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有什么症状 外伤
宝宝生病有什么症状 外伤
桌子角、凳子腿、窗户一些原本很平常的地方在妈咪的眼里却是宝贝的“禁区”,就连小宠物都有可能成为宝贝的“敌人”。皮肤的擦伤一般比较轻浅,妈咪可以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毒,预防感染。
但是如果宝贝的伤口小而深,或者头部碰撞后精神差,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或者被动物咬伤、抓伤,妈咪应及时带宝贝就诊,尽早诊断及治疗。
宝宝生病原因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4.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6.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7.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
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
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
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步、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
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
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10.川崎症
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
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
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
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宝宝突然尿少怎么回事
宝宝尿少和水分流失有很直接的关系,孩子活动量较大,出汗多,那么尿量肯定会减少的,特别在春秋、夏天的时候,尿量可能会比在冬季的时候要少,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
宝宝尿少也有可能和宝宝生病有关,如果孩子着凉、呕吐、腹泻,都会使尿量减少,这是因为他们身体有脱水,导致小便分泌较少,使得排便次数也会减少,另外如果宝宝出现了有发烧,也会因出汗太多会导致尿液的减少。
宝宝生病有什么预兆 宝宝抵抗力差总生病怎么办
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多,要求全面的营养,但是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很多东西在小的时候都不能吃,因为营养的补充比较单调,所以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从而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适当的为宝宝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一直以来,要想提高抵抗力就需要增强体质。那么体育锻炼应该要从小开始。一般孩子满月后就可以适当的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这样就可以提高一定的抵抗能力。如果孩子大一点可以常常带孩子到户外公园玩耍或者是在健身器材上玩。户外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而且有助于肌肉和骨骼等全身新陈代谢。经常运动的孩子食欲也比较好,这样摄取的营养素就比较足够,体质就明显的增强。
有些孩子平时睡觉都要被家长监督着,特别是睡午觉的时候。小孩子确实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让体内的细胞足够强大。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降低生病的几率,所以一般孩子要睡得比大人多,一般要八到十个小时。
宝宝病了能不能补钙
一、宝宝生病期间还能补钙吗?
宝宝生病的时候是不需要给宝宝补钙的,宝宝生病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治病为主的,平时也要注意给宝宝的饮食清淡一些的有助于恢复的,等宝宝生病好之后再给宝宝补钙的,宝宝补钙的时候晒晒太阳的,有助于钙的吸收的。
二、宝宝生病期间还可以补钙吗?
这种情况还是要注意,不要吃的
一般情况下,还是要注意月经期不要吃这些药物了,注意保养,少饮食生冷,注意保暖,
三、哺乳期补钙可以通过食物也可以口服一些钙片,比如迪巧或者钙尔奇D,饮食可以吃牛奶,豆类制品,虾,海带等
宝宝再三个月以后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钙,出生两周后要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
四、宝宝生病了能补钙吗?
这没有规范,对于正常吃奶和补充维生素D的孩子来说,一般不考虑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因此没有从何时就需要补钙的要求,不适当的补钙反而对孩子不好,孩子是否需要补钙,要具体看如何确认的以及到底是否缺钙,再考虑否需要和用什么补充,一般生后2周开始正常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补钙。
如何让孩子在春季少生病
现在也已经进入了春季,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多人对孩子的护理也是关注的,疾病是都知道的,都也是怕孩子出现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在春季少生病?
春季小儿常见疾病
春季小儿常见病大概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肠道疾病三类。近一段时间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大多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小儿春季为何爱生病
为何春季会使宝宝疾病多发呢?这主要是由于春季乍暖还寒,天气易变,忽冷忽热,温差较大,加之小儿身体未丰,体质未健,适应能力较差;春暖后,自然界微生物继严寒的“冬眠”后开始“复苏”,滋生繁殖,且致病力强,侵犯小儿机会加大。
孩子生病有征兆
不少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生病前会有一些征兆,对此陈院长说,宝宝生病前的征兆,家长平时可以从食欲、排便、睡眠几个方面来观察。
食欲变化。如果发现食欲减少、食欲突增或者拒食,往往是宝宝患病的前兆。健康的儿童能按时进食,食量也较稳定。
排便异常。排便异常也是宝宝生病的征兆,便秘和腹泻都预示着宝宝身体不适。95%的便秘属于功能性原因,这并非身体本身异常,通常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或其他高纤维食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睡眠不佳。生病的宝宝通常夜间睡眠状况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稳等。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瘙痒、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
宝宝生病类型
1.感冒
2.耳鼻喉发炎
3.玫瑰疹
4.打预防针
5.败血症
6.尿道感染
7.脑炎、脑膜炎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9.肠胃炎合并脱水
10.川崎症
宝宝生病有暗示6大前兆
食欲下降
健康宝宝吃嘛嘛香,按时进食,食量也较稳定。但是如果你发现宝宝食欲减少或者拒食的话,可能是宝宝患病的前兆哦!
如果婴儿平时吃奶、吃饭很好,现在突然拒奶或无力吸吮,或不肯进食或进食减少,则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
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锌、维生素A或D中毒也可能引起食欲低下;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宝宝,在腮腺肿大前的1-2天,会发生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的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也就是腮腺肿大起来;宝宝发烧时,食欲也会随之下降。
要提醒家长的是,生病不一定就是食欲下降,有些疾病还会使宝宝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儿童糖尿病,多饮多食,吃不饱,即使吃得多,体重也还是不升反降。这也是妈妈需要提高警惕的呢!
睡太多或者睡不好
正常的婴儿一般入睡较快,睡得安稳,睡姿自然,呼吸均匀,表情自如。如果宝宝有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稳等异常现象出现,则预示着疾病悄然发生。
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瘙痒、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
若宝宝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这种状况可能是宝宝发烧了;若入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可能是患了蛲虫病;若宝宝常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时容易激怒,则可能患了佝偻病;睡觉前后不断咀嚼、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
情绪波动大
如果家长细细观察,宝宝情绪的变化也能预示宝宝是否生病了。健康的宝宝,通常都是气色好,眼睛有神,不哭不吵不闹腾,很容易满足。但生病的宝宝则会表现出不同平常的异样,如果宝宝有以下表现,爸妈就要多当心了!
宝宝发热的时候,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等情况常常是惊厥的预兆;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除明显征兆外,宝宝还可能表现出萎靡不振、烦躁不安或爱发脾气。
宝宝情绪不稳定,总是大吵大闹难以安抚,确实很让爸妈头疼。但爸妈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毕竟疾病和情绪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宝宝的不良情绪有可能会加重原来的病情哦。
面色苍白
健康的宝宝白白胖胖,脸色红润,很让人欢喜。而如果宝宝脸色苍白则可能是患病的前兆。比如宝宝患上肺炎时,脸色就会是苍白的,同时还伴有发热现象;有心脏病的宝宝的脸色也通常是白色的;宝宝如果身体很虚、多汗的话,脸色也会很差,缺少光泽;贫血或者失血的宝宝除了脸色苍白之外,还常常伴有嘴唇、牙龈的灰白,需要引起爸妈的注意。另外,脸色萎黄、哭闹不休的宝宝,有可能是败血症的前兆。
要提醒妈妈的是,刚刚睡醒的宝宝,通常面色不是太好,神情也是迷迷糊糊的,但这只是宝宝未睡醒的表现,妈妈要学会区分,不必担心太多。
呼吸不畅
健康的宝宝呼吸通常都是非常均匀、有节奏,不紧不慢的。婴幼儿呼吸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患病时易引起呼吸异常。
若宝宝呼吸变粗、频率增加或时快时慢,面部发红则可能是发热;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现;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扇动,口唇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而患有过敏性哮喘的宝宝常会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喘息声,宝宝会显得非常难受,有窒息的表现。
大便异常
宝宝的大便情况是了解宝宝是否生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便秘和腹泻都预示着宝宝身体不适。95%的便秘属于功能性原因,这并非身体本身异常,通常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纤维食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病理性腹泻可从大便的性质来分析腹泻原因。比如,宝宝排出鲜红色的血便,那出血位置多半位于下消化道,有可能是大便过于干硬,便秘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直肠息肉,就是肠管内长出一个或几个肉疙瘩,大便擦伤其表面,就出现了少量或较多量的鲜血;如宝宝摄入的蛋白质较多时,就会导致大便奇臭无比;发生肠炎时,大便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毒性肠炎的粪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蛋黄色稀水样。
腹泻宝宝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肠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喂养的孩子要少吃油腻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泻。同时,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并用毛巾擦干,涂些爽身粉。
宝宝生病怎么办
一直很健康的孩子突然不舒服了,爱打喷嚏、流清鼻涕,不想吃饭或吃饭后很容易呕吐,明显地没精神,都说明孩子感冒了。其实,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刚刚感冒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上述症状,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及时处理,孩子的感冒就能很快控制住,不会发展到发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的地步。孩子的感冒多数都是受凉引起的。晚上蹬被子、白天衣服穿得少、玩耍时脱衣服多了没及时穿上、坐在冷地上时间久了、没穿鞋光脚走路、吃寒凉的食物多了或贪吃过多的冷饮等,都会导致孩子受凉。家长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治愈早期感冒的关键。既然孩子感冒多数是受凉引起的,那么家长只要找到孩子受寒凉的原因并及时祛除,孩子就能快速痊愈,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吃药,如果感冒是受凉引起的,你不想办法祛除病因,而是让孩子继续受凉,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发展成咳嗽、发烧了。
1.家长应该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时,手脚又发凉了,就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喝红糖水,红糖性温,能祛寒,一天给孩子喝2~3次,每次用半勺红糖冲温水就可以了。
(2)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加一片生姜,3岁以上加两片,再加上半勺红糖,煮成生姜红糖水给孩子喝,一天2~3次。
(3)晚上睡觉前给孩子用温水泡泡小脚,大人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头,只要孩子微微出点儿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手脚凉得厉害,可以用艾叶水泡脚,只取小半把艾叶煮水给孩子泡,泡到孩子出汗就可以了。泡完脚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增加睡眠的时间是治愈早期感冒的重要保证。只要是喝生姜红糖水祛寒,就说明孩子内热大,所以家长必须同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让孩子大量地喝水,多排尿,不管是西医说的病毒引起的感冒,还是中医说的虚火大引起的感冒,都能随着一次次尿液的排出而减轻。不要小看这一杯杯的温开水,哪怕是传染病引起的孩子不适,只要能让孩子多喝水,都能明显减轻病情。
(4)孩子明显不舒服时,饮食的调理很重要。因为孩子一生病,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变虚弱,这时只能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东西,而且各种食物除了新鲜外,还一定要烧得烂、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了就该补一补,其实孩子正在发病的时候是不能补的,特别是鱼、虾,很容易引起发热。这时最好只给孩子吃利于消化的肉汤、菜汤、稀饭、面条,不但减轻了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利于身体的康复。
(5)如果第二天孩子还有些不舒服,手脚仍是凉的,家长可以继续按上述方法去处理。等孩子没有明显的不适了,再给孩子吃鳝鱼和炖得很烂的牛肉,对增强体质很有好处。
(6)孩子不舒服时,固元膏仍然可以吃,一天两次,一次小半勺,夏天的时候要少吃。
2.当孩子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但小手、小脚不发凉,舌苔也不发白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多喝加一点点盐的淡盐水,每天帮孩子捏脊10~15遍,捏脊后再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晚上给孩子泡脚,发汗,然后搓脚心50下,能降虚火。同样,这种情况下也要让孩子早点休息,饮食要清淡,不能吃鱼、虾,固元膏也暂时停吃。
经过以上的处理,孩子早期感冒的症状都会很快得到控制,只要孩子不再继续受凉,不适在一两天内就可以完全消失。
家长在孩子每次生病时都要及时总结经验,为什么孩子会生病,为什么这次能很快控制住。只有找出孩子患病的规律,尽量避免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才能让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孩子患病后,家长及时而正确的处理,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病情,减少痛苦,坚持下去,孩子必然能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健康成
长。感冒就发烧,遇到这种情况,大人通常是赶紧把孩子往医院送,又是打针,又是吃药。
其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地上升。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白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而后再按摩。有一次,一个5岁的男孩因吹空调受凉感冒发热,我教给他妈妈这种方法。过了3天,孩子的妈妈来找我,她说,按照我的方法给孩子按摩后,孩子的烧就退了,即使一天连续发烧3次,按摩都能管用,可后来发现孩子有点儿喘,又赶紧带孩子去医院输液了。我问她,你给孩子喝姜糖水了吗?她说没有。我说,孩子明明是吹空调受凉引起的感冒,你应该首先给孩子祛寒,让孩子全身暖起来再按摩,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自然就喘了。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的经络是很通畅的,长时间的按摩只会造成气虚,只有在孩子喝了葱姜糖水、身体有了热量、已不太虚的情况下按摩,效果才会好,才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按摩到最后,家长要再把孩子两只小耳朵搓热,并搓揉头顶的百会穴,这其实是一种补法,是提气的,放在按摩结束前,就是为了防止因按摩下肢过多造成的气虚。
第二天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那么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
第二天孩子醒后,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舌苔及尿液情况,如果舌苔白色很淡,或尿液颜色加深发黄,就不要喝姜葱红糖水了,只喝红糖水或温开水就可以。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多吃稀饭、面条、肉汤等,不要吃上火的鱼、虾、羊肉、山药、红枣。如果孩子不发热了,但精神不是太好、浑身没劲,家长可以给孩子煮鳝鱼汤或做红烧鳝鱼吃,让孩子多喝炖得很烂的肉汤、鸡汤,孩子的体力会很快恢复。
如果第二天孩子的舌苔仍发白,尿还是清的,但不发热或有低热,这时就不要加葱,只用生姜加红糖煮水给孩子喝就行了,一天喝2~3次,白天的饮食同样要清淡。如果晚上孩子发热加重了,就加上葱,治疗的方法与前面说的一样。
一般经过两天的治疗,孩子都会退热好转,接下来的就需要家长细心的护理,给孩子吃的菜肉一定要烧烂,不要太油腻,不要让孩子吃油炸的食品、膨化食品和炒货,孩子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换干净的衣服,不要再让孩子受凉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在孩子发热的过程中,喝水是很重要的,多喝水,多排尿,一是能消内热,二是能及时排掉身体内的病菌,有效缩短病程。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增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增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出现以上症状说明孩子病情较重,应及时送医院。如果孩子只是咳嗽、呕吐、腹泻,发热不超过39.5℃,而且精神尚好,呼吸没有明显的增快,家长可自己动手,用上面介绍的食疗和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减轻感冒、发热的症状。
还听说过一些好使的小偏方治疗感冒!
姜末烫脚
宝宝感冒初期鼻子不通气,可在晚上睡觉的时,用微烫的姜末放在宝宝脚心,可以使鼻子呼吸通畅,感冒也好的快。方法:姜切丝干锅炒干,炒出姜香味(如果稍微糊也无妨),可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帖子宝宝脚心即可。(一定要注意姜丝的热度不能太烫,以免烫伤宝宝。)
葱丝热熏
宝宝伤风性鼻子不通气,可用葱白泡水,将葱白切丝(容易入味),放到沸水中,趁热熏宝宝口鼻,此方法对宝宝风寒性鼻塞疗效显著。
盐水洗鼻
妈妈可用凉开水加盐,用小棉签沾湿,清洗宝宝鼻腔,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每天清洗可缓解鼻子不通气的!
宝宝生病有什么预兆
大多数孩子生病前会出现情绪方面的变化,孩子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有的甚至会出现目光呆滞,两手握拳的现象,家长要了解孩子生病前的信号,通过这些信号可以判断孩子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身体异常要尽早检查。
孩子生病前会出现胃口改变的情况,大多数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较小的宝宝会突然出现拒奶或吸吮无力的情况,部分患儿会有腹泻、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这些征兆提醒孩子患上了消化系统疾病。
孩子睡前如果出现烦躁不安,睡后脸色发红的表现,则说明孩子可能是发热,睡觉前后不断做咀嚼动作或磨牙,主要是蛔虫感染的问题,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异常表现,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并且要定期做儿童体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