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原则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原则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痛,其临床特点是病程较长,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排便困难、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为主要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复杂,除了精神及神经因素之外,饮食因素也是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中,千万不可忽视饮食调理环节。对患者来说,以下5点,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1、避免过度饮食。
一日三餐应当做到定时定量、这样才不会造成饥饱不定。专家指出,规律而有节制的饮食方式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平衡,而无节制的过度饮食,特别是暴饮暴食,则可引起肠道功能严重紊乱,诱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所以,患者应特别重视节制饮食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以防止过度饮食的危害。
2、防止大量饮酒。
酒精可造成肠道运动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加重腹胀、腹痛症状,大量饮酒还可刺激肠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而造成肠黏膜损伤,加重消化不良及腹泻。因此,医学专家告诫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定要彻底戒酒,务必做到滴酒不沾。
3、不要喝咖啡。
对胃肠道来说,咖啡是一种刺激性饮料,与酒精一样可引起肠道的运动及消化功能障碍,加重腹胀、腹痛症状,所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最好避免饮用咖啡。
4、不吃高脂饮食。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任何情况下的高脂饮食都可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加重肠胀气症状,且易诱发便秘,因此,患者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要严格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5、少吃产气食物。
产气食物进入肠道后,经肠道细菌的分解可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肠道扩张和肠蠕动缓慢,可致患者出现肠胀气、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研究表明,碳酸饮料、豆类、薯类、甘蓝、苹果和葡萄等都属于产气食物,必须严格限制患者食用这些食物。
经常早上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肠易激综合征
如果每天早晨起来腹痛,主要原因是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以肠易激综合征较为多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多在排便后缓解,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夜间症状减轻,白天症状明显,所以每天早上起来有肚子疼的现象发生。
肠易激综合征的误区
误区一: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不是病,不用治疗。
分析: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虽然不存在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但是临床研究表明确实存在胃肠感觉—动力异常。
①肠动力性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异常肠蠕动可累及胃肠道的全程,这种异常肠蠕动包括肠动力减弱(导致便秘)和增强(导致腹泻)。
②肠道感觉异常:多达三分之二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敏感性增加。他们总感觉到胃肠道、胸腔、腹腔和直肠内有东西,而其他人感觉不到或很轻的疼痛被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内脏感觉过敏。
这种胃肠感觉—动力异常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积极治疗。如果不治疗,听任发展,这种异常会进行性加重,不但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会越来越重,还会严重地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误区二:即使是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也不用吃药,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和粗粮就行了。
分析: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饮食的确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之一,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总的来说,药物治疗是根本性的,非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的。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一种疾病,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是客观存在的,饮食方面的调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便秘、腹痛、腹胀这些不适。所以说,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合理膳食、调整工作节奏、平衡心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三: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随便到药店买点泻药或者止痛药吃就行。
分析:一般来说,解痉剂能够暂时缓解腹痛,但是不能改善便秘和腹胀等不适;而缓泻剂能够暂时解决便秘问题,但是对于腹痛、腹胀等胃肠不适却束手无策。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因胃肠感觉和动力的异常,并存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故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能够同时改善感觉和动力异常的药物,而不是针对某个单一症状进行治疗。
喝酒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肠易激综合征
喝酒后拉肚子在临床上叫做“肠易激综合征”,它属于结肠的一种功能性病变,其主要表现为大便不调,易腹泻,易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怎么办
如果是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酒后腹泻,除了要停止喝酒以外,要及时调整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服用药物治疗后,方可适量饮酒。
肠易激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IBS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精神、神经因素 IBS患者精神心理异常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有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可以改变肠道的mmc,精神刺激对IBS病人比正常人更易引起肠动力紊乱。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IBS患者的肠道对于张力和多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这究竟是由于肠壁神经丛及其感受器或传入神经通路上的异常,还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异常目前还不明确。另外有研究发现应激可引起大鼠功能性结肠动力紊乱,同时发现应激后一些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增加,说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参与应激所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反应过程。以上精神、神经因素与IBS的关系,支持目前认为IBS是属于身心疾病类胃肠病的观点。
2、肠道刺激因素 肠道内某些因素可能改变肠功能,加重原有的肠易激综合征。这些刺激因素包括外部的食物、药物、微生物等,也可能包括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内部物质。有实验发现腔内抗原激发致敏的鼠肠道可明显诱导鼠肠道收缩活动和产生腹泻。有分析认为,当某些刺激物多次作用于肠道时,可能改变肠道的感觉运动功能以及对于刺激的敏感性,从而使肠管产生“易激性”。有报道IBS病人回肠对灌注胆汁酸的分泌作用非常敏感,但可能未被诊断为胆汁酸吸收不良。短链或中链脂肪酸在吸收容量受限或在小肠内快速运转等的病人中可能到达右半结肠,引起右半结肠出现快速通过的高压力波,这些波极有效地推进结肠内容物并可能引起疼痛和腹泻。这些肠道刺激物在IBS中是诱因还是病因目前尚未定论。
二、发病机制
1、肠运动异常 IB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肠运动功能异常。有研究发现IBS患者空肠段丛集状收缩波(discreted clustered constrictions,DCCs)及回肠推进性收缩波(prolonged propagated 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与痉挛性疼痛一致。腹泻型IBS患者白天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出现次数增多,周期缩短;在Ⅱ期和进餐后有较多的空肠收缩;结肠显示大量的快速收缩和推进性收缩;近段结肠快速通过且与大便的重量呈正相关;胆碱能刺激后降-乙状结肠多项动力指标增加。相反,便秘型IBS患者近段结肠通过时间延长,排空明显减慢;高幅推进性收缩减少;降、乙状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收缩频率和收缩时间减少,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与此同时近端结肠收缩时间的百分比却显著增加,表现为不协调性。肛管内压力升高,肛门括约肌对直肠扩张的反应性松弛迟钝。排便时外括约肌异常收缩,与IBS患者排便困难有关。
IBS动力异常不仅限于肠道,食管、胃、胆道均存在动力紊乱,以致有“胃肠道哮喘(asthma of gut)”之称。目前有关IBS动力的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得出相反的结果。说明IBS的动力紊乱是很复杂的,它不单是某一肠段动力发生某种异常,而存在着相互间的协调问题。
2、感觉异常 IBS患者的腹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因此对标准的结肠扩张产生过度的感觉。这种感觉异常与丛集运动异常的协同作用是IBS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的主要因素。精神压力、焦虑加重患者结肠扩张时的疼痛感觉。相反,松弛状态下对肠扩张知觉减低。超常的直肠肛门感觉引起排便不尽感,甚至排便前的腹痛感。而直肠肛门的过度感觉又与直肠过度的反射运动相伴随。即排便不尽感刺激引起运动应答增强,从而导致排便频度增加,但不伴排便重量增加。
3、分泌异常 IBS患者小肠黏膜对刺激性物质的分泌反应增强。结肠黏膜分泌黏液增多。
肠易激综合征食疗
1.肉豆蔻粥
制作材料是三克肉豆蔻,五十克粳米,外加两片生姜。先将粳米与清水同煮,煮沸十分钟后,投入肉豆蔻及生姜,直至粥成。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每日空腹服一到两次。肉豆蔻粥有行气消胀,温中和胃,涩肠止泻之效。
2.栗子粥
制作材料是十五克栗子,五十克粳米,将其煮成粥食之,栗子粥具有健脾功效,对脾虚泄泻有效。
3.苏子麻仁粥
制作材料是十五克麻子仁、紫苏子,五十克粳米。先将麻子仁、紫苏子捣烂如泥,然后加水研磨、滤汁去渣,以汁煮粥。苏子麻仁粥具有润肠通便功效,适宜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者。
4.姜艾糖水
制作材料是十二克生姜,九克艾叶,六枚红枣,十五克红糖、白糖。先用清水洗净生姜的污泥,去除姜皮,切成薄片备用。用清水洗净艾叶的粉尘备用。红枣用清水略泡后洗净,剥去枣核备用。以上各物准备就绪后,一同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待温后饮食。姜艾糖水对于阴寒内盛的腹痛较适宜。
5.焦米粥
制作材料是一百克粳米。先用清水洗净粳米,然后将粳米放进沙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色,然后加进适量清水,用文火煮成稀粥,待温后服食。每日可服两到三次。焦米粥适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
工作精神紧张焦虑怎么办
长时间情绪紧张焦虑是目前公认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诱发因素。研究表明,人的肠同大脑相关,大脑过度疲劳,容易造成脑肠轴失调,引起结肠肌肉在轻微刺激下发生痉挛,导致腹泻。另外,时尚办公族爱吃的巧克力、奶制品或大量的咖啡、酒精也是发病诱因。研究还发现,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女性在月经期症状更严重。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一种功能性疾病,目前只能通过改善饮食、调节紧张情绪以及服用药物控制症状,但治疗后稍不注意又会复发。
中医专家建议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要学会放松心情,同时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谷类、豆子、水果以及粗纤维蔬菜,使结肠轻度扩张,防止肠道受刺激。山药、扁豆、莲心、百合、红枣等滋肠、健脾的食物有止泻功效,也可以多吃。另外,日常减少肉食摄入和少吃多餐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除了腹痛还有什么别的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引起腹痛的消化系统疾病,除了腹痛,常见症状还包括腹泻或便秘、腹胀等,肠易激综合征要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才可诊断,更为具体的有关该病的问题可以参考肠易激综合征的问答。
经常拉肚子试试中医针灸
中医专业人士指出:经常拉肚子但并不影响健康的朋友,很有可能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症状表现就是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以及腹部不适。常可伴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及胃痛、烧心感、失眠等其它全身症状,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肠易激综合征检查多无阳性体征,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除了传统的中药汤剂治疗外,针灸也可以迅速止泻,减缓全身症状,临床较常用。
肠易激综合征为肝郁脾虚,导致脾运化功能失调而出现便秘、腹泻。通过针灸、穴位敷贴等非药物治疗,可起到调节人体整体内在环境,维持正常运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穴位有很多,尚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选择。俗话说,“心病还需心来医”,因情绪紧张、压力大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自我放松,调节好情绪,方能“长治久安”。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什么
该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近几年来还认为胃肠道感染是发病的重要诱因;食物不耐受虽然不是病因,但对症状的发作及加重往往有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实该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好像胃肠道也出现了“悲伤”、“愤怒”和“哭泣”。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肠道功能的易激性。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便秘、腹胀、黏液便、排便不净感及便急,除此之外,各项检查证实无器质性病变和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部分患者则呈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不伴腹痛的单纯性腹泻与单纯性便秘一般不考虑为肠易激综合征。
部分所谓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是某些器质性肠道病症如炎症性肠病等的早期表现。因而,确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后还需定期的追踪复诊,以便验证诊断。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的使用须结合适当的心理行为治疗和饮食调节方能见效。患者要学会自我松弛、控制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
肝郁脾虚的症状
探讨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
①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凡具有主症①②③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