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过多的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应小于300毫克,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毫克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
胆囊息肉症状有哪些
医生指出:胆囊息肉症状表现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假如伴有结石时,会有可能出现胆绞痛。但是有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只要在健康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病变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尽癌症的发生。
提醒有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人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因为平时没症状就放松警惕,务必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B超是目前早期诊断胆囊癌定性的首选方法。如出现以下情况要高度怀疑胆囊癌———
(1)胆囊息肉直径>1cm ,基底较宽或复查发现逐渐增大。(2)胆囊壁不规则增厚>0.5cm或有钙化斑。(3)胆囊增大,脂肪餐提示胆囊收缩功能障碍。(4)胆囊轮廓不清或边界不规则。
2、原本没有症状的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突然出现右上腹饱胀,或原本只是轻度隐痛或胀痛的患者,疼痛程度加重或频率增加,或出现皮肤、小便发黄,要及时就诊。
3、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近期有原因不明的乏力、消瘦伴消化道症状者,如果单发息肉大于1cm,同时患有胆结石,应尽早诊治。
4、注意饮食,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禁酒,酒精可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变大。
胆石症和胆结石一样吗
什么是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与结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1、急性期
(1)急性胆囊炎 ①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②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③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④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发热和黄疸是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的典型表现。
2、慢性期(发作间歇期)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为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有反复发作或绞痛史,每于冬秋之交发作较频繁。较大结石有时长期无症状。
(3)慢性胆管炎与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亦不典型,可无症状或类似慢性胆囊炎的征象。
什么是胆结石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1、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2、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3、肥胖者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饮食偏荤、偏甜或不吃早餐者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日晒过多者
过多受日光照射者,如农民和喜日光浴的人,易发生胆结石。经常晒日光浴者胆结石患病率较高,而曾受过暴晒被灼伤的人,胆结石的患病率最高。
6、运动过少者
运动过少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易滞留淤积,难以排泄;同时也会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胆固醇容易沉积成石。
7、体内有蛔虫者
饮食不洁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胆石症有哪些并发疾病?
1、气肿性胆囊炎,是胆囊炎的变型,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开放性穿孔,是少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5%,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3、局限性穿孔,多数可施行胆囊切除术,严重者也可进行胆囊造瘘和脓肿引流术治疗。
4、胆石性肠梗阻,该病极易延误诊断,故死亡率可达15-20%,一般给予手术治疗。
胆囊容易染上哪些病
1.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就是各种胆囊黏膜隆起的一个‘肉疙瘩’,在临床上,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很多人无任何症状,只是体检时才发现。等出现症状时,多数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预防胆囊息肉要做到:
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 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要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 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还会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尽量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及肥肉等)。
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避免经常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2.胆囊结石
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三类。能够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和胆色素的浓度,延缓胆囊排空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胆结石,如不吃早餐及饮食不规律、长期节食减肥、蔬菜吃的少,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过分吃素等。此外,糖尿病和胆囊胆管的炎症也可能促使胆结石形成。
胆结石症状在初期并不明显,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或有胆结石可能:1.持续性右上腹痛伴轻重交替,可放射到肩背部。2.烧心、嗳气、恶心、呕吐、餐后饱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进食油腻后更加明显。3.急性发作还伴有发热,黄疸。需注意的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症状。因此,一些胆石症患者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预防胆囊结石要做到:
要少吃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糖量高的水果也要限量;饮食要规律,按时吃早餐和规律饮食。长期节食减肥要谨慎;合理膳食,多吃蔬菜。
3.胆囊炎
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
急性胆囊炎一般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突然发作,痛感强烈,或呈现绞痛样。而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慢性胆囊炎则可能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
预防胆囊炎要做到:
规律进食,少食多餐;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多补充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喝够水;讲究卫生,预防蛔虫等寄生虫感染;调节情绪;适度运动。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含脂肪多的食物会促使胆襄收缩,慢性胆囊炎患者会有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食物中如果脂肪过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所以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少于20克,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到每天40克以内。主要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星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三餐饮食中,避免在一餐中吃过多的脂肪。
胆囊炎的营养饮食治疗方法
大量吃油腻食物容易患胆囊炎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 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 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 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 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 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 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 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 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胆囊炎的CT诊断有哪些特点: 急性胆囊炎患者偶需做CT检查。它除可发现胆囊管或 胆囊结石外,诊断主要依据:
①胆囊扩大;
②胆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强扫描时可见胆囊明显强化。这两种现象对确立诊断缺一不可.因胆囊扩大也可见于胆 道梗阻,或正常胆囊炎因增厚的胆囊壁而呈结节状,可给人以胆囊癌的现象。故其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化脓 性胆囊炎胆汁CT值可大于20HU。胆囊周围炎,胆囊壁与肝实质界面不清或于胆囊周围显示为低密度环,系由肝组 织继发性水肿所致。若系胆囊穿孔,胆囊窝部可出现有液平的脓肿。气肿性胆囊炎则于胆囊内或壁内出现气影。 慢性胆囊炎常与胆石并存。CT除胆囊壁普遍增厚和增强扫描显示为壁强化外,胆囊大多扩张不良或缩小。若周围 粘连,则可见胆囊皱褶变形。应该指出的是,如无胆石存在,CT难以肯定胆囊缩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缩。如 胆汁钙化或胆囊壁钙化而形成所谓“瓷器胆囊”,则CT易于诊断。若造影显示壁厚且扩张不良的胆囊不显影,而 胆管却良好显影,可肯定为慢性胆囊炎,但CT在胆道造影不常用。
胆囊炎的食物选择:
(1)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品摄入。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
(3)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如肥肉及动物油脂,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摄入比例。
(4)大量饮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胆囊炎怎么饮食
每个人都离不开饮食,饮食是生活的根本。对于患有胆囊炎的患者,更应该注意饮食问题。胆囊炎患者除了要接受科学的治疗之外,也应该与健康的生活饮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与治疗胆囊炎。为了摆脱病痛,大家应该多注意胆囊炎患者禁忌的食物与适宜的食物,如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可有利于治疗疾病。
饮食治疗措施
一急性期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由静脉补充营养。但可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可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软食。上海龙华医院脾胃病科戴彦成
二慢性期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
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脂肪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
3.低胆固醇: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以
4.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道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5.碳水化物:每天300~350g,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应供给复合碳水化物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
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防止胆结石作用,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的胆道修复,大量补充对胆道疾患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7. 食物纤维:植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通便,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r、、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8.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9.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10.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I、、黄豆等。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以上就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的饮食治疗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也希望您能牢记胆囊炎患者禁忌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饮食治疗时为了供给足够的营养,维持机体热能需要,大家都应该对生活的饮食细节高度重视。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通便,促使肠内产生的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慢性胆囊炎患者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洋葱等,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如何调理饮食
慢性胆囊炎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见,日常要注意治疗疾病同时做好饮食调理,是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那,慢性胆囊炎如何调理饮食?
慢性胆囊炎如何调理饮食?
1、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
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2、慢性胆囊炎如何调理饮食?减少纤维素含量,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
4、慢性胆囊炎如何调理饮食?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5、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因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萝卜、水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胆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护理
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孕妇孕妇应该摄入更多,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如果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就会形成妊娠合并胆囊炎。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形成。
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也很有帮助。
规律的进食,三餐正常吃,食量也要形成规律,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饮食
1.首先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食用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核桃、花生仁、腰果等)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
2.易消化、少渣滓食物。
3.少食多餐,大量饮水,宜吃富含蛋白质和糖类食品;宜吃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清淡蔬菜;宜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新鲜瓜果;宜吃各种植物油。
4.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摄入,
5.忌刺-激辛辣食物、易产气食物,如萝卜,牛奶等。忌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忌吃动物油和禽蛋,尤其是蛋黄;忌吃油腻煎炸炒爆食物;忌饮烈性白酒。
6.慢性胆囊炎患者在饮食调理的基础上,应用苗岭胆炎方调养,这样才能标本同治慢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