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
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平常的预防保健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脑卒中的出现。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借助视网膜照片可以预测高血压患者的潜在脑卒中危险。
新研究对近30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平均13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开始时,所有患者接受了视网膜拍片检查。研究人员根据视网膜照片显示的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病情将其分为:零危险组、轻度危险组和中高危险组。研究期间,165人发生脑卒中。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脑卒中危险为35%,中高危险组发生脑卒中危险则高达137%。在必须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脑卒中危险也大大升高。服用降压药的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脑卒中危险增加96%,而中度和高危患者脑卒中危险则增加198%。研究人员将年龄、性别、种族、血脂水平、吸烟、血压及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患者脑卒中危险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成像是一种可观察血管受损情况的非侵入性检查,可以评估脑卒中危险。当大脑中血流中断(血栓或脑溢血)时,脑卒中就会发生。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主任拉尔夫·萨科博士表示,很多人对视网膜检查重视不够。这项新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早期相关研究,证明视网膜病变是小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危险增大的信号。
温馨提醒:眼睛是脑卒中危险的一扇窗户。所以通过视网膜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卒中的征兆,有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的预防脑卒中的出现。同时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危险。
中医教你调理白领亚健康
手痛
腕管综合征。整天打字及操作鼠标容易导致腕管综合征(也称“鼠标手”),该病症状包括腕部肌肉或关节及前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除了手腕屈肌肌腱发炎之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遗传、年龄、手或手腕伤及某些疾病。建议,坐在桌边就可完成的伸展手腕、拉伸拇指、握紧拳头、双手合十按压、手捏握力器等简单运动可刺激手、手腕和前臂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腕管综合征危险。将毛巾卷起,垫在手腕下,有助于缓解使用鼠标时手臂的压力。
心痛
心脑血管疾病。一项近期研究发现,久坐的生活方式不利全身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增加下肢动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一旦血栓脱落易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危险。专家建议,为了减少久坐时间,打电话、开会或吃午饭等时间最好站立。设定电脑屏保,定时走动。
血压高者不宜服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急性发作的必备药之一。不过专家提醒,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也有讲究,如血压高的人就不宜服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增加脑出血危险。
专家指出,冬天里多发的脑卒中和夏天的类型有所区别。冬天天气寒冷,人的血压容易升高,发生的脑卒中以脑出血居多;而夏天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更易发生血管堵塞,导致脑梗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一宁指出,阿司匹林主要起防堵塞的作用,对于血压高、有脑出血危险的患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就可能增加出血危险。因此提醒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药。
此外,利尿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止血类药物、抗凝类药物、镇静类药物也都会增加卒中风险,一定要遵医嘱服用。冬天里还有些人以保暖、活血为理由喝很多酒,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喝白酒一天最多只能喝三十克。
什么时候通风开窗最好 如何开窗通风
开窗最好对流空风。也就是说这边开一扇窗,它对面的地方也开一扇窗行成对流。比如说从A窗进来清新的空气充满房子同时从B窗排走房子混浊的空气,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把窗户打开,亦或是根据具体情况把家里的窗户打开,使空气进行正常的对流即可。
开空调需要开窗户吗
如果只是短暂的开一下空调,可以不用开窗户;如果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面,建议开一扇窗户。
开空调的时间短,或者在空调房里面待的时间短开不开窗影响不大,若是需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面,最好是开一扇窗,长时间的关门窗会让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大降低,对健康不利,因此,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面需要开一扇窗户或者隔两个小时通风透气一次。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
开窗户换气要多久 只开一面窗户能通风换气吗
能,但效果不是很好。
最佳的开窗方式确实是打开居室中距离最远的两个通风口,形成对流。因为开窗形成对流,有进有出,这样空气置换的速度会更快,但如果只有一扇窗户的情况下,打开总不完全关着的好,建议尽量保持开窗透气,不过在冬天较冷的情况下,开对流的窗户,会让人觉得特别冷,可以只开一扇窗,另外晚上睡觉开窗也建议只开一条小缝,避免冷空气直吹身体,使人着凉感冒。
打鼾导致血管硬化
打鼾导致血管硬化
打鼾导致的振动会引起炎症,导致心脏周边血管发生硬化和心脏病发作。此外,睡觉频繁打鼾的人颈动脉容易变窄,增加脑卒中危险。
偏头痛者当心脑卒中
偏头痛(特别是先兆偏头痛)会导致脑卒中危险增加21%。其具体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血管收缩、血栓形成等关联极大。
崴脚容易引起头痛
虽然头和脚隔得最远,但研究发现,经常崴脚或脚踝损伤的人,发生周期性头痛的可能性增加。
脚部受伤的人自然而然会改变走路的方式,而这样的变化,也是会导致出现膝盖、胯部及头颈部配合失衡,从而直接牵连到头部。
失眠增加癌症危险
失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升高两倍,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比每晚睡眠7小时以上的女性高62%。其原因可能是:缺觉导致可使抑制肿瘤生长的褪黑激素水平降低。
手指疼心脏病危险大
大家知道吗,手指关节疼痛也会增加患有心脏病的概率,男女指关节疼痛的人患有心脏病的机率比正常人高出42%和26%。而高血脂也是心脏病和关节炎的共同病因。
停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闭经或绝经,会导致性激素的异常变化,食物在胃肠道中的活动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激素变化还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
突然失语中风怎么办
防卒中需注意多运动、合理饮食
不运动是国人患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另外,缺乏维生素D以及HCY(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也是常被忽略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缺乏维生素D很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引起中风;HCY的升高则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HCY是食物中蛋氨酸在体内分解的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有害无益。高蛋白饮食,有可能会导致HCY代谢异常,也就是氨基酸代谢异常。预防脑卒中,需注意合理饮食,除了避免高糖、高脂、高盐“三高饮食”外,还应避免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
一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或脑卒中的先兆,需每三个月一次到医院进行糖化蛋白检查、血脂检查、维生素D3、HCY等相关检查。根据病情,可以考虑三个月至半年定期到医院做血管相关的影像学检查:颈动脉彩超、脑部CT或MRA等。
如何摆脱消极思想 用鼠尾草净化环境和自己
鼠尾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清除住宅内的晦气或鬼怪,它也可以用于驱除体内的负能量。点燃鼠尾草棒并让烟雾缭绕整个身体,在房间内走动,让每一扇窗户和门都留下鼠尾草烟雾的痕迹。如果需要,可以每天重复这一步骤。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1、外伤:外伤性脑出血和脑梗塞在中青年人中占的比重较大,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大多发生在青年人,这也是脑卒中年轻化的因素。
2、饮酒: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的平滑肌引起痉挛,酒精可使血小板聚集、激活,体内血栓素(TX-A2)增加,直接引起脑血栓形成,强烈的脑血管舒缩 也易导致脑出血。酒精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促发A型性格外露,都对脑卒中形成有影响。年轻人过度饮酒、酗酒者较老年人明显多,也是导致脑卒中年轻化的一 个原因。
3、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是没有高血压人的4-7倍。从血压115/75毫米汞柱开始,血压每增高20/10毫米汞柱,脑卒中危险就增加1倍,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可以增加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危险。
4、超重与肥胖:超重与肥胖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所谓“苹果型体形”即脂肪堆积在腰腹部,是脑卒中和心脏病的易发因素。腰围男性≥90厘 米(2.7尺),女性≥80厘米(2.4尺),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腰围超标使心脑血管病首发年龄提前4-8岁。我国大约有30人超重,其中 60-72集中在年轻人,也是脑卒中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5、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开窗通风窗户开多大通风最好 通风一定要对流吗
最好对流,通风效果更好。
当两扇窗户形成对流后,空气传播效率高于只开一扇窗户的好几个数量级,要是外界有风的话,几分钟就能使整个屋子里的空气质量和外界达到一致,不过很多家庭并没有对流的窗户,只能开一扇窗,这种情况下开一扇窗户,开窗时间不少于15分钟也是能满足居室通风要求的。
脑卒中危害有多大
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而脑卒中(俗称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已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下面我从3个数字给大家讲讲脑卒中的危害。
每12秒有1人发病。2008年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公布——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150万人,全国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增长率达8.7%。近20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死亡人数年增长率达8.7%。中国的慢性病防控目标要考虑国际社会设定的基础,过去40年脑卒中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降低了42%,但在发展中国家翻了一番。防控脑卒中的策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要在策略上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第二是提高素质、教育先行;第三是高危筛查、目标干预。三高症、房颤和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大部分因素,还有被医药卫生界忽略的大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狭窄和高血压。2009年6月,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这个工程“牵住”了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牛鼻子”,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抓住了慢性病防控的龙头。
400亿的经济负担。据测算,每年因为脑卒中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达到400个亿,对社会和家庭都是灾难性地破坏。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600万—700万,其中3/4都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患者一旦得病,或生命不保,或瘫痪在床。自己不能再工作不说,常常还要陪上一个人护理。时间一长,患者本人感到痛苦,家属也被经济和精神上两副重担压得受不了,对于贫困家庭更是天大的灾难。我们经常能在农村见到一些辍学的孩子,辍学的原因很多是为了服侍家里的瘫痪病人。
运动出汗防中风
锻炼时候出汗是件令人不爽的事。然而,英国《每日邮报》7月19日报道,美国《脑卒中》杂志刊登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锻炼时出汗可以降低脑卒中危险。与每周进行4次中高强度运动(足以出汗)的人相比,不爱运动的人罹患脑卒中或小中风的危险会增加20%。
新研究中,南澳大利亚大学健康科学专家米歇尔·麦克道尼尔博士及其同事对2.7万名年龄45岁以上的美国人进行了平均5.7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为白人组和黑人组,男性组和女性组,并要求他们定期报告锻炼频度。结果发现,只有坚持每周4次,以同样强度锻炼的男性脑卒中危险才会降低。女性参试者中,锻炼与脑卒中风险降低的关联性不如男性明显。
麦克道尼尔博士表示,锻炼降低脑卒中风险与锻炼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有关。比如,锻炼可降低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危险。早期研究则发现,不爱活动是仅次于高血压的第二大脑卒中风险因素。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如何调控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有高血压的人比没有高血压的人,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收缩压从120毫米汞柱升高到140毫米汞柱,脑卒中危险增高3倍;单纯收缩压从140毫米汞柱升高到159毫米汞柱,脑卒中危险增加40%。
但高血压又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论什么性质的高血压,也不论使用什么手段或药物,也不论在高血压的什么阶段进行治疗,只要能使血压恢复至正常,并且坚持治疗2n3年,就会使脑卒中的风险降低40%。
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调控和药物选择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85%。脑血栓发生6小时以后,梗塞灶中心区域缺血坏死已难以恢复;但其周围缺血区或水肿区,经过适当治疗,其功能是可以恢复的,病理上叫“半暗带”,是急性期抢救的重点。恢复的关键是及早改善供血、供氧、供能,维持适当的血压。一般认为不应将血压降得过低。有研究认为,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导致脑缺血损伤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维持在180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维持在100n105毫米汞柱之间较好;对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维持收缩压在160-18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100毫米汞柱之间。2003年美国建议,在急性卒中时,在病人病情稳定或好转前,应把血压控制在大约160/100毫米汞柱的中间水平。
如收缩压≥2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特别是合并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则应当降压治疗。可选用尼莫地平。
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策略
出血性脑卒中常有一个血压先升后降的自然过程,早期血压升高常是机体自我调节的表现,有利于脑灌注;如果急于降压,势必影响脑血供应,带来更大的危险,甚至继发脑梗塞,影响脑、心、肾功能。一般认为,出血性脑卒中当血压超过220/130毫米汞柱时,应进行紧急降压治疗。但降压不宜太快,应使血压逐步降至安全水平,即使血压降低20%~25%。既往血压正常者降至160~170/95~100毫米汞柱,既往血压高者降至180~185/105~100毫米汞柱。
选择降压药时必须考虑全身特别是脑的情况,既能增加脑血流又不增加颅内压。较理想的药物为钙拮抗剂和acei,或者是硝普钠、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禁用利血平等中枢抑制剂和-β阻滞剂。有人认为重度高血压可用硝普钠,中度高血压可用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同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血压控制
脑卒中易于复发或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脑卒中再发率极高,我国再发比例为27%,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为4%,75%为再出血。有大量资料表明,非急性期适当降压治疗可防治脑卒中复发。
此期将血压控制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年龄、原来血压水平、靶器官受损程度、对药物的反应等决定。一般在保证脑供血前提下,将血压降到尽量接近目标值。我们的意见是,原有高血压的患者目标值为140~150/90毫米汞柱上下,原来无高血压的应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上下,并应坚持长期用药。
应选既有良好降压效果又有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降压药。研究表明,acei类降压药较好。国际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研究中,选用acei+利尿剂取得良好效果,使脑卒中再发率降低28%,总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26%。中国脑血管病后抗高血压治疗研究(pats),使用具有利尿和轻度扩血管作用的吲哒帕胺,提供了利尿剂可预防脑卒中再发的证据。国外也有利尿剂可引起血黏度增高的报告,应予注意。某些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效果也不错。β-阻滞剂不能增加脑血流量,故一般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