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固表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五味子生精敛汗

固表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五味子生精敛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酸,甘,温。肺,心,肾经。

药性功效:五味子味酸性温,且温而不燥,收涩之中兼有补益作用,长于敛肺气而滋肾水,起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凡肺肾亏虚,精气耗散或气精两伤而无实邪者,皆可应用。

用法与用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及麻疹初期患者,均不宜用。

虚汗不止中医有着数

人们适当出点汗可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但是,有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经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还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了。对于这种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可适当服些中药调理。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杜仲五味子茶的作用

五味子味酸,甘,性微温,入肺、肾、心经,具有补益五脏的,敛肺止咳的作用,杜仲五味子茶可以用于治疗肺肾虚衰引起的久咳、虚咳、气短、喘促等症。

《本草经疏》中有注:“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五味子具有一定的补益肾精的作用,而杜仲味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杜仲五味子茶可以用于治疗肝肾虚诸症。

五味子味酸,可敛一身之液,具有敛汗固涩、固表止汗的作用,杜仲五味子茶对于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精的虚衰关系到骨骼的强弱,五味子可以补益肾精,杜仲可以补肝肾,强筋骨,杜仲五味子茶对于中老年人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腿脚软弱无力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刺五加五味子泡水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入肺、心、肾经,中医认为酸性收敛,五味子可收敛肺气以止咳,对于久咳或老年肺肾虚损而导致的咳喘、气短等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五味子味酸,可敛一身之液,具有敛汗固涩、固表止汗的作用,对于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五味子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梦遗滑精、遗尿尿频等症,另外,五味子中的有效成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刺五加同样具有补肾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所以刺五加和五味子泡水能帮助改善睡眠,缓解失眠症状。

刺五加具有祛风湿,活血脉的功效,且其性温,可以温通人体的血脉及经络,辅助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等症。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精的虚衰关系到骨骼的强弱,刺五加和五味子均具有补肾的作用,可以通过滋补肝肾以强壮人体筋骨,刺五加五味子泡水对于筋骨痿软、体虚赢弱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五味子哺乳期间可以喝吗

最好是不喝。

五味子药用价值比较高,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将其泡水喝,这样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健作用。

五味子味甘酸性温,具有一定养肝护肝、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作用,正常食用对自身的健康具有好处,但对于处于哺乳期的产妇来说,除了要顾及自身身体健康外,同样还有兼顾婴儿的健康及发育,而五味子又具有一定药性,虽然对于产妇的乳汁分泌并无明显影响,但药物成分可能会传给婴幼儿,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哺乳期最好是不吃五味子比较好。

小孩出虚汗怎么调理 中药调理

小孩出虚汗也可以通过中药调理,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可在中医指导下,应用中药太子参、百合、五味子配合其它药物煎服,或每晚睡前服用龙骨、牡蛎粉等,以滋阴潜阳。通过益气固表,加强身体的敛汗止汗功能。具体用药需根据孩子体质而定,家长切勿随意给孩子服用补药。

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血好 党参和黄芪能一起喝吗

补气时可以将党参与黄芪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在药性上不相克、且功效上互相补充。

如中药党参具有补气健脾、生津止渴等功效,而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敛疮生肌、脱毒排脓等功效,两者合用可以有效的改善中焦脾胃气虚而引起的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无华、口干舌燥或困倦嗜睡等,常见的中成药参芪五味子颗粒中就含有黄芪、党参这两位药物。

五味子一次不能超过多少克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敛肺止咳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入肺、心、肾经,中医认为酸性收敛,五味子可收敛肺气以止咳,对于久咳或老年肺肾虚损而导致的咳喘、气短等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止泻敛汗

五味子味酸,可敛一身之液,具有敛汗固涩、固表止汗的作用,五味子对于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补肾安神

中医认为,五味子五味俱全,可补五脏,专补肾脏,可以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梦遗滑精、遗尿尿频等症,另外,五味子中的有效成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4、保肝护肝

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对于肝脏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还能抑制肝脏受损,或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抑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1、体内风邪未出者忌吃

体内风邪未出者,如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起等人群,需要解表散风、疏风散热、透疹,如果服用五味子,因其味酸收敛,反而容易令体内邪气无法散出,影响身体恢复。

2、胃酸过多、胃部不适者忌吃

五味子味酸,服用之后能够增加胃酸,如果服用量过大,口服生药12-18g以上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反酸、胃烧灼感、打呃、肠鸣等反应,因此胃酸过多、胃部不适者不宜用五味子。

相关推荐

容易出汗吃什么

黄蓍粥,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百合粥,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浮小麦饮,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用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浮小麦,甘,凉。

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不错的效果。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积粪,可服用通便药;若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

吃饭头部大汗淋漓是什么原因

属于气虚的表现。 天气热时,本来就容易出汗,再加上气虚体质,更加容易出汗,中药敛汗液的药物浮小麦,五味子,麻黄根等等,补齐常用黄芪,建议酌情用以上药物泡水喝,无毒副作用。

黄芪和大枣能煮水喝吗

黄芪和大枣能煮水喝。 黄芪味甘,性微温,可入肺经,脾经,肝经和神经,具益气固表,敛汗生津,消疮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红枣健脾补血益气之功,两者配伍泡水饮用,能起到补气升阳,健脾和胃,固表止汗等多种养生功效。

五味子泡水喝害处吗 五味子怎样泡水喝最佳

通常药用用于止汗可以与龙骨、牡蛎等药物配伍使用;用于止泻,可以与诃子、石榴皮等药物配伍,日常保健服用的话,推荐以下几种泡水喝的搭配方法为佳: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枸杞味甘性平,具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两者同用可以加强补肾益精的作用,并且枸杞还具明目、抗衰老、提高免疫的功效。 材料:五味子、枸杞各6克。 做法: 1、将五味子捣碎放入杯中。 2、加入枸杞,再冲入沸水。 3、加盖,闷泡15分钟左右3. 4、期间可以续水2-3次,代茶饮。 蜂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

老人手心出汗的中药食疗方

(1)黄蓍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2)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3)浮小麦饮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多汗症很特色,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多汗症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 中医治疗多汗症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症应及时处治,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须等。 止汗功用的食品五味子、乌梅、黑豆、桃干等。 多汗症患者常用的食疗验方: 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用

固表止汗中药哪些 麻黄根敛肺止汗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经。 药性功效:麻黄根入肺走表,功专敛汗,具敛肺止汗之功。凡盗汗,自汗及体虚多汗者,均可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注意:表邪者忌用。

中医如何治疗呼吸道感染

(1)营卫失和,外邪留恋型 证见反复感冒,恶寒怕热,不耐寒凉,平时汗多,肌肉松弛,或伴低热,咽红不消退,扁桃体肿大;或肺炎喘嗽后久不康复;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脉浮数无力。一般治疗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为主。常用药物如黄芪、桂枝、白芍药、甘草、大枣等。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瘪桃干固表止汗;兼咳嗽者,可加百部、杏仁、款冬宣肺止咳;身热未清者,加青蒿、连翘、银柴胡清宣肺热;咽红、扁桃体肿大未消者,加板蓝根、玄参、夏枯草、浙贝母利咽化痰消肿;咽肿便秘者,加瓜蒌仁、枳壳、生大黄化痰解毒通腑。 (2)肺脾两

中医治疗多汗

针刺治疗 取双手“合谷穴”,用1.5寸长的毫针,快速进针5—7分深度,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轻轻捻转提插毫针3—4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连用5—8次。同法,足汗多者,取双足“三阴交穴”针刺,进针深度约1寸许。 常用食疗验方 中医治疗多汗,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止汗作用的食品乌梅、黑豆、桃干等。 1、五味子,大枣,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