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生
如何预防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生
预防一、定期进行乳房体检:
临床进行的乳腺检查,一般以月经干净后7-10天内为准。关于已绝经的更年期妇女,只要选择一个不轻易忘却的日期即可。
预防二、必要的器械检查:
如钼靶检查、B超、红外线检查等。特别是钼靶检查,是发觉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最权威的检查,它能发觉钼靶片上1厘米范围内针尖样的集簇成团的微小钙化点,一般此为乳腺早期癌即零期癌的表现。哪里可以做钼靶检查?做钼靶检查的费用是多少?
预防三、要做到五个注意:
1、避免使用利尿剂
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2、要适当的改变饮食习惯
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
3、不吃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促使乳腺癌的发生。
4、穿稳固的胸罩
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避免了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5、保持心情愉快
心情愉快有助于恢复疾病。与此相反,情绪低落,特别是压抑和紧张将让人体更容易生病或者不易康复。
乳腺导管扩张如何鉴别诊断
一、乳腺癌
文献报道本病术前临床误诊率高达67.4%,其中误诊为乳腺癌的占16.5%。由此可见本病的鉴别诊断的重点应放在乳腺癌上。
1、临床表现:
乳腺癌起病缓慢,肿块发现之前不伴炎症表现,常在无意中发现乳内肿块,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内上象限,常是由小变大不断发展增大的过程。肿块在晚期时与皮肤粘连,出现“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凹陷。乳腺癌的腋下淋巴结,常随癌症的病程进展而肿大且质硬,彼此粘连融合成团。
2、相关检查:
乳腺X线导管造影,在乳腺癌时见导管有增生及破坏,管壁有中断,失去连续性。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常可找到癌细胞。
3、鉴别要点: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肿块出现之前,常有局部炎症表现,并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过程。肿块多位于乳晕下,可由肿大变为缩小和反复发作的过程,早期即与皮肤粘连并出现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且质软,有压痛。随着局部炎症的消散,淋巴结可由大变小甚至消失。
在乳腺X线导管造影下可见导管扩张增粗,管壁光滑、完整、延续,无中断及破坏。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中,乳腺导管扩张症时肿物针吸及乳头溢液涂片,常可找到坏死物、脓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泡沫细胞等。
二、导管内乳头状瘤:
1、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乳头溢液。前者常为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一般仅累及一支导管,按压乳晕区某一“压液点”时乳头才有溢液。
2、相关检查:
行乳腺X线导管造影可见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大导管内有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引起导管不完全阻塞或中断。近侧导管扩张。
3、鉴别要点: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乳头溢液则多为浆液性,少见血性、浆液血性,常累及多个导管呈多管溢液,按压乳腺几个不同部位均能使乳头溢液。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乳腺X线导管造影检查中,常表现为多个大、中导管扩张,少数可呈囊状扩张,扩张的导管常迂曲走行,呈蚯蚓状。
三、乳腺结核:
1、临床表现:
乳腺结核在乳腺内可表现为结节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较差,病程较长。常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从瘘管中流出干酪样坏死物。
2、相关检查:
瘘管分泌物涂片,若发现抗酸杆菌可确诊。
2、鉴别要点: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脓肿形成后亦可溃破形成瘘管,从瘘管中流出脓性物。涂片检查有脓细胞坏死物、浆细胞、淋巴细胞。若诊断有困难时,可将肿物切除行病理活检确诊。
男性朋友乳腺增生疾病的一般症状
一、乳腺小叶增生(Ⅰ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
二、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Ⅱ期。容易引起重视,往往治愈比较困难,久治不愈造成精神压抑,导致症状加深。严重导致内分泌紊乱,身体则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嗨暗等系列反应。
三、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Ⅲ期。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积极治疗和按期检查是非常必要地,三期乳腺增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心理。
四、乳腺囊肿病(Ⅳ期乳):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女人这地儿流水必是大病之兆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哺乳期的最常见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乳头出水是乳腺导管扩张症最主要的症状。
因乳腺导管扩张症导致乳头流的“水”多半是棕色的,少数为血色,脓性。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除了乳头溢液出水之外,在乳腺导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期,还会出现乳晕范围内皮肤红、肿、发热、触痛;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压痛;全身可有寒战、高热等表现。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妇女,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瘤体一般较小,其血管丰实,极易出血。
乳管内乳头状瘤临床主要表现是乳头溢液出水;其“水”为血色。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因此,多因为乳头出血而被发现。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
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此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合病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腺体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分为三大类:(1)导管扩张型(占35%);(2)混合回声型(占20%);(3)实性团块型(占45%)。结论超声检查在此病的诊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导管扩张型的检查有其局限性,可结合其它检查方法。
乳腺导管内液脱落细胞ER和PR表达对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导管内液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结论:ER和PR在导管内的局部高表达提示乳腺导管疾病发生的高危险性,该检查对指导乳腺疾病的治疗及判断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哺乳期乳腺导管扩张怎么办
此病早期可表现为乳头溢液,溢液呈黄色、棕色或血性,有时挤压乳房后可分泌稠脓样物质;后期在乳头、乳晕四面,可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肿块表面皮肤红肿并有压痛,有时按脓肿切开后常不易愈合,有瘘管形成。由于病变反复发作,乳房皮肤可以增厚,乳头内陷。此病病程较长,最长者可达十余年,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
乳腺管扩张症术前格外轻易误诊,诊断此病主要靠乳腺B超、乳腺钼靶、乳腺导管造影、乳腺细针穿刺等检察。一旦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应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局部病变者,可采取乳腺腺叶切除术;病变广泛者,可行皮下乳腺切除术,保存病人的乳头及正常部分腺体。关于肿块伴有脓肿形成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待感染好转后再切除病变的组织。
乳腺管扩张症又叫浆细胞性乳房炎,其基本病变是由于乳腺导管不畅,而引起导管扩张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一种良性病。此病多见于30—40岁的经产而非哺乳期的妇女,也偶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
乳腺管扩张发病大概可分三期:急性期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发红和硬结,可有乳头溢液,这时最易与急性乳腺炎混淆,有的被误诊为炎性乳癌;亚急性期乳房红肿消退,遗留下硬结或肿块;慢性期乳房内肿块可与表面皮肤粘连,肿块不痛,可出现乳头回缩,此型最易被误诊为乳癌。
病程是非不一,从数日到数年,病程长者更易误诊。乳头溢液可为本病的首发症状,液体多为血性,也可为浆液性或脓性,也是误诊的原因。早期常伴有腑下淋巴结肿大、质硬、有压痛,也给鉴别带来困难。
近年来用于乳房检察的红外线扫描、超声检察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等检察,对乳房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不仅可以证实乳腺导管扩张,还能查出导管内有无其他占位病变。此外,细胞学检察对诊断此病也有重要作用。包括乳头溢液的反复检察和细针抽吸肿块组织的细胞学检察,该症都查不到癌细胞,而是以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可与癌鉴别。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乳腺的良性病变,所以,一旦确诊,应当做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惟一有效方法,手术时只需将乳晕部扩张的导管肿块切除就可以,乳头和大部乳房可保存,不影响外形和美丽。如果肿块较大,占整个乳房的一半以上,而且年龄在45岁以上,乳房较小者,在病人本人的同意下,也可做单纯乳房切除。
乳头溢液是怎么回事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口服避孕药或镇静药引起的双侧乳头溢液及绝经后妇女单侧或双侧少量溢液等。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况下,与妊娠、哺乳无关的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自然溢液,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者。乳头溢液主要是指病理性溢液。
真性溢液:是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然溢液,真性乳头溢液的病因可因血友病,紫癜病,内分泌失调,导管本身病变及乳腺内病变引起,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内癌等所引起,且占全部乳头溢液80%以上。
多管溢液:单侧性多管溢液常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双侧性多管溢液多见于内分泌紊乱,药物反应,闭经-溢乳综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
假性溢液:假性溢液是由于乳头其他疾病导致乳头有溢液,如乳头浅表糜烂或乳瘘的渗液。
单管溢液:乳头溢液常为单侧性,亦可两侧同时发生,溢液的乳管可为单管,也可多管溢液,单侧性单管乳头溢液,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
发病机制:
乳头溢液是不同性质的异常分泌液体由乳腺导管排出,其病变均发生在或累及乳腺管,系真性乳头溢液,造成乳头溢液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的大导管系统受到不同病变的侵犯,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等现象,或者恶性肿瘤侵犯大导管而产生上述的病理改变。
1、临床分型,根据发病机制,真性乳头溢液分为2型:
(1)乳腺导管内型:包括原发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新生物,导管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囊性增生性疾病等。
(2)乳腺导管外型:包括乳腺的化脓性炎症,结核,肿瘤等导管以外的病变,累及或侵犯导管而使分泌物由乳头溢出,产生乳头溢液的导管系统原发疾患的发病率继发损害为多,这是因为临床上导管外型的疾患能引起乳头溢液的较导管内型多的缘故,而导管内型病变多为良性,导管外型病变能引起乳头溢液,恶性良性之比基本相等。
2、乳头溢液性质:乳头溢液溢出的部位和性状,对推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根据乳头溢液的肉眼观察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1)乳样液:溢液颜色似去脂乳汁,常见于闭经-溢乳综合征(乳溢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综合征,或口服避孕药后,因垂体被抑制泌乳素释放过多所致,部分乳腺增生症病人也可出现,此时常为两侧多管溢液,自动性流出。
(2)粉刺样溢液:多由乳腺导管扩张症引起,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乳头有脂质粉刺样带有臭味的分泌物溢出,此种溢液黏稠,多种颜色混杂,自动外溢,通常也是双侧多管,患者常伴有灼热,肿胀,瘙痒,还可见于更年期或中青年妇女性腺功能低下者。
乳房屋硬块有疼痛感
常见疾病及症状
临床上查到的乳房肿块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如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结核等。乳腺腺病也就是乳腺增生,就肿块的特点来看,乳腺腺病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发现多个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结节,可被推动。乳腺纤维腺瘤多为单发,摸起来境界清楚,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且可活动。乳腺囊肿是乳腺组织老化时形成的肿大的小叶,肿块是光滑的且可移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在乳晕下或乳晕边缘摸到一圆形质地较软的肿物,直径一般在0.3~1cm,多数伴有乳头溢液。乳腺导管扩张症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边缘不整,表面欠光滑,多位于乳晕深处,大小常在3cm以内。乳腺结核初起时多为孤立结节,逐渐形成一个至数个肿块,边界不甚清楚,易与皮肤粘连。乳房肿块中仅少数为癌,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发结节,边缘不规则,多数质地较硬,常与皮肤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