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对儿童发烧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父母应对儿童发烧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支气管肺炎应该挂什么科呢
应该去医院的内科,肺部内科,也就是呼吸内科。注意休息,到医院配合着医生治疗,到医院呼吸内科这种病起病急,有不规则发烧、咳嗽,开始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增快,喘憋,亦可有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再重可高烧不退,口周发青,口唇青紫,有明显的缺氧和中毒症状,甚至可造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烦躁不安等,胸部X光透视及血液化验增色有严重的病理表现,如不及时抢救,会造成死亡。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
(1)护理:环境要安静、整洁。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要保证患儿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温度(20℃左右)、湿度(相对湿度以60%为宜)。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给镇静药如氯丙嗪合剂、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等。但不可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如果孩子一旦患上了话,父母一定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对于支气管肺炎应该挂什么科?想必父母都知道了。当孩子患病的时候,父母需要对孩子耐心的呵护,使孩子的心情愉悦同时还要保持户内空气的流畅。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恢复。
儿童眼外伤的急救措施
宝宝很调皮,玩耍并不知道安全,很多儿童眼睛出现了外伤,这是非常的常见的,那么如果儿童眼外受伤我们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尤其是父母,家中有小孩子的,一定要了解,因为儿童经常的出现外伤的情况,眼外伤也并不少见,所以我们要做好急救的措施,保证儿童的眼睛健康,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婴儿眼外伤的急救措施,一起来了解。
当眼睛发生外伤时,最怕发生细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会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险的症状。医生们把这叫做“同情失明”,有时一夜之间两眼会双双失明。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症状,即使微小的伤口,也必须尽快去医院诊治。
此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
1、当眼睛受外伤后,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急处理时,处理人自己要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上眼睛,松松固定。如果用力包扎,压迫刺激伤口会发生感染。
2、如果有异物刺入眼内,千万不要自己取,要用干净酒杯扣在有异物的眼上,再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去求医,尽量少走路,多乘车。在户外活动时常会碰到异物被吹入眼里的事,一旦有异物入眼,轻者疼痛流泪,重者则会造成角膜损伤,甚至失明。有时还会因睁不开眼而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
3、当眼睛受外伤后,在去医院的途中,尽量不让头的面部特别是眼球转动,走路时应当尽量慢慢地走。
为了防止眼外伤,要教育儿童在平时不要玩弄尖锐的物体,如锥子、剪子、针和骨针等。同时教育儿童注意爱护眼睛,在制作玩具,使用剪刀、锥子或用剪刀剪铁丝时,更应注意防止刺伤眼睛。
婴儿眼外伤的急救措施,我们上面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家中要把危险的物品放好,不要让孩子随便的碰到,这是非常的重要的,而急救的措施,也是应该了解的,这是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为了身体健康,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来,了解急救的措施。
咳嗽应急措施有哪些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防御功能。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侵入气管内的异物。仅有咳嗽而无痰的称为干咳,可见于多种疾病。
若咳嗽次数频繁,会造成胸痛、腹痛,并且妨碍睡眠休息,给病人带来痛苦。咳嗽消耗的能量也很大。长时间地剧烈咳嗽,可能会造成神志昏迷,或者因肺部穿孔而引起气胸。所以对咳嗽不可掉以轻心,而应尽快查明病因,抓紧治疗。
〈家庭应急处理〉
1.咳嗽的病人尽可能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如香烟、煤气、汽车废气及氨气、氯气等。
2.如果冷空气是咳嗽诱因的话,应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气。
3.让病人安静地休息,饮用温热的食物,减少冷的刺激。用温毛巾热敷喉部,鼓励病人尽量将痰咳出。
4.对症处理:
(1)若咳嗽是上呼吸道疾病所引起,可服感冒清或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也可服咳必清或咳快好及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
(2)干咳或痰不多时,可服咳必清、咳快好等止咳药片或止咳糖浆。
(3)咳嗽吐痰多者可用氯化铵、必漱平等药物祛痰。痰多者不宜用单纯的止咳药物,更不准用麻醉性的止咳药(如可待因)等,以免痰液留于呼吸道,刺激呼吸道,加剧咳嗽和感染。
(4)若是因其它较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如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或气管异物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和处理。
咳嗽的出现往往是人们忽略的症状。一般都认为咳嗽只是一种小毛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咳嗽是伴随疾病出现的,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情况。我们要做好注重身体出现毛病的准备,要对所有小问题都抱着重视的态度。
孩子发烧需注意的事情
在小孩的成长中,几乎每个小孩都会遇到发烧的情况。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它的出现是告诉父母,宝宝的身体健康已出现问题,父母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5个月到5岁的宝宝经常会有发烧的情况。
儿童体温超过38℃就是发烧,去医院就诊前,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急措施: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孩子发烧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
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小儿发烧
发烧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但是每当父母遇到孩子发烧时,总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想着赶紧给宝宝退烧。吃了退烧药怎么不起作用?为何几个小时后又反复了?退烧降至多少度才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再到医院?……如果你仍有以上这些疑问,说明你应对宝宝发烧这门课仍未过关。来和我们一起补补课吧。
补课1:宝宝发烧为何会反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宝宝发烧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其实这种上升并非坏事,沈振宇提醒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发烧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而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补课2:宝宝烧到多少摄氏度才需要吃退烧药?
在一些妈妈论坛上,经常能看到有妈妈很抓狂地问,“我家宝宝发烧了,37.8摄氏度,吃什么退烧药好?”沈振宇解释,其实不是一发烧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的。如果宝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比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用酒精擦拭腋窝、手心、脚心、大腿根处,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贴个退热贴,虽然不能帮助宝宝降温,但可以使宝宝感到更舒服。多给宝宝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补课3:退烧要退到36.5℃才最好吗?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后再量宝宝的体温,仍在37摄氏度甚至38摄氏度以上。有些妈妈会产生疑问,没有降到正常体温,是否说明退烧不彻底,仍需再采取措施。沈振宇解释,宝宝退烧,不一定要退至正常体温,退至38摄氏度其实是最理想的。因为在38摄氏度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强,可以调动自己的免疫力杀死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而且这个温度又不会太高,让孩子感觉难受。
补课4:有时吃了退烧药为何降温效果不好?
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发烧,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可是体温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沈振宇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有时退烧药打开的时间过久,虽然没有到保质期,但药效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几乎所有的退烧药都是通过让宝宝出汗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说,在给宝宝吃退烧药的时候,也要让他多喝水,退烧效果才好。如果宝宝不想喝白开水,喝汤、喝饮料均可,都可以达到补充水分的效果。
补课5:打针退烧是否效果更好?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也可遇到有家长要求医生开退烧针,他们会认为打上一针会好得更快,其实这并非是明智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国内临床中仍在使用的退烧针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不过这些药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了,原因在于它们的退烧效果并不好过口服药,但副作用较大。据沈振宇透露,他们医院儿科目前已较少在临床上使用这类药物,除非病人症状紧急或家长要求。
补课6:哪种情况再带宝宝去医院?
对于大多数家庭,当宝宝人生第一次发烧时,都要被家长带着跑三次医院,即使是医生家庭也不能幸免。沈振宇解答说,宝宝发烧会反复是正常的,体温再次上升并不是再跑到医院的指征。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吃、睡、玩。如果宝宝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可以到医院进行补液;如果宝宝睡觉时烦躁不安,或总是昏昏沉沉,很疲倦的样子,需要及时就医;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他平时非常爱玩的游戏或玩具突然不感兴趣、无动于衷了,也提示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需要请医生再次诊断。此外,小孩的出疹性疾病较多,如果发现有新出现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童年是孩子们不断学习和发现新事物的宝贵时光,不幸的是,童年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中国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既给很多儿童留下了伤残甚至终生残疾,也使许多家庭蒙受了永久的感情创伤和沉重的负担。
儿童意外伤害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包括跌伤、碰伤、扭伤、刀割伤、锐器刺伤、交通事故、烧烫伤、动物咬伤、中毒、触电、溺水、意外窒息和爆炸伤。而大部分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都发生在家里(43%)或者学校(23%)。为了确保孩子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高质量的救助,父母和老师是接受急救培训的关键对象。
急救措施通常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操作程序,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基本的或是更高级一些的急救措施对孩子来说却是生与死的差别。因此,对于密切接触儿童的老师和家长来说,熟悉并掌握儿童急救措施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强生家庭健康关爱计划的调查显示,尽管上海、北京和广州的父母认识到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危害,只有46.5%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有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其中只有16.4%的家长接受了有关如何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但值得欣慰的是,家长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态度正在转变,有87.4%的父母对参与儿童急救培训项目表示出了兴趣。
对于儿童急救来说,幼儿园教室则是另一个需要大力改进的领域。仅在上海,2006年在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的3-6岁的儿童就达到了298000名之多。考虑到如此巨大数量的婴幼儿可能受到潜在的伤害威胁,幼儿园和托儿所是非常重要的有可能需要运用儿童急救措施的场所。
易于推广,内容全面的急救培训将帮助减轻儿童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完善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益。而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家长和幼教人员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急救培训项目,是实现以上这些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今年已经开始执行的“护苗计划”便是一次极富意义的尝试。
小儿感冒后应怎样护理
儿童是父母的主心骨,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很多的父母对于儿童感冒采取的措施有点不合理,对于感冒的症状和感冒的处理措施在平时应该多多的了解一下,这样才能及时的给予孩子有效的治疗。
儿童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当致病因素侵犯时,可能引起急性鼻咽炎(俗称上感)、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喉炎等。一般城市儿童每年患病3-6次,农村儿童则2-5次。
病毒性感冒大多可以在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自然痊愈;细菌或支原体感染性感冒要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期间不宜用抗生素。
感冒后的护理十分重要。应让患儿多休息,减轻体力消耗,尽量不要去幼儿园、学校和公共声所,防止和减少继发感染或交叉感染;患儿在发热期间,应该吃一些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以利于降温、湿化呼吸道和便于排痰。
咽部炎症和溃疡的患儿,食物不要过凉或过热,更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可采用吸管吸食流质,也可在进食前几分钟口腔喷入冰硼散等药物,减轻进食时疼痛;如果有结膜炎症状,毛巾、浴具等物品要隔离,并用抗病毒的眼药水或眼膏治疗。
温馨提示:小儿感冒后应怎样护理,这个问题作为父母来说平时都要进行仔细的学习,多积累一些经验。只要对于儿童感冒多多的关注,再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那么儿童的病情都会有所好转最后完全的康复的,及时的就医也是很有必要的。
新生儿发烧的治疗方法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医问诊;有的父母,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不过大家都知道新生儿发烧的治疗方法吗?
急救措施
1、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降温方法
1、传统物理降温法: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药物降温法: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对症治疗
1、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对于出现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婴儿发烧了怎么办呢
宝宝发高烧时可能没精打采、食欲不振,烦燥及不停哭闹。有少数宝宝对高热的适应力比较弱。体温会在短时间急速升而导致短暂「发烧抽筋」。所以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应设法替他降低体温,例如尽量避免替宝宝穿太多衣服及盖太厚的被褥。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父母可以用温水迅速地替他沐浴或擦身,这样有效地降温及帮助皮肤血管扩张,加促血液循环,帮助散热。但切勿使用冷水或加入酒精的水替宝宝洗澡,虽然这样能帮助宝宝身体得到片刻的凉快,但会使他的皮肤血管收缩而导致高热困在体内散不去。
父母也可以使用退烧剂为宝宝退烧。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38.5~39℃)及高度发热(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
你对宝宝发烧有哪些错误认识
误区1:宝宝体温很高并非发烧
有时候宝宝觉得很热,妈妈用手试过孩子的体表的温度。就以为孩子发烧了。实际上造成孩子体温上升后很多原因,比如宝宝刚刚运动完,或是刚从温暖的室内从出来,也可能是哭闹时间过久造成的。这些情况发生后,宝宝的体温一般都会在半小时内回到正常范围中。
误区2:发烧(37.8—40℃)损害身体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发烧必须立刻接受治疗,否则会延误病情,损害身体的健康。其实发烧是身体为了防止病毒入侵体内,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而开启的的一项保护机制。虽然宝宝发烧并不全是坏处,但妈妈也要注意悉心照顾好生病的宝宝。
误区3:高烧(超过40℃)会把大脑烧坏
这种说法很普遍,所以当宝宝发高烧时,父母会想方设法尽快让宝宝体温降下来。其实这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传言,至今并没有任何科学实验可以证明发高烧会对大脑的发育不利。
误区4:应对发烧的最佳办法是吃退烧药
事实上,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且精力仍然充沛,妈妈无需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这时宝宝只需多喝温水,补充一些富含VC的水果,再配合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法就可以顺利退烧了。
咳嗽应急措施有哪些
1.咳嗽的病人尽可能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如香烟、煤气、汽车废气及氨气、氯气等。
2.如果冷空气是咳嗽诱因的话,应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气。
3.让病人安静地休息,饮用温热的食物,减少冷的刺激。用温毛巾热敷喉部,鼓励病人尽量将痰咳出。
4.对症处理:
(1)若咳嗽是上呼吸道疾病所引起,可服感冒清或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也可服咳必清或咳快好及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
(2)干咳或痰不多时,可服咳必清、咳快好等止咳药片或止咳糖浆。
(3)咳嗽吐痰多者可用氯化铵、必漱平等药物祛痰。痰多者不宜用单纯的止咳药物,更不准用麻醉性的止咳药(如可待因)等,以免痰液留于呼吸道,刺激呼吸道,加剧咳嗽和感染。
(4)若是因其它较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如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或气管异物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