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应对退休综合征
怎么应对退休综合征
1、应对退休综合征要及早调整心态
与在职期间完全不同的是,退休以后每天勿需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24小时都是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临近退休年龄时,需要每天反复提醒自己,退休后就不用每天起早了,那是多么渴望的日子啊,快点到来吧。如果是以盼望的心态迎接退休生活的到来,那就是做好了预防工作的第一步。
2、应对退休综合征要有意识提前计划
有计划提前计划退休生活,可以有效预防退休综合症的出现。可以计划去参加老年大学的兴趣班,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也弥补一下在职时一直没有时间的遗憾;也可以去参加手工类兴趣小组,动脑的同时动动手指,不但可以预防退休综合症,更是对开动脑筋有着其它活动无可替代的作用。
3、应对退休综合征可发挥余热
离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
4、应对退休综合征要注意心理调适
要学会随遇而安。当遇到问题一时无法解决时,不妨抱着接纳的态度,坦然接受。应学会“选择性遗忘”不愉快的事,注重过好“现在”每一天。学会幽默,可缓解紧张心情,释放心理压力。感到心身疲劳或遇到难题不能化解时,不妨上床睡觉。因为睡觉不仅可消除疲劳,还可缓解心理压力。
5、应对退休综合征学会向往
憧憬并向往退休后的美妙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优势,在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中享受美妙的晚霞人生。所谓劳逸结合的日子,“劳”之阶段即将结束,接着迎来的是“逸”之阶段。在这个“逸”之阶段的日子里,没有工作上压力,勿需对子女操心,只要有健康身心就可以安安逸逸的过上几十年。在一生中恐怕没有比这段更美妙的日子了。
晚点退休更长寿
如果你觉得早退休,就可以早些在家优哉游哉,现在该改变一下观念了。近日,一项研究显示,早早退休的人比工作到65岁以上的人寿命短。
该研究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起,科学家调取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出生和死亡记录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退休者的性别和年龄做了对比。结果发现,早亡和早退休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一点在男性中尤为明显。在美国,男性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5岁,1/3的人在62岁时开始享受社保福利,这是多数工作者选择早退休的原因。然而,提前3年或以上退休的男性,早亡几率比正常退休男性高出20%。科学家由此认为,提前退休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对于退休年龄和寿命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不是首例。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一些人在健康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到退休年龄,他们的早亡几率却比早退休的人低了9%。
如何让老人开心
如何让老人开心?
1、帮助老年人摆脱退休综合征
许多人还没退休时盼退休,真正退休后却又怀念以前忙忙碌碌的日子。退休人士如果不正视退休造成的困扰,不只会患上心理疾病,还可能患上多种生理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退休综合征。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如何让老人开心?老年人想要快乐起来首先要做到的是摆脱退休综合征,找到退休后快乐生活的方式。
2、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老人要快乐,就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如何让老人开心?快乐的老人善于适应困境,能在黑暗中寻求光明。老年人要使自己快乐,必须心胸开阔,以现实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闭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顺应自然,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不去强求。
3、鼓励老人发展自己的兴趣
鼓励老年人发展自己的兴趣,把梦想变成现实。为培养兴趣,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例如爬山,或是从事一些志愿者活动,或是学术研究,这些都可以填补因不上班所造成的精神空虚。在退休之前,就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真正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时候,就不会因没事情做而闲着无聊。
4、多陪伴老年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当人的饮食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决之后,人类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独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接近他人、避免孤独的倾向。几乎是没有人是愿意独自一人,与外界不相往来的。子女们平时应该多陪伴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要让老年人独守空巢。
老年人的退休综合征怎么调整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衰老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规律,没有人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退休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国家对于为国家尽了一定贡献之后的安度晚年的一个社会保障,同时也是老年人应尽的义务,是促进职工队伍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而且,离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 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离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当然,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活到老,学到老”,正如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一方面,学习促进大脑 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社会变迁风起云涌,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耍加强学习,树立新 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怎么应对遗忘综合征病
1、应对遗忘综合征病要及早调整心态
与在职期间完全不同的是,退休以后每天勿需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24小时都是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临近退休年龄时,需要每天反复提醒自己,退休后就不用每天起早了,那是多么渴望的日子啊,快点到来吧。如果是以盼望的心态迎接退休生活的到来,那就是做好了预防工作的第一步。
2、应对遗忘综合征病要有意识提前计划
有计划提前计划退休生活,可以有效预防退休综合症的出现。可以计划去参加老年大学的兴趣班,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也弥补一下在职时一直没有时间的遗憾;也可以去参加手工类兴趣小组,动脑的同时动动手指,不但可以预防退休综合症,更是对开动脑筋有着其它活动无可替代的作用。
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1、离退休综合征:是指在离退休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这种应激因素对心理、心身方面的干扰,使一些老年人在一个时期内难以适应现实生活,并且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由此而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或发作,严重地影响了健康。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烦躁、敏感、失眠、心悸。绝大多数人在一年内能基本恢复,对性情急躁而较固执的老年人则所需时间较长。
2、衰弱综合征:由长期烦恼、焦虑;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离退休后,生活及居住环境太静,与周围人群交往少,信息不灵;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疲乏、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解乏。有时晨起头痛、眩晕,情绪不稳。
3、空巢综合征:“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中老年人独守空屋的特点,尤其是老人单身家庭,西方国家称之为“空巢”。这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久之,会减低身体免疫功能,为疾病敞开了大门。
4、焦虑症:经常处于明显的焦虑状态,对心身健康有很大影响。常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疑病症;退休后经济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儿孙上班上学时的交通安全;社会治安问题等引起。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当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
1.5、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躯体不适为主,多发50-60岁, 80岁后少见。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避免过于消极
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得了忧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退休综合症的人的内心很痛苦
其实,得了“退休综合征”的人心里很苦闷,他们有一肚子委屈要说,而这些委屈也道出了“退休综合征”真正的原因所在。
一、角色转变难适应。原是某机关干部的秦老告诉记者,他退休前是大忙人,每天开会、电话不断,自从退了休,会不开了,电话哑了,尽管每天都在努力适应新生活,但心里还是空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力解释,丧失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转变容易导致“退休综合征”。
二、不服老加重郁闷。“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干20年!”一名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不服老的想法让他整天闷闷不乐,觉得心理不平衡,不爱出门,脾气越来越大。
三、经济拮据。老人退休后收入自然会下降,部分老人生活会变得拮据,这也会让老人感到自卑、无用。
四、独居空巢。家住朝阳区的王老师告诉记者,他的独生女儿远在新西兰,家里就老两口,退休生活更寂寞了。徐治指出,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日渐增多,孩子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
另外,调查发现,与普通退休人员相比,领导干部的心理落差感和失落感更大。北京市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对比调查显示,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退休干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从高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干部,退休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让他们很不习惯。另有调查发现,与国企、事业单位相比,私企员工退休虽然心理落差小,但对经济压力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担心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