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小儿消化性溃疡要怎么诊断?婴儿和儿童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不常见,可能是因为不能获得满意的病史。在这一年龄阶段,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常见。那么怎么诊断消化性溃疡呢?
在新生儿期,穿孔和出血可能是首发症状。至婴儿后期和儿童早期,虽然反复呕吐和腹痛可能提供诊断线索,但出血仍然可能是第一个被确认的症状。50%~60%儿童十二指肠溃疡有家族史。学龄儿童可以更好地确定腹痛范围,描述每天疼痛的时间以及与进食的关系。虽然典型症状在儿童中可以不出现,但腹痛与进食有关以及夜间疼痛可提示有溃疡病。
为明确诊断,首先作X线钡餐检查。如果钡餐检查结果阴性,但仍怀疑有溃疡,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进行光纤内镜检查,这也是确诊的最好的方法,但10岁以下小儿需要全身麻醉。如果不能使用内镜并且已排除溃疡样疼痛的其他原因(见上文复发性腹痛)之后,可选用第二种方法,即按下文描述,用组胺(H2 )阻断剂对儿童进行诊断性治疗。如果发生出血和穿孔,应测定空腹血清胃泌素,以排除促胃泌素瘤。
为确定幽门螺杆菌的存在,首选血液幽门螺杆菌抗体测试,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90%以上。其他检查包括尿素呼吸检查或快速尿素酶检测,以及胃镜检查获得的活组织的组织学检查。
小儿消化性溃疡症状
一般认为10岁以上的病例,症状明显,10岁以下者,临床表现无定型。
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溃疡为急性,起病多急骤,确诊较困难,多为穿孔、出血就诊,易被原发病掩盖,常无特异症状早期出现哭闹、拒食,很快发生呕吐、呕血及便血。。粘膜上有出血性糜烂和小的出血点,伴有表皮剥脱,常为多发性,易于愈合,但也易于穿孔,可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引起腹膜炎,腹疼,腹胀明显,腹肌强直,常伴发休克。
幼儿主要症状为反复脐周疼痛,时间不固定,不愿进食,食后常加重,很易误诊。或以反复呕吐为主要表现,往往食欲差、发育不良或消瘦。
年长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诉上腹部疼痛,局限于胃或十二指肠部,有时达后背和肩胛部。胃溃疡大多在进食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饭前和夜间疼痛,进食后常可缓解。有些患儿因伴幽门痉挛常呕吐、嗳气和便秘。偶或突然发生吐血、血便以及胃穿孔。检查时可发现剑突下有压痛点,或脐上部痛觉过敏。仅部分病例胃液酸度增高。胃液带血或粪便潜血阳性是较可靠的指征,但不能经常看到。偶有低热,可能与伴发胃十二指肠炎及淋巴结炎有关。常伴贫血,血常规化验,大多显示血红蛋白减低(100g/l以下),血小板正常。因此体重增加差,不定时腹疼,与进食有关,呕吐、吐血或便血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片。
小儿消化性溃疡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小儿消化性溃疡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遗传 (2)环境因素如气候 (3)饮食习惯 (4)精神因素
胃溃疡的检查项目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确诊胃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不仅可对胃黏膜直接观察,还可直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下胃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线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2)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溃疡的X线征象包括龛影及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
(3)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是消化性溃疡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消化性溃疡如何鉴别诊断
1.胃癌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十发重要,其鉴别要点见表18-10。两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以下情况应当特别重视:①中老年人近期内出现中上腹痛、出血或贫血;②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明显变化或抗溃疡药物治疗无效;③胃溃疡活检病理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临床上,对胃溃疡患者应在内科积极治疗下,定期进行内镜检查随访,密切观察直到溃疡愈合。
2.慢性胃炎
本病亦有慢性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其症状可类似消化性溃疡,但发作的周期性与节律性一般不典型。胃镜检查是主要的鉴别方法。
3.胃神经官能症
本病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者酷似消化性溃疡,但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神经官能症状,情绪波动与发病有密切关系。内镜检查与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4.胆囊炎胆石病
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呈间隙性、发作性右上腹痛,常放射到右肩胛区,可有胆绞痛、发热、黄疸、Murphy征。进食油腻食物常可诱发。B超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5.胃泌素瘤
本病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有顽固性多发性溃疡,或有异位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多伴有腹泻和明显消瘦。患者胰腺有非β细胞瘤或胃窦G细胞增生,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胃液和胃酸分泌显着增多。
消化性溃疡护理
护理要点:
1、在发作期应督促病人适当注意休息和睡眠。
2、饮食原则:①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5~6餐。②忌食坚硬、油煎、辛辣食品以及酒类、咖啡、浓茶。③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可吃得过饱。④出血及疼痛较剧时可食牛奶、豆浆、蒸蛋、藕粉、烂面、肉松、面色等流质或半流质。
3、如患者黑粪增多并伴出汗、面色苍白,则提示出血量增加。疼痛如呈持续状,剧烈,并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提示有穿透可能。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可能是急性穿孔,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断治疗。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饮食预防
预防注意事项一:日常不要经常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也不宜过量吃冷饮,如冰淇淋等。
预防注意事项二:在溃疡病活动期,家长可给患儿安排流质或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
预防注意事项三:定时定量进餐。一日三餐均应给孩子营养平衡的膳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咀嚼时唾液大量分泌也有中和胃酸的所用。不偏食,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饭边看书和电视等。
预防注意事项四:饮食要合理搭配。家长不要片面强调高营养,而要做到科学的饮食搭配,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
预防注意事项五:一般不要求少食多餐,因为进食可中和胃酸,另一方面可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增多。
预防注意事项六:慢性溃疡患儿的饮食以糙米为好,避免食用胃酸分泌过多的食品,如咖啡、红
一吃东西就想吐的治疗
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1)(2)(5)或(2)(6)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对诊断为胃溃疡者须与恶性溃疡鉴别,凡能进行胃镜检查者应做胃粘膜活检予以确
胃溃疡的维持治疗?
由于消化性溃疡治愈停药后复发率甚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自然病程可长达8~10年,药物维持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有三种下列方案供选择。
(1)正常维持治疗:适用于反复复发,症状持久不缓解,合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伴有并发症者。维持方法:选用甲氰咪胍400mg、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20mg,睡前一次服用;也可用硫糖铝1g,每日2次口服。正规长期维持疗法的理想时间尚难确定,多数主张至少维持1 ~2年,对于老年人、预期溃疡复发可产生严重后果者,可终身维持治疗。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了解到了一只东西就想吐首先呢,是因为自己在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莫名其妙的恶心,大多数都是由于胃溃疡而造成的,大家可以选择平时的时候注意饮食情况。
消化性溃疡症状
1、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之一胃黏膜剥落
胃溃疡初期症状,胃脏受损,胃黏膜被破坏殆尽,造成胃黏膜剥落。导致善饥易饿,未到用餐时间,就会感觉到饥饿。感觉到饥饿时若未立即进食,即感觉胃糟糟,饿而微痛。进而全身无力,两手发抖,双腿变软。更甚者会在半夜因为饿极而醒,醒后就很难再入眠。
2、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之二胃部饱胀
因胃溃疡引起胃璧发炎而造成整个胃壁肿胀,胃酸分泌过多,胃部膨满,到了该用餐时间,虽然感觉饥饿但同时亦感觉饱胀。虽食慾如常,却稍食即感胀满,吃饱後更胀。由於腹部时时感觉膨满而胀,因而导致胸闷或闷而欲死。病情严重时腹部绞痛,频频如厕,所下之屎皆黏稠如膏状而量少。
3、消化性溃疡的其它症状
3.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3.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3、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3.4、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3.5、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小儿为什么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小儿消化道出血原因很多。 (1)部分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凝血因子缺乏,原发或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肠伤寒,尿毒症等。 (2)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新生儿期有分娩时咽下母血,应激性胃炎或溃疡,新生儿出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婴儿期有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胃炎或溃疡,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等。1岁以上儿童有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等。 (3)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肠套叠,肠重复畸形,Meckel憩室,肠道血管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肠息肉,肛裂,感染性腹泻等。
消化性溃疡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2.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