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诊断和检查
胰腺炎的诊断和检查
一、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急性胰腺炎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上不仅要求作出胰腺炎的诊断,还要对其病情发展、并发症和预后作出评估。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1)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2)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3)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4)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2.慢性胰腺炎诊断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慢性胰腺炎确诊标准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二、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1.白细胞计数
如感染严重,白细胞总数增高,并出现明显核左移。部分病人尿糖增高,严重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2.血、尿淀粉酶测定
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正常值:血清:8~64温氏(Winslow)单位,或40~180苏氏(Somogyi)单位;尿:4~32温氏单位。
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
淀粉酶值在严重坏死型者,因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并无增高表现。如淀粉酶值降后复升,提示病情有反复,如持续增高可能有并发症发生。当测定值>256温氏单位或>500苏氏单位,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才有意义。
3.血清脂肪酶测定
其值增高的原因同淀粉酶,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5~10天,对较晚患者测定其值有助诊断。
4.血清钙测定
正常值不低于2.12mmol/L(8.5mg/dl)。在发病后两天血钙开始下降,以第4~5天后为显著,重型者可降至1.75mmol/L(7mg/dl)以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5.血清正铁蛋白(MHA)测定
MHA来自血性胰液内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素,在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作用下,转化为正铁血红素,被吸收入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正铁血红蛋白。重症患者常于起病后12小时出现MHA,在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为阳性,水肿型为阴性。
6.X线检查
腹部可见局限或广泛性肠麻痹。小网膜囊内积液积气。胰腺周围有钙化影。还可见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偶见盘状肺不张,出现ARDS时肺野呈“毛玻璃状”。
7.B超与CT
均能显示胰腺肿大轮廓,渗液的多少与分布。
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急性胰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化验室检查
(1)淀粉酶的检测
(2)核糖核酸酶
(3)α1-抗胰蛋白酶与α2-巨球蛋白
(4)载脂蛋白a2
(5)血清脂肪酶
(6)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7)其他:berry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入院时水平,是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可靠因子。当>6.0g/l,提示为重症。
免疫反应性胰蛋白酶(irt)及弹性蛋白酶-1,可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但不能用其判断严重度。
急性胰腺炎实验诊断的方法甚多,均有其不足的一面。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方能提高其诊断的价值。怎样提高其阳性率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努力探索。
二.影像学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为急性胰腺炎的确诊及其预后的监测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1)超声检查:
(2)ct检查及预后评估:
nordestgaard对ct检查早期胰腺炎,分为4级:a级,正常;b级,胰腺单纯肿大;c级,炎症侵及一个胰周区域;d级,炎症侵及2个以上胰周区域。a、b级病人无死亡与并发症,31%的c级病人有严重并发症,44%的d级病人有危重的并发症。
放射性肠炎诊断检查
诊断检查
1、直肠指诊
放射性肠炎的早期或损伤较轻者,指诊可无特殊发现。有的直肠前壁可有水肿、增厚、变硬、指套染血。有时可触及溃疡、狭窄或瘘道,有3%严重直肠损害者形成直肠阴道瘘。
2、内窥镜检查
在开始的数周内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颗粒样变化和脆性增加,触及易出血,直肠前壁为甚。以后有增厚、变硬及特征性的毛细血管扩张、溃疡和肠腔狭窄。溃疡可呈斑片状或钻孔样,其形态大小不等,常位于宫颈水平面的直肠前壁。
3、X线检查
肠道钡剂检查有助于病损范围与性质的确定。但征象常无特异性。钡剂灌肠示结肠黏膜呈细小的锯齿样边缘,皱壁不规则,肠壁僵硬或痉挛。有时可见肠段狭窄、溃疡和瘘管形成。
钡剂检查小肠,可见病变常以回肠末端为主。充钡时,可见管腔不规则狭窄,并因粘连而牵拉成角,形成芒刺样阴影,肠壁增厚,肠曲间距增宽。也可见肠腔结节样充盈缺损,与炎性肠病相似。
检查慢性咽炎及治疗方法
慢性咽炎检查是慢性咽炎诊断和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咽炎的常见类别,慢性咽炎的检查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检查,病因检查等多种类型,进而和其他相似疾病的症状进行区别,有必要还必须借助相关实验室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诊断造成的系列后果。另外,慢性咽炎的治疗期间检查为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体质等因素,慢性咽炎检查应患者实际情况相符。
通过B超检查能够检查出来胰腺癌吗
胰腺癌是恶性癌症,对人们的身体伤害很严重,需要尽早的检查出来,并及时的治疗。但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因此很少能在早期检查相出来,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这是胰腺癌治疗弊端,也是胰腺癌难治的原因之一。B超是检查胰腺癌的一种方法,具有无创性。B超检查出胰腺癌的几率可达80%。一般是能检查出来的,但是有一些人B超无法确定诊断,可结合CT、ERCP等联合检查,免得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增加病人经济和身体上的痛苦。目前显示胰腺癌的最好方法是螺旋CT,应用广泛,使胰腺癌的发现率有所增加。CT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_95%,在胰腺癌的检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CT图像上可发现增大的胰腺组织,胰腺轮廓不规则,有缺损;在胰头癌中可发现扩张的胆道、胰管以及肿大的胆囊。但是CT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异性不高,有时和f曼性胰腺炎不易识别,对于一些小胰腺癌也难以检出。因此,b超和ct结合运用。因而,B超对于胰腺癌,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b超能检查出胰腺癌吗?答案是能的,但是可以和别的方法综合使用,那么胰腺癌的诊断率就很高了,胰腺癌是难治愈的疾病,大家要及时的诊断,B超是最基本的一个初步诊断,对胰腺癌有很大的帮助。
胆囊炎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2. 血清总胆红素
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3. 血清转氨酶
二.影像学检查
1. B型超声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 X线检查( 现在一般不做这个检查)
近20%的急性胆囊结石可以在X线平片中显影,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也可显示出肿大的胆囊或炎性组织包块阴影。
3. CT和MRI检查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4. 静脉胆道造影。
5.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胆囊炎的检查
临床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2. 血清总胆红素
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3. 血清转氨酶
二.影像学检查
1. B型超声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 X线检查( 现在一般不做这个检查)
近20%的急性胆囊结石可以在X线平片中显影,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也可显示出肿大的胆囊或炎性组织包块阴影。
3. CT和MRI检查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4. 静脉胆道造影。
5.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胰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由于90%以上的胰腺肿瘤来源于胰导管上皮,肿瘤细胞脱落可随胰液排出。传统的胰液细胞学检查方法是通过十二指肠镜获取胰液,此方法假阳性率较高,在内镜下逆行插管至胰管内,通过ERCP收集胰液进行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33%~75%。采用细胞刷刷取胰管可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与诊断的准确率,对头、体部胰腺癌尤为明显。直接吸取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尤其对胰腺体尾肿瘤诊断的准确性较高,阳性预测值为100%。静脉注射胰泌素刺激胰液分泌,在术中置管收集胰液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隐匿性胰腺肿瘤,甚至可发现胰腺原位癌。
2、活检组织学检查:
穿刺细胞学(FNA):自20世纪70年代初FNA就应用于临床,对胰腺肿瘤进行术前及术中诊断,使患者在开腹前或肿块被切除前有明确的病理诊断。FNA可在术前经皮穿刺或术中直接穿刺,也可在内镜辅助下吸取胰液检查。目前经皮穿刺大多数在US或CT引导下进行。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0%,特异性为100%,是对疑为慢性胰腺炎患者非常有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但FNA存在导致胰瘘等并发症风险。若穿刺位置不准确,可导致诊断偏差。结合ERCP,应用胰管活检获取组织,能提供组织学诊断,但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高,阳性率也不及细胞刷检高。
在B超、CT或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胰腺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可进行组织学和基因诊断。
胰腺炎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
研究表明,典型病例诊断急性胰腺炎不难,有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血清或尿淀粉酶升高者,可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如腹痛剧烈、发热、血清淀粉酶持续不降,出现休克、腹水、低血钙、高血糖、低血氧和氯质血症者,司诊断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炎实验室检查:
1、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升高:各种胰酶活性增高,发作间期胰酶活性正常或偏低。
2、粪便检查:镜下可见脂肪滴和不消化的肌肉纤维。经苏丹Ⅲ酒精染色后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小圆球。该法可作为简单初筛的基本方法。
3、其他:如糖耐量检查、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均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或帮助全面了解肝功能及胆道梗阻的情况。
4、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用脂肪及氮平衡试验,可以了解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情况。淀粉耐量试验可以了解淀粉酶的分泌情况。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1.急性胰腺炎患者会突然发生上腹或左上腹痛,发病前多有饱餐、饮酒或胆管疾病史,疼痛向左腰或肩背部放散。
2.急性胰腺炎会有上腹部压痛、肌紫张、反跳痈、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升高。
3.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超过500苏氏单位有诊断价值;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超过250—300苏氏单位有诊断价值。
4.B超显像可见胰腺弥散性均匀性增大。
5.腹腔穿刺液体内含有大量胰淀粉酶,己达2000苏氏单位以上。
判定: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项为辅助诊断。
胰腺炎如何诊断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胰腺炎是一组不同原因导致的胰腺组织受损、胰腺功能受不同程度影响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左上腹和腰部胀痛。病情轻者可以很快康复,病情重者死亡率很高。有的胰腺炎呈慢性病程,胰腺组织损伤萎缩和纤维化,引起内、外分泌不足而出现消化不良和糖尿病的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诊断方法为:
一、急性胰腺炎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上不仅要求作出胰腺炎的诊断,还要对其病情发展、并发症和预后作出评估。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① 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② 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③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④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二、慢性胰腺炎诊断
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X线、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内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胰腺炎最新的诊断标准日本胰腺病学会,1995如下:
慢性胰腺炎确诊标准
1腹部B超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
2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3ERCP:胰腺组织内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并且分布不均匀;主胰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含有胰石或蛋白栓子。
4分泌试验: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伴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可见胰腺外分泌组织破坏、减少,小叶间有片状不规则的纤维化,但小叶间纤维化并非慢性胰腺炎所特有。
6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囊肿形成。
怎样预防胆囊炎 胆囊炎怎样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若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时,应考虑有胆囊坏死或穿孔存在。
血清总胆红素:临床上约10%病人有黄疸,但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者约25%。当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CT和MRI检查: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和鉴别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合并有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更有价值。
专家详解胰腺癌的诊断
专家指出胰腺癌的诊断是特别重要的,在临床上有无数因为诊断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的患者。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诊断,以及诊断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加以了解。
专家详解胰腺癌的诊断要注意什么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但是一定要正规,否则会引起误诊。目前大多数胰腺癌的诊断是依赖其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腹块等、腹部B超或CT及血清CA19-9测定等检查。
如CT检查结果不典型或正常,但仍有可疑者,可进一步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腔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胰腺肿物穿刺活检FNA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分期上由于TNM分期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临床上较少应用。
因此,临床上胰腺癌病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和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胰腺癌。胰腺癌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经常被人们忽视或者进行错误的治疗。以腹痛、上腹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胰腺癌,须与慢性胃部疾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Vater壶服部癌等鉴别。胰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快,全身影响大,短期内患者明显消瘦,辅助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大多可鉴别。必要时行PTC、ERCP、FNA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胰腺癌的诊断项目有哪些
1、超声内镜。超声检查是可以确诊多项疾病,胰腺癌也是其中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可检出小胰癌,优于CT和B超。其诊断正确率约90~95%。可以清楚地显示癌肿的部位、主胰管及其扩张情况。当其他检查不能与慢性胰腺炎鉴别时,且可在超声内镜下进行穿刺明确诊断。这一新技术可用于对不适宜手术的壶腹周围癌病人进行精确分期。
2、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这种方法简称为ERCP,是准确性相当高的一种诊断。ERCP可以直视观察壶腹情况,如有无占位情况、十二指肠乳头区的浸润状况、胰管或胆管情况,并可行胰液细胞学检查或通过取活检行病理学观察。其确诊率高于90%。当然,检查时较痛苦及反映胰管情况为主而不能整体反映胰腺浸润情况、有时不易与局灶性慢性胰腺炎鉴别。胰腺癌的ERCP特点为:胰管或胆总管的截然中断、断端变钝并呈杯口状或鼠尾状。管壁可僵硬且不规则。如在胰管和胆总管同时出现阻塞中断则成为双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