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常用配伍疗法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常用配伍疗法
膀胱疾患可配中极,水道,阴陵泉;阴部湿痒可配中极,血海,蠡沟;遗精阳痿可配志室,肾俞,秩边;瘕疾可配次髎,子宫,气血,腹痛泄泻可配天枢,阴陵泉;便秘配天枢,长强,支沟;循经病可配委中,悬钟。
箕门在哪个位置图片 箕门穴常用配伍穴位
1.配脾俞,膀胱俞,中极,曲骨,足三里,以健脾益气,利水通淋,治疗气虚遗尿,小便不利,尿闭,劳淋。
2.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间,以清利膀胱,治疗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热淋等。
3.配小肠俞,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以清热除湿,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4.配合阳,三阴交,以温经散寒,治疗寒湿带下。
5.配阴陵泉,血海,三阴交,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治疗寒湿下注之腹股沟肿痛。
食欲不振的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疏肝行气、开胃健脾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平卧,取中脘穴,以拇指指腹按摩3-5分钟,向头面部方向用力,动作宜轻柔;嘱其俯卧,取肝俞、胃俞二穴,以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肝俞向头部方向用力,胃俞向脚部方向用力。
中脘属任脉,乃胃之募穴,解剖位置位于胃体中部,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的功效,肝与胃是邻居,中医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木是克土的,只有肝气条达,才能与胃和谐相处;
胃俞也属足太阳膀胱经,与肝俞配伍属于同名经取穴,与中脘配伍属于前后配穴,三穴合并,如同铁三角一般呵护胃气,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家中也就不用再备什么消食片了。
艾灸肾俞的作用与好处 艾灸肾俞特效疗法
肾俞和委中,委阳配伍艾灸,作为生病辅助疗法使用,具体灸法先灸肾俞,再灸委中,最后灸委阳,在慢性肾病恢复期能够帮助稳定病情,减缓病情发展,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原理:当肾阳虚衰,或是膀胱气机不利的时候,身体里的水不能正常气化吸收,不能正常的变成尿液排出,就会出现身体浮肿或小便异常的症状,因此对于肾病的治疗,基本原则就是温肾阳,利膀胱,以肾俞,与膀胱经合穴委中,三焦下合穴委阳配伍,以加强治疗效果。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科学定位:在骶部,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开。
快速取穴法:坐位,从盆骨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功,有调膀胱气机,培补下缘,固摄小便,宣通下焦,通利水道,祛风湿而利腰脊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遗尿,腰脊强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腹痛,泄泻,便秘;糖尿病,脚气等病症。
膀胱俞穴位是什么
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按摩膀胱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膀胱俞穴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
【温馨提示】
针刺膀胱俞穴的方法:膀胱俞穴直刺0.8-l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膀胱俞的简单找法
膀胱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
湿毒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小肠关系密切,所以要找与之相关的穴位。所以临床拔罐以背部俞穴为主: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拔罐去湿一般多用背部膀胱经的穴位,主要是背俞穴,如肾俞、脾俞、肺俞、关元俞、大肠俞等,或用腹部督脉穴位如关元、气海等。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拔罐去湿可以多用脾肾经的穴位,如阴陵泉,丰隆,天枢,及大腿后侧穴位等。
还可以选择薏仁红豆水配合拔罐治疗改善脾虚湿盛症状。其是以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湿重的话,膀胱经是要的,大致就是:丰隆,足三里,中脘,大横,水分,阳陵泉等切勿自己拔罐,除非你自己很了解全身经络穴位所在,平时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膀胱俞的简单找法 膀胱俞的按摩手法
1.张掌,一手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小腹中央,先顺针方向转动按摩2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0次。
2.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反复操作3分钟。
注意: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膀胱,有清湿热、利膀胱的作用,对膀胱病变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尿闭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1.推时掌根要用力,向下压力宜大。
2.可配合点按背部膀胱俞穴,以增加效果。
膀胱俞穴穴位的准确位置
穴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主治疾病: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附注: 膀胱背俞穴。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