酒1000 毫升。用法,浸泡,冬7 日,夏3 日,取上清液即得,去渣任意饮之,勿醉为度,虽久聋亦瘥。主治,耳聋。
7、组成,参须、京菖、茶叶各3 克。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 剂,以味淡为度。主治,体虚听力减弱,耳鸣。
8、组成,绿茶1 克、北五味子4 克、蜂蜜25 克。用法,先以五味子250 克,文火炒微焦为度,备用。用时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 毫升分3 次温饮,每日1 剂。主治,耳鸣、腿软乏力。
如何改善耳鸣呢
1、中医治疗耳鸣:我院研制的熏蒸疗法打破了耳神经不能修复再生的传统定论,通过营养现存的耳神经、修复麻痹的耳神经、再生坏死的耳神经等三大途径,逐步恢复耳神经的功能,为无数耳聋、耳鸣患者解除了失聪的痛苦,让国内外近二十万名耳聋患者告别无声世界!
2、掩蔽疗法:可使用不同频率的耳鸣掩蔽器,即用声音掩蔽耳鸣;
3、心理学治疗: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及一些方法来影响及改变被治疗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打断恶性循环、治疗耳鸣的目的,心理学治疗是重要的疗法之一。
4、电刺激疗法:是利用电流直接刺激听觉系统达到抑制耳鸣的目的。
5、耳鸣的联合治疗: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很难确定何种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除病因治疗外,包括药物、生物反馈、声掩蔽、电刺激的联合治疗更为合理,以期达到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具有副作用药物之用量,增加协同疗效,达到更有效的治疗耳鸣。
6、可以采用针灸、激光、微波等物理疗法。
7、耳部按摩:如传统的按摩方法———鸣天鼓:双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
在对左耳耳鸣的治疗方法认识后,改善左耳耳鸣的时候,可以放心的选择以上方式,不过对以上方法选择,也需要注意要适当使用,如果使用过程中,身体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的进行说明,这样对自身身体也是有很好保护。
听宫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揉听宫的好处
听宫,是小肠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别名多所闻,意思就是该穴可以保护耳朵。是治疗耳鸣,耳聋等众多耳疾的重要穴位,平时经常按揉听宫穴,能使耳朵更加聪灵,使听力更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五官科疾病,如聋哑,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失音,声音嘶哑,牙痛,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癫痫。
神经性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瘀阻脉络型他通常的病症是,患者经常出现高音调的耳鸣,这种病症多是因为外伤造成的,在治疗的时候,要注重活血通瘀,可以用赤芍15克,石菖蒲15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穹十克,柴胡十克,蔓荆子十克,甘草六克,制成中药服用。
而对于肝胆湿热型,患者除了经常耳鸣后,尤其是在暴怒之后,更容易加重,很头痛,头晕等,可以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生地,柴胡,当归,葛根,甘草等中药来调配成中药来进行服用。
如果是放火上扰型的患者,患者的耳鸣情况经常如蝉鸣一样,可以用黄芩,法半夏,陈皮,甘草等,来进行熬制中药,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肝肾阴虚型的患者,这种患者的耳鸣现象是由青慢慢变动,并有头晕,失眠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补充肝肾的能力,可以用丹皮,熟地,茯苓,泽泻,女贞子,珍珠粉等药物来进行配置成中药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