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处方 此法适应于哮喘急性发作初期。症见喉痒、喷涕、胸闷,迅即出现气喘喉鸣,不能平卧,咳痰清稀,形寒无汗,面色青白,四肢不温,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浮滑。此乃寒邪触动伏痰,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病位在肺,以肺卫失宣为病变特征,故治当宣肺达邪、祛邪消痰。 方用自拟平喘方:麻黄、杏仁、甘草、厚朴、桂枝我。各4g,桔梗、前胡、僵蚕各5g,半夏、橘红、炙紫菀、炙款冬花、炙枇杷叶各6g(以上药量为3~6 岁量,可随年龄而增减)。方中麻黄、杏仁为治疗喘咳要药;桔梗、前胡一升一降,可以宣通肺气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能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宫肌瘤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患者大多有明显症状,其临床表现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
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发作。哮喘一旦发作,要及早控制,使哮喘发作对小气道造成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舒张小气道,抗过敏、解除呼吸困难,达到平喘的目的。 终止发作的药物:氨茶碱、舒喘灵、博利康尼、强的松等口服药物;氨茶碱、甲基强的松等静脉药物;舒喘灵、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等气雾吸入药物。 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发作。哮喘的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但小气道的炎症是长期持续存在的。因此,需要长期的抗过敏治疗。 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孩子哮喘发作得到控制,暂时无任何喘息症状(缓解期),仍然需要每天坚持服用预防性药
寒哮:揉风池,上推天门,揉二扇门,黄蜂入洞,推三关以祛风散寒,开腠发汗;泻肺经,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祛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凤凰展翅,揉外劳以温里散寒,化痰降逆;补脾土,揉板门以健中运湿,而除顽痰。 热哮:清肺经,板门,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名月,以清热泻火;清肺经,下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化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按弦走搓摩,苍龙摆尾,揉内劳,以清热除痰,行气降逆;清脾土,揉掌小横纹,以健运除湿,消顽痰。 缓解期:补脾土,揉板门,足三里,猿猴摘果以补脾和胃,健运消积;补肺经,揉
主要症状:怕冷自汗,气短乏力,咳嗽痰多,食少便溏,易感冒,舌淡苔薄,脉缓无力或沉细。 治疗原则: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按摩方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处,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运土入水:用拇指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症状分析
寒哮:寒主收引,肺气闭郁,宣肃失司,则气逆喘急;气逆痰动,痰气搏结,上击咽喉,气息阻滞,以致喉中痰鸣,哮喘发作;阳为寒困,气不化水,故痰涎清稀,或咳白沫;卫阳阻遏,腠理闭塞,形体湿温,故恶寒蜷卧,无汗,鼻塞声重,四肢欠温;舌脉,指纹以皆风寒之象。 热哮:痰火气结,郁滞于肺,肃降失司,上搏咽喉,气道壅塞,故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息粗气急,张口抬肩;肺胃热炽,伤津炼液,故痰稠色黄,口干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则烦躁不宁;面色,舌,脉,指纹亦皆痰热之象。
小儿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 是由于缺铁而导致的,因为造血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及铁。小孩出生后的饮食主要是奶类,所以蛋白质不会缺乏。而铁元素在奶类中含量很少 并且有些食物中的铁由于有草酸盐,碳酸盐和植物酸盐等,会干扰铁的吸收利用,因而造成缺铁性贫血。刚出生的孩子由于有母体留下的储备铁,一般不会发生贫血,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这些铁储备一般半年左右就消耗净了,所以6个月以后的儿童易出现贫血。这个阶段的婴儿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到l 岁时体重已是出生体重的3倍 血液循环中具有携带氧能力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需要更
1、启宫丸加减:由制半夏9克、制南星9克、苍术6克,制香附6克、茯苓12克、橘皮6克,神曲9克组成。不孕症患者水煎服。本方以制半夏、制南星祛痰燥湿,苍术健脾燥湿,制香附调气化滞,茯苓健脾渗湿,橘皮理气化痰,神曲行气化滞。 2、琥珀散加减:由三棱6克、莪术6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皮9克、乌药6克、延胡索6克、香附6克、牛膝9克组成。不孕症患者水煎服。本方以三棱、莪术行气破血,当归养血和血,赤芍泄肝散瘀,丹皮凉血化瘀,乌药调气止痛,延胡索、香附调气,牛膝补肝肾、通下行。 3、养精种玉汤加减:由熟地12克、
仙人掌膏外敷验方治甲沟炎制作方法:取新鲜仙人掌45克,除刺后捣为糊状,加入食盐2~3克,正红花油6~8滴,调匀盛于容器中备用。 仙人掌膏外敷验方治甲沟炎使用方法:当日使用当日配制。治疗时取复方仙人掌膏适量外敷于患处,并以纱布包扎,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夏季可加换1次。一般患者经治疗1~2日后红肿消退,疼痛减轻,3~4日后炎症消散而获愈。
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一、五倍子煎洗方:五倍子20g。将五倍子文火煎半小时,再加适量温开水,趁热熏洗阴部数分钟,待药温后浸泡龟头。每晚1次,l5-20天为一疗程。 二、和乐丹: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萸肉、桑椹子、何首乌各等份。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日服3次,每次6g,3-6g白酒为引,3周为一疗程,重者2-3个疗程。服药开始期间忌房事半个月。 三、辛香酊:丁香、细辛各20g。将上药2味浸泡入95%乙醇l00毫升中,半个月过滤取汁。房事前涂擦龟头,每次1-3分钟,即可同房。 四、金锁固泄汤;金樱子l5g、芡实12g、煅龙骨30
1、取五倍子18克,枯矾12克,白砂糖2克。先将五倍子捣烂成粗末,入锅内炒至黄脆时,再撒入白糖同炒。待糖吸入五倍子内,不结成团时,取出风干,与枯矾共研成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每取适量用麻油调成糊状,涂遍患儿口内,每天2-3次。 2、药用细辛3克,研磨成细粉。将药末置肚脐内,然后以胶布固封,2天后去掉。一般1次可愈,若不愈可再用1次。 3、用吴茱萸12克,研磨成细粉,以白醋调匀,外敷两足心处。用于虚火上浮之鹅口疮。
口臭偏方1、治口气臭秽方 组成:桂心、甘草、细辛、橘皮用法:上各等分,治下筛,以酒服一钱匕,瘥止。作用:止气臭秽。 口臭偏方2、治心气不足口臭方 组成:益智子(去壳)、甘草少许用法:上为末,时复干舐咽之,更以沸汤调服。作用:治心气不足口臭,立效。 《普济方》注:出经验良方 口臭偏方3、细辛散 组成:细辛、甘草、桂心各一两。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熟水调下一钱。作用:治口臭。 口臭偏方4、加减甘露饮 组成:熟地、生地、天冬、黄芩、枳壳、枇杷叶、茵陈蒿、金石斛、甘草各一两,犀角三钱用法:每取末二钱,
一、朱砂安神丸 药物组成:黄连、白茯神、麦门冬、生地、枣仁。 方剂主治:心火旺,心血虚,不得卧者。 二、熟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1两,五味子3钱,枳壳(炒)3钱,甘草(炙)3钱。 方剂主治:血弱阴虚,不能养心,致心火旺,阳火盛,偏头肿闷,瞳子散大,视物则花。 用药禁忌:忌食辛辣物及寒冷物。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远清茶送下,日3次。 三、远志丸 药物组成:远志(去心,姜汁淹)5钱,酸枣仁(炒)5钱,黄耆5钱,石菖蒲5钱,茯神(去皮木)1两,茯苓1两,人参1两,龙齿1两
【证见】 吐血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色黑。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 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处方:党参18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9克,炒地榆15克,白及lO克,阿胶12克(烊化),血余炭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1)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2)紫地宁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益气止血汤(刘国普验方)处方:党参18克,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血余炭10克,炒地榆
1、组成:制半夏9克 枳实9克 云苓30克 丹参15克 川芎9克 蒌芍9克 沙参15克 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功用 利湿,化瘀。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分为气血虚亏、症见心悸瘀阻、心肾阳虚等类型。临床上以肺络瘀阻型为多见。 治疗原理:此型之病理特点是外邪入体,累及心脏,湿阻血瘀,心肺受损。故治法突出利湿与化瘀并举,即“利湿兼活血,活血必利湿”。方中半夏、枳实、云茯利湿除痰,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沙参、麦冬、五味子通脉养心,以期湿除瘀消,心疾转愈。 加减 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气虚加党参、黄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验方
1、热邪迫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 【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
鹅口疮的中药验方
1.五倍子30克,枯矾24克,白糖24克,先将五倍子炒黄加入白糖,稍炒片刻,待白糖熔化,倒出凉干,加枯矾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将香油和药末调成糊状,抹于患处,每日2~3次,抹药后,白膜即脱落。 2.生半夏6克,黄连3克,栀子3克,共研细末,陈醋调成糊状(一次量),睡前涂患儿两足涌泉穴,纱布包扎,重者可连敷2~4次。 3.生石膏24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冰片3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共研细末,抹患处,每日3~6次。 4.板蓝根30克,千里光30克,加水浓煎,涂患处,每日5次,亦可少量内服。 5.蚯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