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闭妈妈要从心理来安慰
孩子自闭妈妈要从心理来安慰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承受社会上的压力。孩子早是从家庭走向社会。如果在患病孩子早期,父母因工作忙碌而疏于对孩子的照料,缺少情感互动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女方尽心照顾孩子,爸爸也不宜疏远,应给伴侣一定的支持。
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通常不易被社会所理解和接纳。第一次为人父母,父母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去面对社会的激烈反应。倘若此时父母没有准备好,不能调节自身情绪,便会显得很无措,从而怯于把孩子带入社会。这种无措会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现在独生子女交流的环境本来就比过去少,所以,在家庭里面需要创造更多交流的环境,通过社会交往缓解自闭症孩子的焦虑。
同时,父母要注重社团的环境,如广州市少年宫定期举办的“妈妈亲友会”、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或者组织同质的孩子去迪士尼乐园游玩等。因为同行者的相似性,将在孩子内心营造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环境,从而为他们搭建一个逐步融入广泛社交领域的台阶,减缓自闭症儿童内心的社交恐惧。
后就是真正地把他们融入社会,以此不断训练他们的社交能力,鼓励其脱离父母、老师为他们创造的人为的社交环境。
要强调的是,家长作为孩子台阶式的引导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性,逐步营造台阶式的交流环境。这也为爸爸妈妈们创设了更多陪伴成长的空间,以更具发展性且个性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孩子胆小粘人的原因
1、孩子怕黑,怕鬼怪,基本上都是出自一种叫做“泛灵心理”的独特心理现象。所谓泛灵心理,指的就是孩子通过想象,把所有事物都视为和人一样的,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心理倾向。如果孩子平日经常接收到来自成年人世界的恐惧信息,比如说,有些父母经常用妖魔鬼怪来恐吓、威胁孩子,就会使情绪尚不稳定的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把黑暗看作一个装有恐怖事物的容器。
2、孩子缺乏安全感。“安全感”一词起源于母婴时期孩子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就是孩子1岁前,如果妈妈对孩子需求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吃喝拉撒睡,安慰抚触等),就会令孩子对妈妈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也就是“安全感”。如果家长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安全感不足,就会表现出胆小怕黑,粘妈妈的现象。
3、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触觉敏感。触觉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大脑的辨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所以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功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但是,如果孩子是剖腹产,爬行不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兄长或小伙伴的爱抚、没有参与大量的户外活动等,导致触觉系统失调,就容易导致触觉学习不足,表现出胆小、爱哭、粘人、怕黑等触觉敏感的现象。具体到怕黑,则主要是由于孩子在黑暗环境中,难以像在明亮环境中那样顺利自如地感知自己的身体,所以会觉得不舒服和缺乏安全感。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1 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即使是小宝宝也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有需要时只会用哭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2 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我的生命中,你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饿,我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3 安全感
孩子本来是跟妈妈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时经历的是身体上的分离,从4个月起,他开始经历在心理上与妈妈、爸爸“剪断脐带”的过程。孩子想要分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挣扎,而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获得安全感,其实是在为分离做准备。那么爸爸妈妈怎样做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呢?
一方面,爸爸妈妈的关系要融洽、稳定、安全。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好,孩子就会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亲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总是互相指责,孩子会害怕,没有安全感。当他有害怕的情绪时,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用许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的良好关系。
另一方面,妈妈不能太过焦虑,她的情绪应该是稳定的,至少对孩子的情绪应该保持稳定。在这种状态中,孩子会发展出稳定的自我,从而产生自信。
相反,过于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常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因此会要求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而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成长的养分。顺其自然地,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 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
父母过多争吵对孩子的伤害极大
婴儿期
婴儿出生第一天就有听觉反应,婴儿对听觉的感受有抚慰、警觉、痛苦。婴儿如听到父母强烈的吵闹声,他的感觉是痛苦,身体会变得僵硬,收缩神经,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婴儿期如果经常受到痛苦感受的刺激,势必影响婴儿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由于视-动觉协调发育不好,将导致考试卷面成绩差。
幼儿期
孩子在幼儿期老见父母吵架、打架,心里紧张恐惧,由于认知水平低,幼儿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他不能辨别谁是谁非,更不愿认定谁是坏的。有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是坏孩子,因此有心理负担,会引起生理反应,如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降低。如果家长中有一方是冲动型、情绪失控的人,还会导致孩子由于受惊吓而长期尿床。如果母亲遭暴力打击,孩子会感到极度不安全,因为保护弱小生命的他的妈妈都自身不保,他还怎么“活”下去?本能的害怕,令孩子在幼儿园里退缩,不合群,害怕与妈妈分离,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求低。在小朋友当中,各种心智和行为发育显得相对落后。
儿童期
儿童阶段父母常大吵大闹,会给孩子带来羞辱感。如果父母是为他的事争吵,孩子就会显得很难受,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做恶梦,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低人一等,上课时心事重重。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说离婚,那就像有把剑悬在孩子的头上了,他的生活似乎就在等着这把剑掉下来,真正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的孩子,学习没心思,做什么事都兴趣索然,成绩越来越差,自尊感低,由此又引来了老师的低评价的打击,进入恶性循环,对他今后的人格成长产生一定影响。
美国一项历时17年的心理研究发现:夫妻闹矛盾时,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压抑愤怒的夫妻日后的死亡率是表达愤怒的夫妇的5倍。吵架是夫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也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内心的探索,而吵架是一种艺术,夫妻双方都需要掌握吵架的目的和表达的规律。
那么,如何减少夫妻吵架给孩子的伤害?摇篮论坛网友hulin_999说“为了孩子的健康做父母的一定要忍”,摇篮网友半夜淘提醒说“孩子的性格一定要家长耐心培养的,否则等成型了就迟了”,摇篮网友仔仔H妈妈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父母吵架的学问
学问一:吵架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什么问题要等孩子离开后,再进行沟通。但千万不要冷战,因为那样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孩子会不知所措,甚至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父母的不和,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学问二:吵架后要当着孩子面和好,轻轻松松“一笑泯恩仇”,并好好安慰一下受惊孩子的情绪。并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宽慰解释。
学问三:要勇于承认错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语言、行为、甚至连“吵架”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
学问四:把握程度,尽量不要让争吵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这样也能减轻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物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环境生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些创伤终身难以愈合。
新生儿为啥不肯吃母乳
现在许多夫妻都没有生育、喂养经验,有许多新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吃大人的奶,实际上,这不能怪孩子。
不是孩子不认母乳,而是妈妈没有及时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力。在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妈妈没有及时给宝宝喂母乳,而是先喂了牛奶,那么小宝宝很快(一般也就是3天左右)就会适应“牛奶”的口味。而且橡胶的奶嘴又柔软,孔口又大,宝宝吃起来又快又省力;牛奶的糖分还比母乳高,甜甜的,让小宝宝觉得好喝极了。如果等宝宝适应了牛奶,再让他回过头来换吃母奶,且不说气味上又腥又咸,那些偏细的奶管就让宝宝费尽了力气。吃一顿奶还要累出一身汗,小宝宝自然难以从命。
因此,新生儿刚从母腹来到人世的最初半小时是很关键的。一个弱小的生命初到人世时,那种体验并不像成年人想象的“换了个新环境”、“又新奇又好玩”;新生儿从温暖舒适、很暗但很满足的母腹出来,对比强烈的寒冷感和光线刺激会让他很不舒服,温度、湿度、压力、呼吸方式全变了!外面的世界如此嘈杂、混乱、空旷、冷漠,多么孤立无援!面对这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宝宝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会紧张得发抖……
这个时候宝宝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把赤身露体的小生命放入母亲的怀中,当宝宝听到母亲的心跳,贴着母亲的体温,闻到熟悉的气味,就会感到莫大的安慰,会产生再度与母亲结为一体的心理渴望。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把乳房给他,小家伙一定会紧紧地抱住乳房,拼命地吸吮。虽然这个时候妈妈的奶汁还没有正式准备好,还只能提供少许稀清的初乳,但他(她)可不管有没有奶,他最(她)需要的不是乳汁,而是乳房!所以他(她)会非常卖力地吸吮,这是小家伙的心理需求啊!
这就是小宝宝的第一次“及时奶”。当他(她)得到心理安慰的时候、获得了和母亲结为一体的安全感的时候,他才稍稍稳定下来。也可以这样说,在孩子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是母亲给了他温暖宽厚的胸怀,是母亲给了他极大的心理支持,这是最深刻的亲子情感的体验,同时也给他上了人生第一课——到这个世界就是要握着小拳头、为奋斗而来,自己的饭碗自己找。
因此说,天下没有不吃母奶的孩子,只有不懂儿童心理的家长。懂了这个道理,就会在小宝宝刚刚出生的一小时以内,看得懂他惊恐的眼神和求助的渴望,尽最大可能去抚慰他的焦虑和不安。
为什么与新生儿保持亲近很重要
婴儿们在妈妈的子宫里成长九个月后,随着她们心跳的慢慢跳动,新生儿们会本能地渴望与母亲亲密。宝宝哭泣的时候常常是希望自己能被妈妈抱起来安慰安慰。研究表明,婴儿经常被抱着的会很少哭泣。通过满足婴儿们密切接触的需要,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接触周围的新世界时感到有安全感。
婴儿从一个小的、黑暗的、封闭的子宫环境中到一个巨大的、明亮的、开放的新世界的过程是一种质的突变,所以你要保证让你的孩子可以亲近你,这样做能够帮助孩子更容易的适应这个变化过程。让孩子与你亲近也可以被称为是妊娠第四阶段,也就是让你的宝宝慢慢认识这个新世界的阶段,婴儿需要尽可能多的靠近你,因为这样的亲密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和安心。以下是与婴儿增加密切亲近的实际可行方法:
皮肤接触
当你的孩子出生,让她躺在你的怀里,再用毛毯盖住你们俩。这有助于调节宝宝身体的温度,同时安抚她,与她亲密无间。确保将与宝皮肤接触这一条写在你的生育计划里,如果你是母乳喂养孩子的话,皮肤接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与孩子保持亲密接触有助于刺激宝宝喝奶的本能,因此你需要保证你的奶供水应足够。 肌肤相亲的不仅仅只是在新生儿成长的第一年里,以后也要不断的与孩子亲近,这是一个抚慰一个过度挑剔的小家伙的好方法。
将你的宝宝抱起来
抱着孩子是满足宝宝对你的亲密需要的最好的方法,让你的手臂自然的抱着孩子,当幼儿生气发脾气时,这样的方法特别有助于让幼儿安静下来。如果你将孩子举起来,或者抱得较高,甚至会让幼儿感到失重。
睡觉时靠近你的宝宝
建议你在你的宝宝刚出生的六个月里和她睡在同一个房间的同一个床上。因为这有助于降低发生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 和宝宝睡在同一个房间里,在夜间的时候,你可以很快处理你婴儿的夜间需要。
关注婴儿的一些细节
妈妈要快速学习婴儿的语言,包括他们的交流方式。你的宝宝很清楚她需要被抱起来做什么事,所以尽量留心宝宝的一些细节。关注宝宝的小细节,满足她的需要,不仅会帮助你的宝宝放松一下,也会让她的冷静下来,不再哭泣。
记住,与婴儿保持亲近不仅仅是妈妈们的义务,也是爸爸们需要做的事,婴儿和爸爸皮肤接触一样可以舒缓宝宝们的情绪。
孩子出疹子怎么治疗好的快
每半个小时测量体温,高烧时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突然发烧,大不必过于惊慌。首先测量体温如果超过38.5℃可以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处理。
给孩子额头贴退热贴,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脖子、胳肢窝等发热部位。
这个时候做父母可能是最辛苦的时候了,每隔半个小时给孩子测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一直维持在39℃以上,孩子出现哭闹烦躁甚至惊厥,可以尝试使用美林、泰诺林等儿童退烧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不要过于担心,安慰自己是关键。
有些家长看孩子发热马上带到医院,最后医生判定是发烧或者咽炎,会给开一些退烧药,其实医生是不敢下是出疹子的定断,不敢让家长和孩子去扛,给你开的药物其实就是给你开个心理安慰剂。
80%以上的幼儿都会经历出疹子的过程,出疹子时一般药物对它时不起作用的,给孩子吃药也只能是找个心理安慰。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抚慰孩子的同时,安慰自己和家人。
不要带孩子出门,多给孩子喝白开水,补充维生素,晚上睡觉不要盖太厚。
此时的孩子不宜出门见风,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即可。
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可以稍微放些糖,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利于孩子发汗和排尿,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白天可以给孩子洗澡,也有助于散热。
这里有个窍门:给孩子可以喝点香菜根煮的水,有利于发汗退热。
儿童火力强,晚上睡觉不要给孩子盖太厚,不利于孩子身体散热。
多陪孩子,给予关怀。
此时的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很高,希望妈妈一直抱着,所以妈妈需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这也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出疹子后不要让他抓挠,不要给孩子洗澡。
三四天后孩子退烧后疹子就发出来了,红点主要分布在前胸、后背、脖子、脸部、胳膊、臀部等部位。这时他会觉得皮肤瘙痒,不要让他自己抓破了,不然容易发炎,出个两三天不痒了就慢慢消退了,不留任何痕迹。可以陪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使用玩具逗他,转移孩子注意力。
如果孩子瘙痒严重,就去医院开点止痒的药剂进行擦拭,谨遵医嘱。
也不要给孩子洗澡,会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疹子的消退。
八个月宝宝出疹子怎么办
1每半个小时测量体温,高烧时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突然发烧,大不必过于惊慌。首先测量体温如果超过38.5℃可以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处理。给孩子额头贴退热贴,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脖子、胳肢窝等发热部位。
这个时候做父母可能是最辛苦的时候了,每隔半个小时给孩子测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一直维持在39℃以上,孩子出现哭闹烦躁甚至惊厥,可以尝试使用美林、泰诺林等儿童退烧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不要过于担心,安慰自己是关键。
有些家长看孩子发热马上带到医院,最后医生判定是发烧或者咽炎,会给开一些退烧药,其实医生是不敢下是出疹子的定断,不敢让家长和孩子去扛,给你开的药物其实就是给你开个心理安慰剂。80%以上的幼儿都会经历出疹子的过程,出疹子时一般药物对它时不起作用的,给孩子吃药也只能是找个心理安慰。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抚慰孩子的同时,安慰自己和家人。
3不要带孩子出门,多给孩子喝白开水,补充维生素,晚上睡觉不要盖太厚。
此时的孩子不宜出门见风,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即可。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可以稍微放些糖,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利于孩子发汗和排尿,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白天可以给孩子洗澡,也有助于散热。这里有个窍门:给孩子可以喝点香菜根煮的水,有利于发汗退热。儿童火力强,晚上睡觉不要给孩子盖太厚,不利于孩子身体散热。
4多陪孩子,给予关怀。
此时的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很高,希望妈妈一直抱着,所以妈妈需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这也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5出疹子后不要让他抓挠,不要给孩子洗澡。
三四天后孩子退烧后疹子就发出来了,红点主要分布在前胸、后背、脖子、脸部、胳膊、臀部等部位。这时他会觉得皮肤瘙痒,不要让他自己抓破了,不然容易发炎,出个两三天不痒了就慢慢消退了,不留任何痕迹。可以陪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使用玩具逗他,转移孩子注意力如果孩子瘙痒严重,就去医院开点止痒的药剂进行擦拭,谨遵医嘱。也不要给孩子洗澡,会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疹子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