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道歉明辨是非得好开始
孩子学会道歉明辨是非得好开始
幼儿由于年龄的特性所致,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经常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再加上责任意识不足,通常在做错事后不懂得如何道歉。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学会道歉是一门不可少的功课。当孩子有错误的行为产生时,父母需要在第一时间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以及勇于认错,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让此习惯变成自然。
孩子需要道歉吗?
过去的孩子以“父母”为中心,因此顺从性较高,只要父母叫孩子做的事,孩子大部分会遵从。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有自主性,顺从性减低、责任感减弱、好奇感扩大、感恩心衰退,而这些因素也造成孩子常犯一些错误行为,例如:打人、咬人、抢玩具、撕书、乱扔玩具、随便乱涂墙壁、乱画桌子、每样饼干都咬一口就扔掉……等,但是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不好的行为;相反地,他会告诉你一箩筐的原因……
孩子犯了错,伤害了别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小,哪里会道什么歉,实在要道歉,也是家长代替。”由家长替孩子“认错”,有害无利。其一,家长认为这是疼爱孩子,但实际上,这种疼爱并不是真正的疼爱,而是在袒护孩子的过错,孩子没有从错误中获得应有的教训,也难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其二,由于“犯了错误反正又父母担着”,孩子可能会反复犯错误。孩子伤害了别人,就应该自己去道歉,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原谅,也是从小建立责任感,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便将来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正确。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对认错产生畏惧感。
孩子不愿意道歉的原因:
五六岁之前,很少有孩子能够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同情心是诚恳道歉的基础,但它是一项需要很多年才能慢慢发展完全的社会技能。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才能够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理解自己的伤害性行为带给他人的影响。
说“对不起”意味着承认自己做了坏事,在3岁左右的孩子的意识中,做坏事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坏小孩。
儿童的“骄傲”和“自尊”。儿童的小小骄傲与自尊比同情心发育地相对要早,这也让他不愿意说“对不起”,既使他真地觉得抱歉。在他看来这是保留自己面子的一种方式。
父母的暴怒也可能使情况变得糟糕,彼此僵持。你的愤怒可能在他心里激起同样的愤怒反应。你越是大吼大叫发脾气,他就越不愿意说“对不起”。甚至,他还会采取很暴力的手段反抗你——气急败坏地踢人。或者完全被你的暴怒吓坏,简直不能够道歉。
教孩子学会道歉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观念:能够面对错误,能够向别人道歉是一种勇气。在儿童还没有勇气面对问题时,等待他,用爱的能量去呼唤他,陪伴他一同去面对。那么,我们就帮助儿童明白了什么是勇气,并一起蓄积了勇气的能量。
1、让孩子学会认错
孩子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孩子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孩子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畏惧感。
2、孩子犯错要及时纠正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孩子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这样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孩子,父母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
因此,如何处理孩子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孩子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孩子认错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孩子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尊敬。
孩子被错怪了怎么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孩子,或是因不了解事情经过而错怪孩子,甚至是错罚孩子,事后才发现错不在他。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往往有如下几种行为反应:
1、不当回事。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会记仇,大人犯了错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
2、转移视线。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发现错怪孩子后故意岔开话题,文过饰非。如发现错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转而问“你今天的画画完了吗?”第二种是当错怪孩子的事实被澄清后,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别的错处来掩饰自己的窘迫。如妈妈责怪孩子弄乱了抽屉,事后才得知是爸爸干的,一时下不了台,于是转而指责孩子乱放玩具等,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3、以其他许诺来代替道歉。这类家长在发现错怪孩子后,心中存在歉意,又恐直接道歉损害了父母的权威形象,便以物质、精神许诺来代替悔意。诸如:“明天我给你买一个大洋娃娃。”或“星期天我带你去儿童乐园玩。”等等。
很显然,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时间长了,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学到的是懦弱、不坦诚,学会的是推诿责任和逃避现实。而在多次的失望、委屈,甚至愤恨心态中更加轻视父母。
其实,正确的做法很简单,当发现错怪了孩子时,应弯下腰来,面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声:“真对不起,孩子,刚才是爸爸(妈妈)错怪了你,你能原谅爸爸(妈妈)吗?”您会发现孩子很快会对你微笑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1、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解除双方心中的不适,孩子将从家长的态度中学会错误,以诚相见。
2、不但不会失掉或降低家长的权威形象,相反大大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人与人心灵上的亲密感,是心理上深刻的需求,在这种民主、互尊的家庭气氛下,孩子绝不会因父母的一声道歉而轻视他们,反而会因父母的泱泱大度和光明磊落更增添了对他们的敬与爱,从而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正直无私的好品德。
如何让孩子学会道歉
父母不该有的态度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认为孩子还小,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关系,对孩子的错误不管不问,或者代替孩子向别人道歉。 父母严格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当孩子犯错,家长就会责骂孩子,用粗暴的方式逼迫孩子道歉。
家长应遵循的原则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应慎用批评的态度,更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恶意的。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当时的情绪,保持孩子的自尊心。 对孩子来说,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该怎么做,并指导孩子的行为。
让孩子学会认错
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正确。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对认错产生畏惧感。 还有的孩子犯了错,总是寻找各种谎言来逃避责任,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这种行为,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比犯错误更让人不可原谅。
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是受欢迎的,这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传达给孩子的思想。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但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可以让孩子提出一些可行的补救办法,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一味的指责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言语上的道歉,更要让孩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让孩子有愿意承担责任的勇气。
适度的惩罚与表扬
孩子犯错后,家长不可听之任之,除了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原因及补救方法外,还应该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给予孩子必要的惩罚。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后必须承受后果,从而牢记教训。家长可以通过目光注视、远离孩子、拿走孩子的玩具等惩罚措施,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从而减少再次犯错的行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主动道歉后,家长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明白知错能改的行为是父母所希望的。
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6条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人能够遵守规则,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证。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他做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的轨道。这就是我倡导的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规则:
1. 不可以打扰别人。
2.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5.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6.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在实际执行中,父母们遇到了一些困扰:如何实现这些规则?怎样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义?下面,孙老师将作进一步阐释。
困扰1:孩子往往很难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这条规则对现在的他,意义在哪里?
这条规则能够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界”:妈妈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要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已能很好地区分你、我、他后,再跟他说:“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他的。”这个概念很清晰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重复问孩子:“这是你的吗?”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不论这个人是谁。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样做是让孩子学会区分“你的”、“我的”,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违法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不是我的,但我就要”。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总在重复地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你的吗?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你想分享,你必须征求这个东西的主人的同意。”这个过程使孩子学会了正确地看待被拒绝和被接纳的过程。这个既明确又简单的心态过程,为人生节约了成本。
困扰2:基本规则中有一条“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粗野、粗俗,是指随意打人、骂人吗?孩子违背了这一条,该如何处理?
所谓粗野和粗俗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见的,指行为和语言上的粗野;另一个是隐性的,指对他人心理上的控制和压制。
我们先来谈显见的: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粗野、粗俗的行为。
比如,一个孩子想得到别人的某样东西,当这个目的达不到时就开始打人或骂人:“我把你妈妈抓到监狱里,让警察枪毙了她。”
此时,这条规则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如何对待自己的期望;如何处理已经酝酿在胸腔里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宽松的自由空间用以自我调整,同时给予他们判断是非的概念和再次选择的机会。唯一的要求是不可以伤害到别人。
具体而言,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首先要帮助他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这是粗野的行为。”然后请孩子重新选择:“请换一种正确的方式解决。”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同样的处理模式也适用于隐性的粗野和粗俗的行为。当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不给我吃,我就不跟你玩儿了。”我们的孩子会这样回应:“这是威胁。如果你不愿意跟我做朋友,我可以选择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这样,当他长大后,他同样会沿用这套模式对待周围的人,客观地看待爱与恨、控制与平等、交友与树敌、诚实与谎言、威胁与和谐、暴力与沟通、失去与得到,而不会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困扰3:在家里我尽量和孩子一起遵守“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的规则。但是我发现,有的时候很难做到。前天早晨,我等孩子先行洗漱,可洗着洗着,他就玩起水来了,这一玩儿怎么也停不下来。
我不得不结束“等待”,强行带他离开。
这条规则限于公众场合和集体生活。在5岁以前,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对妈妈实行这一规则。如果妈妈认为该自己洗漱了,就请把孩子抱开。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资源往往有限,很多情况下它属于所有人。当别人先拿到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等待。这条规则能够保证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使人们拥有一个愿意等待的好心态。
在我们的学校里,不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必须遵守这条规则。这样就不会出现由老师来决定怎么使用资源的事情。否则,孩子们就必须仰视老师,等待老师的决定,平等的心态也就随之改变。
但如果两个人一起拿到,老师就会介入:“你们自己决定怎么办,决定好了再来拿。”孩子们一定会很快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困扰4:提到归位,尽管我一直提醒,但是4岁的儿子经常做不到,游戏结束后,玩具总散了一地。他是不是还太小?这个习惯是不是等他再大些再培养?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这条规则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所以我们才会对一个刚入园的孩子说:“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同时和他一起把东西归位,帮助他慢慢建立起这样的习惯。几个月后,无论这个孩子身处什么环境,他都能这样做。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条规则都是合适的和有益的。
怎么引导孩子交朋友方法
1、让孩子学会共鸣
要让孩子去寻找与同学伙伴的共同爱好,以共同爱好作为桥梁,建立同学间的良好同伴关系。
2、勇于去承担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犯一些错误,当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伤害到了对方,要诚恳道歉。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过失、化解矛盾,还能促进双方的心理沟通,缓解彼此关系。
3、为他人着想
一般来说,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他人。
4、积极主动
现在很多孩子因为被父母过度保护,所以不管是人际交往,还是其它方面,都不是很主动与积极。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主动起来,主动的让孩子和自己有共同爱好与兴趣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5、学会帮助他人
孩子就是一块白板,当你告诉孩子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时,孩子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而当你告诉孩子要乐于帮助他人时,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爱心、善良的人。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多帮助他人,能让孩子更健康的获得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
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小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到外面玩时,不是推倒邻家妹妹,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小龙闯的祸,可小龙自己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一次,爸爸带小龙到叔叔家做客,小龙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玩着玩着,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小龙一把将妹妹推倒,妹妹哭着向小龙的爸爸告状:“他欺负我!”爸爸拉过小龙要他向妹妹道歉,小龙不说话。眼看爸爸伸出手就要打自己了,小龙不服气地拉着长声说:“我错了,哼!”看着小龙一副不知错的模样,爸爸真是又急又气。
专家诊断:
幼儿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不知道改正。随着道德感、羞耻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幼儿将逐渐学会知错就改。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避免使用责骂、逼迫等粗暴方式,这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反而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教您几招:
1、让宝宝学会认错。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宝宝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2、宝宝犯错要及时纠正。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宝宝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宝宝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宝宝,这样易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宝宝,父母不仅要注意宝宝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宝宝改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如何处理宝宝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宝宝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宝宝认错。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宝宝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尊敬。
婴儿喜欢扮演反面角色的心理
1、盲目模仿。孩子知识经验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当听到或看到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怪模样时,他们并不理解那些脏话及怪样的意思,只是觉得新鲜、好玩,因而便模仿起来。
2、自尊心受损。孩子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淘气行为较多,常常是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这就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觉得大人都讨厌自己,因而就将错就错,以“反面角色”对榜样,跟成人闹对立。
3、成人过于敏感的态度,也是孩子模仿“反面角色”的强化剂。当孩子无意说出一句脏话或模仿反面角色的怪样时,成人如果大惊小怪或者觉得有趣、哈哈大笑,然而又在笑声中严厉禁止,这会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并再次重复。这时,学习“反面角色”便成为有意的了。有的孩子甚至把做“反面角色”作为工具来引起成人的注意。
怎样纠正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呢?
1、创造文明的环境氛围。家长要使孩子有大量的机会模仿“正面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尽量减少或避免孩子去学“反面角色”。
2、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用具体形象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和美丑。可以通过讲故事、看木偶戏和童话剧等形式,使孩子明白说脏话、做怪样是不美的、不好的行为。要注意神色严厉,让孩子感到你不赞赏他的行为,那么孩子对“反面角色”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六岁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六岁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乐乐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还记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物权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自己玩耍的时候总喜欢乱扔玩具,玩厌了就屁颠屁颠地抛开,等着妈妈帮他收拾残局。很多妈妈们都不会说什么,觉得“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更省事”。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妨就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这样的规则能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而且孩子在对东西进行归位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这样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什么环境,他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爸爸妈妈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其实,6岁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抓住机会,从小就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如何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孩子在这方面更是明显,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成为必须面对问题。从众心理有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1、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总觉得不如别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和可能达到的成就估计很肤浅,不稳定,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这很容易使孩子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要向别人看齐,加重了孩子的从众心理。
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对他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对自己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小,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他们主要是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来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与非。孩子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对此,家长既不能忽视也不可羞辱惩罚。恰当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诱导、纠正,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孩子听见某些人说了脏话,于是就跟着学,这时父母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不文明,不要学说等。这样屡经疏导,幼儿便不至因从众心理而仿学不良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关注孩子从众心理的种种消极表现并引导其向积极方面转化,对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孩子这3件事情坚决不能忘
管教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父母最为艰巨的任务,这要比照顾孩子生活起居难做的多。这是因为孩子人格、精神层面的教育需要父母运用合适的方法,不能过硬也不能过软,最好根据孩子的个性来制定教育方法。
1.给予鼓励和表扬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能够自我肯定自己,不会悲伤,不会自卑,这样才能让孩子自信的长大。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需要鼓励孩子,给他们加油,让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盲点。
此外,孩子在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表扬,不仅让他们能够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还能够知道自己是优秀的,进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再接再厉,能够走向成功。
2.教孩子明辨是非
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知识的时候,还需要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
例如在交通问题上,家长需要教孩子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闯红灯,不抢道路。还有在遇到长辈朋友的时候,知道打招呼,知道去分享,不要自私自利。这些观念问题都需要家长给孩子进行指导和教化,让他们成为一个讲礼貌、懂规矩、会分辨是非的人。
3.尊重自己的孩子
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家长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让双方关系保持亲密,能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同时也促进家庭的和睦美满。
例如在孩子闯祸之后,家长不应该着急批判孩子,而是应该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他们说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指正孩子的做法,这样才是信任孩子的表现。另外孩子在给父母提意见的时候,家长也需要耐心倾听,并且对自己做错的地方进行改正,这才是对孩子的尊重,让他们能够成为有素质有家教的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1、观察行为图片,明辨是非 现在书店里有很多行为判断的幼儿书卖,可以买来让小孩观察分析判断。从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如随地吐痰一图,可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呢?他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呢?应该怎样做才对呢?通过图上行为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
2、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父母和小孩一块玩耍时,任意的创设情境,从情境中明辨是非。如玩乘坐公共汽车的游戏,创设让座或不让座的行为,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去明辨是非。在给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必须注重自己在家中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时时处处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观念,让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中掌握正确的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当然家长也不要把自己错误的观念强行施加给孩子,使得孩子丧失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后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
3.大人要有明确的态度 小孩子面前也有许多是非问题,大人应该细心观察,不可掉以轻心。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剧中人说了一句脏话,家长应该及时指出,表示这样说不对。和孩子一起上街,孩子要随地大小便,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并立即帮助他找厕所。2、3岁的孩子提出不合理或办不到的要求时,家长应该明确地用摇摇头来表示否定。相反,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和行为,则用点头、微笑来加以肯定。
4.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儿童的分辨能力是要逐步提高的。对1、2岁的小孩,是初步建立良好习惯的问题,使他从家长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中,逐步了解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比如小孩用哭来要求家长满足他的不合理的要求(非要吃地上的脏东西之类),家长不理睬他或制止他,几次以后,小孩就记住这样做是不对的了。3、4岁以后,家长可以对孩子讲些浅显的道理,比如随地吐痰有什么不好,打人为什么不对等,孩子渐渐听懂了道理,也就能比较自觉地辨别是非了。
5.让孩子学会自己进行比较和辨别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教育总是外因,要通过孩子的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要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必须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进行比较和辨别。
吵架后什么时间道歉最好
首先,双方开始争吵。然后双方可能要说一些威胁的话,接着开始互相辱骂。受害人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他或者她开始解释。受害人相信“施害方”认识到了他们所造成的伤害。“施害方”告诉“受害方”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就到了道歉阶段。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在道歉的时间问题上,48小时应是最后“期限”,超过了这个时间,受到伤害的一方便会开始原谅施害者所犯错误,并开始将其淡忘。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如何选择道歉时间的森瑟·弗朗兹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害人已经解释自己为什么生气后是道歉的最佳时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道歉的时间选择上晚点要比早点好。如果你过早道歉他们可能不会相信你的话,怀疑你的诚意,我们发现你可以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去道歉也不迟。但你应该选择在两个人还对彼此之间所发生的不快存有记忆时进行道歉,不要等到不快已经烟消云散了再旧事重提。”
如果你道歉的目的只是平息对方的怒火,那么这种道歉对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没有多大帮助。这种道歉带有一种欺骗性而不是由衷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你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后再去道歉,道歉时也不要过于低声下气,最好能做到不卑不亢。我们尚未研究男性和女性在道歉问题上的差异,不过我认为女人与男人相比在道歉时说出‘对不起’要比男人容易得多,因为男人过于要面子,不愿放下架子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道歉”在事隔800年后才姗姗来迟,但一些研究道歉时间的人员相信,在表达自己歉意的时间选择上应该有一个最佳时机。他们将这个时刻称之为“道歉成熟期”。看了上面的7阶段,你一定发现了道歉太早别人会认为你在采取防御措施以防止你的“受害人”生你的气而对你实施报复;如果时间太晚别人又以为你事后追悔。
千万别夸孩子长的漂亮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 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
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
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
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
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