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腺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胰腺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慢性胰腺炎要如何诊断一:腹痛 常见,占90%左右,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双侧季肋部、前胸、肩胛等处放散,饭后或饱餐后可诱发,仰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减轻。发作时可伴有发热或黄疸。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有消化不良表现。少数患者以隐袭慢性炎症方式进行,临床上可不发生腹痛。

慢性胰腺炎要如何诊断二: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 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量多,色淡,有恶臭。长期腹泻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及维生素A、D、E、K缺乏等症状。

慢性胰腺炎要如何诊断三: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 10-20%患者有显着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约50%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

胰腺炎的发生严重摧残患者,清楚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病情,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科学的治疗,生活中患者也要注意一些护理事项。这样可以除自身的病痛,还可以避免疾病的恶化,给家庭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胰腺炎如何诊断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胰腺炎是一组不同原因导致的胰腺组织受损、胰腺功能受不同程度影响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左上腹和腰部胀痛。病情轻者可以很快康复,病情重者死亡率很高。有的胰腺炎呈慢性病程,胰腺组织损伤萎缩和纤维化,引起内、外分泌不足而出现消化不良和糖尿病的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诊断方法为:

一、急性胰腺炎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上不仅要求作出胰腺炎的诊断,还要对其病情发展、并发症和预后作出评估。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① 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② 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③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④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二、慢性胰腺炎诊断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慢性胰腺炎确诊标准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胰腺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2.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4.心肌梗死

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

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上不仅要求作出胰腺炎的诊断,还要对其病情发展、并发症和预后作出评估。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1、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2、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3、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4、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慢性胰腺炎诊断: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淀粉酶偏高是为什么

一、什么是淀粉酶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通常通过淀粉酶催化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专一性,酶退浆的退浆率高,退浆快,污染少,产品比酸法、碱法更柔软,且不损伤纤维。淀粉酶的种类很多,根据织物不同,设备组合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目前所用的退浆方法有浸渍法、堆置法、卷染法、连续洗等,由于淀粉酶退浆机械作用小,水的用量少,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达到退浆效果,具有鲜明的环保特色。

二、淀粉酶升高原因

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6~12h活性开始升高,24h达峰值,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虽然还都用淀粉酶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当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连续作动态观察,还可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慢性乳腺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慢性乳腺炎诊断依据得把握,只有把握了慢性乳腺炎诊断依据,才能够为正确的治疗提供依据,那么究竟慢性乳腺炎诊断依据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解读以下。

产后哺乳的女性如出现乳房胀痛以及局部红、肿、热、痛,并可扪及痛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性毒性表现,不难作出诊断。

乳房内积乳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常无局部的红、肿与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等全身表现,可资鉴别。

乳房皮肤丹毒:比较少见,有皮肤的红、肿、热、痛,且有明确的边界。局部疼痛较轻,而全身毒血表现尤为明显。乳房实质内仍松软,无炎性肿块扪及,由此可以鉴别。

B超检查对乳房炎性肿块及脓肿形成的诊断很有价值,且具有定位作用。

有波动的炎性肿块,用针刺获得脓性液体,即可明确诊断。

以上是对慢性乳腺炎诊断依据做出的分析,大家一定要积极的把握,只有把握了慢性乳腺炎诊断依据,才能够为正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胆囊炎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2. 血清总胆红素

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3. 血清转氨酶

二.影像学检查

1. B型超声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 X线检查( 现在一般不做这个检查)

近20%的急性胆囊结石可以在X线平片中显影,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也可显示出肿大的胆囊或炎性组织包块阴影。

3. CT和MRI检查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4. 静脉胆道造影。

5.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胰腺炎的诊断和检查

一、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急性胰腺炎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上不仅要求作出胰腺炎的诊断,还要对其病情发展、并发症和预后作出评估。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1)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2)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3)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4)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2.慢性胰腺炎诊断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慢性胰腺炎确诊标准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二、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1.白细胞计数

如感染严重,白细胞总数增高,并出现明显核左移。部分病人尿糖增高,严重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2.血、尿淀粉酶测定

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正常值:血清:8~64温氏(Winslow)单位,或40~180苏氏(Somogyi)单位;尿:4~32温氏单位。

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

淀粉酶值在严重坏死型者,因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并无增高表现。如淀粉酶值降后复升,提示病情有反复,如持续增高可能有并发症发生。当测定值>256温氏单位或>500苏氏单位,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才有意义。

3.血清脂肪酶测定

其值增高的原因同淀粉酶,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5~10天,对较晚患者测定其值有助诊断。

4.血清钙测定

正常值不低于2.12mmol/L(8.5mg/dl)。在发病后两天血钙开始下降,以第4~5天后为显著,重型者可降至1.75mmol/L(7mg/dl)以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5.血清正铁蛋白(MHA)测定

MHA来自血性胰液内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素,在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作用下,转化为正铁血红素,被吸收入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正铁血红蛋白。重症患者常于起病后12小时出现MHA,在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为阳性,水肿型为阴性。

6.X线检查

腹部可见局限或广泛性肠麻痹。小网膜囊内积液积气。胰腺周围有钙化影。还可见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偶见盘状肺不张,出现ARDS时肺野呈“毛玻璃状”。

7.B超与CT

均能显示胰腺肿大轮廓,渗液的多少与分布。

怎样预防胆囊炎 胆囊炎怎样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血清总胆红素: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CT和MRI检查: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乳腺炎诊断方法有哪几种

乳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严重乳腺炎者还会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乳房不适,伴发发热、畏寒、乳房红肿热痛、乳房硬块症状的话,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1:血象检查

检查发现乳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2:B超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炎脓肿。

为了预防乳腺炎,在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这样就可以减少哺乳期发生乳腺炎的危险。

诊断乳腺炎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

乳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严重乳腺炎者还会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乳房不适,伴发发热、畏寒、乳房红肿热痛、乳房硬块症状的话,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1:血象检查

检查发现乳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2:B超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炎脓肿。

为了预防乳腺炎,在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这样就可以减少哺乳期发生乳腺炎的危险。

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冰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

第二、体征,腹肌可出现强直腹膜刺激征阳性,也可出现Grey_Turner征症。

第三、根据实验室检查血钙一般显著下降,一般在2毫摩尔每升以下,血糖偏高,大于11.2毫摩每升,既往一般无糖尿病病史。血尿淀粉酶可突然下降。

第四、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慢性胰腺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1、轻型胰腺炎:或称水肿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范围限于上腹,体征轻;血、尿淀粉酶增高,经及时的液体治疗短期内可好转,死亡率很低;

2、重症胰腺炎:或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除上述轻型胰腺炎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大,扩及全腹,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黄疸,意识模糊或谵妄,腹水呈血性或脓性,可有胃出血,休克。

3、腹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但受局部充气肠袢的遮盖,限制了其应用。

4、增强CT扫描: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敏感的确诊慢性胰腺炎的方法。胰腺的改变包括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增大、水肿、坏死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积液。还可发现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病。

慢性胰腺炎实验室检查

1、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被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血清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被测得,血清淀粉酶值明显升高,其后7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清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的测值愈高,诊断的正确率也越高。血清脂肪酶明显升是诊断慢性胰腺炎较客观的指标。

2、其他项目:包括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血气分析及DIC指标异常等。诊断性穿刺偶尔用于诊断,穿刺液呈血性混浊。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由于本方法的侵袭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诊断方法。

慢性胰腺炎放射影像学诊断

1、胸部X线片:左肺下叶不张,左半膈肌升高,左侧胸水等反映膈肌周围及腹膜后的炎症。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但缺乏特异性,是辅助性诊断指标。

2、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充气,表示近段空肠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肠麻痹扩张,脾曲结肠和远段结肠内无气体影。或可见到胆结石影和胰管结石影,及腰大肌影消失等。是慢性。

胆囊炎的检查

临床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2. 血清总胆红素

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3. 血清转氨酶

二.影像学检查

1. B型超声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 X线检查( 现在一般不做这个检查)

近20%的急性胆囊结石可以在X线平片中显影,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也可显示出肿大的胆囊或炎性组织包块阴影。

3. CT和MRI检查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4. 静脉胆道造影。

5. 放射性核素显像。

相关推荐

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有有些人会出现尿淀粉酶增高的情况的。其可能是因为急性胰腺炎起病或者是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时候,则是会导致尿淀粉酶中等程度增高的。 此外,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等,此酶活性亦增高。 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分泌过多。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 由此可以知道

如何诊断胰腺癌

诊断胰腺癌要做定期体检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早期发现。但是用B超却能发现1厘米大小的早期胰腺癌,如果此时的胰腺癌直径在2厘米左右J那么它还局限在膜腺里面,只要及时治疗,就可以达到临床治疗了。这就是靠定期体检。一般六个月体检一次即可早期发现胰腺癌了。 诊断胰腺癌还要学会鉴别 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

胰腺癌的发病人群以及特征

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医院接诊的所有胰腺癌患者中几乎没有一例是在癌症早期发现的。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使许多患者被误诊。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和胃炎,因为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 专家称,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年龄超过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 二是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三是慢性胰腺炎患者; 四是有癌症家族史、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

慢性胰腺炎与急性胰腺炎有何区别

专家表示,慢性胰腺炎与急性胰腺炎之比约为1∶10,而青少年的比例约为3∶1。本病发病原因尚未十分了解,在青年、少年的发病原因亦未完全洞悉。 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经常发生胆管炎的胆结石病史,长期酗酒病史以及典型发作的腹痛、发烧、黄疸等,而发作时往往与饮酒、高脂饮食等有关。当身体瘦弱者在胰腺区可触及横形的长条状块,有轻重不等的深压痛,可结合胰分泌试验(PST)、B超检查、CT检查、ERCP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当具备下列各项一项以上者,初步可以建立诊断: (1)上腹痛反复发作、胰区有压痛或

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与常见的肝胆、胃肠疾病相混淆,如果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逐渐加重者,应针对胰腺癌进一步进行各种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胰腺癌。 如出现腹部隐痛或饱胀不适,应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相鉴别。当出现黄疸时,应首先区别黄疸性质。如B超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应查“三抗” 及肝功能,排除肝炎可能。如系肝外胆管阻塞时要与胆总管下端结石、胆道良性狭窄、慢性胰腺炎、壶腹癌、胆管癌鉴别,需要时可检查CT及ERCP,以明确胆道扩张的程度和病变的部位、性质。如出现胰腺区肿块时,应与腹

引起胰腺肿瘤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诱因 吸烟 吸烟是诱发胰腺癌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在胰腺内进行生物代谢,此化合物就打开了胰腺癌发生的魔盒。芳香胺、亚硝胺、亚硝酸盐、尼古丁是引起胰腺癌的主要成份。化合物质对遗传物质进行化学攻击,使得部分基因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位置发生改变,这些攻击日积月累,错误的基因逐渐将受攻击的胰腺细胞推向了人类健康的对立面:细胞癌变、侵犯和转移,导致人体死亡。 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例是正常人的三倍左右。胰腺癌患者与吸烟存在着很大关系,抽烟越多、胰腺癌的风险越大 第二诱因 慢性胰腺炎 胰腺炎是胰腺癌患者

胰腺囊肿应该如何预防

1、本病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约3/4的病人由急性胰腺炎引起,约10%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发生假性胰腺囊肿。 2、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对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要早期做出诊断,早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一旦确诊,应择期手术。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1) B超:为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优点是经济方便,不造成损伤,但对2厘米以下的胰腺癌诊断较困难。 (2) CT:是显示胰腺的较好的检查方法,其诊断阳性率约为94%。可发现l~2厘米的胰腺癌。CT还可显示胰腺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对预测手术能否切除有重要参考价值。 (3)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此项检查对诊断的帮助很大,尤其对阻塞性黄疸。其缺点是难以掌握,如掌握不当,不但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图像,还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胆汁性腹膜炎等。 (4) 胰腺细针穿刺活检:即细针穿刺胰腺抽吸细胞检查,

胰腺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常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2. 淀粉酶测定 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在发病早期,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则可不增高。有时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炎、腮腺炎、溃疡病穿孔以及肠道和胆道感染的情况下,淀粉酶也可增高。因此有淀粉酶增高时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排除非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淀粉酶增高,才能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3.血液化学检查 重型胰腺炎时,二氧化

小儿急性胰腺炎怎么诊断

1、血常规检查 (1)未进行大量输液前血细胞比容增高。 (2)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可出现核左移现象。 2、淀粉酶测定 可见血和尿淀粉酶增高。常为主要诊断依据,但不是决定因素 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测定 血钙测定正常值为2.25~2.75mmo1/L(9~11mg/dl),≤1.87mmol/L(7.5mg/dl)可致手足搐搦症。 低血钙通常发生在发病后2~3天,也会发病后5~8天出现,可持续2周左右。 低血钙的水平和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血钙持续下降,预后不良。 4、淀粉酶和肌酐清除率比值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