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目前甲状腺癌处理不规范

目前甲状腺癌处理不规范

DTC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个体化处理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 周乐 孙辉

DT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发生早、预后相对较好、中央区转移率高等特点。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核素治疗,其中甲状腺切除手术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关键,并决定了后续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关于DTC颈部淋巴结清扫策略已有一些共识:cN1患者需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建议对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011年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或在有效保留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情况下,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012年中国版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但cN0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对侧中央区或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模式,通过影像学检查、微创活检获取证据或综合分析个体风险因素来决定。

目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为临床颈部淋巴结的检查提供了相对客观的方法。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影像诊断指征包括大小、边界、回声特点(密度)、内部结构、形态、数目及有无包膜外侵犯。颈部大部分区域的淋巴结可通过超声完成评估,深部的气管食管沟、咽后、胸骨后淋巴结需CT、MRI检查辅助。对于影像学可疑的淋巴结可通过微创活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进一步确诊。该方法创伤小、诊断快捷、准确率高,术前或术中实施均可。若行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需在术前微创活检排除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由于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自然病程长,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患者临床获益的相关性研究时间跨度大,研究结果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增加。目前,尚无一个量化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综合评价系统。但肿瘤浸润甲状腺被膜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多灶性癌有更高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T3~T4或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量≥2枚是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等已被多项研究证实。

因此,甲状腺病灶和中央区淋巴结的术中快速病理结果能提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反映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度,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个体化的信息。

综合上述信息,对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淋巴结病变,但原发灶有较高转移风险者,应行选择性(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可选择功能性、区域性(择区性)等改良术式,以求尽量减少术后的后遗症和功能损害;对于原发灶转移风险较低者,可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而予观察随访。另外,对于侧颈部,主张阳性诊断结果优先,穿刺活检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时方才考虑预防性侧颈部淋巴结清扫,以减少对美观和功能的影响;对于中央区,受腺体和骨性结构的影响,影像学和穿刺活检诊断均受到限制,故主张高危风险因素优先,当有肿瘤浸润甲状腺被膜、多灶性、患侧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量≥2枚时建议对侧中央区预防性清扫,以减少复发和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的风险。

DTC的恶性度低,治疗方式的选择需兼顾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权衡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在淋巴结清扫时进行更加个体化的处理,也希望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为术式的选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甲状腺癌术后内科治疗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关海霞

DTC虽然是“癌”,但其术后内科治疗与其他许多恶性肿瘤截然不同。DTC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因此,化疗药物极少用于DTC的术后治疗。DTC术后的内科治疗主要是指应用甲状腺素进行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一方面补足患者甲状腺术后缺乏的甲状腺素,另一方面减少TSH对可能残存的甲状腺癌细胞的刺激,避免肿瘤复发或转移。

2012年,我国相关学科专家共同撰写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指出,DTC术后TSH抑制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左旋甲状腺素(L-T4)口服制剂。TSH抑制治疗的最佳目标值应满足:既能降低DTC的复发、转移率和相关死亡率,又能减少外源性甲状腺素过多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推荐依据双风险评估制订个体化的靶目标。L-T4的起始剂量因患者年龄和伴发疾病情况而异。早餐前空腹顿服L-T4最利于维持稳定的TSH水平,每天只需服一次。需要注意L-T4应与一些特殊药物或食物间隔足够时间:与维生素、滋补品间隔1h;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间隔2h;与奶、豆类食品间隔4h;与消胆胺或降脂树脂间隔12h。在L-T4剂量调整阶段,每4周左右测定TSH。TSH达标后,1年内每2~3个月、2年内每3~6个月、5年内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确定TSH维持于目标范围。TSH抑制治疗期间,当需要将TSH长期维持在低于正常水平或不恰当地过量应用L-T4时,可能引发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加重心脏负荷和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尤甚),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增加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并可能导致其骨折风险增加。因此,TSH抑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坚持定期复查。

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对晚期碘抵抗性DTC的疗效,但此类药物目前仅可在常规治疗(手术、放射性碘、TSH抑制治疗)无效且处于进展状态的晚期DTC患者中考虑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陆汉魁

131I是碘的放射性同位素,除含有放射性粒子外,131I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与食物(及药物)中的稳定性碘分子几乎无差异。DTC细胞部分保留有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摄取碘的功能,131I被DTC细胞摄取和存储,释放中能β射线,形成直接电离辐射损伤,致癌细胞亡。131I也释放高能γ射线穿透人体,该射线可体外探测并成像形成131I全身扫描图(131I-WBS),依据131I-WBS可评估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DTC转移灶摄取131I的情况和131I在全身其他脏器的实时分布。

与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相比,DTC细胞摄取碘(和131I)及利用碘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增加DTC摄取131I的有效方法是尽可能减少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容积,升高患者血TSH水平,同时减少患者体内稳定性碘离子的含量(如低碘饮食等)。

根据指南,大剂量131I适用于治疗手术不能或不易切除的DTC局部病灶及转移灶。131I治疗DTC含两层意义:一是先用131I消除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131I清甲;二是清甲后,可多次阶段性使用131I治疗DTC转移灶。131I重复治疗的间隔期一般在4个月到半年。

131I清甲可消除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使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Tg)监测能较明确反映DTC的转归或及时发现复发。清甲后131I-WBS可发现有摄取131I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这些转移灶可以被131I治疗清除。不过指南也指出,131I清甲不宜作为极低危DTC术后的常规处理手段。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DTC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131I有明确疗效但个体差异显著。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另有许多患者的DTC病灶已失去摄碘功能,或病灶有摄碘但不能被消除(辐射耐受),对这些患者继续131I治疗无实际价值。相反,过多的131I治疗所累积的辐射损伤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一些毒副反应。另外,应用131I治疗技术要谨慎细致,须做好患者的辐射安全及医疗安全(如必须住院隔离和密切观察)及公共辐射安全管理。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近年出现急速攀升

目前我国甲亢患者有1000万,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9000万,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患者超过1亿,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病人。作为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我国甲状腺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却都非常低,目前甲状腺疾病的整体治疗率不足5%。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进行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为1.3%,甲减的患病率是6.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疾病的成功管理,需要同时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患者的健康意识。相对诊疗规范的不断完善,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这一方面是由于甲状腺疾病症状的隐匿,许多患者把这种疾病与亚健康画上等号;另一方面由于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疾病了解不足,耽误了病情,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

会议发布了《甲状腺公众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试行)》,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关注并正确看待,规范诊治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结节超过一厘米要小心

不少市民都曾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由于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人发病,因此很多人便以为这种病就跟近视眼、咽喉炎一样,只是常见的小毛病。可实际上,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由于我国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甲状腺疾病了解不足,结果耽误了病情。

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根据调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粗略估计,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糖尿病患者,但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

,患有甲状腺癌,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甲状腺癌中有95%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B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一般是安全的,超过1厘米,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发射的方式治疗。目前从总体情况上来讲,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较为良好。

看甲状腺瘤的医院怎么治疗

(一)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常规做131Ⅰ扫描。除了131Ⅰ扫描显示为功能性或炎性结节外,都采用了手术探查。尤其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①不除外癌性结节。

②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

③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何种处理规则,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癌肿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

(1)乳头状癌:临床上具有恶性程度低,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等特点,所以手术治疗必须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如果癌肿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同时行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但如果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则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手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对没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腺癌不需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结,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不能提高治愈率。但应强调术后随访有重要性,然而对边远山区或农村的患者缺乏随访条件应区别对待。对颈部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各个国家的方案都是一致的。

(2)滤泡状腺癌:虽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癌,但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约占20%,临床上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不一定同时有血道转移,所以治疗性颈清扫术还是必要的。

海产品吃得太多很危险

海苔碘含量比海鱼高

海苔是许多年轻女性非常喜欢的零食,但是这个简单喜好,包含了甲状腺癌的两大诱发因素:碘和雌激素。

“甲状腺癌的高发群体是35岁左右的女性,因为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有4个:辐射、碘的摄入、雌激素和家族遗传因素。”葛明华说。35岁左右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育龄女性,在怀孕前后,雌激素水平更高。如果不注意另外3个因素,就有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男性的甲状腺在喉结下面,女性在锁骨上面。发病初期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大多数人是通过体检发现的。

和另外3个因素比起来,碘的摄入量其实是可以控制的。“现在许多人在说不要吃加碘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诱发甲状腺癌。”葛院长说。

根据多年问诊的情况,葛院长发现,我省甲状腺癌的患者主要集中在多碘以及少碘地区:如温州、宁波、台州是多碘地区,淳安、开化、衢州等是少碘地区。

每天到底该摄入多少碘?这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不过葛院长建议,海产品应适当摄入,特别是海苔、紫菜、海带等藻类食物,含碘量比海鱼还要高很多,喜欢吃零食的女性以及孩子要特别注意。

甲状腺癌是最不必恐惧的癌

谈癌色变,不过这个词用在甲状腺癌上就不灵了,因为甲状腺癌是愈后最好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大致分作四类,最容易发作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甲状腺癌,这两类占到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80%。如果规范治疗,10年的生存率高达80%以上。

“得了甲状腺癌,规范正规的治疗是关键。很多人以为得了癌症就要化疗,其实甲状腺癌的治疗通过手术,效果就很好了。”葛院长说。

甲状腺癌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大都是在做B超时发现有结节。不是有结节就一定要动手术,尤其是小于1厘米无症状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生率非常高,多因头颈部其他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也称为“偶发瘤”。这些结节通常为良性病变,一般无需手术。

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肿瘤确诊后,原则上都需手术切除,中国也早已开展外科手术治疗,在《三国志》中已有十人割瘿九人死”的传闻,至于中药治疗,在《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医藉中已记载有数十首治瘿的方剂,已有用羊靥,鹿靥的以脏治脏的方剂,金代张从正则已提出海带、海藻、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入于水瓮中,常食亦可消矣”的防治措施,近代医家不仅充分认识到含碘中药对瘿瘤的利弊关系,并进一步采用消瘤抗癌的药物与辨证施治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常规做131Ⅰ扫描。除了131Ⅰ扫描显示为功能性或炎性结节外,都采用了手术探查。尤其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①不除外癌性结节。

②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

③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何种处理规则,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癌肿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

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首先呢,肿瘤的每一处是不一样的,因为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通过甲状腺来排除各种毒素,如果甲状腺出现的问题,我们身体就会遭受很大的危害。

甲状腺结节超过一厘米要小心

由于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人发病,因此很多人便以为这种病就跟近视眼、咽喉炎一样,只是常见的小毛病。可实际上,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由于我国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甲状腺疾病了解不足,结果耽误了病情。

昨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成立甲状腺公众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拉开“2013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了223.75%,位列各类癌症发病率首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介绍,根据调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粗略估计,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糖尿病患者,但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副主任高明教授表示,患有甲状腺癌,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甲状腺癌中有95%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B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一般是安全的,超过1厘米,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发射的方式治疗。目前从总体情况上来讲,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较为良好。

甲状腺结节超过一厘米要小心

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了223.75%,位列各类癌症发病率首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介绍,根据调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粗略估计,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糖尿病患者,但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副主任高明教授表示,患有甲状腺癌,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甲状腺癌中有95%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B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一般是安全的,超过1厘米,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发射的方式治疗。目前从总体情况上来讲,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较为良好。

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有以下几点

你知道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吗?

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很多患者都不了解,甲状腺癌是人们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一百多万人患有甲状腺癌,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有什么呢?

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有以下几点:

1、肿块形成,这时如果留心就会看到突起部分,在大部分情况下触诊会更为明显。如果是儿童或男性发现甲状腺肿块,应高度怀疑有癌症可能。特别是甲状腺肿块增长较快,检查肿物其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吞咽时活动度减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

2、声音沙哑,当癌肿压迫或侵入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时,患者发音就会出现异常。

3、吞咽困难,大约15%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因癌肿压迫食道而造成的吞咽困难。进一步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痛等不适感觉。

4、颈部痛,少数患者还会感到颈部压迫感,或伴有疼痛。

5、呼吸困难,如果癌肿压迫气管,患者呼吸时气流阻力加大,会表现出呼吸费力。

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有什么呢这个问题,目前针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很多疗法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那么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

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①不除外癌性结节。

②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

③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

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何种处理规则,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癌肿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

(1)乳头状癌

临床上具有恶性程度低,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等特点,所以手术治疗必须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如果癌肿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同时行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但如果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则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手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对没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腺癌不需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结,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不能提高治愈率。但应强调术后随访有重要性,然而对边远山区或农村的患者缺乏随访条件应区别对待。对颈部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国内外的方案都是一致的。

(2)滤泡状腺癌

虽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癌,但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约占20%,临床上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不一定同时有血道转移,所以治疗性颈清扫术还是必要的。

(3)髓样癌

恶性程度中等,常沿淋巴道及血道转移,一旦颈部淋巴结转移,即可较快浸润到包膜外,累及周围组织,所以确诊后不管临床能否捫及肿大淋巴结,一律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伴有嗜铬细胞瘤者,在甲状腺手术以前首先要处理嗜铬细胞瘤,否则术中会激发高血压,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4)未分化癌

由于本病病程短,进展快,首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根治机会,预后恶劣,不宜手术治疗或仅能做活检以明确诊断。但偶尔有病灶较小,适宜手术的还应积极争取作根治性手术。

二、化学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仅有选择的和其他治疗方法联用于一些晚期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人。以阿霉素最有效,反应率可达30%~45%,可延长生命,甚至在癌灶无缩小时长期生存。相比而言,未分化癌对化疗则较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

三、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素能抑制TSH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好的癌有抑制作用,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上述类型甲状腺癌手术后常规给预抑制TSH剂量甲状腺素,对预防癌有复发和转移灶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对未分化癌无效。国内一般每天用干燥甲状腺片80~120mg,以维持高水准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四、放射治疗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几乎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成正比,分化越好,敏感性越差,分化越差,敏感性越高。因此,未分化癌的治疗主要是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吸碘能力。

甲状腺癌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常规做131Ⅰ扫描。除了131Ⅰ扫描显示为功能性或炎性结节外,都采用了手术探查。尤其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①不除外癌性结节。

②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

③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何种处理规则,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癌肿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

1乳头状癌:临床上具有恶性程度低,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等特点,所以手术治疗必须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如果癌肿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同时行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但如果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则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手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对没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腺癌不需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结,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不能提高治愈率。但应强调术后随访有重要性,然而对边远山区或农村的患者缺乏随访条件应区别对待。对颈部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国内外的方案都是一致的。

2滤泡状腺癌:虽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癌,但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约占20%,临床上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不一定同时有血道转移,所以治疗性颈清扫术还是必要的。

3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常沿淋巴道及血道转移,一旦颈部淋巴结转移,即可较快浸润到包膜外,累及周围组织,所以确诊后不管临床能否捫及肿大淋巴结,一律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伴有嗜铬细胞瘤者,在甲状腺手术以前首先要处理嗜铬细胞瘤,否则术中会激发高血压,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4未分化癌:由于本病病程短,进展快,首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根治机会,预后恶劣,不宜手术治疗或仅能做活检以明确诊断。但偶尔有病灶较小,适宜手术的还应积极争取作根治性手术。

二、化学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仅有选择的和其他治疗方法联用于一些晚期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人。以阿霉素最有效,反应率可达30%~45%,可延长生命,甚至在癌灶无缩小时长期生存。相比而言,未分化癌对化疗则较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药物,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硷VCR,如COA方案CTX0.8d1VCRl.4mg/m2d1d8,ADM 30~40mg/m2dl。每2l天l周期。

三、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素能抑制TSH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好的癌有抑制作用,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上述类型甲状腺癌手术后常规给预抑制TSH剂量甲状腺素,对预防癌有复发和转移灶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对未分化癌无效。国内一般每天用干燥甲状腺片80~120mg,以维持高水准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四、放射治疗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几乎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成正比,分化越好,敏感性越差,分化越差,敏感性越高。因此,未分化癌的治疗主要是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吸碘能力。

上述就是西医对于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总结,大家如果患上了甲状腺癌,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手法,不要擅自盲目治疗,这样对病情不仅没有帮助,还可能会阻碍治疗的进度。

甲状腺癌怎样规范饮食

甲状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你就要做到科学规范化,可以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不但给身体增加了营养,而且还可以控制病情,一举两得,下面介绍文章就是,甲状腺癌怎样规范饮食?

1.蛤肉带壳60G,紫菜30G.水煮后,吃肉吃菜,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休息7天,可连用三个疗程。

2.海麻雀或海蛇各30G,,煲瘦肉100G,,每日一次,或与中药交替服用。

3.甲状腺癌术后,多见气血两虚或阴虚肝旺,可服用以下粥药。

1首乌粥:首乌60G,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

2山药粥:鲜山药100G赶者50G切碎与粳米60G煮粥服用。

3百合粥:干百合30G或鲜百合60G加冰糖适量加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

1. 忌烟、酒。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花椒、辣椒、桂皮、姜等。

3. 忌肥腻、油煎食物。

病人在生活中,可以吃一些紫菜,或者是香菇黑木耳,对身体非常有营养,另外病人切记,不要抽烟喝酒,少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尽量多给身体补卧铺补充维生素。另外食疗是一方面,还应该坚持吃药。

甲状腺瘤会不治自愈吗

事实上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在规范的临床治疗中,它的治愈率是很高的,一般在80% ,甚至更高。但是目前规范化程度在国内不高,导致甲状腺癌诊治中存在较多误区,影响患者愈后恢复及生活质量。

甲状腺瘤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占内分泌系统肿瘤90% 以上,而且甲状腺肿瘤偏爱年轻女性。除了该病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该年龄段女性处于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旺盛时期,容易发病。年轻女性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大、晚育及人工流产等导致内分泌紊乱,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由于病程缓慢,相当一部分甲状腺瘤病人没有什么感觉,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被发现。

甲状腺的自我检查:

通过镜子用手指轻压颈部前面气管两侧:一是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包括甲状腺癌。

重视但勿过度担心甲状腺癌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我们需要警惕并重视它。在过去的30余年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翻了不止一番,数据显示发病率可达到每年每10万人中12.9例。甲状腺癌患病率因地理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世界范围内,芬兰患病率最高,其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病率高达36%,而沿海地区居民患病率高于内地居民的患病率。

如果患者不幸患上甲状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重视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等因素的不同(尤其是病理类型最为关键),恰当的甲状腺癌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生物学行为(局部侵犯、复发、颈部和或远处转移的能力等)不一样,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就不一样。即使病理类型一致,患者预后也不完全一致。

部分甲状腺癌可能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颈部肌肉、气管、食管、喉、颈部大血管等),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部淋巴结)和或全身远处转移。上述因素将导致甲状腺癌局部复发、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几率相对增加,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甚至多次反复治疗或姑息治疗,最终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

已有资料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良好,患者的预后最好,然而,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治愈的希望渺茫,髓样癌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从上述知识中,我们更能明白甲状腺癌将会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命),需要患者充分重视它。

然而,患者不能过分担心甲状腺癌。目前调查显示:甲状腺癌仅占总癌症死亡率的0.5%,过去30余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死亡率基本稳定(每年每10万人中0.5例)。可能的原因:甲状腺癌90%以上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治疗预后较好。因此,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均较低,生长缓慢,甚至病人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任何症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总体生存率可达90%,低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也可达90%,高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即使有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其远期生存率也相对较高。

即使不幸罹患甲状腺癌,患者也需要保持平常心态,积极与专科医生沟通,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术后可能进行碘131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及手术者技术能力等方面来决定。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治愈疾病有较大决定作用。另外,如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病人切忌悲观,正确及时的二次治疗,仍有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甲状腺瘤患者的护理措施

得了甲状腺癌后大多数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害怕检查、治疗以及对手术效果有顾虑等此类因素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可通过与病人亲切交谈,使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不满和烦躁情绪;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指导病人掌握消除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适应病房环境,积极配合术前的治疗和护理,使其对手术后的恢复树立良好的信心。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即甲状腺危象,当发生甲状

甲状腺癌根治术

不少女性都被甲状腺癌所困扰,虽然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在不断的提高,却还是无法避免各种疾病的伤害,再加上很多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得当,就会使病情愈发严重。那么,得了甲状腺癌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治疗目的 甲状腺癌的最终治疗目标是治愈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即满意切除肿瘤,最大限度控制局部病变。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术要力争将其降至最低;有颈淋巴结转移行颈清扫时,要求完整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如已发生远处转移或颈部肿瘤不能彻底

哪些人易得甲状腺癌

现状 发病率30年上升超两倍 据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现常常是因为甲状腺结节,很多人在体检时被医生摸到脖子上的“小疙瘩”,最后一做彩超检查,发现是甲状腺结节。 郭朱明教授说,甲状腺结节有时是一个,有时是多个,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而恶性的则以甲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事实上,甲状腺结节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美国统计资料显示,4%~7%的成人患有甲状腺结节, 50岁以上人群的发现率更高达50%。 根据美国统计资料,在1973年到2003年30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

甲状腺癌的治疗

(一)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二)化学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仅有选择的和其他治疗方法联用于一些晚期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人。以阿霉素最有效,反应率可达30%~45%,可延长生命,甚至在癌灶无缩小时长期生存。相比而言,未分化癌对化疗则较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药物,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硷(VCR),如COA方案CTX0.8d1VCRl.4mg/m

甲状腺结节真的会长大吗

不少市民都曾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由于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人发病,因此很多人便以为这种病就跟近视眼、咽喉炎一样,只是常见的小毛病。可实际上,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由于我国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甲状腺疾病了解不足,结果耽误了病情。 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 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

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首次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大小、范围、组织学分级、DNA倍体以及是否出现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几个风险组,便于选择治疗方案。男性患者,年龄大于45周岁为高危患者因素;分化恶性程度高、原发肿瘤大、甲状腺外侵和远处转移为高肿瘤风险。女性患者、年龄小于45岁,肿瘤局限于腺体内、组织分化程度好和无远处转移为低危患者。 理解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对掌握甲状腺全切的手术适应证有很大的帮助。伴有远处转移者、全甲状腺弥漫受累者、大体上双侧甲状腺叶多结节者、甲状腺外大范围受侵者均需行甲状腺全切;局限于一侧

甲状腺全切后碘131治疗有必要做吗

病灶超1厘米且转移 建议接受碘131治疗 根据病理结果,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未分化型和髓样型。其中,分化型占了九成左右,预后较好;而未分化型预后较差,髓样型的预后则介于前二者之间。分化型甲癌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种可能完全治愈的癌症,只要尽早发现并做合理规范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分为乳头状、滤泡状和二者混合三类,其中乳头状癌占80%以上。 术后是否接受碘131治疗,并不只是甲状腺组织是否切除干净的问题,而应综合考虑术中病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侵犯以及周边组织的侵袭情况、病理类型、手术的规范程度等

甲状腺癌重女轻男

“大概五年前,每十个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只有一两个是恶性的,现在正好相反,十个中只有一两个是良性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庆表示。济南市中心医院两腺外科主任医师田斌也有类似的感受。 甲状腺癌的增多也跟体检的普及有关,大概三年前,甲状腺并没有普遍纳入体检范围,因此,许多甲状腺癌患者难被及时发现,患者的多年沉淀也是重要原因。 生活环境中辐射增加、饮食、遗传等多种因素,是甲状腺癌的已知致病因。其中,目前已定性的、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长期暴露在放射线下,比如在放射科工作的医务人员。碘摄入量的高低

甲状腺瘤患者的护理措施

得了甲状腺癌后大多数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害怕检查、治疗以及对手术效果有顾虑等此类因素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可通过与病人亲切交谈,使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不满和烦躁情绪;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指导病人掌握消除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适应病房环境,积极配合术前的治疗和护理,使其对手术后的恢复树立良好的信心。甲状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即甲状腺危象,当发生甲状腺

甲状腺肿瘤诊治的常见误区

甲状腺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往往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包括肿瘤、囊肿、正常组织增生形成的团块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块。手术证明单个结节者约80%为良性肿瘤,20%为恶性肿瘤。对于甲状腺肿大,人们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脖子虽然肿大,但无痛无痒,没什么可担心的 甲状腺肿瘤不论良性或者恶性,早期都无特别不适,除非是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块囊内出血,出现甲状腺肿物突然肿大并局部疼痛。再就是甲状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导致不适或者疼痛。因此这种有了疼痛再看病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