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哪些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不良行为刚冒头

事实证明,孩子之所以养成不良习惯,往往与第一次发生这种行为时,父母没有进行及时正确教育和指导有很大关系。

孩子一旦犯了大错或闯了祸,内心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内疚感。这种时候,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父母的教导和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帮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时候,孩子还小,很多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存在一些不良举动,并不是孩子“坏”或不够好。当自己的孩子被认为是坏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及时发现,并给他们足够的信任 。

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相信孩子在失足或犯错之后,一定能悔过自新。这样就能在孩子不良行为刚暂露头角时,就得到及时纠正。

受挫时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父母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拿孩子刚学骑车的时候来说吧。相信很多孩子在刚学骑车时,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把握不准方向、经常摔倒等,这时候,孩子就容易畏难,甚至退缩。

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千万别说:你怎么那么笨,这点事都学不好。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就是笨,我就是学不好,那我干脆就不学了。这样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困难,是不是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做不好的事情干脆趁早放弃。

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告诉他,你一定行,然后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孩子成功了,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孩子心里就会有种克服困难的成就感。这对他以后的面对人生的困难,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他克服学习、生活中种种困难的动力。

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考试进步了多少名次、被老师表扬、评为“三好学生”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这样就能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注意,这种时候,孩子也容易因取得成绩而引发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马虎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另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妈妈打扫卫生等,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如果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就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

做客或待客时

很多孩子,在家明明很听话,可是一旦带他去做客,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有人把这种行为成为“人来疯”)孩子的放任骄蛮,会让大人觉得很没面子。这时候,如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还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想让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家长就必须在做客前,就对孩子做相应的指导,或者说:我们来做个约定,如果你做不到的话,以后妈妈再也不带你去了哟。

待客时,也是孩子学习待人接物礼仪的最佳时机。在家里即将来客人时,提前告知孩子:宝贝,某某阿姨要来我们家做客咯,要不要做个乖孩子,给阿姨留个好印象?

以这种提前约定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且,孩子都有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做客回来或者客人走后,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此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的任何恰当时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不只是以上的4点。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好时机还有很多,当孩子有崇拜的偶像时、当开完家长会回来时、当孩子经历失败时、当孩子享受成功时、当带孩子一起逛超市时……

只要家长留心发现,原来教育孩子有很多的时机,抓住这些时机,再配上得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孩子讲究时机。当然,这也需要家长用心发现、耐心等待,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准确、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不会让家长失望!

教育孩子的方法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学会夸奖孩子。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

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对于独生子女: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

好家长教育孩子9大时机

1、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 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父母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2、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父母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 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3、孩子感受委屈的时候:父母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 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父母的告诫了。

4、父母与老师交流的时候:父母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 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5、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父母不应训斥,而应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 给予点拨,帮其走出“困境”。

6、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父母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子最需要的,很 多时候,循循善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7、孩子对某些事物心怀浓厚兴趣的时候:父母应积极支持、鼓励,推动孩子去 寻求知识,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8、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是教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 念的极好时机。

9、外出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 现丑,所以这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 长处,恰当提出希望。

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当孩子困惑时

每个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在这些时候,他们往往特别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此刻也正是家长教育他们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家长抓住孩子渴望学习经验的心理,及时帮孩子进行必要的疏理,不失为教育的最佳策略。因为此刻,无论家长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孩子都会很容易地接受,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学校中考得了好名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奖励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家长也不要忽视孩子因取得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马虎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另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家长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犯错时

综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许多多的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他们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在当时的情景下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励着他们一生的成长。无数事实证明: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而犯错的过程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在犯下错误的同时,孩子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引导孩子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做客时

有很多孩子在家很听话,但是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让大人很没面子。这时,如果家长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因此,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家长就必须在做客前和做客中对孩子做一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做客后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此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好孩子的几句话

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世界中学生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有多高

表扬孩子也是教育孩子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哦。6岁的家家也是如此,小家伙只要一听到溢美之词,就会立刻神采飞扬。

在生活当中,我经常会表扬家家:呀,家家你真棒!太厉害了!真了不起。但是最近,我发现家家的自信心非常膨胀,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在其他孩子面前表现得霸道。星期天和邻居玩游戏的时候,他居然一把推倒了邻居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听我指挥?”

我狠狠批评了儿子。同时进行反思,最后我觉得是因为我对他表扬太多。“其实表扬没错,重要的是你要用具体的语言。要让孩子知道他哪儿优秀,哪儿还做得不够。”家家爸替我分析道。如:儿子主动收拾了玩具,你应该这样表扬他:谢谢你帮妈妈整理房间。妈妈回到家,还以为田螺姑娘来了呢,心里好快乐。谢谢宝贝。

我点头,原来这样啊。表扬要有针对性,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表现优秀在哪儿。所以,当我知道儿子拣到一元钱,在班里找到失主归还时,我立刻表扬了他:“你把钱还给了小朋友,做得很对。你那么爱吃棒棒糖,却没有拿钱去买,忍住了没吃,妈妈真为你高兴。”家家笑了:“其实,我也想把钱装口袋里。但想到老师说要拾金不昧就不敢了。”我立刻点头:“嗯,听老师话,家家你会越来越优秀。”

往后,只要家家做了好事,我表扬时都会用具体语言。家家主动洗碗,我会说,妈妈最喜欢你分担家务了;家家出外和我的男同事打招呼,我会说,叔叔夸你讲礼貌,妈妈听了很开心呢;家家在医院给奶奶叫护士,我会说,宝贝真懂事,都会关心照顾奶奶了等等。当然,每当家家做错了事,我的批评也很有针对性,再也不用一些笼统的词汇去否定家家。慢慢地,在我的表扬中,家家的性格很阳光,表现也越来越好了。

这是,我在生活中表扬孩子的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也写你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娃娃。

焦虑症会遗传吗 可以避免焦虑症“遗传”吗

可以。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即可。

很多时候家长对已自己的焦虑情绪很难察觉,往往会被认为是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孩子好。而这种“过度关注”的行为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给孩子。

要避免“遗传”,父母就需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身体、保健、心理特征,学会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特别是在心理叛逆期。

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第一,生日时。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第二,就餐时。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第三,交际时。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第四,旅游时。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

第五,家务劳动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他(她)三四岁时教其干诸如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入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第六,有成绩或过错时。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的同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进一步;有过错,应帮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并“约法三章”,使孩子养成知错即改的好习惯。

教育就藏在生活的点滴当中

教育就在生活点滴

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博物馆时,买门票,需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大好时机。看到门旁盛开的花朵,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一闻。这是在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其对事物的注意力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要是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制止孩子说:“花儿是给大家观赏的,摘花不好的行为。”进入到博物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文化的进程,看看有什么是和现在相同的,看到以前的器具,告诉他和现在的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博物馆中有不同的画作,可以让孩子去数一数有多少副画。看到有人乱扔纸巾,问孩子他们的行为正确吗?要是你,你会怎样做?喝完的饮料瓶、剥掉的果皮要扔进垃圾桶。这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够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哦。

智能开发也可同时进行。

在孩子数画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是问孩子2多还是3多,孩子可能一时间回答不上了。爸爸妈妈可能认为孩子不聪明,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 不会。其实,只是你没掌握好教育的方法而已。爸爸妈妈可以拿出5个棒棒糖,一边放3个,一边放2个,让孩子说3多还是2多,这个时候孩子就能很快的说出正确答案。只要重复几次,孩子对数目的认识就能够从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哦。平时下楼梯的时候也是学习数数的好机会。一边走一边数1、2、3、4……平时吃饭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数数有几个碗,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数数有几个人在吃。教材就在生活当中,只是看你能不能发现而已。

教导3岁以内的孩子识别方向对于大多数爸爸妈妈来说是很困难的。然而,在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可以一边帮孩子穿衣服,一边说:“宝贝伸左手。宝贝蹬右脚。”这样孩子就会能够认识到左右的概念。在孩子12个月大的时候,问问孩子,你的左手在哪里,孩子就会伸出自己的左手哦。

孩子学习认字也是从兴趣开始的。玩具上的字能够让孩子知道字是代表着事物。此时,爸爸妈妈应该抓住机会,教导孩子认识孩子,增加孩子对汉字的好奇心,这样孩子就可能继续学习下去哦。

教育孩子时间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是否用心。要知道,你们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启蒙老师,教育就藏在生活的点滴当中。

教育孩子要抓住黄金时期

一、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目标要求,使其一时热情变为持久的行动。

二、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于点拨,帮其走出“困境”。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

四、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五、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是教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念的极好时机。

六、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家长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时候,循循善诱能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七、孩子对某些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家长应积极支持、鼓励,用兴趣推动孩子去寻求知识,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八、外出作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献丑,所以这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恰当提出希望。

九、老师来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十、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犯错家长该怎么教育

心理学家:孩子犯错是学习的过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著名心理学家于东辉表示,孩子天生就是要从犯错误中慢慢成长的,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而且他们会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成长,犯错就是学习的过程。

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而不是地想到怎么惩罚,更不能以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于东辉解释说,从心理学来讲,打骂对孩子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有研究表明,经常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是在父母关爱下成长的孩子,则出问题的几率会小很多。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他好,打骂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是教育的好时机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声呵斥,去阻止孩子犯错,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将其“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和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犯错”在什么地方,告诉他下次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反思,孩子会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孩子犯错时家长应遵循7个一原则

1、避一避

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

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此时,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来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批评,并认真思考、改正。

4、绕一绕

借助讲述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冷一冷

有时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沟通是教育孩子的桥梁

沟通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手段。父母想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孩子进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父母可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以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在家庭中,亲子关系较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督促而主动地学习、上进。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不管父母怎样教育,结果都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有心结,亲子沟通的障碍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妈妈,就是不善于跟孩子进行沟通。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来一只老鼠,吓你一大跳。”成功的父母,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并成功地引导孩子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仅能达到引导孩子行为的目的,还可以教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如今的社会,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多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所以现在的孩子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很早熟。可是孩子还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分辨能力,这时,就非常需要父母为他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

与孩子沟通之前,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事实上,父母和孩子沟通,是为了促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就等于教育成功了一半。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要吃什么 芹菜

新年吃芹菜,寓意勤快。年夜饭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其中,芹菜的“芹”与“勤”谐音,教育晚辈做人。做事要勤劳,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父亲为何把孩子的教育推给母亲

日本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另一方面,从各种不同角度研究日本教育方法的外国学者也在不断增多。我因为工作关系,与外国的日本教育研究者经常有谈话的机会。一次,一位美国学者突然说了这样一句令我大惑不解的话:“日本的母亲真是威胁和恐吓的专家。”

最近有机会向这位学者重新请教一下,在听过他的一番解释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位外国专家的观点。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日本母亲惯用的伎俩是吓唬孩子说,“妈妈不管你了。你自己一个人呆在那里吧。天黑了,鬼要出来了。”以前则是“抓小孩的人贩子来了。”孩子吓坏了,自然会带着哭腔求助于母亲。母亲在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之后,就会回过头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好了,不要怕,有妈妈在,鬼不敢抓你。”

这位研究者认为,这是日本的母亲不愿让孩子离开自己的一种心理表现。据这位学者讲:

“美国的母亲是肯定不会说这种话的。她们会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黑暗的地方也不可怕。世界上没有鬼。所以即便是爸爸妈妈都不再你身边,也不要害怕。因为你一点不比大人差。这样说,当然是鼓励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去独立生活。”

美国的母亲希望孩子尽早离开自己独立生活。因此,她们从小就拼命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如这位美国学者所说,日本的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惜使出威胁的手段,这的确是害怕孩子离开自己的心理在作怪。这也可以说是国民性的不同。但我认为,日本的父亲也应该承担一半的责任。

在日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最近的年轻夫妇提倡教育孩子是两个人的共同责任。可一旦有了孩子,父亲就以工作忙为由,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儿地推到母亲身上。如果教育孩子成了母亲的责任,不管是不是愿意,都势必会加深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日本工作的某法国女性,在周刊杂志上这样解释自己离婚的原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丈夫存在着意见分歧。我们每天为这件事情争论不休,最终无法达成一致。”

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夫妇对话,并因达不成一致而导致离婚,这符合法国人的性格。

且不说离婚,如果父亲能参加到孩子的教育中来,那么至少可以改变日本现在的母子关系。

教育孩子的方法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学会夸奖孩子。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对于独生子女: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

相关推荐

怎样帮助孩子学礼仪

一、如何让孩子学成礼教 春节时我国传统节日,所以有很多传统的礼节和习俗。所以家长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像孩子传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礼教。孩子在将来的道路上懂得谦虚和礼貌。那么必定被人青睐。下面就以春节为例。来讲讲该如何让孩子学成礼教呢? 春节教育孩子的一个最佳时机。第一孩子有时间,第二家长也有时间。第三外部气氛也很适宜。有些家长对礼教并不重视。这大概也因为自身对传统也知道的不多。所以导致不重视。礼仪修养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懂礼貌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德。 过年很容易给

老人干涉父母教育孩子该怎么破

1.和老人多沟通 拎清利害 年轻父母应该和家里的老人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化解两代人育儿方面的差异与矛盾,彼此做一些妥协与让步。虽然宝宝还小,但却习惯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年轻父母要让老人分清爱和溺爱的差别,不能太过纵容和娇惯。要知道,一味地袒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规矩,同时也使父母的正当管教失去了威严,最终耽误的还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妈妈沟通无效,为了避免婆媳矛盾,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老公的作用了。 2.全家建立统一战线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家庭所有成员要达成统一战线,千万不能父母忙着管教,

五类父亲影响子女职场前程

“问题父亲”对儿子的影响 超级成功型父亲 如果你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现可能会远远不及你真正的能力,你在事业上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 “计时炸弹”型父亲 如果你“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或者提出异议。 被动型父亲 如果你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表达上会有障碍。在一个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

青春期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有时无可避免,但很多家长采取的方式无非就以暴制暴,此种方法不理智,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叛逆孩子普遍的问题,家长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暴躁情绪也会渐渐改变。 青春期孩子发脾气最不可取教育太多就孩子屈服,满足他的要求,面对孩子乱发脾气,家长要保持冷静,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迁就,可以先对孩子采取冷淡手段,事后与孩子一起分析他发脾气的原因,细心的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在从错误行为中吸取教训。 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父母对其采取的态度很关键,既不能听

教子应循三大原则

当今父母为何难当?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家庭教育专家许建国提出,家庭教育首先应从家长教育开始。许建国分析,造成如今父母难当的原因有五: 第一,现在社会文化多元了,生活环境变了,孩子复杂了;第二,父母管教孩子还用着自己当孩子时的经验,然而两个时代的孩子不一样;第三,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望子成龙越来越心切,教育孩子越来越烦躁;第四,父母爱子天经地义,父母教子不会变通,容易造成两个极端:0到12岁的“前半段”教育溺爱、迁就、娇惯、满足、让步,12岁到高年级,唠叨、训斥、打骂、强制、放弃。 “两极分化”中国

宝宝长肉刺硬撕行吗

孩子皮肤娇嫩,又活泼好动,指端表面近指甲根部的皮肤常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倒刺,即“肉刺”,有些孩子出于好奇或觉得碍事,就经常用手去乱撕。结果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肉刺根部皮肤真层损伤,这种情况不仅会引起孩子手上皮肤的疼痛出血,还极有可能会引发甲沟炎。出现这种情况后,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发展成为甲下脓肿甚至脓性指头炎,需切开排脓才能治愈,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痛苦。 因此,专家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家长要教育孩子好好保护手指,养成常剪指甲的习惯。一旦出现“肉刺”,要教育他们不要用手去撕。处理时可用酒

殴打并不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多少年来,“棍棒底下出孝子”已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一句俗语。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世代相传。现在,多数家长的民主意识虽然比以前已大有改观,但,有少数家长仍保留着封建家长式的遗风,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时,常常采用打的办法。笔者认为,这种办法十分有害的。 首先,打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当着许多人或其他孩子的面打孩子,更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打孩子,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家长经常打孩子,容易使本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孩子形成胆小、怯懦、冷淡、撒谎等性格特点。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 再次,打孩子

做好性格教育孩子拥有心灵之美

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往往只看着儿童成绩优秀与否,并不很在乎他的修养,品德,其实这教育的弊端。事实上父母们应该教会孩子非对错,爱与奉献,这才最重要的,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1.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父母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需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形象,至少要让孩子知道爱心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物质。所以在孝敬老人上,父母需要给孩子做一个典范,让孩子知道自己也需要敬重长辈,尊敬父母,不要摆公主少爷脾气,这并不一个有礼貌的人应该做的。所以家长们需要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4建议让孩子更有爱

南希的三岁的儿子对车很痴迷。 他的小妹妹西恩娜也喜欢汽车,因为她对她哥哥喜欢的东西,无论好的还坏的,也都很喜欢。南希跟儿子说,尽管你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影响着妹妹,但举手投足间,妹妹已经深受你的感染了。南希不确定他能理解多少,但她相信重复教育孩子的好办法,总有一天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 仁慈、同情心、慷慨、合作等,这些都21世纪人们获取成功的必备技巧。懂得聆听别人,有同情心,会团队合作的孩子在将来肯定能获得成功。 最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有一项研究,让九到十一岁的孩子在一个月内的每一周都做三种善举。

教育孩子这十个时机见效快

一、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孩子在校运会上因故没能拿到名次,在最沮丧的时候如果所听到的不父母的鼓励,而“也不看看自己块料”、“没得本事瞎逞能”的讥讽,他 必定对父母没有好感,以后对体育也很可能再无兴趣。相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训斥,而首先肯定其已经尽到了努力,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 二、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