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菜的繁殖
苔菜的繁殖
苔菜藻体直立,管状中空或者至少在藻体的柄部和藻体边缘部分呈中空,管状部分由单层细胞组成。藻体单条或者有分枝,圆柱形,有时部分扁压。藻体基部细胞生出假根 丝,向下形成固着器。每个细胞有1个细胞核,1个片状叶绿体,常有1个或者多个蛋白核。营养繁殖时,藻体断裂形成新藻体。无性生殖是形成顶端有4条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或者异配。约有40种,中国约有11种。
单细胞藻类个头小,表面积大,所以吸收养分快,又因为它们很容易死亡或被动物吃掉,所以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它们就会以惊人的速度不停地繁殖、繁殖、繁殖。大量繁殖的藻华生物不仅会堵塞鱼类等的呼吸生物,致其死亡,而且会遮蔽射入水体的阳光,使固着在水底的其他藻类因缺少阳光而死去;有的藻华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并在鱼和贝类中积累,水鸟或人类在摄食这些鱼和贝类之后便会中毒;藻华生物本身死亡之后还会腐烂分解,从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从而彻底让它爆发的水域成为“死水一潭”。
苔菜则不然。正因为它是多细胞生物,它的繁殖速度要比单细胞的藻华生物慢,因此苔菜爆发是很少发生的,往往还没轮到它疯长,有害藻华就先行发生了。但是,苔菜有一种本领,可以分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阻止藻华生物的繁殖,所以在碰巧的情况下,苔菜也可以先于藻华生物爆发——青岛海边,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苔菜虽然无毒,但是大规模爆发也不是什么好事。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苔菜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苔菜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苔菜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苔菜爆发还会严重影响景观,干扰旅游观光和水上运动的进行,这正是这次人们想要竭力消除的最大不利影响。所以,现在国外已经把苔菜一类的大型绿藻爆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有专家出于安抚人心的考虑,说这次苔菜爆发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严格来说是不确切的。现在普遍认为,由于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氮和磷的污染物而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不仅是许多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许多绿潮爆发的重要原因。
西洋菜的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用嫩茎扦插和播种育苗繁殖。
嫩茎繁殖:我国华南地区因不易采收种子,大都用嫩茎繁碴。当春季温度上升至25℃以上时不再采收,留着老茎渡过盛夏后,用老茎萌发的新芽种植。秋后大田生产期间,则按种植面积的l/4不采收留作种苗再插植。或在生产田中割取长约15厘米左右的植株上部嫩茎苗,按株行距3厘米x10厘米定植。定植时应使种苗基部浅埋土中,旱地栽培可用小铲开浅穴,把种苗斜插泥土中。栽插后灌透水,以后每天都要浇灌水,保持田间潮湿状态,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季节,早晚浇一次凉水。北方冬季可在日光温室用旱地扦插育苗或生产,插植后防旱保湿即可,要用流动水浇灌,不能长时间浸泡死水。北方春季露地栽培,利用去冬保护地栽培的植株,割取嫩茎梢作种苗时,要注意勿将苗床的蚜虫带至大田,可把种苗放进1000~2000倍乐果稀释液中浸一会儿,取出再运至种植地。
种子繁殖:南方温暖地区于8~9月分期播种。北方露地栽培宜春播。保护地栽培可全年随时播种。苗床可用旱地或半水地。用旱地育苗时,先将畦面平整细碎,灌足水后再撒播种子。播后撒上一薄层干细粪土,每天喷水1~2次。
每10平方米的苗床播种量约8克,可供插植本田600平方米,由于豆瓣菜种子很小,播种前宜用3~4倍的细土拌匀再播,以使撒得均匀些。如种子量很少,宜用盆浅育苗,先用瓦片覆盖盆底的排水孔,装营养土至盆沿下2厘米处,抹平表土,将盆浅放入有水的大盆内润水,润透水即可撒种子。播种后再盖一层薄细上,以盖平种子为度、盆上再覆盖薄膜保湿。育苗期间不能从盆向上浇水。只能在大水盆内润水,或喷雾。早春育苗常出现小苗开花的现象,把小花摘去,植株能继续生长,也可于夏秋季播种育苗,移植保护地,扩大繁殖兼采收,来春截取嫩梢作种。
用半水地育苗时宜作高畦,畦的高度以畦沟中流过的水能分润湿畦面又无水层为宜。播种后撤一薄层干粪末,防止板结苗高约3~4厘米时,增加灌水量,使畦面有一薄层长流水,或每天灌水一次,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而逐渐加深水层。待苗高约15厘米时,可割苗移栽。
吃苔菜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苔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脂肪和维生素。
苔菜营养价值很高,经测定,含藻胶、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磷酸盐、氯化钾及镁、钾、钠等微量元素。
苔菜起到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是使多种食品风味独特的佐料。比如,糕饼类有:苔菜月饼、苔菜千层酥、苔菜油赞子等;菜肴类有:苔菜拖黄鱼、苔菜花生米等。凡有苔菜作为佐料的食品,无不清香可口,味道鲜美,令人食欲大开。
苔菜喜天旱干燥,畏雪喜霜,怕混浊的潮水及其阴雨天。苔菜的采集,初发时 采纳苔生刀、旺发时改用苔耙。把苔菜采集后,在海水或淡水里洗净,使其无杂质。然后分散在绳子上晒干,时时翻动,待晾晒至八九成干燥时,用绳扎成小束,即为成品,能够出售了。奉化桐照一带,所生长的苔菜质量优良,鲜苔采集后,经过洗涤、烘干、轧粉,加工成苔菜粉出售,并外销日本、香港等中国及其地区。
芝麻菜的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一般采用直播、条播或撒播。1.3米平畦开浅沟6-8行,行距15-20厘米,沟深1-1.5厘米,每亩用种量0.75-1.5千克。播种时可将2-3倍的细土与种子拌匀后再播种,播种后稍镇压后,并盖一层薄细土,浇透水。干旱的地区,播种后最好在畦面上覆盖黑色遮阳网或其他覆盖物保湿。幼苗出土后揭去覆盖物。
菠菜的繁殖方法
采种
原种生产方法
1、群体混选:必须严格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丰产性能好的雌、雄株。
选择可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营养生长盛期,把不符合标准的植株全部拔除,第2次在绝对雄蕊抽苔而未散粉的时期,根据植株高矮,开展度大小和叶片形状、选择生长旺盛、叶片大、营养生长期长的植株,把其余的(包括绝对雄株)植株全部拔除。第三次在雌蕊开花前,除保持一部分雌雄株或两性花植株外,把其余的雄株,劣株全部拔除。
在选苗的雌株的种子变色,茎叶变黄时,即可收割混合采种。
2、原种繁育圃:鉴定比较原种后代特性,并通过再一次群体混合选择,以提高种性。
3、原种圃:进一步鉴定其种子的典型性,丰产性和一致性,并繁殖大量的原种供下年原种生产田和生产用种。
采种方式
1、秋播越冬采种:长江流域一般11月上中旬播种
种株在5-7片真叶时越冬,翌年春季抽苔开花结实,采用此法采种的籽粒大产量高,主要用来繁殖原种。
2、冬播采种法:(北方采用)
种子在土壤中越冬,当年不发芽(播前不可催芽)次年3月初即可陆续出苗,采用此法,种子产量较低,但占地时间短。
3、春播采种法:3月份播种,当年收种子,此法采种的籽粒小,产量低,(抗寒性较弱、不越冬的菠菜品种可用此法采种)
种株的管理的采收
菠菜种子充分成熟后容易脱粒,又由于菠菜种株各部位开花的先后不同,导致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因此,当种株有1/3—1/2变黄时,就应全部收获,收获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为宜,收获后的种株,在干燥的地方堆置几天时间,以待种子后熟,然后抢晴天让其充分干燥脱粒。
采种
原种生产方法
菠菜 1、群体混选:必须严格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丰产性能好的雌、雄株。
选择可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营养生长盛期,把不符合标准的植株全部拔除,第2次在绝对雄蕊抽苔而未散粉的时期,根据植株高矮,开展度大小和叶片形状、选择生长旺盛、叶片大、营养生长期长的植株,把其余的(包括绝对雄株)植株全部拔除。第三次在雌蕊开花前,除保持一部分雌雄株或两性花植株外,把其余的雄株,劣株全部拔除。
在选苗的雌株的种子变色,茎叶变黄时,即可收割混合采种。
2、原种繁育圃:鉴定比较原种后代特性,并通过再一次群体混合选择,以提高种性。
3、原种圃:进一步鉴定其种子的典型性,丰产性和一致性,并繁殖大量的原种供下年原种生产田和生产用种。
采种方式
1、秋播越冬采种:长江流域一般11月上中旬播种
种株在5-7片真叶时越冬,翌年春季抽苔开花结实,采用此法采种的籽粒大产量高,主要用来繁殖原种。
2、冬播采种法:(北方采用)
种子在土壤中越冬,当年不发芽(播前不可催芽)次年3月初即可陆续出苗,采用此法,种子产量较低,但占地时间短。
3、春播采种法:3月份播种,当年收种子,此法采种的籽粒小,产量低,(抗寒性较弱、不越冬的菠菜品种可用此法采种)
种株的管理的采收
菠菜种子充分成熟后容易脱粒,又由于菠菜种株各部位开花的先后不同,导致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因此,当种株有1/3—1/2变黄时,就应全部收获,收获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为宜,收获后的种株,在干燥的地方堆置几天时间,以待种子后熟,然后抢晴天让其充分干燥脱粒。
猴腿菜的繁殖
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是通过采集蕨科植物孢子囊,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孢子萌发,形成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来实现的。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植株(孢子体)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叶片的背面或边缘形成许多棕褐色的孢子囊群。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片取下,通过处理,孢子萌发一个月后,即长成配子体。配子体上长有许多精子器和颈卵管,精卵结合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孢子体),小植株长大后即可定植。有性繁殖一般不在生产上采用。
无性繁殖选择根状茎、成株和幼苗均可,但生产上一般是通过根状茎的分枝来实现的,在秋季植株叶枯后到春季萌发前可采挖粗壮的根状茎(一般水平分布于1030厘米的土层中)。采挖时要注意尽可能挖得深一些,不要伤芽。然后,将采回的根茎假植。由于自然采集的植株根茎比较瘦弱,若直接用于栽培,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故一般要进行一年的培肥,再用于扩大栽培。培肥的方法是:将根状茎切成6厘米的小段栽于事先经过整地、作畦的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经过一年的培肥根茎(直径可达1—15厘米)即可移栽。
猴腿菜的生长繁殖
猴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西北、华北和西南各地稀疏阔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
的林间空地和边缘,或荒坡的湿地上尤其多见。猴腿菜的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独特,猴腿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品功能,在众多的山珍野味中,享有“山野之王”的美誉。它长于山野,属天然蔬菜,极少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因此是一种最“洁净”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蕨菜的采集量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加,从保护植物种质资源和植被的大局出发,野生蕨菜不能过度采集。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人工栽培,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
是通过采集蕨科植物孢子囊,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孢子萌发,形成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来实现的。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植株(孢子体)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叶片的背面或边缘形成许多棕褐色的孢子囊群。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片取下,通过处理,孢子萌发一个月后,即长成配子体。配子体上长有许多精子器和颈卵管,精卵结合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孢子体),小植株长大后即可定植。有性繁殖一般不在生产上采用。
无性繁殖
选择根状茎、成株和幼苗均可,但生产上一般是通过根状茎的分枝来实现的,在秋季植株叶枯后到春季萌发前可采挖粗壮的根状茎(一般水平分布于1030厘米的土层中)。采挖时要注意尽可能挖得深一些,不要伤芽。然后,将采回的根茎假植。由于自然采集的植株根茎比较瘦弱,若直接用于栽培,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故一般要进行一年的培肥,再用于扩大栽培。培肥的方法是:将根状茎切成6厘米的小段栽于事先经过整地、作畦的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经过一年的培肥根茎(直径可达1—15厘米)即可移栽。
根茎的采收猴腿的根茎在其地上部分枯萎一个月后即可采集。挖大约20厘米左右深,即将猴腿的根子成坨挖取,应尽量减少对植株根部的损伤,运到温室备用。
西洋菜的繁殖方法
用嫩茎扦插和播种育苗繁殖。
①嫩茎繁殖:我国华南地区因不易采收种子,大都用嫩茎繁碴。当春季温度上升至25℃以上时不再采收,留着老茎渡过盛夏后,用老茎萌发的新芽种植。秋后大田生产期间,则按种植面积的l/4不采收留作种苗再插植。或在生产田中割取长约15厘米左右的植株上部嫩茎苗,按株行距3厘米x 10厘米定植。定植时应使种苗基部浅埋土中,旱地栽培可用小铲开浅穴,把种苗斜插泥土中。栽插后灌透水,以后每天都要浇灌水,保持田间潮湿状态,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季节,早晚浇一次凉水。北方冬季可在日光温室用旱地扦插育苗或生产,插植后防旱保湿即可,要用流动水浇灌,不能长时间浸泡死水。北方春季露地栽培,利用去冬保护地栽培的植株,割取嫩茎梢作种苗时,要注意勿将苗床的蚜虫带至大田,可把种苗放进1000~2000倍乐果稀释液中浸一会儿,取出再运至种植地。
②种子繁殖:南方温暖地区于8~9月分期播种。北方露地栽培宜春播。保护地栽培可全年随时播种。苗床可用旱地或半水地。用旱地育苗时,先将畦面平整细碎,灌足水后再撒播种子。播后撒上一薄层干细粪土,每天喷水1~2次。
每10平方米的苗床播种量约8克,可供插植本田600平方米,由于豆瓣菜种子很小,播种前宜用3~4倍的细土拌匀再播,以使撒得均匀些。如种子量很少,宜用盆浅育苗,先用瓦片覆盖盆底的排水孔,装营养土至盆沿下2厘米处,抹平表土,将盆浅放入有水的大盆内润水,润透水即可撒种子。播种后再盖一层薄细上,以盖平种子为度、盆上再覆盖薄膜保湿。育苗期间不能从盆向上浇水。只能在大水盆内润水,或喷雾。早春育苗常出现小苗开花的现象,把小花摘去,植株能继续生长,也可于夏秋季播种育苗,移植保护地,扩大繁殖兼采收,来春截取嫩梢作种。
用半水地育苗时宜作高畦,畦的高度以畦沟中流过的水能分润湿畦面又无水层为宜。播种后撤一薄层干粪末,防止板结苗高约3~4厘米时,增加灌水量,使畦面有一薄层长流水,或每天灌水一次,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而逐渐加深水层。待苗高约15厘米时,可割苗移栽。
马蜂菜的繁殖方法
种子
马齿苋进行种子繁殖所用种子都是头年从野外采集或栽培时留的种。其种子籽粒极小,整地一定要精细,播后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即可出苗。[3]
扦插
扦插枝条从当年播种苗或野生苗上采集,从发枝多、长势旺的强壮植株上采集为好,每段要留有3-5个节。扦插前精细整土;结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入士深度3厘米左右,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当的荫蔽,一周后即可成活。
猴腿菜的生长繁殖
猴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西北、华北和西南各地稀疏阔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的林间空地和边缘,或荒坡的湿地上尤其多见。猴腿菜的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独特,猴腿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品功能,在众多的山珍野味中,享有“山野之王”的美誉。它长于山野,属天然蔬菜,极少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因此是一种最“洁净”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蕨菜的采集量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加,从保护植物种质资源和植被的大局出发,野生蕨菜不能过度采集。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人工栽培,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
是通过采集蕨科植物孢子囊,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孢子萌发,形成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来实现的。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植株(孢子体)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叶片的背面或边缘形成许多棕褐色的孢子囊群。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片取下,通过处理,孢子萌发一个月后,即长成配子体。配子体上长有许多精子器和颈卵管,精卵结合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孢子体),小植株长大后即可定植。有性繁殖一般不在生产上采用。
无性繁殖
选择根状茎、成株和幼苗均可,但生产上一般是通过根状茎的分枝来实现的,在秋季植株叶枯后到春季萌发前可采挖粗壮的根状茎(一般水平分布于1030厘米的土层中)。采挖时要注意尽可能挖得深一些,不要伤芽。然后,将采回的根茎假植。由于自然采集的植株根茎比较瘦弱,若直接用于栽培,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故一般要进行一年的培肥,再用于扩大栽培。培肥的方法是:将根状茎切成6厘米的小段栽于事先经过整地、作畦的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经过一年的培肥根茎(直径可达1—15厘米)即可移栽。
根茎的采收猴腿的根茎在其地上部分枯萎一个月后即可采集。挖大约20厘米左右深,即将猴腿的根子成坨挖取,应尽量减少对植株根部的损伤,运到温室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