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外关穴清热解表

人体手臂穴位分布图及作用 外关穴清热解表

位置: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拔罐位置: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热病,头痛,腮腺炎,中耳炎,耳鸣,耳聋,高血压,牙痛,落枕,偏瘫,上肢痛等。

外关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外关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后区,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快速取穴法:

1.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内关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或仰卧,俯掌,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腕横纹上2寸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外关穴为三焦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阳经主外,维护人的体表,按摩外关能有效调动阳维脉的功能,等于通过外关将火调向体表,所以本穴是解表退热要穴,也是小儿退烧的常用腧穴;不少上班族因压力大,长时间劳累,水分补给不足,久坐导致气血循环不畅,以至于诱发目赤肿痛,牙痛,痤疮等上火症状时,通过按摩穴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按摩外关的方法

1.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2.用拇指按揉外关穴,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3.治疗偏头痛的时候,先用手指找到痛点,边揉边推,力道由轻到重,持续3-5分钟后,再按揉疼痛侧的外关穴3-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怀孕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孕妇风寒感冒可推拿穴位缓解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迎香穴善通鼻窍,风寒感冒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按揉此处可得到缓解。

位置: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刺激合谷穴可以起到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拿捏此处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不适症状。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风寒感冒时通过按揉曲池穴、谷穴、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等症。

冬天怕冷中医教你按摩这几个穴位

足三里

老话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刺激足三里有着抗疲劳、增加血红蛋白等功效,还能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手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三阴交

女人要抗衰老,就要气血畅通,才能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而三阴交就是抗衰老的神奇穴位,所以要保持年轻,常按按这个穴位吧。

取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手法:用力按揉两腿的三阴交穴各1-3分钟左右。

太冲穴

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能清肝泻火,舒肝解郁,调经和血,疏肝理气,是治疗肝病的特效穴。

取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

手法:在按摩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血海

血海穴是女人补血的大穴。中医上有“补气找气海、补血找血海”之说,所以常按摩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的功效。如果女孩的月经量过多或者不足,都可以通过血海穴来调理。

取穴: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上方约2寸,屈膝时肌肉隆起处。

手法:双手拇指放在双腿血海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轻轻罩住膝盖,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用力点按10秒钟,再按揉2-3分钟。

曲池

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对曲池穴进行刺激能清热利湿、祛风解表、调和营卫,还能促进排毒从而减压。

取穴: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头外0.5寸的位置。

手法: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两手交换按摩1-2分钟。

外关

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

取穴: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

手法:食指按压,用力均匀,持续1-3分钟,有酸重感。

合谷

止痛止血的急救要穴,女生经期时,按摩合谷穴,达到有酸麻、重胀感时疗效就能起到止痛作用。另外,对合谷穴进行刺激还可以疏风清热、通络、润面泽颜。

取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取穴。

手法:将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用力按对侧手的合谷穴,持续1分钟,此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酸胀或酸痛感。

吹空调后发烧吃什么食物好 按摩退烧

功效: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痛、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快速退烧。按摩大椎穴还可以间接补充人体的肾中之阳,增强抵抗力。

大椎穴位置: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香穴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曲池穴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功效:合谷穴俗称〝虎口〞,为大肠经的原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住的地方。按摩合谷穴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感冒,可以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谷合穴位置: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按摩方法:将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100下,每天3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功效: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外关穴,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治疗耳鸣、头痛等症状。

外关穴位置:伏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2寸(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以会酸胀为主。

用毫同时针刺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3个穴,是最好的降体温方法。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肩井穴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肝俞穴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库房穴

1.库房穴位置:

库房穴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库房穴取穴方法:

库房位于胸部,当第一肋间隙,旁开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库房穴功效:

库房穴有理气宽胸,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膻中穴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乳根穴

1.乳根穴位置:

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乳根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3.乳根穴功效: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期门穴

1.期门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期门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3.期门穴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外关穴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阳陵泉

1.阳陵泉位置: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阳陵泉取穴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3.阳陵泉功效:

降浊除湿,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作用。

丰隆穴

1.丰隆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2.丰隆穴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小腿外侧的膝眼和外踝,然后找到这两个位置连线的中点,该点与颈骨前缘外侧1.5寸平齐的位置就是丰隆穴所在。

3.丰隆穴功效:

丰隆穴具有消胃胀、祛痰湿、减肥的作用。

膺窗穴

1.膺窗穴位置: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膺窗穴取穴方法:

膺窗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膺窗穴功效:

膺窗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止咳宁嗽,消肿清热作用。

冬天必知泡脚秘方

中药泡脚

可用肉桂50g、吴茱萸100g、生姜150g、葱头50g、花椒50g(用纱布包好),水煮10分钟,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日一次。也可以每日泡浴或用中药泡浴半个小时,驱寒效果也很不错。

注意:有高血压、心脏病、温度感觉障碍等人群勿用此法。

穴位按摩

冬日手脚冰凉,可以试试自我按摩、热熨穴位或叩击经络的方法,以助快速驱寒。

1)搓擦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双手对搓,擦到手心微热。

2)搓擦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部(见右下图),用手掌快速搓擦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

3)按压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深层有一股动脉。按压气冲穴,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部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4)搓擦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见左下图)。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可用手掌掌根来回摩擦,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每次3分钟。

5)热熨神阙穴:神阙穴在肚脐中,脐乃“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可将双手掌相对搓擦至发热,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6)热熨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体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操作方法同热熨神阙穴。

敲打经络

平时有空时,手握小拳敲打四肢经络,如手臂外侧即手三阳经、手臂内侧即手三阴经、下肢外侧即足三阳经、下肢内侧即足三阴经,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让阳气温煦四肢,驱散寒邪。

艾灸疗法

艾草性纯阳,可以驱寒邪、通经络、补元阳、调正气,所以对治疗外感寒邪、阳虚内寒都有奇效。艾灸常用保健穴位:百会穴、大椎穴、命门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可以疏风散寒、行气活血、温补元阳。

食疗祛寒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医学经典《金匮要略》,有“驱寒第一方”的美誉。

备好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和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八角和桂皮少许,黄酒及调料,加入清水适量,炖煮两小时即可。

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八角、桂皮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作用广泛的中药,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上述配方可以有效温补气血、补虚祛寒。

坚持运动

手脚冰凉的人不妨经常做一些运动,如慢跑、跳绳、打太极拳、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四肢气血循环,从而让全身热起来。但不建议做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大量出汗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适量饮酒

可以饮适量的米酒或红酒,也可以请专科医生开方,针对个人体质用中药泡酒,每天少量饮药酒来帮助祛寒。

下肢保暖

有的人穿得很臃肿,却不觉得暖和。其实保暖衣物的穿戴也有讲究的。出门风比较大时,记得戴上保暖帽、围巾、手套,要特别注意腿脚部的保暖,着厚袜或穿保暖鞋。下肢保暖做好了全身就不感觉寒冷。着衣要贴身,但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

三伏天期间是很适合艾灸的,三伏天期间进行艾灸,有利于将人体体内的湿气以及寒气排除体外,三伏天艾灸可艾灸以下部门:

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主要是通过在穴位处进行艾灸烘烤、熏蒸达到以上作用,人体身上分布的穴位是很多的,不同穴位所起到的效果不一样,想要去湿气寒气,那么建议艾灸丰隆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曲池穴等穴位比较合适,具体如下:

1、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脚踝上侧26-27cm左右,与胫骨前缘大概两中指的距离,主要可化痰祛湿。

2、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三寸,约10cm处,三伏天适当进行,可帮助人体驱寒祛湿,其次还具有一定具有培本固元等其他作用。

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10cm左右的位置,按压有酸痛感,艾灸足三里穴可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4、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在肚脐正中线,肚脐上4寸,约13cm左右的位置处,艾灸中脘穴除祛湿外,还可以治疗肠胃不适的症状。

5、曲池穴:曲池穴当手臂弯曲时,肘弯内侧会挤压出纹路,在纹路的尽头即为曲池穴,可以起到祛风除湿、清热解表、消肿止痛等作用。

乳腺增生拔罐方法图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1.库房穴位置:

库房穴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库房穴取穴方法:

库房位于胸部,当第一肋间隙,旁开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库房穴功效:

库房穴有理气宽胸,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1.乳根穴位置:

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乳根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3.乳根穴功效: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1.期门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期门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3.期门穴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1.阳陵泉位置: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阳陵泉取穴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3.阳陵泉功效:

降浊除湿,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作用。

1.丰隆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2.丰隆穴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小腿外侧的膝眼和外踝,然后找到这两个位置连线的中点,该点与颈骨前缘外侧1.5寸平齐的位置就是丰隆穴所在。

3.丰隆穴功效:

丰隆穴具有消胃胀、祛痰湿、减肥的作用。

1.膺窗穴位置:

膺窗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2.膺窗穴取穴方法:

膺窗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

3.膺窗穴功效:

膺窗有宽胸理气、消痈止痛,止咳宁嗽,消肿清热作用。

三伏贴贴哪里缓解颈椎病

1.位置:

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3.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强筋骨,清邪热。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

1.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3.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1.位置: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2.取穴方法:

侧腕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按之肉起兑肉之端。取穴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侧腕,伸直前臂,曲肘的取穴姿势。

3.功效:

润化脾燥,生发脾气

颈椎不好拔罐拔哪里

1.夹脊穴位置: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2.夹脊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3.夹脊穴功效:

按摩夹脊穴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曲池穴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曲池穴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曲池穴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1.手三里位置:

手三里穴在人体的前臂,标准定位是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2.手三里取穴方法:

我们取穴手三里的时候先要让手臂屈起,找到曲池穴,然后沿着曲池穴和阳溪穴的连线往下移动两寸(即三横指)就是手三里的所在之地。此处按压的时候会有疼痛感。

3.手三里功效:

手三里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腧穴,具有很好的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功效。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 ,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半夜小孩发烧家里没药怎么办 按摩外关穴

功效: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外关穴,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治疗耳鸣、头痛等症状。

外关穴位置:伏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2寸(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以会酸胀为主。

用毫同时针刺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3个穴,是最好的降体温方法。

相关推荐

发烧刮痧哪里 发烧刮痧刮哪里

1、大椎穴 大椎穴是督脉与人体6条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交汇之处,6条阳经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因此大椎穴可以总督一身之阳气。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颈后最高点,会摸到两个椎骨,上方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大椎穴所处位置。 刮拭长度:大椎穴上方5cm刮至下方5cm ,力度稍大,速度快一点的泄刮。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刮拭部位微微发热即可。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手肘关节连接点凹陷处。曲池穴可解表热、泻内火。 又名“虎口”,

冬季泡脚保健秘方

穴位按摩 冬日手脚冰凉,可以试试自我按摩、热熨穴位或叩击经络的方法,以助快速驱寒。 1)搓擦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双手对搓,擦到手心微热。 2)搓擦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部(见右下图),用手掌快速搓擦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 3)按压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深层有一股动脉。按压气冲穴,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部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4)搓擦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见左下图)。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

治疗肩周炎艾灸哪里好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秉风穴 位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支气管炎等。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肩井穴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功效:此穴具有祛风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

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微闭平视,放松心情,调匀呼吸,静息1~2分钟。 按揉风池穴 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渐重按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发际线上,大筋外侧凹陷处。 掐合谷穴 方法:用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上,其余4指置于掌心,由轻渐重掐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镇痛。 位置: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手指并拢,虎口根部。 合按内、外关穴 方法:用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外关穴和内关穴,对合用

超赞穴位减肥 原来减肥还能这样做

穴位减肥号称是一种健康,安全,快速的减肥方法,通过疏通人体经络,打通人体经脉,刺激人体相关穴位,将体内多余脂肪从脂肪库里游离出来,经分解、消耗,通过大小便、汗腺排除体外,在调畅身体的同时达到瘦身效果。 穴位减肥的同时也要配合饮食计划减肥,运动也是有必要的,多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更有效的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能量代谢。可搭配辅瘦产品,比较顶级的 Amywish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肉碱成分高效助力运动燃脂减脂,富含的多重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同时帮助养成易瘦体质,长效持久瘦身。 穴位减肥通常通

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经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清除,这种情况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而致热的因素未被清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此时,若再以推拿方法治疗,体温可再次下降数小时。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风寒感冒可取生姜三片、老葱白二节、红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风热感冒可取桑叶3克、菊花5克、冰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 【手法选择】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

肩髎的定位在哪里

肩髎的准确位置图 肩髎穴在人体肩部,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上臂外展平举时,在关节部可呈现两个凹陷窝,后者为肩髎,按压有酸胀感。 2.上臂垂直,在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约2横指处,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按压有酸胀感。 肩髎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隶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水在此化雨冷降于地部,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对肩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有明显的缓解治疗作用,常用这个穴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疾患。此外,按摩肩髎能增

宝宝发烧怎么办

1、大椎穴 大椎穴是督脉与人体6条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交汇之处,6条阳经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因此大椎穴可以总督一身之阳气。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颈后最高点,会摸到两个椎骨,上方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大椎穴所处位置。 刮拭长度:大椎穴上方5cm刮至下方5cm ?? 力度稍大,速度快一点的泄刮。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刮拭部位微微发热即可。 2、曲池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手肘关节连接点凹陷处。 曲池穴可解表热、泻内火

外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穴穴位解剖

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经前动,静脉肌支;布有绯浅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