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疲劳、乏力:平时四肢无力,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状。

(2)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较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为肺淤血和肺顺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呼吸困难最初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可出现在较轻的体力活动时,劳动力逐渐下降。有的则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通常入睡并无困难,但在夜间熟睡后,突然胸闷、气急而需被迫坐起。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但有的伴阵咳,咳泡沫痰,若伴有哮喘,可称为心源性哮喘,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膈肌上升,肺活量减少和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左心衰竭严重时,患者即使平卧休息也感呼吸困难,被迫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由于坐位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到身体下垂部位,可减轻肺淤血,且横膈下降又可增加肺活量。

心力衰竭如何检查

心力衰竭判定

心脏射血分数值在40%-49%之间(二级)的患者中,罕见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值在25%-39%(三级)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体征的严重程度和分级通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相关。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常见症状包括气促、慢性咳嗽等,但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如发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利尿剂治疗后啰音能消失或改善,或X线胸片有间质性肺水肿,则表明这些体征和辅助检查和左室心力衰竭有关。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基于肝脏增大、颈静脉压升高、双侧踝部水肿、体液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至少3kg)等,这些体征常在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后,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可消失或改善,体重也可下降。

Tips:心力衰竭分级

ⅡB: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有乏力、心悸或呼吸困难,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A: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B: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心力衰竭体征持续存在。

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甚至静息时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心绞痛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心绞痛的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二、心绞痛的并发病症

心绞痛可出现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缺血时间越长,ST段抬高越明显,越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大量吸烟,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以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冠脉痉挛不仅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而且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普通心电图有时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多能提供心律失常的证据。因此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初期要严密监测心电情况,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及早处理,防止猝死的发生。

2、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脑卒中样发作可见于年龄大的患者。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3、心力衰竭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郁血症状。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饮水与排尿分离现象等。主要体征是肺底湿性罗音或全肺湿性罗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奔马律与交替脉,肝肿大,肝颈回流阳性,X线检查以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为主。实验室检查则左心衰竭有臂舌时间延长,飘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时间延长、静脉压明显增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常规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基本机理为心肌收缩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衰的病因很多,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其次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其诱因常为支气管肺炎,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缺氧等。

一、心衰的分类

1、按心衰发生的急缓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2、按心衰发生的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3、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排血量心衰,高排血量心衰;

4、按心脏功能分为:收缩功能衰竭,舒张功能衰竭。

二、心衰的分度

据临床表现,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分4级:心衰分3度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ii级: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中等体力活动时即出现症状。亦称i度心衰;

iii级:活动明显受限,活动稍多即出现明显症状,亦称ii度心衰;

iv级:任何活动均有症状,在休息时也有症状,亦称iii度心衰。

婴儿的心功能分级:

i级:无症状,吸乳和活动与正常儿无异;

ii级:在乳儿吸乳时,可有轻度呼吸急促或多汗,较大婴儿活动时有异常的呼吸困难,但生长发育正常;

iii级:吸乳和活动有明显的呼吸急促,喂哺时间延长,生长发育因心衰而落后;

iv级:休息时也有症状,呼吸急促,有三凹,呻吟和多汗。

三、心衰诊断标准

1、具备以下4项考虑心衰:

1)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2)心动过速:婴儿〉160次/分,幼儿>150次/分,儿童>140次/分;

3)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证实;

4)烦躁,喂哺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紫绀,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2、具备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可确诊心衰

1)肝脾肿大:婴幼儿肝脏在右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脏肿大或伴触痛更有意义;

2)肺水肿;

3)奔马律。

3、严重心衰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四、治疗

1、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2)减轻心脏负荷

3)改善心脏功能(收缩及舒张功能)

4)保护衰竭心脏

2、一般治疗

1)休息:取平卧或半卧位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

2)饮食:给予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限制钠盐入量;

3)限制液量:每日控制在60-80ml/kg, 于24小时内均匀补充;

4)吸氧;

5)病因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1、按心脏病护理常规。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休息、吸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2、治疗病因,除去诱因。

3、洋地黄制剂: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 0.5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 1~4mg/min静滴维持。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继而用2%硫酸镁 500ml,6~12h内静滴。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4、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呋塞米、丁脲胺、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安替舒通等交替使用。用时注意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等。

5、血管扩张剂:常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mg,3/d;或硝酸甘油0.3~0.6mg,3/d;肼屈嗪肼苯达嗪10~50mg,3/d。静脉常用酚妥拉明 10~2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或硝普钠25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d。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变化。

6、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6.25~25mg,3/d;或依拉普利5~10mg,1/d。

7、心衰伴心率增快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者,选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可降低心率,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用法为12.5~25mg。

以上就是对于心力衰竭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这个问题的治疗方法了,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将这些方法告诉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可以受益。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慢性心衰的病因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4)心室前负荷不足:导致左和(或)右心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这类疾病包括二、三尖瓣狭窄、心房黏液瘤、心包炎、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5)高动力循环状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维生素B1缺乏、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慢性心衰诱因

(1)感染:尤其呼吸道感染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其次是风湿活动、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导致心脏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2)过度体力活动疲劳、情绪激动和紧张。

(3)妊娠和分娩。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5)输血或输液(尤其含钠液体)过多、过快。

(6)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7)药物作用:如使用负性肌力药或抑制心肌收缩力药、潴留水钠制剂以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用量不足或应用不当等。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一)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二)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可与收缩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存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舒张期心室主动松弛的能力受损和心室的顺应性降低以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因而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有:①左室松弛受损。特别如在心肌缺血时,心肌肌浆网摄取ca2+的能力减弱,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水平降低缓慢,致主动松弛受损;②心肌肥厚和心肌僵硬度增加(伴有心肌纤维化),舒张期心肌扩张能力减弱(顺应性降低)。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常见于有显著心肌肥厚、心腔大小正常并心率增快者,如高血压心脏病的向心性肥厚期;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等。

(四)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50%)而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这一阶段。可历时数月到数年。业已证实,这一阶段已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相关推荐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哪些

1.呼吸困难和乏力 多数心力衰竭病人因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症状而就医。休息状况下,严重者也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憋醒。 2.下肢水肿 患者可能出现体液潴留症状,如腿部或腹部水肿等,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就医。这些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是逐渐发生的。

孕妇缺铁的危害 影响心脏

孕妇患重度缺铁性贫血时常心肌缺氧,并可致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孕妇的死亡率。

心力衰竭的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临床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还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之分。 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急性的心肌损害或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上突然起病。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常见于急性心肌

窦性心动过速的用药治疗

1.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min时,为减

心绞痛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可出现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缺血时间越长,ST段抬高越明显,越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大量吸烟,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以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冠脉痉挛不仅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而且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普通心电图时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

什么是指心力衰竭疾病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珂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时通常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心脏解剖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

心力衰竭是怎么回事

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当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贫血、动静脉瘘、脚气病等都可引起心力衰竭。 呼吸道感染、心内感染以及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心律失常、体力过劳、精神压力过重、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以及气候的急剧变化也可诱发心力衰竭。某些治疗不当时,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利尿过度等,贫血或肺栓塞也可导致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

老年人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一、病因及特点 (一)病因 (1)常见病 因冠心病、高血压使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研究显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约70%以上为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我国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40.86%为冠心病所引起,占老年心力衰竭病因的首位。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肌梗死后的主要死因。 (2)其他原因 老年患者中非风湿性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初年增多趋势。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机关闭不全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脱垂引起的返流也占相当比例。 较少见而易被忽视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低

心绞痛引发的三大并发症介绍

1、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 2、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3、心力衰竭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心力衰竭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怎么回事呢

1.慢性心衰的病因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