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生物学因素(35%)
1.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单基因遗传,一般认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即使是单卵双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终生患病率约1%,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终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2.中枢神经感染与外伤。
心理、社会因素(25%)
1.人格: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
2.应激:应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碍的诱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如急性应激障碍)才可能是直接病因。
心理学角度:
意识论:精神分析。
认知论:认知分析。
行为论:行为分析。
老年性痴呆(20%)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侮默氏症,是一种综合征。65岁以后发病。起病虽缓慢,但病变却在悄悄地不停地进行,表现为智力机能低下,病人不如以前那样灵活,记忆力明显减退,进入医学上所谓的"遗忘期"(老年性痴呆的第一阶段),遇事多遗忘,常常借助于笔记,刚刚办完的事就忘得一干二净。继则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定向力大受影响,词汇变得非常贫乏,难以想起恰当的用语(原先不是这样),进入医学上所谓的"混乱期"(老年性痴呆的第二阶段),出现严重的定向障碍,分不清夫妻和父母,出现明显的焦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妄想、幻觉日趋明显。气脑造影可见脑室扩大。目前认为,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原因很多,其中很主要的一条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大脑皮层的萎缩。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指由于气功操作不当,如每日练习次数过多,处于气功态时间过长而不能收功的现象,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但在社会上的私人气功师也可能给气功偏差患者发放“外气”纠偏,甚至采用不正确的方法,目前尚无经过严格科研设计的有关气功纠偏治疗的研究报导,但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认为,气功师的纠偏治疗具有心理暗示的性质,当这些气功偏差反应的神经性症状或情感性症状经气功师纠偏无效时,甚至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再去心理咨询门诊或精神科门诊,心理医生给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目前能够对气功偏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机构并不多,对有国家许可承认而从事气功医疗的专业人员来说,对气功偏差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必须经精神科治疗,意见比较一致,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病性障碍不去精神科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的评估,是否有些患者表现短暂的或一过性精神病性障碍未经精神科治疗而自动缓解目前难以确定。
影响发病的因素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其它文化外源性精神障碍一样,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影响发病的可能因素是:
1 .练功者在气功训练开始渴望得到心身的高水平境界和治疗效果即存在急于求成和刻意追求的心理状态,而得不到正确的心理辅导。
2 .易感者或心身疾病患者练功缺乏指导,特别是练功前已有明确的心理障碍,神经性障碍和人格障碍容易诱发精神障碍。
3. 过度练功,即练功者每天练功次数过多或练功时间过长,结果心理压力过大而不能完成气功训练全过程。
4 .练功者盲目自练而得不到气功医师的正确指导,不能掌握训练的正确
糖尿病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吗
糖尿病造成的损害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地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都会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其中抑郁状态是最常见的,其他疾病如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都有可能发生。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糖尿病性脑病,起初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严重会发展成类似痴呆综合征。医学上成为糖尿病性精神障碍。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近事记忆减退是他们的生理特点,糖尿病本身及其引起的血管病变可能会加重这种现象。60岁以上的患者常有某种程度的大脑皮质细胞损害,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到代偿,但在有害的因素影响下,则削弱了代偿功能。 临床中发现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可并发记忆、领悟、判断等能力障碍;少数患者则可出现明显的智能障碍甚至痴呆。
糖尿病并发的动脉硬化以及神经细胞的代谢障碍,可能引起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症状。糖尿病可以出现各种精神障碍,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抑郁、焦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也可能出现,以幻视较为多见。低血糖患者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慢性病程的患者可以出现情绪不稳、易被激惹、恐惧、焦虑等,也可以出现幻视、幻听和妄想。
什么是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1、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某种刺激在特定环境下造成的,属于暂时不正常、暂时性的心里异常状态。由于患者的心理,生理、性格生活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心里素质差,不适应原因,人人都会遇到过。
2、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是一种疾病,是个一系列问题的统称,这个是属于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如果我们简述某人出现心理问题,那只是一种笼统抽象的概念和说法。
3、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主要分为:精神分裂症、精神恐惧症、重症抑郁症、躁狂抑郁,双重人格倾向严重等。这些的表现比较明显。而且大部分是认知、行为怪异和意志、心智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4、所谓的神经衰弱,多数是指是精神官能症。神经衰弱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是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但神经衰弱是不会变成精神病的。
神经衰弱多数是是神经官能症,心理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二者无内在联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望采纳!
简介精神障碍的特点
一、病理性精神障碍情:精神障碍是一种可以让我们的心理出现问题的疾病,所以当患上精神障碍时候会出现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百分之七十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精神障碍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二、躯体不适症状:身体的不适感也会出现精神障碍,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精神障碍。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三、自主神经性反应突变: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病理性精神障碍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时,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精神障碍是一种隐藏性比较高,由于我们对精神障碍不是很了解,当患上精神障碍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疾病发作越来越大,造成更大的危害,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发现疾病之后早日采取治疗,才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
精神障碍是什么症状
一、意志减退:很多患有轻度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表现得一反原来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的状态,工作开始马虎,不负责任,甚至出现旷工的状况。另外,学生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不专心听讲,不原交作业,甚至逃学的现象。
二、性格改变:例如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轻度精神障碍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
三、情绪反常:轻度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往往会无故发笑,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一改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为沉默不语,动作迟疑,面无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视,独处不爱交往,或对空叫骂,喃喃自语,或做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令人费解。
四、感知觉障碍:1)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如神经衰弱、强迫症、更年期综合症等。2)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如抑郁症、癔症。3)躯体内部感到各种不适,如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躯体化障碍。4)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觉,如,将地上的草绳看成一条蛇。5)无故出现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等,常出现于妄想精神病。
精神障碍的诊断特征
第一种:急性应激反应。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第二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第三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精神障碍怎么办
精神病治疗
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加强精神治疗。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症状并防止恶化或复发。伴有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可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对服药依从性很差的病人,长效抗精神病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其他治疗:
对有敌意、攻击、自杀隐患的病人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和住院治疗。
心理干预常配合药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要支持或反对病人的妄想观念,也不要让病人马上改变他自己的想法,不要质问,以免病人认为医生与迫害他的人站在一边。心理治疗者还要指导家属如何对待病人。
你知道精神病与精神障碍的区别有哪些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从概念上可以发现,精神障碍包含精神病,精神病是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
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将精神障碍分为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指是各种严重精神障碍的总称,这类患者表现为思维、情感及言语、行为动作与外界环境不相协调,不能被人理解,不能生活自理,甚至完全脱离或歪曲现实。这类疾患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指严重性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碍,是较轻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多能主动就医,详细地诉说自己躯体上及精神上的各种不适感或痛苦,积极要求治疗。患者大都能自我控制,日常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也基本能继续原来的工作。这类精神障碍包括各类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病、病情较轻的精神发育迟滞、反应状态或情绪反应等。
重症精神疾病的类型
一、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分类。
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这也属于重性精神病。
三、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分类之一。
四、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分类,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五、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这类精神障碍也属于重性精神病分类。
焦虑症是精神病的一种类型吗
精神病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心境或情感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扬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等几个类型。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脱离现实,病程迁延。
常见的精神病的原因,性行为障碍。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式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性指向障碍指性行为选择异常对象,如同种同性(同性恋),异种生物(恋兽癖)与无生物(恋物癖)及违反社会规范的恋童癖等。
常见的精神病的原因,人格障碍。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