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我儿子8岁多,最近三个月发现他总是不能控

我儿子8岁多,最近三个月发现他总是不能控

可能是儿童抽动症,这种症状好发6到12岁的小朋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很多的。

肥胖可能诱发肾癌

肥胖不仅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也会诱发肾癌等恶性疾病。

专家介绍,近十年的数据统计显示,肾癌的发病率约十万分之四左右,早几年高发于55—70岁,但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该院收治的最小患者只有8岁,最近几个月也接诊了好几例30多岁的年轻患者。

“肾癌的发病机理尚无明确定论,但是跟以下几项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遗传,有家族史的人肾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二是肥胖,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出现明显变化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专家说,肾癌的症状非常隐秘,早期很难发现。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在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有症状的肾癌患者,往往会出现腰痛和血尿等。

身高体重看发育是否正常

对于生长的评价比较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一方面我们要去判断他的生长水平是不是正常,要想判断他的生长水平是不是正常,我们需要跟正常儿童的标准去比较。

这个标准是来自于对比较大量的、健康儿童的调查获得的、制订的标准。我们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应该在这个标准范围之内。一般我们用的有两种表达方式,一个叫做百分位的方法,一个是标准差的方法。

正常的范围,标准差是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如果用百分位看,就是正常的孩子,每一百个人排队,位于第三和九十七位之间的我们限定为正常范围。一般我们的孩子应该在这个正常范围之内。当然,在正常范围之外的,也不一定都是真的是有问题。

二、他也可能是一种生长的变异,所以我们需要用生长速度的指标去判断。也就是说,要在一段时间里监测他的生长速度,如果他的生长速度是正常的,就说明在这一段时间里生长是自然的。他的问题可能是在以前出现的。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密切的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孩子自身的前后对照可能是更有意义的。

具体的措施就是:我们需要对孩子定期的进行身高体重测量。

身高:一岁以内,因为他是一个生长最快速的阶段,所以应该至少每三个月测量一次,有条件可以每个月测量一次。半岁以后可以每两个月、三个月测量一次。到了一到三岁可以每三四个月一次。三到六岁可以每半年一次,六岁以上每年一次。

正常的生长体重规律:我们现在中国的新生儿的平均正常体重是33公斤左右,他的范围应该是在2500到4000克,生长速度,出生后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体重大概需要增加1到11公斤。三到六个月,是0.5到0.6公斤每个月。六到十二个月,每个月0.25到0.3公斤这样一个速度。所以,大概来讲,三个月的时候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十二个月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三倍,两岁的时候能够达到出生体重的四倍。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的方法。

我们现在从简单的计算公式。一到六岁平均每年体重增加两公斤。七到十岁,每年增加三公斤,所以简单的估算公式,一到六岁,年龄乘2加8,是这样一个大概的规律,每个人可能会有个体差异。

身高,出生的时候正常的新生儿是在50厘米左右,一般来说,在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二十四个月,身长,因为我们生下来三岁以下要测身长,三个月在61厘米左右,六个月在67厘米左右,一岁的时候在76厘米左右,两岁的时候在88厘米左右。是这样一个平均值。一般大概的在生下来的第一年大概需要长25到28厘米这样一个波动范围。

第二年大概能长10到12厘米,第三年以后五到八厘米之间。如果我们要用公式计算,一般来说是两岁到十岁是年龄乘6.5加76。在三岁半的时候,能够达到出生时候的两倍,三岁半的时候一百厘米,十二岁的时候是出生时候的三倍。

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方法。详细的需要结合生长标准,我们具体制订的有相关的生长标准去比对。目前我们国家根据2005年最新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制订有中国儿童的生长标准和相应的生长曲线图,可以供大家去使用。卫生部在今年的6月2号已经对外公布了这样一个标准,以后我们也会陆续的跟家长去介绍我们最新的中国儿童生长标准。

对于家长来说,可能使用更方便的是生长曲线图。因为生长曲线图非常简便直观,他把儿童正常的生长规律画在这个曲线图上了,把正常范围也标在曲线图上。所以,我们可以很快的、很直接的能够在这个曲线图上找到自己孩子生长的位置,每一次的测量都可以点在这个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把多次测量的结果连成线,就能够观察孩子生长的规律、曲线。这样就能够通过自我监测发现孩子的发育是不是正常。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曲线变平了,或者是下降了,就说明他有问题,就应该及时的找医生去检查,看看有没有一些阻碍我们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存在,能够及早的发育、纠正,使孩子能够保证他正常的发育。

月经初潮对身高的影响

按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女孩子在10~11岁进人青春发育期,伴随着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急剧变化,身高等形态指标大幅度增长,骨骼加速钙化,性发育启动。女子性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即形成月经,月经首次来潮称为初潮。

女孩初潮年龄,一般波动在10~16岁之间,大部分发生于13~14岁。但有的女孩性发育开始很早,9~10岁已发生月经初潮。据我们在哈尔滨市作的大量调查,这类女孩约占1%。遇此情况,做父母的多感到意外,惟恐自己的孩子发育不正常或患有什么病;孩子本人也容易惊慌失措,不理解小小年龄出现的生理现象。此刻家长和教师的关心、正确指导将会有助于消除女孩情绪上的紧张。

这种月经初潮明显提前是儿童在发育方面的个体差异所致,从整体观察有其固有特征。一般月经来潮早的女孩,进人青春期的年龄也是提前的。别人多在11~12岁出现身高突增,而这类女孩在8岁或9岁就身高增长幅度很大(年增7~8厘米),体重接近40公斤。普通女孩多在11岁左右乳房开始发育,而这类女孩在9~10岁乳房便开始发育。

另一个重要特征,9~10岁发生初潮的女孩骨龄明显大于她们的日历年龄,如有的女孩9.5岁来了月经,当时骨龄已达13.3岁。我们曾对60多名11岁前发生月经初潮的女孩进行详细身体检查,结果她们的手腕骨骨龄都在12岁以上,平均骨龄高出日历年龄均值2.66岁。这是因为骨发育同性发育共同受内分泌激素调控,二者呈密切相关。骨龄的判定只要拍一张手腕骨X光片即可。

此外,绝大多数生理性早发月经初潮女孩的心理发展也是与此同步的,其自制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多好于同龄者。

上述体格、骨骼、心理等方面发育同性发育的协调一致性很有助于鉴别生理和病理现象。病理性早发月经初潮仅仅是某些疾病或严重内分泌紊乱的一种表征,它总会同时伴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只要细心观察发育进程和深入检测某些指标,其病理由来是终可判明的。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营养状况的明显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的提前现象已在多项指标中有所体现。近年我国城市居民女性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已较50年前提早2岁。1980年时全国多数城市女孩平均初潮年龄13.5岁左右,据1990年以来各地调查资料,此年龄已提前至12. 8~13.0岁,而且这种发育上的提前趋势仍在继续。

因此,少数女孩9岁或10岁发生了月经初潮是不足为怪的,她们的未来身高增长潜力较大,初潮后多可再长高8~10厘米,这已被学者们的动态观察所证实。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春期少年的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个体差异表现得最明显。女孩性成熟速度超过日历年龄的现象在学生群体中较多为见,且超前发育的女性个体较男性个体更为多见。

0-6岁宝宝视觉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宝宝一岁以后禁盐令该解除了吗

1岁宝宝 今天加盐了吗?

晨曦爸爸:我家晨曦的食物一直都是不加盐的,现在一岁8个月了,还是继续着。我觉得无盐食物才是最好的婴幼儿食物。

悦悦妈:小子的食物也是1岁前不主动加盐的,但最近他好爱抢大人的食物,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的,反倒他自己的无盐餐不吃了。于是乎,我在他的食物中加了一点点的盐,结果吃得很欢。看来,要给小子“解禁”了~

小雨妈妈:小雨自从上了餐桌和大人同桌吃饭,就变得难伺候了,非要吃一口大人的菜,才肯吃一口自己的粥,要不然就扭头不愿张开嘴巴。爸爸建议要不给小雨的粥里加点味道吧,可是不是说盐对孩子不好吗?好纠结呀~

芳儿妈妈:芳芳的奶奶最近老向我唠叨,说孩子长大了,不爱吃寡淡的食物了,要不在她白粥里加点酱油吧。

盐:加不加?

宝宝1岁后,对于饮食的要求会比以前要多了,不再饭来张口,来者不拒了。他们会对清淡的食物表现出不热衷、甚至厌恶的情绪。这个时候,父母们是否会考虑给他们加盐呢?对此,我们的主张是,孩子不主动要,父母别主动给!主动要求则少量给!

像小晨曦一样,已经1岁8个月了,依然能坚持着无盐饮食,确实很难得。日常饮食中,小晨曦没有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求吃带咸味的食物,晨曦父母也没有主动给他吃,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好的保护。

可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做到这样,尤其是和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可能在一岁前就已经和大人们同桌吃饭了,不时接触大人的食物,早早已经接触到盐了。他们会对有味道的食物,更加感兴趣。如果孩子对于食物的味觉有了初步的认知,甚至开始抗拒无味的食物时,父母可以像悦悦妈那样做,在宝宝的食物中稍稍加点盐,调剂一下味道,让宝宝喜欢吃东西。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像芳儿奶奶的做法是绝对要杜绝的。父母们千万不能在宝宝的食物中加酱油、味精、鸡精之类的调味品,这些调味品,除了含有盐,还含有太多的添加剂,长期使用并不利于孩子成长。

参考:孩子摄入盐的标准

盐的数量要如何界定吗?不同时期的孩子对于盐的摄入量有不同,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里,针对6个月至6岁的孩子的盐摄入量,有明确的参考量。

6-12个月——0.9g

对于6-12月婴儿来说,每天需要350mg的钠(相当于0.9g食盐)。奶类及其他辅食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钠,一般情况下,正常进食的宝宝完全能够摄入足够的钠来满足生理需要。

1-3岁——1.8g

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700mg钠(相当于1.8g食盐),比6-12月大婴儿多350毫克。但通常情况下,也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钠,如奶类、主食、肉类、绿叶蔬菜、水果等。因此,有资料提示,在婴幼儿的喂养中,3岁之前请勿添加钠盐,这样可以让宝宝们更好的体味天然食物的味道,且可以降低日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6岁——2.3g

4-6岁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900mg的钠(相当于2.3g食盐),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钠,必须通过食盐获取的那部分钠也不多,1-2克食盐足矣。6岁以上的儿童食盐量最好控制在3-5克食盐。事实上,我们给孩子吃的食盐,很可能会远远超过推荐的量。但,为了孩子今后的健康,还是让孩子尽可能少的摄入食盐。

1g盐比宝妈想象中的要多呢,但是别忘记了,这是宝宝一天的用盐量哦,若按宝宝一日三餐将之分成3-4份,其实每次的用盐量也是非常少的。所以爸爸妈妈们在下盐的时候,就要把握好分寸了。

新生儿视力发育情况

宝宝出生后1个月左右,听觉就基本完全发育成熟了,但视觉却需要较长时间来慢慢发展,宝宝出生后6~8个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样清楚。

虽然婴儿出生时眼睛已经能够看见东西了,但他的大脑还不能处理这些视觉信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宝宝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他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楚,这样他就拥有了理解和掌握周围世界的工具。虽然宝宝刚出生时,只能看到抱着他的人的脸,但随着宝宝一个月一个月地长大,他能看清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的。

1个月内

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8至15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

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

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

5-6个月

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

7-8个月

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

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

11-12个月

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

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

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

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

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儿童驼背怎么治疗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到医院看病,未等坐稳,她便迫不及待地向医生诉苦:这孩子我从小就督促他保持良好的坐姿,孩子也非常注意,可不知为什么还是出现了“驼背”?医生解释说,保持良好的坐姿能够预防的只是习惯性不良姿势,而真正的“驼背”、“歪脖子”是无法预防的,只有通过父母的认真观察、早期发现,才能得到及时纠正。

生活中所说的“驼背”、“歪脖子”,在医学上称为“脊柱后凸”、“脊柱侧凸”,大多数患者都是在青春期左右出现症状的。无论是侧凸还是后凸越早治疗越好,绝大多数的后凸和侧凸在青少年生长高峰期内进展最快,女性通常为10岁至14岁,而男性为13岁至16岁。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发现和治疗是防止症状加重最有效的时机。

如果能在早期得到治疗,侧凸和后凸的进展可被阻止。而如果在早期没来得及发现或者采取观望的态度,就可能耽误治疗,最终不得不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

孩子8岁起就要注意,由于侧凸或后凸在形成过程中很少会有疼痛不适等症状,所以不太容易被发现。因此,父母自孩子8岁起就要注意以下情况:如双肩不平,一侧或双侧肩胛骨突出,腰部不对称,骨盆倾斜,躯干向一侧倾斜等。

在国外,学校里都有经过一定训练的老师定期帮助孩子检查,方法其实很简单:让孩子身体自然向前屈体约90度,双手自然垂下,看孩子的背脊是否平整,如有不平现象,就要及时就诊。

女孩初潮的基本是什么时候

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会来第一次月经,我们把它称作为初潮。对于来初潮的女孩,这是她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月经,会出现很多不好的情绪,例如:害怕,害羞或者是好奇等等,都是有的。我们做家长的要帮助她认识月经,帮助她缓解这些情绪,所以希望家长们可以提前跟孩子做一些交流,帮助她们更好的认识她们的初潮。

女孩初潮年龄,一般波动在10~16岁之间,大部分发生于13~14岁。但有的女孩性发育开始很早,9~10岁已发生月经初潮。据我们在哈尔滨市作的大量调查,这类女孩约占1%。遇此情况,做父母的多感到意外,惟恐自己的孩子发育不正常或患有什么病;孩子本人也容易惊慌失措,不理解小小年龄出现的生理现象。此刻家长和教师的关心、正确指导将会有助于消除女孩情绪上的紧张。

这种月经初潮明显提前是儿童在发育方面的个体差异所致,从整体观察有其固有特征。一般月经来潮早的女孩,进人青春期的年龄也是提前的。别人多在 11~12岁出现身高突增,而这类女孩在8岁或9岁就身高增长幅度很大(年增7~8厘米),体重接近40公斤。普通女孩多在11岁左右乳房开始发育,而这类女孩在9~10岁乳房便开始发育。

另一个重要特征,9~10岁发生初潮的女孩骨龄明显大于她们的日历年龄,如有的女孩9.5岁来了月经,当时骨龄已达13.3岁。我们曾对60多名11岁前发生月经初潮的女孩进行详细身体检查,结果她们的手腕骨骨龄都在12岁以上,平均骨龄高出日历年龄均值2.66岁。这是因为骨发育同性发育共同受内分泌激素调控,二者呈密切相关。骨龄的判定只要拍一张手腕骨x光片即可。

此外,绝大多数生理性早发月经初潮女孩的心理发展也是与此同步的,其自制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多好于同龄者。

上述体格、骨骼、心理等方面发育同性发育的协调一致性很有助于鉴别生理和病理现象。病理性早发月经初潮仅仅是某些疾病或严重内分泌紊乱的一种表征,它总会同时伴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只要细心观察发育进程和深入检测某些指标,其病理由来是终可判明的。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营养状况的明显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的提前现象已在多项指标中有所体现。近年我国城市居民女性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已较50年前提早2岁。1980年时全国多数城市女孩平均初潮年龄13.5岁左右,据1990年以来各地调查资料,此年龄已提前至12. 8~13.0岁,而且这种发育上的提前趋势仍在继续。

因此,少数女孩9岁或10岁发生了月经初潮是不足为怪的,她们的未来身高增长潜力较大,初潮后多可再长高8~10厘米,这已被学者们的动态观察所证实。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春期少年的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个体差异表现得最明显。女孩性成熟速度超过日历年龄的现象在学生群体中较多为见,且超前发育的女性个体较男性个体更为多见。

现在那么多的反季食品,转基因食品以及一些加入乱七八糟的食品,它们都可能造成我们的孩子们的早熟现象,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搭配,再加上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和水平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有的孩子都是很早熟的,就需要家长的细心和耐心了,加油。

新生宝宝视力发展过程

宝宝视力发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宝宝出生后1个月左右,听觉就基本完全发育成熟了,但视觉却需要较长时间来慢慢发展,宝宝出生后6~8个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样清楚。

虽然婴儿出生时眼睛已经能够看见东西了,但他的大脑还不能处理这些视觉信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宝宝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他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楚,这样他就拥有了理解和掌握周围世界的工具。虽然宝宝刚出生时,只能看到抱着他的人的脸,但随着宝宝一个月一个月地长大,他能看清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的。

0-6岁宝宝视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儿童口吃的发生率

儿童口吃者约占儿童总数的10-15%,其中至少70%的口吃儿童是在7岁上小学以前发病的。

比如,一个家长向医生说:

我儿子现在已经2岁零十一个月,平时活泼好动,语言、唱歌的能力也很正常,极少有时候能安静的坐会儿(除了看他很喜爱的动画片),我甚至怀疑有多动症。最近,他有了一个说话时会有点口吃的毛病,9月份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全家都非常担心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周围的人都没有这毛病,我们在他口吃以后往往要求他重新慢慢说一遍。

孩子很容易发生口吃现象,把孩子从小带大的家长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就卡住了。

我小时候经常与一个小我十岁的堂弟一起玩,我清楚地了解他学说话的过程。刚开始时,他只是说一个字一个词,比如爸爸、妈妈、糖、饭。到三岁时,他渐渐会说一些句子,且表达欲望逐渐增强。但是他经常不知道如何表达,我记得有一次他在外面看到了两个比他大的小孩子打架,他肯定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事,回来想讲给奶奶听,但他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根本不足以表达那件事,说了几个字之后,就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卡住了:"小二他……小二他……小二他……"说了好几遍却再也说不下去,此时他的嘴巴呜哩呜噜,好象失去了控制,两只小手互捏着抱在胸前,很是可爱。奶奶乐得哈哈大笑。尽管他以后很少出现这样严重的情况,但也常常说话很慢,说话中很频繁地出现停顿、发音过重、加字的现象。但我们都没有人认为他是口吃。当然,我也没将口吃"传染"给他,因为我很喜欢小孩子,与小孩子说话很放松,基本不会口吃,即使是在最黑暗的七年,我与小孩子说话也没问题。

可以想象,在孩子语言能力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本就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受到家长的严厉训斥,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比如,我堂弟在那次严重的语言阻塞之时受到奶奶的大声喝斥,肯定会在他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了这一次训斥,家长再发现孩子有停顿、发音过重、加字等口吃现象还会训斥,让他"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这样,孩子就会由于恐惧出现更多的口吃现象。

再者,儿童好奇,喜欢那些奇怪的东西,如果在此时从电视、电影和日常生活中看到口吃者,他们由于好奇就会模仿。这样就会形成更多的口吃现象。 比如,一个家长说他的儿子学动画片猪八戒说话,现在已经成为习惯,并伴有口吃1年多。

这种因为好奇而故意学来的"口吃现象"比那种因语言能力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口吃现象更接近口吃,稍微严厉一点的家长都会忍不住训斥孩子两句。

宝宝脸上的胎记能消退吗

Q:我儿子1 岁9 个月了,在他三四个月的时候,右嘴角旁边约1 厘米的地方长了一个米粒大小的印,这个印的颜色只比肤色深一点,不高于皮肤。但是我发现这个印有时会变成一个红疙瘩,像被蚊子咬过,但他好像感觉不疼也不痒。

现在随着年龄的变化,这个印已经有绿豆大小了,颜色也较以前深了一些。发作的时间和次数都不定,有时候一天一次,有时候几天甚至半个月发作一次。我们找医生看过,有的说是接触性皮炎,有的说是胎毒,有的说是血管瘤。因为不敢确定,所以无法用药。请问孩子脸上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治疗才能消退?

A:孩子在出生后右嘴角边长了一个印,这个印有时会变成红疙瘩,不痛不痒,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大,而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这些症状符合血管病的诊断条件。这种病临床诊断根据血管的大小和形状分为四型,即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病、海绵状血管病和混合型血管瘤。你的孩子患的是鲜红斑痣,俗称红痣。红痣一般在孩子哭闹、用力排便或局部受到刺激时,血管扩张,颜色会变深,用手指按压时颜色会变浅或褪色。

这种血管病一般都能在孩子3 岁左右自行消退,也有个别孩子因局部经常受到刺激或经常便秘、哭闹等原因,使血管扩张频繁,血管瘤面积稍有增大,消退时间较迟。你儿子的血管瘤现在不急于治疗,可等待它自然消退。如果三四岁后仍然不消退再治疗不迟。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冷冻、激光治疗,面部应尽量避免手术,以免留下瘢痕

一位过来妈妈的胎教经历

我的怀孕完全是计划中的,很顺利,在决定要小孩的第三个月我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拿着那条粉嘟嘟的试纸先是激动了好半天,冷静下来想到:“我是不是要进行胎教了?都怎么教呢?都教些什么呢……”

姐姐当时已经怀孕5 个多月了,她就是坚持每天听听轻音乐、晚上睡觉前给肚子里的宝宝讲故事。她是大学老师,每个星期只有几节课,平时只要没课她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胎教。

而我是个公司的小白领,每天忙得像头驴,加班、出差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姐姐那种胎教法根本不适合我,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肯定不行啊,这可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啊。

音乐是必须的,于是,我和老公去买了一套《莫扎特胎教音乐》。开始几天,我只要在家里,想起来了就打开CD机,但听一会儿不是犯困就是干别的去了。故事书也买了,国内国外的经典故事全都有,也是睡前讲,可讲了大半年,翻来覆去就是一篇安徒生的《丑小鸭》——没讲几句我这当妈的就先睡着了!后来我又下载了一些适合胎教的轻音乐,中午休息时在办公室里也听一会儿。也是,最初坚持了几天,后来也不了了之。直到儿子出生,那套胎教音乐的第一张碟还没听完,因为每次都是从头开始听的。儿子出生后,我发现他只要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就扭得很兴奋,才意识到是不是怀孕的时候我每天坐着老公的车上下班,而车上都是我老公喜欢的流行歌曲——我儿子的音乐品味全像了他爸了!

现在我有意识地比较了一下儿子和他的表哥(姐姐的儿子):儿子活泼好动, 喜欢舞枪弄棒、唱歌跳舞,但定力远远不如表哥,玩什么东西只玩一会儿就扔在一旁。他那小表哥喜欢安静,说话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超强,还很喜欢看书。有一次他在看书,我儿子在他旁边玩玩具,弄得哗啦哗啦响,他只是瞟了一眼就又继续看书了,这种定力有时候连我们大人都没有,真是令我羡慕不已。

相关推荐

怀孕生男生女早知道

宝宝都还没有出生,准爸爸准妈妈肯定对腹中宝宝的性别充满了猜想,究竟里面的小家伙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其实生出来是男是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最近研究表明,怀孕16天就可以知道宝宝的性别了哦。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林斯卡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们证实:妊娠前三个月发生严重早孕反应的妇女怀有女孩的几率大于男孩。科学家们对瑞典1987年至1995年间超过100万例的新生儿进行考察,男女大体各占50%,比例正常,但仅研究在妊娠前三个月由于重度眩晕和呕吐等早孕反应(面色苍白)而入院治疗的5900名孕妇时却发现,她们所生的婴儿中男女

空调温度太低诱发小儿哮喘

空调温度开太低诱发小儿哮喘 “雨点妈妈”问:儿子5岁,这几天又发哮喘了。以前都是冬天发作的,怎么夏天也发作了?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专家邵征洋答:从最近的儿科门诊情况看,哮喘病例比上个月有增加。大部分孩子的发病诱因与吹空调、吃冷饮有关。 哮喘在冬季多发,并不意味着其季节不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大,孩子走进走出,敏感的气管就会频繁受冷热刺激,反射性痉挛。另外,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存积的病毒和灰尘也会诱发哮喘。建议空调温度不要开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孩子不要正对空调出风口。尽量少吃或不

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快乐能力

1.学会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学会尊重孩子的需要。当孩子发生什么事时,与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干什么去了,你怎么会这样”等质问和埋怨的语气,而是探索孩子发生这件事时的内在状态,如“发生这事时,你心里怎么想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问题的出现?” 2.学会满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自价值感极需被尊重,只要有可能就要慷慨地认可孩子、尊重孩子。一个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自然会比自卑的孩子要好。 3.学会鼓励孩子,而不只是表扬孩子。鼓励与表扬的区别在于前者更能让孩子心里充满愉快和希望。 比如表扬的话:“你

女孩初潮的基本是什么时候

女孩初潮年龄,一般波动在10~16岁之间,大部分发生于13~14岁。但有的女孩性发育开始很早,9~10岁已发生月经初潮。据们在哈尔滨市作的大量调查,这类女孩约占1%。遇此情况,做父母的多感到意外,惟恐自己的孩子发育不正常或患有什么病;孩子本人也容易惊慌失措,不理解小小年龄出现的生理现象。此刻家长和教师的关心、正确指导将会有助于消除女孩情绪上的紧张。 这种月经初潮明显提前是儿童在发育方面的个体差异所致,从整体观察有其固有特征。一般月经来潮早的女孩,进人青春期的年龄也是提前的。别人多在 11~12岁出现身高

婴儿三个月长牙是否正常

婴儿三个月长牙是正常啊!妈妈不必担心。宝宝长牙本来就有早晚。早到3个月晚到12个月都是正常的哦,有的妈妈看孩子迟迟不出牙就认定为缺钙其实是盲目和错误的。 只要在12个月前出牙都是正常的哦。乳牙长满同样有早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个体差异很正常。 通常2岁半乳牙会长齐,可是家宝宝过了2岁半还没完全长完呢,家出牙6个月左右不早也不晚。所以妈妈不要担心哦,只要胃口好精神好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的资料供你参考: 宝宝6、7个月大时,乳牙开始相继萌发出来,但也可能提早到3、4个月,或延后到11、12个月才长

女孩初潮和身高有关系吗

女孩初潮和身高有关系吗?女孩初潮年龄,一般波动在10~16岁之间,大部分发生于13~14岁。但有的女孩性发育开始很早,9~10岁已发生月经初潮。 这种月经初潮明显提前是儿童在发育方面的个体差异所致,从整体观察有其固有特征。一般月经来潮早的女孩,进人青春期的年龄也是提前的。别人多在11~12岁出现身高突增,而这类女孩在8岁或9岁就身高增长幅度很大(年增7~8厘米),体重接近40公斤。普通女孩多在11岁左右乳房开始发育,而这类女孩在9~10岁乳房便开始发育。 另一个重要特征,9~10岁发生初潮的女孩骨龄明显大

性早熟的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性早熟的判断标准 如今很多家长对性早熟十分在意,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发育倾向,就急忙带着孩子往医院跑。经常有人把“性早熟”和发育年龄的“年代提前”趋势混为一谈。 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以前,睾丸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称为性早熟。 虽然发育年龄提前了,但是从目前学术观点来看,关于性早熟的年龄判断标准,依旧没有变化。一个是异常现象,另一个是正常趋势。 不少家长就比较着急了,孩子如果恰好处在性发育正常与性早熟之间的年龄怎么办? 以年龄来区分两者,

不同年龄的宝宝 最佳睡眠时间各是多少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们自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宝宝一般至少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能达到2岁的则更佳。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体质情况,根据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实际情况:母乳喂养最好到宝宝8个月到1岁左右,到孩子6个月的时候逐步给添加辅食。如果宝宝接受辅食情况良好,也可以推迟断奶,最晚可以到1岁半。

们的宝宝究竟需要补钙吗?

Q1夜里睡觉爱出汗就是缺钙吗? 的宝宝现在3 岁, 近来夜里睡觉特别爱出汗,是因为缺钙吗? 吴光驰:出汗是宝宝身体散热和排泄代谢产物的生理现象。宝宝夜里爱出汗,首先需要检查一下给穿的衣服、被子的薄厚以及室内温度是否合适。其次,孩子的体质虚弱或者肥胖也是其睡觉爱出汗的一个重要原因。 仅凭单纯地出汗多并不能判断宝宝是否缺钙。3 岁多的孩子如果缺钙,一般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佝偻病、鸡胸或其骨骼畸形等问题。如果发现上述问题,请及时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Q2有轻微的枕秃是不是缺钙? 儿子1 岁5 个月,们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