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何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何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I 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见于 50 岁绝经前后妇女。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 65 岁以上女性和 70 岁以上男性发生的骨质疏松为Ⅱ型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医学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

第1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第2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属于此类。

第3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生化检查: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型。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

(1)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

(2)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

(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

X线检查:基层医院受条件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束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面积、骨矿密度。

骨质疏松症患病的类型有哪些

骨质疏松发病可见于各种年龄阶段,但是老年相对集中,患上骨质疏松对于患者来说,身体活动受限,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椎体变形,造成患者机体老化。根据骨质疏松表现的症状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就是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类型。

首先,按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之一: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第二,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第三,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还有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其次,专家又指出,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 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第二, 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这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之一。

骨质疏松对于患病人群来说,疼痛、易骨折、呼吸功能的下降,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老年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患病后应及早治疗,避免诱发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进行分类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行分类呢,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简单的骨质加快丢失的表现,骨质易脆而增加老人的的风险,关于女人而言,更年期的女人荷尔蒙削减是加快骨质丢失的原凶,而关于男性而言,雄性激素相同具有保持骨质密度的功用。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症状

临床类型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主要发病因素为年龄老化。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指伴有明确的原发病或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继发性病因者,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内分泌疾病:

①肾上腺皮质疾病:库欣病,阿狄森病。

②性腺疾病:促性腺激素增高症,非正常绝经性骨质疏松症,性腺功能减退。

③垂体疾病: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

④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⑤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⑥胰腺疾病:糖尿病。

(2)骨髓疾病: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病,转移瘤,高歇病,贫血(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肥大细胞病。

(3)肾脏疾病:肾衰竭,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4)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性多关节病。

(5)胃肠道疾病:胃肠吸收障碍综合征,胃切除术,肠道旁路等。

(6)肝脏疾病: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或特发性)。

(7)先天性结缔性组织病:成骨细胞缺陷症,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os综合征及Marfan综合征。

(8)药物因素:类固醇类药物,肝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制剂,抗酸剂(铝制剂)。

(9)营养因素: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AD过多,钙缺乏,蛋白质缺乏。

(10)废用因素: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瘫痪,宇宙飞行引起的失重,骨折后。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1)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2)青壮年,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3)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2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骨密度测定,骨吸收骨形成的指标测定,骨质疏松不难诊断。

在绝经后妇女或老年人,有易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如老衰,种族遗传,生活习惯,运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摄入咖啡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及骨折有关,在早期,骨质疏松较轻者,常无明显不适感,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然而到了中晚期,则出现局部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有外力或轻微外力即骨折,甚至呼吸障碍。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随之增加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以脊柱、髋部及腕部骨折多见。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遗传背景不同,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是不同的。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

①原发性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由破骨细胞介导,最常见于绝经不久的女性(多在51~65岁),为高转换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与高龄、慢性钙缺乏、骨形成不足有关。

②继发性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血液病、胃肠道疾病、长期卧床、制动等。

③第三类为特发,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多数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95 %以上。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对于该问题进行了介绍希望大家有所了解,同时也希望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主要发病因素为年龄老化。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指伴有明确的原发病或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继发性病因者,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内分泌疾病:

①肾上腺皮质疾病:库欣病,阿狄森病。

②性腺疾病:促性腺激素增高症,非正常绝经性骨质疏松症,性腺功能减退。

③垂体疾病: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

④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⑤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⑥胰腺疾病:糖尿病。

(2)骨髓疾病: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病,转移瘤,高歇病,贫血(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肥大细胞病。

(3)肾脏疾病:肾衰竭,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4)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性多关节病。

(5)胃肠道疾病:胃肠吸收障碍综合征,胃切除术,肠道旁路等。

(6)肝脏疾病: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或特发性)。

(7)先天性结缔性组织病:成骨细胞缺陷症,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os综合征及Marfan综合征。

(8)药物因素:类固醇类药物,肝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制剂,抗酸剂(铝制剂)。

(9)营养因素: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AD过多,钙缺乏,蛋白质缺乏。

(10)废用因素: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瘫痪,宇宙飞行引起的失重,骨折后。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1)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2)青壮年,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3)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2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骨密度测定,骨吸收骨形成的指标测定,骨质疏松不难诊断。

在绝经后妇女或老年人,有易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如老衰,种族遗传,生活习惯,运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摄入咖啡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及骨折有关,在早期,骨质疏松较轻者,常无明显不适感,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然而到了中晚期,则出现局部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有外力或轻微外力即骨折,甚至呼吸障碍。

骨质疏松疼痛的分类

骨质疏松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类: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4、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3、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4、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5、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综是所述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分类。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此篇文章后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吧!

骨质疏松的分类有哪些呢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有哪些类别

"骨质疏松分为哪两类,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三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以内,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以及骨组织的结构变化,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骨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是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确。"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

①原发性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由破骨细胞介导,最常见于绝经不久的女性(多在51~65岁),为高转换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与高龄、慢性钙缺乏、骨形成不足有关。

②继发性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血液病、胃肠道疾病、长期卧床、制动等。

③第三类为特发,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多数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95 %以上。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对于该问题进行了介绍希望大家有所了解,同时也希望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需要做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在骨的高转换状态(例如Ⅰ型骨质疏松症)下,这些指标可以升高,也可用于监测 治疗的早期反应。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见于绝经后妇女或高龄男女,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女性绝经后骨组织发生一种退行性变化所致,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占很大比例,约90%以上。 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明确,他不是由于年龄所致,是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等诱发骨组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骨的坚韧度降低。 容易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性腺功能下降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肝炎、胃手术后、慢性腹泻等。

骨质疏松症分哪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 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 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Ⅱ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 ~10 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65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2、继发性骨质疏松 因某些疾病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一些生活习惯造成的骨质疏松。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有多种,包括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疾病、肝硬化等,或做过胃切除术的病人;慢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肾癌及血液系统肿瘤等经常会

骨质疏松症能治愈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是在 30~35 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避免晚年出现骨质疏松,就得在 35 岁之前打好基础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对于骨质疏松症,通过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仅占全部骨质疏松症的 10%~15%,多数患者在去除原发病后骨质疏松可完全恢复。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OP)是指因

骨质疏松症能治愈吗

1、原发疾病的治疗:积极寻找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对于有效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病因明确,应及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一般措施:注意进食含钙丰富、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在不影响对原发病治疗的前提下,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加阳光照射、增加机体的协调能力、防止摔跤,避免酗酒和嗜烟,慎用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的其它药物。 3、基础药物治疗:包括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其活性代谢物等。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特别需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伴有高钙血症,如肿瘤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则应禁忌使用钙剂及维生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

对于骨质疏松都有哪些认识误区

虽然骨质疏松疾病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骨科疾病,可是有许多人对于这种疾病存在着许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会让患者的病情更加的严重,会让患者的身体受到进一步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于骨质疏松都有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

灸足三里能防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老年性退化、性激素缺乏等关系密切。肾主骨,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养骨,故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精不足有关。 肾俞为背俞穴之一,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临床曾报道过刺激肾俞穴,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祛痹、补虚助阳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男女老幼皆可应用。 艾灸肾俞穴可以益肾纳气、填精补髓、强腰健脊。本方法与目前临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其他方法相比,在降低医疗费用和预防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症状分类有哪些

任何一种疾病在医学上都是分成几个种类的,当然骨质疏松也不例外,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都不是很清楚。那么,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分类?医生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其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早期症状不明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和药物等一些因素诱发。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瘤﹑白血病﹑恶性肿瘤﹑贫血﹑长期卧床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肝素﹑皮质激素等等。 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