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陶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陶道穴的功效作用

陶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陶道穴的功效作用

陶道穴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督脉为诸阳之海,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故本穴有解表清热,镇惊安神,通经活络之功,经常刺激该穴可起到补益肺气,缓解虚咳的作用。

陶道位置怎么找 陶道的功效作用主治

陶道,意指督脉气阳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具体来说,这个腧穴运行的是阳气,具有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具有很强的补益肺气的作用,刺激陶道能改善肺功能以及人体气血循环,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支气管炎等症。

陶道穴的作用是什么

俯卧或正坐,在背部,于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之。或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陶道穴。

陶道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督脉为诸阳之海,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故本穴有解表清热,镇惊安神,通经活络之功,经常刺激该穴可起到补益肺气,缓解虚咳的作用。

陶道位置怎么找 陶道刺灸操作手法

取俯伏或俯卧位,微斜向上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可向下或两肩扩散,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有针感即可。针若刺过弓间韧带后,有针尖阻力突然消失的空松感,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针,否则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脊蛛网膜,软脊膜而伤及脊髓。脊髓被刺中后,病人有强烈的触电感,并有神志惊恐,惊跳现象,应立即退针,并注意观察病人变化,切勿再做提插捻转,同时忌用粗针。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陶道常用配伍治疗疾病

1.配大椎,曲池,尺泽,风门,身柱,后溪,以祛风散邪,通阳解表,治疗风热感冒,头痛项强等。

2.配列缺,合谷,肺俞,外关,以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3.配大椎,合谷,膻中,丰隆,孔最,以疏风清热,治疗风热咳嗽,气喘,胸痛等。

4.配大椎,间使,曲池,内关,公孙,以清热截疟,治疗热疟。

5.配阴郄,复溜,大椎,以滋阴降火,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

6.配劳宫,水沟,大钟,上脘,丰隆,以清热化痰醒神,治疗痰火狂证。

7.配百会,风府,大椎,太冲,井穴,以清热熄风止痉,治疗热盛惊风,角弓反张等。

身柱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身柱穴功效作用

功效:宣肺止咳,祛风清热,宁心安神。

主治:1.感冒,咳嗽气喘,身热头痛,疔疮。2.心悸,失眠,癔症,惊风,癫狂。3.脊背强痛。

作用:身柱属督脉,位于背部,督脉000002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通调督脉,清热镇痛的作用,可以治疗身热,头痛,脊背强痛;再者,身柱位近心肺,居两肺俞之间,乃肺气横贯之处,故本穴有祛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咳嗽气喘,并可清热解毒,治疗热毒郁表的疔疮;可宁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癔症,惊风,癫狂。

陶道穴位置怎么找 陶道的配伍疗法

陶道穴配丰隆穴、水沟穴、神门穴、心俞穴:治癫狂痫;

陶道穴配大椎穴、间使穴、后溪穴:治疟疾;

陶道穴配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治外感病;

陶道穴配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治胸背痛。

水道的准确位置图 水道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行气活血,利水调经。

主治:1.小腹胀痛,疝气。2.小便不利,水肿。3.月经不调,痛经,不孕。

作用机制:1.水道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行气调肠,治疗小腹胀痛,疝气;2.由于该穴位居下焦,具有调理下焦气机之功能,可治疗下焦气机不利所致的小便不利,以及水溢肌肤的水肿;3.通过调理下焦气机,调和盆腔气血的作用治疗气血不和之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

注意:孕妇不可灸刺该穴位,以防 引起流产。

水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水道穴穴位解剖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分支。

陶道穴位置怎么找

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简易取穴:位于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上推2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神道穴。

陶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俯卧或正坐,在背部,于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之。或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该穴。

相关推荐

外陵准确位置作用 外陵穴功效作用

功效:调理肠胃,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作用机制:1.外陵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胃气机,具有行气止痛,利湿止泻之效,治疗各种肠胃疾患;2.阳明经多气多血,循经小腹,与胞脉之气血相通,内应胞宫,本穴又位于下腹部,故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以治疗妇科疾患。

京骨的准确位置 京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胫骨为膀胱经原穴。 功效: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宁神清脑。 作用:京骨位于足外侧,为本经原穴,是膀胱经元气会聚之处,膀胱经起于鼻根部,系目,循头入脑,膀胱经又主一身之表,故京骨穴有散风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用以治疗头痛,寒热之表证以及目翳,鼻衄;还有安神镇静作用,用于治疗癫痫;另外,循经治疗腰腿酸痛。

陶道疼怎么办 陶道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建:两侧斜方肌建于此汇合并附着,斜方肌由副神经和第3,4颈神经支配。 4.棘上韧带:由第1胸神经后支分布。 5.第1,2胸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第1胸神经后支分布。 若此处针刺过深可刺过弓间韧带(黄韧带)而进入椎管。

眉冲的准确位置 眉冲穴功效作用

功效:疏经通络,清头明目。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视不明,鼻塞,癫痫。 作用:眉冲穴属膀胱经,位居头部,其经气下抵目,上入脑,故本穴具有祛除头部风邪的作用,能疏风通络,清头明目,用于风热之邪循经上攻,干扰清空之目赤,头痛,眩晕;还可宣通眼,鼻经气阻滞,用于鼻塞,视物不清;还能用于目失气血阴精荣养之夜盲,视物不清;此外还可用于风痰循经入脑,扰乱神府之癫痫。

小海的准确位置片 小海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小肠经合穴,属土。 功效:清热消肿,镇痛安神。 主治:1.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齿痛颊肿;2.癫狂,痫证;3.颈项强痛,肘臂疼痛。 作用机制:小海穴属小肠经,位于肘部,为小肠经合穴,五行属性属土,火生土,故为本经子穴,泻之有清热消肿,散瘀止痛之效,可治疗循经路线的肿痛,如头面,五官,肘臂疼痛等;由于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经与督脉相通,心主神志,脑为元神之腑,所以本穴也可安神镇静,治疗癫狂痫证。

鸠尾的准确位置 鸠尾穴功效作用

功效:和中降逆,宽胸化痰,清心宁神。 作用机制:鸠尾穴属任脉,正当剑突下,位近膈肌,内应肝及胃上口,故可疏理肝胃及胸膈气机,宽胸理气,和中降逆,治疗胸中气滞的咳喘,胸闷,心痛,胃气上逆或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或膈气不利的呃逆;该穴位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中医认为,膏为心尖之脂,故本穴络穴诸阴经而调和阴阳,清心化痰宁神,治疗邪热扰心,心神不宁的心烦,心悸,及痰浊蒙必心窍的癫狂,癫痫。 主治病症:1.咳喘胸闷,心胸痛,心烦,心悸,癫狂,痫证;2.犯胃,呕吐,呃逆,胃脘痛。

横骨的准确位置 横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横骨为足少阴肾经与经脉交会穴。 功效:补益肝肾,调理下焦。 作用:横骨属肾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胞宫,膀胱,与冲脉相通,故有补肾气,调冲任的作用,用于治疗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肾脉络膀胱,该穴可补肾气助膀胱气化,以治疗小便不利,遗尿。肝肾止经同会任脉,肝经循阴器抵少腹,该穴又位于下腹部,故有疏通局部肝肾气血,治疗疝气小腹胀痛,阴部肿痛的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作用 大陵穴功效作用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具有镇惊安神,清心通络,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清心降火,清除口臭。

中封准确位置作用 中封穴位功效作用

中封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该经经穴。有清肝胆热,利下焦湿,舒筋通络之功效。临床上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腰痛,小便不利,胸腹胀满,黄疸,内踝肿痛,足冷,少腹痛,嗌干等症。

承满的准确位置 承满穴功效作用

功效:理气降逆,和胃消胀。 主治:胃痛,呕吐,上气喘逆,胁下坚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腹泻等。 作用机制:该穴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脾胃,具有理气降逆,和胃消胀,调理肠腑之功。上可治呕治喘,中可消胀止痛,下可调肠止泻,可用于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患。 注意:承满深部为肝之下缘及胃腑,过饱时不宜进行针刺;对肝脾肿大和胃溃疡者,针刺方向宜向下斜刺,不得进入腹腔,以免损伤重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