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也可做心脏瓣膜修复
新生儿也可做心脏瓣膜修复
1.对已患有心脏瓣膜病的患儿应尽早诊断清楚,并及时治疗。这类患儿平时常有气急、喂养困难、发育迟滞、易患呼吸道感染,发展至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双腿浮肿、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
2.小儿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较为复杂,需全面分析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或瓣膜病变较严重,预计将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近年来瓣膜成形修复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年龄已经不是手术治疗瓣膜病的绝对禁忌。相反,越早手术干预,瓣膜修复的可能性越大,且心脏功能受到的损害也越轻。目前我们已能对出生后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小儿进行瓣膜修复手术。
发热有可能是心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细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真菌经血液循环到心脏内膜,引起心内膜感染,导致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并损害瓣膜功能,从而引起反复发热,咳嗽,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功能衰竭。病情严重者往往合并肾功不全或肾衰,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感染性心内膜炎要做哪些检查
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发热无明显的特征性表现,易于其它发热性疾病相混淆,不易鉴别。患者通常先到呼吸科、感染内科、血液科就诊,经过反复检诊,最后才做心脏方面的检查,一般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确诊。
南方医院胸心外科邹小明教授提醒大家:对发热患者,不要忽略心内膜感染的可能。如果怀疑是心内膜感染,最好是去做心脏听诊、彩超检查、血培养检等几项检查,心脏听诊主要用于了解有无心脏杂音,通过心彩超则可以了解心脏瓣膜有无赘生物、瓣膜有无破损及关闭不全,而血培养检查最好在发热时多次抽血行血培养,了解血流中病原菌是否阳性。而且这几项检查的费用都不高,加在一起可能在500元钱左右。
小儿心脏瓣膜缺损怎么办
小儿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较为复杂,需全面分析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或瓣膜病变较严重,预计将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小儿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对自身病变瓣膜进行成形修复,即对狭窄的“阀门”进行“疏通”,使通过的血流量增加,对出现“倒流”的“阀门”进行加固,还原成“单向阀门”。
目前我们已能对出生后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小儿进行瓣膜修复手术。但对不适合行瓣膜成形或瓣膜成形失败的患儿,特别是风湿性瓣膜病瓣膜明显增厚、卷曲、挛缩的,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坏严重不能修复的,仍需行瓣膜置换手术,以挽救患儿生命。小儿若需置换瓣膜,大多选用机械瓣膜。
现在国内外都在研究选用同种生物瓣膜替换小儿严重病变的瓣膜,这种瓣膜不用服用抗凝药物,对小儿尤为适用,但存在使用寿命的限制,成年后常需再次行瓣膜置换术。
心瓣膜缺损是危害很大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而且应该在发病初期的就要及时治疗,年龄越大,接受手术的风险也就越大。关于小儿心脏瓣膜缺损怎么办的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总之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细心,发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就必须及时送医。
心脏瓣膜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原则
就治疗而言,心脏瓣膜病多先以内科方式初步治疗,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满意纠正血流动力学时,应进一步采取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
轻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心脏瓣膜病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就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如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需注意同时对症治疗。而由瓣膜疾病所导致的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部分患者病变严重,最终需要通过介入方式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手术途经来解决瓣膜问题。
无症状心脏瓣膜病患者
对于某些患者虽然存在瓣膜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不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松警惕,无需任何干预甚至忽略诊治。仍建议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及瓣膜病变情况,给予必要对症处理,甚至需要尽早外科手术。即使目前暂时无需干预,也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避免刺激性饮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避免情绪频繁过度波动。另外,按时随访、定期复查,了解疾病进展并遵从合理化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分类
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有解剖和/或功能改变引起的心脏功能损害。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风湿性与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出现障碍而造成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病累及心脏瓣膜并反复发作,经过长期发展过程而形成。风湿性心脏病占我国人群心脏瓣膜病的首位,女性多于男性。
后天非风湿性心脏病包括老年性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创伤性心脏瓣膜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及瓣膜粘液变性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由此带来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退行性和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逐渐成为心脏瓣膜病的重要病因。局部或全身的细菌或霉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累及心脏瓣膜形成感染性心脏瓣膜病,由于多种有效抗生素的问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耐药菌增多,感染性心脏瓣膜病较以前更凶险。根据病程长短临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患者起病突然,病情严重,该病常发生在正常瓣膜上;亚急性患者大多数起病相对较缓慢,病程较长(2~3个月以上),通常发生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如轻到中度的瓣膜病变。据报道65%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及早的采取预防措施,目前已有下降趋势。
心脏瓣膜发生病变时,一方面心脏负担增加,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心脏排血减少,机体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尿少等,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肝脾肿大、腹水,甚至休克。因严重的心脏瓣膜病而无症状猝死者并不少见。
1.风湿性心脏病占我国人群心脏瓣膜病的首位,女性多于男性。风湿性心脏病是青少年时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全身疾病,一般婴幼儿患咽炎后反复发烧,就会引起全身变态免疫反应性疾病,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引起心脏瓣膜的反应,再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心脏瓣膜就会发生破坏,而症状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青少年患链球菌感染性咽炎时,及时使用青霉素治疗可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2.孕妇在孕期发生病毒感染、接触某些药物或放射线等可能会造成下一代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病。
3.局部或全身的细菌或霉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累及心脏瓣膜形成感染性心脏瓣膜病,由于多种有效抗生素的问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耐药菌增多,感染性心脏瓣膜病较以前更凶险。
4.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由此带来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退行性和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逐渐成为心脏瓣膜病的重要病因。
我国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现状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变。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机体对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严重的风湿性心瓣膜病需要使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受损心脏瓣膜。
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目前在我国城镇地区明显减少,但在农牧区还可见到典型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儿童,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
风湿性心脏病是危害学龄期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儿童风湿性心脏病早期有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1-4周后又出现发热、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红斑、舞蹈症等,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反复发作。患病后25%-50%的患儿可遗留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以至影响成年期健康,因此,对小儿风湿性心脏病必须早期诊断,彻底治疗,切莫掉以轻心。
一般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可以动手术把开关失灵的瓣膜加以修理,情况复杂的还可以换上一个人工制造的瓣膜,而且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风湿性心脏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怎么样
目前,手术有瓣膜修复和瓣膜置换两种方式。瓣膜成形术,即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瓣膜修复手术保留自身的瓣膜结构,且不需要抗凝治疗,其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都很高。
瓣膜置换手术,即切除病变的瓣膜以人造心脏瓣膜代替。瓣膜置换术是指心脏瓣膜病人的心脏瓣膜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二尖瓣的瓣叶增厚、钙化、纤维化、腱索缩短、主动脉瓣的狭窄或丧失功能的关闭不全时,需要切除已遭病变破坏的瓣膜,然后将一种人工制成的机械瓣膜、生物瓣膜或同种的瓣膜通过手术缝合的方法,固定在原来的瓣膜的位置上,人工心脏瓣膜将完全替代原来心脏瓣膜的功能。
传统瓣膜手术,对人机体创伤较大,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疤痕,且体内有钢丝以固定胸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微创手术可以代替传统开刀手术。术中只要在胸壁打三个小孔,每个孔1.5厘米,能满足现代人的美观需求,不切开肌肉,不切开胸骨,术后疼痛轻,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技术特点。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小儿可置换心脏瓣膜吗
首先,小儿患瓣膜疾病是可能置换心脏瓣膜的。但是应全面分析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对患儿最有利的方案去实施为宜。
小儿患瓣膜疾病,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如果是风湿性心脏病所致,使得心脏瓣膜发生粘连、狭窄、增厚、卷缩等,便可造成心脏内的“阀门”开不大或关不紧,以致影响心脏功能和全身血液循环。
对小儿瓣膜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整形修复,只有当瓣膜损坏已无法修复时才考虑作瓣膜置换手术。
小儿若需置换瓣膜,大多选用机械瓣膜,一般小儿在7-8岁以后才能安装人工心脏瓣膜。
小儿装上心脏瓣膜后随之产生的最大问题是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人工瓣膜的有效口径不够大,到时候还需重新置换。同时,终身抗凝也将带来许多不便,如易遗漏服用抗凝药。
现在国内外都在研究选用同种生物瓣膜。这种瓣膜寿命长,使用方便,且不用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对小儿尤为适用。
二尖瓣返流是什么意思
心脏有4个瓣膜,其生理功能是维持一定量的血液单向流动,任何原因造成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导致血液通过瓣膜口受阻或倒流的现象均为病变状态。瓣膜病变引起的心脏疾病在我国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几十年来,因瓣膜病变发展到后期而不得不手术者几乎占整个开胸心脏手术的一半。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因风湿引起瓣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下降。而目前瓣膜类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退行性病变,感染性疾病,粘液样变性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瓣膜关闭不全造成血液返流。由于特殊结构及所承受的压力,二尖瓣是最易受累及的心脏瓣膜,对于二尖瓣膜的病变,并不是一检查出来就要手术的。目前临床经验认为对于二尖瓣轻度返流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二尖瓣中量返流长期无症状者,也不急于手术治疗,对于中量返流二尖瓣导致心脏结构改变或心律失常者应该手术;二尖瓣大量返流的患者易致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要尽早手术,甚至急诊手术。
瓣膜手术可以使病变的瓣膜恢复既不狭窄又无返流的单向阀门功能。由于既往的二尖瓣膜病变多是由于风湿活动引起的瓣膜狭窄为主,且瓣叶多有形态结构的挛缩僵硬改变,外科治疗多以用人造瓣膜替换为主。换瓣手术后机械瓣膜需终身定时服用抗凝药物,且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也很有限。瓣膜修复成形术的应用就可以避免瓣膜替换手术所带来的不足。对于由非风湿原因引起的二尖瓣膜病变,大多都可以通过修复而重建瓣膜结构,恢复既无狭窄又无返流的生理功能,长期治疗效果远较替换手术优越。
心脏瓣膜病治疗取决于病情程度
1、无明显症状:虽然存在瓣膜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不适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随访观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即可,不需进行特殊治疗。
2、症状较轻:心脏瓣膜病患者如症状较轻,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对症处理。如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同时进行治疗。
3、症状较重: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病变严重,临床症状明显,心功能减退,应考虑手术,建议行介入方式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手术,也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完全微创胸腔镜瓣膜置换手术、微创不开胸。
4、先天性瓣膜畸形:先天性的瓣膜裂、瓣叶脱垂、退行性病变或轻度风湿性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可进行修补手术重建瓣膜功能,如瓣膜畸形严重或有增厚钙化、僵硬变则需换置人工瓣。
新生儿可做的运动
某些姿势是新生儿特有的,无论仰卧还是俯卧,他都会把头转向偏爱的一面,并把四肢向体内弯曲。
要让婴儿采取更成熟的姿势。可做些轻柔的腿部练习,弯曲并伸直他的腿。
婴儿的脑袋相对较大,接近于身长的1/4,这对背部和颈部的肌肉承受能力来说显然过重。每天三次面朝下抱着他,强化他的颈部肌肉。
在换尿布的时候,轻轻弯曲他的膝盖,拉直他的腿。这有助于婴儿提早学会正确的姿势。
哪些心脏病适合心脏移植术
一、扩张性心肌病的终末期,主要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治疗方式,到了心衰的地步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
二、心脏瓣膜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做瓣膜置换手术也不能解决心衰问题的可以做心脏移植。
三、冠心病的患者血管条件很差没办法做搭桥手术了也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
四、一些比较重的复杂性先心病,根治手术无法做的也可以做心脏移植,比如说大动脉转位,完全性的心内膜垫缺损,如不能做根治手术的,或者是不能做矫正手术的也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