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刺风池注意事项 风池穴位常用配伍

针刺风池注意事项 风池穴位常用配伍

1.配风门,肺俞,列缺,支正,迎香,针刺泻法,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外感风寒,肺失宣肃之感冒,咳喘。

2.配合谷,外关,曲池,大椎,针刺泻法,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疗风热侵袭之感冒,头痛。

3.配合谷,外关,睛明,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疏散风热,清热明目,治疗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

4.配睛明,太冲,侠溪,太阳,针刺泻法,清肝明目,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

5.配肝俞,曲泉,肾俞,复溜,针刺平补平泻法,滋补肝肾,清热明目,治疗肝肾阴虚之夜盲,青光眼,斜视,近视等。

6.配上星,印堂,迎香,太冲,少商,少商速刺急出,余穴针刺泻法,祛风清热,通利鼻窍,治疗风热上扰,肺热炽盛,肝胆火盛之鼻渊,鼻衄。

7.配翳风,听会,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旺之耳鸣,耳聋。

8.配合谷,颊车,外关,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止痛,治疗风火上扰之牙痛。

针刺后溪注意事项 后溪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平补平泻法或泻法,祛风散寒,通督止痛,如配肩髃,肩髎,臑俞,治疗风寒入络之肩凝证;配风池,大椎,天柱,肩外俞,列缺,治疗外感风寒之落枕,头项强痛;配肩髎,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八邪,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手腕拘急,手背痛。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如配天柱,风府,治疗风热头痛;配少商,鱼际,合谷,治疗风热咽痛;配风池,翳风,听宫,支沟,治疗风热耳鸣。

3.配身柱,天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通督醒神,治疗风痰上蒙心窍之痫证。

4.配劳宫,水沟,上脘,大钟,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5.配大椎,筋缩,百会,水沟,针刺平补平泻法,柔筋止痉,治疗督脉筋脉拘挛强急之痉症。

6.配大椎,曲池,外关,丘墟,针刺泻法,和解少阳,驱邪截疟,治疗邪伏少阳之疟疾。

风池穴怎么针刺

风池针刺方法

取穴法:正坐位或仰卧位,乳突后方,项肌隆起外侧缘,与耳郭软骨根下水平线交界处。

进针方向:针尖向内下朝人中或鼻尖方向,从后外斜向前内与矢状成45°。

进针深度:进针0.3-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同侧头部。

作用主治

风池位居脑后,乃是风邪汇集,入脑的要冲,本穴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解表,疏风清热,醒脑开窍,明目益聪的作用,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热病汗不出,偏正头风,头昏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鼻塞鼻衄,耳聋耳鸣,颈项疼痛,不得回顾,落枕,荨麻疹,中风不语,失眠癫疾等症。

注意事项

在针刺时,针尖稍向下,不要针尖偏上,也不应操作时使针尖朝向对侧眼窝或颧骨方向,最危险的针刺方向是向上朝对侧眼球方向深刺,因为此方向正好与椎动脉及延髓下段所在部位相对应,如果施治稍有不慎,针尖即有可能进入枕骨大孔,刺伤椎动脉或延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事故。

针刺少商有什么作用 少商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宣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明目,如配廉泉,合谷,翳风,曲池,外关,治疗外感风热之乳蛾,喉喑,喉痹;配睛明,攒竹,合谷,太阳,治疗风热目痛;配少关,商阳,关冲,治疗温热毒邪壅滞之痄腮。

2.配廉泉,尺泽,内庭,翳风,解溪,针刺泻法,清泻肺胃之热,利咽止痛,治疗肺胃热盛之乳蛾,喉痹等。

3.配风池,迎香,大椎,合谷,针刺泻法或大椎点刺出血,清热泻肺,利鼻止衄,治疗肺经蕴热之鼻衄,鼻渊等。

4.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井穴,十宣点刺出血,苏厥开窍,泄热宁神,祛风止痉,如配水沟,十宣,合谷,太冲,丰隆,劳宫,治疗中风闭证及厥证属实者;配大椎,合谷,内关,中脘,足三里,治疗中暑呕吐;配水沟,大椎,曲泽,内关,神门,十宣,合谷,治疗热病神昏;配大椎,合谷,太冲,阳陵泉,治疗风热小儿惊风。

5.配水沟,劳宫,丰隆,大钟,针刺泻法,清热泻火,化痰宁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少商点刺出血,宣肺清热,止咳平喘,如配肺俞,风门,列缺,合谷,治疗风寒感冒,咳嗽;配合谷,曲池,尺泽,大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

7.配膻中,孔最,大椎,丰隆,合谷,补复溜,养阴润肺,清利咽喉,治疗阴虚肺燥之喉喑。

神经衰弱灸什么穴位

穴位一:神门穴,神门穴中的神是指心主神明,并且心藏身而言;门制出入之处,二者相结合称之为神门,神门穴的位置在尺侧腕后第二条横纹头凹陷中的位置,经常按摩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心痛等疾病。

穴位二:风池穴,风池穴中的池指小的凹陷处,该穴是风邪窝积之所,所以叫风池,风池穴在人体中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的位置,该穴位有治疗神经衰弱、头痛、近视、感冒、高血压等疾病的作用。

穴位三:百会穴,百会穴是位于头顶正中处,两耳尖连线与头部中线的交点处的穴位,百会是形容多的意思也就是指是三阳五会之所的意思,具有治疗神经衰弱、头痛、头晕、中风、健忘、失眠等疾病的作用。

风池疼是什么原因

风池穴位于头颈后大筋与儿垂平行处。这个穴位有疼痛的感觉,多与颈椎问题,腰痛,肾虚,或用力不当所导致的损伤有关。比如颈椎出现疲劳的时候,颈椎过度疲劳的时候,颈椎压迫了神经根,椎基底动脉缺血,就会导致颈部有酸痛感,风池穴正处于颈部附近,因此也会有疼的感觉出现,脑供血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头晕,睡眠不佳。

风池有疼痛感的时候,可以通过检查后,确定具体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用按摩,刮痧或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配伍大椎,后溪,可祛风活络,止痛。

刮痧:用角刮法点按风池穴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配伍睛明,太阳,太冲,可明目止痛。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法灸风池穴5-1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配伍阳白,颧髎,颊车,可行气活血。

针刺曲池的好处 曲池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大椎,合谷,内庭,商丘,通里, 冲阳,针刺泻法,清泄阳明经热,治疗热入气分,阳明经热之大热,大汗,渴饮,心烦甚或神昏谵语等症。

2.配内庭,中脘,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清胃泄火,治疗胃火炽盛之口中腐秽,渴喜冷饮,呕吐,便秘,身热面赤,净重,喉痹,齿痛龈肿,衄血等。

3.配大椎,合谷,内关,针刺泻法,清暑解表,化湿和中,治疗中暑轻证之头晕,头痛,身热,胸闷,恶心,口渴,烦躁等。

4.配天枢,上巨虚,梁门,大肠俞,阴陵泉,针刺泻法,化湿清肠,治疗大肠湿热之腹痛,腹泻,痢疾等。

5.配列缺,肺俞,尺泽,合谷,太渊,针刺泻法,解表宣肺,化痰止咳,治疗风寒袭肺,肺气失宣之感冒,咳嗽。

6.配风池,风门,血海,针刺泻法,祛风清热,调和因为,治疗风热客于肌肤之风疹,荨麻疹。

针刺颊车穴怎么操作

颊车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双眼平视,下颌角前方,下颌枝后缘前一横指与下颌体下缘上一横指交界点。

简易取法:

1.上下齿咬紧时,一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是穴。

2.以食指第1指指关节宽度,由下颌角前上方量1横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上斜向下内直刺与水平面成85°(或从后刺向口角方向)。

进针深度:直刺0.3-0.5寸,或斜刺头地仓2-3寸,或向上齿或下齿方向刺,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

作用主治

颊车为足阳明胃经之穴,该穴可熄风清热,开关通络。《甲乙经》认为该穴可以治疗“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千金方》认为该穴可治疗“久风,卒风,缓急诸风,卒发动不自觉知,或心腹胀满,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闭,耳聋,或举身冷直,或烦向恍惚,喜怒无常,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张始觉发动。”现代临床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牙髓炎,肩周炎的治疗。

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合谷,太阳,四白,下关,地仓,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面痛等。

2.配下关,承浆,合谷,水沟,针刺泻法,清热开关,治疗热极生风之小儿惊风,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

3.配合谷,曲池,下关,内庭,劳宫,针刺泻法,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治疗风火或胃火颊肿,齿痛等。

4.配翳风,风池,下关,大迎,合谷,中渚,针刺泻法,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治疗热毒蕴结之痄腮,咽喉肿痛等。

5.配商阳,内庭,天突,廉泉,针刺泻法,泄热开音,治疗实热失音。

6.配复溜,太溪,针泻颊车,针补复溜,太溪,滋阴补肾,清热通络,治疗肾虚牙痛。

针刺丝竹空注意事项 丝竹空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如配攒竹,四白,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配头维,率谷,太阳,风池,外关,治疗风热头痛;配外关,风池,合谷,下关,颊车,治疗风火牙痛;配翳风,攒竹,四白,地仓,治疗风邪入中之面瘫。

2.配睛明,太冲,太阳,行间,侠溪,针刺泻法或丝竹空点刺放血,清肝泄胆,治疗肝胆之火上炎之暴风客热等。

3.配太阳,角孙,睛明,肾俞,肝俞,光明,针刺补法,补虚明目,治疗肝肾不足之赤脉传睛,目翳等。

4.配水沟,百会,合谷,针刺泻法,熄风醒脑,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瞳子髎针刺深度 瞳子髎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明目通络止痛,如配头维,风池,太阳,合谷,治疗风热头痛;配合谷,四白,少商,攒竹,足临泣,治疗风热目翳,目赤,目痒痛;配风池,翳风,阳白,地仓,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攒竹,太阳,行间,侠溪,太冲,针刺泻法,疏散郁热,清泄少阳,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经郁热之迎风流泪,怕光羞明,目翳多眵等。

3.配风池,头维,率谷,悬颅,中渚,针刺泻法,疏利少阳经气,治疗少阳头痛。

4.配睛明,养老,肝俞,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养血通络,治疗气血不足之夜盲。

5.配少泽,太冲,针刺泻法,疏肝清热,通络止痛,治疗肝经郁热之女子乳肿。

风池针刺方法 风池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等结构。

风池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风池治疗疾病的方法

1.采用艾条灸风池穴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位置;采用艾条悬灸风池,血海,睛明,瞳子髎等穴位5-10分钟,能有效缓解迎风流泪症状。

2.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并配伍合谷,太阳穴一同按揉,每穴揉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可有效治疗头晕头痛症。

3.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风池,配伍天柱,肩井穴,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可治疗颈项强痛。

针刺 阳池常用配伍治疗

1.配翳风,风池,耳门,角孙,合谷,侠溪,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治疗少阳风火之偏头痛,耳聋,咽喉肿痛,口干等。

2.配风门,天柱,大椎,针刺泻法,清热散寒,调和气血,治疗邪在少阳之寒热头痛。

3.配大椎,后溪,液门,曲池,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治疗疟疾寒热往来。

4.配脾俞,肾俞,三阴交,照海,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补肾,治疗脾肾亏虚之消渴。

5.配外关,阳溪,腕骨,四渎,合谷,尺泽,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手臂拘挛,腕痛,腕下垂等。

手三里穴针刺怎么操作

手三里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作用主治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里,有居之意,穴居肘髎为3寸,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和胃理肠,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牙痛,颊颌肿,肩膊疼痛,上肢不遂,手臂顽麻,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

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相关推荐

透穴刺治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

一、器械准备 28号1.5~3.0寸毫针。 二、操作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取穴法,以下操作均取坐位。 1.脑空透风池 刺法:由脑空穴呈30°角刺入风池穴,进针1.5~2寸,以快速小幅度转,200转/分,行针3分钟,留针30分钟。 2.玉枕透天柱 刺法:由玉枕穴呈30°角刺入天柱穴,进针1.5~2寸,以快速小幅度捻转,200转/分,行针3分钟,留针30分钟。 3.脑户透风府 刺法:由脑户穴呈30°角刺入风府穴,进针1.5寸,以快速小幅度捻转,200转/分,行针3分钟,留针30分钟。 4.风池风池 刺法

颈椎病能针灸治疗吗 颈椎病针灸的穴位

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根据颈椎病临证分型,督脉、足太阳经证可配伍风府穴、昆仑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小海穴、少泽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风寒痹阻可配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可配伍肝俞穴、肾俞穴。兼有头晕头痛症状的可配伍百会穴、风池穴;伴

强直性脊柱炎针灸

(1)取穴:穴取风池、颈、背部夹脊穴、肾俞。 (2)方法:针刺时行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温灸时间为5分钟。每天针灸2次,15天为1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 (3)手法:患者取俯卧位,脊柱后凸、变形者在其胸部垫一软枕,或作扶椅背。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刺1—1.5寸,捻转泻法1分钟;华佗夹脊直刺1~1.5寸,上下反复3次;肾俞直刺1~1.5寸捻转平补平泻后加灸。 2、示例二(1)取穴主穴:肝俞、膈俞、夹脊穴、肾俞、血海、足三里。 配穴:合谷、委中、阿是穴、丰隆、阳陵泉、曲池、风池、风府、大楗、三阴交、悬钟

针灸对面瘫有用吗 面瘫辩证施治针灸法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用补法,针灸并施。 针刺处方:合谷,颊车,足三里,翳风。 治法:活血通络,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合谷,曲池,风池,太冲,足三里。 配穴:眼睑闭合不全配太阳,鱼腰,四白;面肌松弛配下关,颧髎,迎香,口角下垂加地仓,承浆;并可用艾条温灸风门,肝俞,大椎,脾俞,膈俞,足三里等穴(每次选2-3穴,温灸15-20分钟),或用梅花针在患侧眼,面部轻叩刺。 治疗功效:补刺合谷,足三里,能旺盛阳明经气血而祛风寒;刺颊车,翳风,能疏通面部经络;平泻曲池能活血;刺风池,太冲能调和肝胆经气血;温灸风门,

止咳穴位 风池

位置:位于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 做法:拇、食指指腹同时分别按揉双侧风池穴2~3分钟。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正值秋乏季节,人们如何解乏提神呢?中医认为,身体有3大养生穴位,常按可缓解身体疲劳,提神解乏。 1、百会穴 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2、太阳穴 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 3、风池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此穴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风府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清热。配大椎,曲池,尺泽,鱼际,针刺泻法,治疗风热感冒;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鼻衄。 2.本穴安神定志,熄风止痉,化痰定惊。配神门,太冲,大陵,丰隆,膻中,针刺泻法,治疗痰火癫狂;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治疗风痰痫证;配水沟,井穴,太冲,丰隆,劳宫,风池针刺泻法,治疗中风昏迷不语;配水沟,太冲,针刺泻法,治疗肝风内动之惊风。 3.配中脘,行间,水泉,印堂,针刺泻法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聪耳明目,清热散风,如配外关,曲池,合谷,听宫,治疗风热上扰之耳鸣,耳聋,耳疮;配睛明,丝竹空,太阳,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目翳,暴风客热。 2.配风池,太阳,率谷,丘墟,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通络止痛,治疗少阳风火头痛,目眩等。 3.配听会,耳门,行间,太冲,丘墟,清宣少阳,治疗肝胆三焦火盛,循经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4.配丰隆,内庭,清热化痰,治疗痰火上扰,壅阻耳窍之耳鸣,耳聋等。 5.配支沟,内庭,足窍阴,清泻少阳,阳明郁热,治疗少阳,阳明郁热上攻咽喉之咽肿,

风池针刺方法

取穴法:正坐位或仰卧位,乳突后方,项肌隆起外侧缘,与耳郭软骨根下水平线交界处。 进针方向:针尖向内下朝人中或鼻尖方向,从后外斜向前内与矢状成45°。 进针深度:进针0.3-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同侧头部。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正值秋乏季节,人们如何解乏提神呢?中医认为,身体有3大养生穴位,常按可缓解身体疲劳,提神解乏。 1、百会穴 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2、太阳穴 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 3、风池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此穴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