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判断脂肪肝呢

如何判断脂肪肝呢

1.肝脏B超检查

肝脏B超检查,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

2.血清脂质分析

中性脂肪、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均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升高,最有诊断价值。约54%病例胆固醇升高,但血清胆固醇浓度与肝组织活检肝内脂肪量无关。

3.肝活检

肝的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但因其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较难为病者接受。目前多作鉴别诊断之用。脂肪肝活检标本可见: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4.肝功能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ALT、AST中、轻度升高,罕见高度升高。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血清胆红素异常;80%以上血清胆碱酶升高。

5.CT和MRI

CT对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高于B超,对脂肪肝有诊断、分型、量化及鉴别论断的意义。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能更清楚地与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等相鉴别。但其价格较高,而MRI价格较CT更昂贵,对脂肪肝的诊断优势不明显。

检查脂肪肝的方法有哪些?对于常见的一些对于脂肪肝的检查方法已经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现在大家应该有了一些认识。也希望每一位脂肪肝的患者朋友们都能够抓紧时间,积极的对待疾病治疗的问题,做好治疗前的检查工作。同时生活中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吩咐去做,注意饮食和休息。

脂肪肝的检查手段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脂肪肝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脂肪肝的诊断检查项目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肝脏超声检查,并进行血清学检查,明确肝功能情况。常用的化验检查项目包括:

1.血清学检查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70%~80%左右。CT平扫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平扫密度比值≤1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根据肝/脾CT密度比值可判断脂肪性肝病的程度。

3.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然是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对鉴别局灶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肿瘤、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和糖原贮积病等有重要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确诊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二、影像学检查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三、肝活检超声检查

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四、CT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五、B超诊断脂肪肝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 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3、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 上述第l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 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确诊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2、影像学检查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3、肝活检超声检查

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4、CT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5、B超诊断脂肪肝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 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3、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 上述第l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 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检查脂肪肝的方法有哪些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常见有四环素、丙戊酯、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啶、氨甲喋呤、某些抗肿瘤药及降血脂药等)。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四)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因肝活检有创伤性,患者难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于:

(1)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

(2)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

(3)无症状性可疑NASH,肝活检是唯一诊断手段;

(4)戒酒后ALD或ALD有不能解释的临床或生化异常表现者;

(5)肥胖减少原体重10%后肝酶学异常仍持续者,需肝活检寻找其它原因;

(6)任何怀疑不是单纯肝细胞脂变或疑多病因引起者。

如何判断是否有脂肪肝

大多数脂肪肝无不适表现,多见于年龄41~60岁,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医生查体可以发现:肝大、脾大、蜘蛛痣。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均为肝硬化前期病变,前者约50%将发展为肝硬化。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的肝硬化进程慢、机率低,需在急性肝炎基础上才会发展至肝硬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并存的中年女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较易发展为肝硬化。

如何判断是否有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的肝肿大:约90%患者的肝脏可扪及,30%轻度肝肿大,如肝脏贮脂占肝重的40%以上时,可有明显肝大,但为无痛性。肝脏虽肿大,而其形态依然保持正常。若检查肝脏时其质地正常,或稍觉柔软。并且表面平滑且无触痛,便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性。

但因为脂肪肝其质地较柔软,所以虽然肿大,而在腹壁下触诊往往难以触知。如有营养过多所致的肥胖症、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慢性结核病、各种严重贫血等疾患存在时,则可帮助判断是否已患有脂肪肝。肝肿大还多见于各型病毒肝炎、肝脏肿瘤、阿米巴脓肿、肝硬化、肝结核等,故明确诊断时还应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来确诊。

8种食物预防脂肪肝

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很高的,所以我们能吃到很多有营养的食物的,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营养比较丰富了,所以很多人都是有脂肪肝的问题的,但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其实预防脂肪肝我们也可以从饮食上改善的,吃什么食物能预防脂肪肝呢?

1.绿茶: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可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

3.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4.大蒜: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5.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可排出体内多余的钾盐,维持正常的血压。

6.牛奶:因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

7.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可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前列腺素A对人体也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8.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保持人体酸碱平衡。甘薯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吸收胃肠中较多的水分,润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并可将肠道内过多的脂肪、糖、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降脂作用。

此外 ,一日三餐定时限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零食(特别是甜性零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对常年嗜酒者来说,彻底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惟一有效的方法。

脂肪肝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目前诊断脂肪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百分之九十。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百分之百。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脂肪肝的一些比较有科学依据的检查方法就是这么多,祝愿这些能够给患者带来福音,帮助患者及时的检查出疾病,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对于患者来说既能够早日减轻病痛,有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病史、临床表现:人们在出现脂肪肝的表现后,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检查。

①人们在出现脂肪肝的症状反应后,患者如果想要确认自身是不是患上了这种疾病,可以从过去史中有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者。如酒精性脂肪肝有长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肥胖、糖尿病、静脉高能营养、使用有关药物及接触毒物都有各自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区别。

②人们在得了脂肪肝这种疾病后,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表现,患者在出现脂肪肝的症状反应后,如果发现有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做胃镜检查是否存在慢性胃炎等)及排除胃神经官能症者,或者肝脏肿大,平,滑,软,边缘钝圆,无明显压痛,且无其他确定肝病者,排除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吸虫肝、肝寄生虫等肝脏疾病,通过这些可以简单判断是不是得了脂肪肝。

2、实验室检查

这是脂肪肝的诊断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人们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时,可以通过以下这些内容判断是不是得了脂肪肝:①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轻度增高,但这些均为非特异性变化(即不一定为脂肪肝,也可以为其他肝病所有的化验异常)。②血浆球蛋白常有变化,蛋白电泳检查,特别是α1-、α2-及β-球蛋白有增高,血胆红素增高仅见于脂肪肝伴胆汁淤积者。③有高脂血症。即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β-脂蛋白可有明显升高,通过这些可以判断脂肪肝,因此大家知道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后,要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

3、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

这是诊断脂肪肝的主要方法之一,人们在采用这项检查时,可以通过B型超声、CT、MRI检查,这样才能正确诊断这种疾病,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肝细胞内、外脂肪浸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室脂肪肝的改变可出现中性脂肪堆积在线粒体或其他细胞器中,这是诊断脂肪肝的主要标准之一。

相关推荐

脂肪肝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清学检查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70%~80%左右。CT平扫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平扫密度比值≤1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根据肝/脾CT密度比值可判断脂肪性肝病的程度。 3、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然是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对鉴别局灶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肿瘤、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和

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呢

1、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2、影像学检查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

轻度脂肪肝危害有多大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患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大中城市的患病率高达10%,其中又以25~50岁的男性居多。脂肪肝已成为一种都市常见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体检时被检查出患脂肪肝时,往往是轻度的,人们都不太重视,简单地认为多运动,少吃肉就行了。其实,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一定要区别对待,然后根据病因去治疗。 轻度脂肪肝危害并不“轻”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而不易引起重视。而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脂肪肝已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对于肥胖型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人们多少都有所

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区别

简单的说,肝脏只有单纯的“肥胖”称为脂肪肝,如果合并明显的肝脏坏死,肝功能反复异常,则称为脂肪性肝炎。 单纯的脂肪肝进展缓慢,预后较好,而脂肪性肝炎可能进展为纤维化,个别可发生肝硬化。那么怎样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呢? 1.通过B超加上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出现肝功能异常:ALT、AST、ALP、r-GGT和血清胆红素升高)来诊断。 2.肝穿刺取肝组织送病理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金标准。由于肝活检有创伤性,一般人难以接受这一检查。当B超及实验室检查遇到难题时,才建议做肝活检。 Tips: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如何诊断

①病史:脂肪肝无特异性症状。约半数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有易疲劳、食欲降低、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恶心、暖气等。患者可能有长期饮酒史或有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及中毒性肝损伤等病史。部分患者可触及肝肿大,并可有轻度压痛。 ②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浆球蛋白变化,特别是α1、α2及 β脂蛋白增高,血清GGT、ALT、AST活性轻度增高或正常。但这些均为非特异性的变化。 ③B超和CT检查:脂肪肝B超检查可见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升减弱。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CT扫描示肝脏密度比其

脂肪肝检查项目

一、人体学指标。几乎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患者均存在内脏性肥胖,因此对肝病就诊者要常规丈量人体学相关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腰臀等。其中腰围和腰臀比是反映内脏性肥胖的良好指标。对于肥胖者减肥治疗效果的评估,腰围比体重更能说明问题。 二、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检测。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GGT轻度升高,而血小板降低、AST升高,且AST/ALT比值1,以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改变,提示可能已发生肝硬化。25%~40%的NASH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

脂肪肝早期症状表现 怎么发现早期脂肪肝

脂肪肝的诊断以B超检查最有实用价值,一般做肝脏B超检查,根据脂肪肝的声像图表可做出判断。此外,血液检查中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蚩白、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增高也可以提示脂肪肝

脂肪肝危害有多大

轻度脂肪肝危害并不“轻”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而不易引起重视。而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脂肪肝已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对于肥胖型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人们多少都有所了解。然而,对于血脂异常也可引起脂肪肝这一点,知者不多。其实,高血脂增加了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影响了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使脂类代谢能力降低,更易导致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而形成脂肪肝。血脂代谢异常,其最重要、最突出的危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相应器官或组织供血不足,导致冠心病、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及周

预防脂肪肝饭后忌饮茶

现在人们经常在酒足饭饱后要喝杯茶,这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预防。吃荤的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此外,还要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尤其要控制晚餐摄入量,以占一日总量的30%为宜;营养要均衡,食物安排要多样化,最好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食肥肉和动物脂肪。进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合适的体重;坚持体力劳动和合理运动,增

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如何区别

脂肪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 脂肪肝其实就是“肝脏肥胖”,多数和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所谓代谢综合征症状并存。 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患者应同时检查有无并存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疾病。李瑜元认为,如果有合并这些代谢性疾病,应积极开展综合诊治,但也不必太紧张,单纯的脂肪肝患者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大多数人预后良好。 脂肪肝调查显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脂肪肝患者,44%病情稳定不变,34%减轻,只有22%加重。患者年死亡率约2%。,并不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死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相关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