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立鱼的介绍

立鱼的介绍

黄鳍鲷,学名: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脚立、赤翅、黄立鱼。属鲷科棘鲷属的一种海鱼。适应力强,生长快,为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吃立鱼上火吗

每一种食物的功效和营养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搭配好饮食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尤其上火对身体伤害比较大,那么吃立鱼会上火吗?

立鱼的营养价值

立鱼富含维生素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健脾养脾的功效。

吃立鱼上火吗

属于凉性食物,正常人不易上火,而且鱼肉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含量低,胆固醇也低 。

身体容易上火的人最苦恼的就是日常饮食的选择,了解吃立鱼会上火吗之后,很多人都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饮食了。

鲅鱼介绍

鲅鱼也叫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鲭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Scomberomorussinensis,蓝点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䲠、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黄渤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鳓鱼介绍

鳓鱼也称作力鱼或肋鱼,属鲱科,体呈椭圆形,侧扁,腹部边缘尖削,有如锯齿状的棱鳞,身披圆鳞,无侧线,背鳍和腹鳍均短小,尾鳍呈深叉形,体侧为银白色,背部黄绿色,背鳍和尾鳍淡黄色,一般体长40厘米,体重500克左右,最大的可达49厘米,重1公斤左右,鳓鱼为近海洄游中上层鱼类,我国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其洄游季节性较强,游泳迅速,对温度的反应敏感,在水温低时,它们都在近海水域栖息,当水温升高则靠近沿岸活动,每逢春、夏季,它们成群结队地游到河口沿海产卵。

刁子鱼介绍

鳤(Ochetobibus elongat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鳤属。

体细长,近似筒状。头小,呈锥状。口较小,端位,口裂平直,无须。下咽齿3行,宽大而光滑,末端成钩状。背鳍无硬刺,其起点与腹鳍相对。尾鳍分叉很深,两叶末端均尖。体背部呈蓝绿色,腹部银百,体侧正中上方有一条浅黄绿色的纵带;偶鳍和臀鳍桔黄色,尾鳍灰黑色。

外形似鳡,但性情较温和,有江湖洄游的习性。每年7-9月进入湖泊中肥育,到生殖季节时重又回到江河急流中进行生殖。生殖季节为4-6月,性成熟年龄为3-5冬龄。产卵场所需要有流水,而在静水中不能繁殖。食物多为动物性成分,如水生昆虫、枝角类,小鱼、虾等。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类水体中均产。

生长速度虽不快,最大个体仅达10余公斤,常见者多为0.5-1公斤,但其分布较广,且肉质细嫩,味鲜美,食用颇受欢迎。

龙利鱼介绍

利鱼也叫踏板鱼、牛舌鱼,鳎目鱼、龙半滑舌鳎。个头硕大的龙利鱼,有男人的肩膀那么宽,个头也有女孩子的身高那么高。龙利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属于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的优质海洋鱼类。龙利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颇有益处。所以龙利鱼特别适在写字间里成天面对电脑的上班族。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护眼法宝的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利鱼只有中间的脊骨,刺又少、肉又多,几乎没有任何鱼腥味,香煎来吃味道真是棒极了。

立鱼的作用与功效

立鱼的营养信息:

立鱼的热量:每100克立鱼的热量148.00大卡,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磷37毫克,钙70毫克

立鱼的作用与功效:

1、健脾作用

立鱼富含维生素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健脾养脾的功效。

2、清热祛风

立鱼也具有清热消炎、祛风的作用,也能够补气活血。

立鱼的选购技巧

应该挑选眼睛明亮、体表泛光、鱼鳞完整无损的立鱼。用手按一下,凹位很快恢复的立鱼具有弹性,比较新鲜。

立鱼的食用方法

立鱼生吃:立鱼可以生吃,适合制成刺身,生吃切片蘸酱食用。

立鱼熟食:立鱼也可以熟食,可以生煎、清蒸、红烧,放入少量胡椒更为野味。

立鱼的介绍

真鲷(鲷科)Pagrosomus major

拉文种名:Chrysophry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种名:Red sea bream

其他中文名:嘉鱲鱼、正鲷、加腊、加蚋

地方名: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有的地区还叫海鲫鱼)

形态特征: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

生活习性:近海暖温性小型珊瑚礁鱼类。世界900余种,如条纹和红斜纹及细纹蝴蝶鱼,青、金、线蝴蝶鱼, 鸳鸯和单斑及双丝蝴蝶鱼等。中国20余种。

产地、产季: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中国近海均产之,但近年产量不多。黄、渤海渔期为5~8月份和10~12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10~12月份,11月份是盛产期。

经济价值:真鲷系中国名贵鱼类,但由于资源衰减产量下降,市场上少见。真鲷每百克肉食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肉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和熏制品。真鲷是出口品种,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出口口岸:山东、河北、辽宁、福建、广东。

栖息深度:10-200米

最大体长:约110cm

金线鱼介绍

体延长,倒扁,背腹缘皆钝圆,一般体长19~31厘米、体重50~150克、吻钝尖,口稍倾斜,上颌前端有五颗较大的圆锥形齿,上下颌两侧皆有细小的圆锥齿.体被薄栉鳞、全体呈深红色,腹部较淡,体两侧有6条明显的黄色纵带、背鳍长;尾鳍叉形,其上叶末端延长成丝状。背鳍及尾鳍上缘为黄色,背鳍中下部有一条黄色纵带,臀鳍中部有2条黄色纵带。

资源量 分布于云南三个湖泊的金线鱼以滇池最多, 自70年代起由于污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沿岸居民和工厂从地下水出口洞穴内抽取地下水,且砌石为池,使洞口与滇池的通道隔断,破坏了金线鱼的洄游产卵环境, 现在滇池的金线鱼已基本绝迹。抚仙湖和阳宗海的生态环境无多大变化。

生活习性 温水性高原湖泊特有小型名贵鱼类。 生活于18~220公尺海域,喜栖息于沙泥底质地区。肉食性,以小鱼及甲壳类为主。繁殖期在5~6月。

保护措施 今后在抚仙湖和宗阳海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金线鱼这一物种不至于在我国云贵高原湖泊绝迹。

罗非鱼介绍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相关推荐

介绍

又名熬花;在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类。鳜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即使在过去一般百姓也很难消费得起。那时每斤鳜的售价几乎是鲤的两倍。鳜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是黑龙江中最美丽的一种。 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中的一种。鳜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中之佳品。 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鳜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鳜是世界上一种名贵淡水

的简介

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赤翅等。属鲈形目鲷科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群众喜爱的食用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黄鳍鲷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类。幼的适温范围较成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成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可以从海水中

鱿介绍

枪乌贼目(Teuthoidea)多种海生10腕头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中国出产的鱿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等国出产的不同,在分类学上叫做枪乌贼。它的头和躯干都很狭长,尤其是躯干部末端很尖,形状很象标枪的枪头,而且在海里行动非常迅速,所以叫枪乌贼。游泳迅速,亦可在海洋中漂浮。长约1.5公分~20公尺(0.75吋~65呎,包括触手)以上。体躯椭圆形,颈短,头部与躯干相连。 有二腕延伸为细长的触手,尖端有4行吸盘,内有角质环。体表为坚韧而柔软的外套膜,内埋有骨质内壳,眼几乎与人眼一样复杂,位于头部两侧。多

胶的介绍

胶即鳔(辅助呼吸器官)的干制品,富胶质,故名胶,也称肚、花胶。胶与燕窝、翅齐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参”之誉。 胶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4.2%,脂肪仅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且易于吸收和利用。 一种功能性蛋白,外观上,新胶较白身而透明,旧胶则趋於深黄,而且皱皮,布满裂纹。食味方面,新胶口感黏腻,旧胶则全无黏性,且煲起变得很厚,甚至超过一厘米,有如吃松糕般,为白色粉粒。

介绍

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种约在32100种。

介绍

,鲈形目,鲭科,鲐属。又名:青花、油胴、鲭、花池、花巴、花鳀、青占、花鲱、巴浪、鲐鲅。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结实;尾鳍基部每侧有纵隆起嵴两个。头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位高,有发达的脂眼睑。上下颌等长;牙细小,上下颌齿各一行。侧线明显。背鳍两个。体背呈青蓝色。有不规则深蓝色横纹或斑纹。斑纹延伸到侧线下方。为海洋洄游性上层类,游泳力强,速度大。

介绍

(读音:lián yú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之一,四大家有:青、草、鲢、鳙。属于典型的滤食性类。 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相似,鲢性急躁,善跳跃。 鲢味甘,性平,无毒,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类之一

介绍

,有大小黄之分,又名黄花。属纲、石首科。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脑石,故义名“石首”。大黄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小黄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黄食性较杂,主要以虾为食。以我国舟山渔场产大黄最出名。 是没有鳞的海。它的形状像鲟,色灰白,它的背部有三行骨甲,鼻上长有胡须,它的嘴靠近颔下,尾部有分叉。它生长在深水处。肉: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介绍

,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生、财、蛇、火头等。 黑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类。黑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等列为虫上品。

介绍

作为类的一种,芒兼具了类所共有的营养价值,含动物蛋白和钙、磷及维生素A、D、B1、B2等物质,比猪肉、鸡肉等动物肉类都高,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六。由于芒肉肌纤维较细,有多量可溶性成胶物质,结构柔软,这些就更适合病人、中、老年入和儿童食用。芒还富含一种只有水生动物才含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它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止血液凝固,对冠心病和脑溢血病的防止有很好作用。食用芒的益处在越南民间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有调查发现在越南境内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梗塞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差异,湄公河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