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教育孩子要注意的几个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要注意的几个注意事项

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育或者劝说的时候的,一定要注意时机及火候,另外还要注意环境的讲究,下面由西安早教中心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三个道理。

第一、时机要恰当 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候对孩子说NO,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各位家长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经过西安早教中心的调查,在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下,对孩子说NO往往能让孩子当场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收到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第二、环境要讲究 尽量要在孩子单独面对你时说NO,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面前时对他进行教育。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他置于卧室中,把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景压力,然后,告诉他“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是不礼貌的行为!不礼貌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大人的喜爱的”等,这种环境下收到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第三、火候要掌握 父母在第一次对孩子说NO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就要掌握说教的火候了,这时一不要打孩子、二不要骂孩子、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家长要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

其实,人人都有起跑线,有些人早一点,有些人晚一点。比如卡尔威特直到3岁才开始起跑——0到3岁期间,他都不会说话;3到6岁时不仅会说话了,还可以说6种外语;9岁时6种外语到了娴熟的地步。当时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不相信,考完他后说,这个孩子应该来读大学。结果他14岁时就拿到了数学博士,21岁被大学聘为正教授。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起跑的时候,有些人早有些人晚,有些人先快车后慢车,有些人先慢车后快车,因此面对别的孩子的成功,家长淡定吧。

家长一定要清楚孩子擅长什么,绝不能让教育的大环境把所有的孩子“一刀切”。现在小学老师常说,“我要让你的孩子和别人一样”,其实这并不好。我曾经驳斥我儿子的小学老师,我说“我和你就不一样,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没关系,我就要他和别人不一样”。家长千万不要变成孩子的累赘,在老师的鞭策下跟着老师一起赶孩子,这是不对的,家长要跟着孩子跑。

家长要教育孩子,就要先教育自己。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给孩子灌输很多知识,但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发展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像力。而且孩子越小,需要家长做的“功课”就越多,这些功课并不是教孩子。

英国在2000年曾经做过实验,把140对家长分两组,每组70个孩子。一组定期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让他知道孩子在每个阶段该如何发展。还有一组则随便家长如何教育孩子。2007年这些孩子7岁时,科学家发现受过育儿教育的家长抚育的70个孩子,有9个智商超过了130,另外一组一个智力超常的都没有。而且前一组孩子平均智商高于后一组15个月。这说明孩子早期开发要遵循科学规律。

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和发展的需要。比如,5、6个月的孩子有口腔探索欲,他喜欢把所有的东西放在嘴巴里,这是他最早的学习方式。如果你禁止他探索,那孩子以后对新生事物就会很难接受。

孩子小时候要给他足够多的刺激,比如,国庆节放焰火,很多家长抱着孩子,看到烟花就说:“快看”、“好看”,看一个小时都是说这些,这对孩子能够形成脑细胞的刺激吗?有的家长就告诉孩子“五彩缤纷”、“姹紫嫣红”、“星星闪烁”、“海棠花开倒挂金钟”、“像大火球”……还有的家长带孩子看,但什么都不说,孩子一说,他还说“烦,话怎么这么多?”如果你不让孩子说,那他就都习以为常了。家长必须要给孩子大量语言刺激和手的刺激。

防止孩子用哭闹要挟家长

1、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孩子爱而不娇,护而不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施以正确的教育。把孩子置于受教育的位置上,教育孩子关心别人,并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哭,在孩子哭之前要自然地转移其注意对象,变换环境,把孩子引导到另一种体验中。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会以哭闹作为满足自己要求的手段。

3、家庭成员必须保持对孩子教育和要求的一致性。尤其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孩子父母一定要协调一致,否则容易造成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正确的观念也不能行之有效。

父母教育方式不一样怎么办

从你叙述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与其说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如说是你与前夫沟通的问题,孩子教育只不过是你们沟通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你是一个原则性比较强、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的妈妈,而你的前夫则是一个比较随和、比较照顾孩子感受的人。

不知道孩子分别花多少时间和你们相处,如果你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实在存在不可调和得矛盾分歧,可以保持各自教育孩子的风格,不过要注意一点,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包括批评对方的教育理念,这样做会互相贬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孩子认知和情感上的混乱。如果可能倒是可以在孩子面前说说对方的好,因为教育方式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好坏,也让孩子感受到一点父母双方对对方的接纳,从而自己也学会更多的接纳。其实允许父母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对待孩子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性。

至于孩子的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规则、身教重于言传。这里的规则是指基本规则,每位父母在对待规则的态度上感受是不一样的,估计你是一个对规则要求比较高的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规则是要有的,但规则太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样不利,可能导致孩子的道德感过强,长大后形成强迫倾向。

教育孩子要掌握的十大细节

1、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2、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宝宝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4、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5、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6、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7、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8、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9、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10、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育儿之时这些“不要”要谨记

一、父母教育孩子须知

1.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

父母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应该多给自己一点自由,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那么以后孩子就会比较难适应新的环境。

2.不要过于严厉批评指责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地进行批评指责。被适当表扬着长大的孩子,身心健康比经常被批评指责长大的孩子要好得多 ,所以作为家长的,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那么平时就不要经常对孩子过度严厉批评指责。

3.不要为了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教育孩子也不要为了孩子就完全失去自我,不可以让自己没有爱好、没有时间、没有自由,这样反而会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份埋怨。

4.不要让孩子经常看电视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经常看电视。现在好多的孩子都喜欢整天看电视或者玩电子产品,但是这样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另一方面孩子就会渐渐失去活力,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5.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父母教育孩子,就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帮忙做家务是应该的,而且多让孩子做家务,不仅可以使亲子感情变得很好,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自理自立的好习惯。

二、父母教育孩子禁忌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过度溺爱,也不能对他要求过高,平时要注意多关心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在家里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搞定,多鼓励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禁语1 “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深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日后会不断犯错。

禁语2 “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

说话分析:有时父母为避免孩子们争夺玩具,实行同一款玩具买两件,孩子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孩子间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纷争,父母便对她们说:“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其实这种教导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时机,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而可以获得与别人分享的喜悦。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意识到某些东西是自己的,某些是别人的,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楚河汉界”的观念,不懂得互相分享的重要,令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禁语3 “哪个乖就爱哪个。”

说话分析: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这样说,就能把孩子驯服得服服帖帖。“谁乖就爱睡”反而会向孩子灌输“爱是有条件”的错误观念。父母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些、行为乖些,父母才会爱你一些。长辈这样的心态,会在不知不觉间加剧孩子们的竞争,为了争取长辈的爱,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种方法来取悦长辈。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会认为长辈的爱不可靠,愈加自卑。

深远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讨好长辈和争取他们的爱而努力,令孩子怯于表现真我。即使孩子生活在应以真诚示人的家庭中,都仿如带着面具,活在无形的压力之下。

禁语4 “弟弟一个人呢,快去陪他玩玩。”

说话分析:这种命令式的吩咐,只会令孩子反感。试想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做自己的事,可父母的一句话,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事去陪弟弟玩,孩子当然会感到扫兴。即使孩子陪弟弟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却不理会自己,这样无形中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膜。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只会令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变差。父母若经常要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会令孩子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禁语5 “她是我们家佣人,我们有权骂她。”

说话分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对孩子说:“她只是个保姆。”这样的话是极富阶级观念的,让孩子意识到她是佣人,我们雇她工作,我们就有权骂她!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保姆曾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犯了错,父母却怪保姆没照看好,这只会令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教导,甚至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得承担责任。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在未了解事情真相前,只凭孩子的一面之词,就责备保姆,这会纵容犯错的孩子重蹈覆辙。

禁语6 “居然在阿姨面前向我撒娇?等客人走了再罚你!”

说话分析:亲戚远道而来,孩子在别人面前撒娇,父母一时怒上心头,说出这样的话。一般来说,父母为免客人和自己尴尬,不便马上责骂孩子,准备等客人走了之后再说。可是由于父母和客人谈笑风生,把处罚的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却不立即处罚,等得太久,可能连孩子也忘了处罚的事。如果想取得惩罚孩子的效果,让孩子知错能改,就要立即处理,否则效果会大大减少。

深远影响:施行奖惩,都该即时处理,才能获得效用。幼小的孩子大都健忘,等得太久的惩罚,可能已把自己的过错忘得一干二净,另责罚的作用大大减少。

禁语7 “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叫老师罚他!”

说话分析:父母接到孩子给人欺负的消息,心痛孩子,自然想保护他,为他出头。

不过,父母要知道,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往往是希望先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应该以关怀的态度教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找老师代为出头。如果问题不是太严重,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如鼓励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记住: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深远影响:因为小朋友间的争执时而有之,如果孩子每次遇到问题,都找父母出头,有谁还敢和他玩呢?这样只会令孩子变得更孤立。

教育孩子要先学会以身作则

脾气大,随时发火。任何人都是有情绪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遇到事情,首先告诉自己冷静,先思考一会,想想有没有发火的必要!

没有礼貌,出口成脏。很多父母有一些不好的口头禅,以为这种事情很小,孩子不会学,殊不知孩子天天听很快就会形成习惯,渐渐形成了“没教养”。

总是爱说谎。以为自己挺聪明的,把世界上其他人都给骗住了,殊不知最终骗来骗去骗得是自己。答应孩子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慢慢的孩子也不相信你了,孩子也学会了撒谎。

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总是把事情放到最后一秒再去做,结果还做不好,还不如把时间留的充足,事情还不耽误。

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个是最常见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分辨力,往往以为父母做的就是对的,这样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整天对着电脑或者是手机。多花些时间和孩子交流,无论做什么,或者简单的陪伴着就挺好,让孩子感受到您的爱,不要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朋友圈上。

从不读书。孩子的读书习惯应该从小就培养,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不用教,自己都会喜欢上读书。

不喜欢运动。运动可以让人有个好身体,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会为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教育孩子要抓住黄金时期

一、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目标要求,使其一时热情变为持久的行动。

二、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于点拨,帮其走出“困境”。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

四、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五、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是教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念的极好时机。

六、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家长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时候,循循善诱能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七、孩子对某些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家长应积极支持、鼓励,用兴趣推动孩子去寻求知识,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八、外出作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献丑,所以这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恰当提出希望。

九、老师来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十、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不要只用语言教育来教育孩子

1.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语言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很烦这种语言教育,所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当父母教育还做人一定要善良,那么就应该在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手去帮助他们。如果教育孩子要具有责任感,那么父母在自己犯错时,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总之父母想要孩子具有的好的品质,那么就必须让你跟孩子看到父母好的一面。

2.借助他人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定要父母亲自去做,有些情况可以用他人进行教育。父母可以在孩子身边说一些别人的好行为;或者是带孩子去看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电影。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事迹和英雄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明白别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孩子明白了,以后也就会萌生出好的想法,从而做出好的行为。

3.动作暗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直接的鱼鱼奥会伤害到孩子,会让孩子感到伤心和难为情。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避免语言教育,而是通过一些动作的暗示。如果孩子起得晚了那么父母不要大声责骂孩子,而是让孩子看看表,暗示孩子已经很晚了。其实是有时候,动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4.表情教育

如果孩子做事情做得非常棒,那么爸爸妈妈可以露出微笑,表示表扬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那么父母可以瞪大眼睛或者给孩子一个不快的表情,让孩子明白最忌做错了。

孩子老是眨眼睛怎么办 纠正不良习惯

若经检查,没有眼部疾患。那孩子老是眨眼主要与不良习惯有关。家长可观察是否周围人里有这种表现的人;孩子可能是模仿别人或电视人物,为了好玩而频繁眨眼、挤眼。家长不要一味训斥孩子,要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有意识地眨眼、挤眼,并逐步克服眨眼、挤眼的坏习惯。

若孩子除了眨眼,还有吐舌、摇头、甩手、踢腿等动作时,应警惕多动症,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

教育孩子要注意的五点要求

一是言传身教。

很多大人常常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但是自己却没有做到,会让孩子很没有信服感,所以家长想要教育孩子一件事就应该要一身作则,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如何让孩子去做呢?家长本身给孩子做个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要循循善诱,不要过于着急。

教育培养一个孩子是长时间的坚持,不是短短几天就能要求孩子有所改变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应该都是懂的。

三是要注意教育说话的方式。

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作为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打骂孩子是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越激烈,孩子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阴影,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说话要保持心平气和,用耐心的方式讲道理,进行教育,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四是要因材施教。

每个小孩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特色,特长,或者说缺点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也许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其他小孩有用,而对自己的孩子没用。还有在让小孩参加各种特长班也应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而不应该盲目的给他报各种家长自认为有前途的辅导班。

五是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不应该不顾孩子的心理,应该要适当的为孩子减压,适度教育就好,在劳逸结合的同时引导孩子多读多看一些课外知识,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这样也能帮助孩子有兴趣的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动手实践也比死读书来得强。

相关推荐

怎么教育一年级孩子

1、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 怎么教育一年级孩子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时间观念、文明行为、正确举止,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培养孩子文明行为。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尊重长辈和

父母教育孩子常说这5句话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的是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时候,孩子会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你!”“

宝宝入园不合群怎么办

宝宝入园不合群的原因 第一、宝宝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一直与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适应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初入幼儿园会让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现象。 第二、孩子在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后,会遇到很多性格各异的小朋友,孩子不知道这么多小朋友哪个是友好的,哪个或许是有敌意的,这样的想法让宝宝感到很不安。 第三、宝宝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因为长时间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很少和外面的其他小朋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进入幼儿园以后,宝宝羞于和其他孩子进行沟通,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去表达友好的情感。 应该怎样正确教育孩子合群呢? 1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教育方式有问题

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太过宽待孩子,认为和孩子是好朋友,反而是父母的教育没有了分寸,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这时,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很好欺负,变得无法无天,反而更没有了安全感。所以说,父母应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威严,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

批评孩子的话儿悄悄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被批评也是少不了的。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讲究艺术,爱护孩子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贬词不用,客观公正好好说 批评孩子客观,就孩子所犯错误本身讲道理,提求,不加入过多感情色彩,张口闭口用侮辱贬低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蠢”。如此责骂不休,不仅不能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会让孩子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邪路。批评应该恰如其分,在客观公正地指出错误后,用积极正面的语气给予引导。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

怎么教育爱顶嘴的孩子

一、尊重孩子求独立的愿望。 1、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去摸,去想,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活动机会,创造活动环境。 2、不一味地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动,当孩子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设想,做了一件从来未做过的事,父母应积极支持,及时赞许。 3、发扬家庭民主,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 二、批评教育孩子切忌唠叨。 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言行,有责任作必的提醒、忠告,乃至严肃的批评,但必须言简意赅,切忌一味重复,喋喋不休。还重视不言之教,运用行动、榜样等引导孩子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与孩子的精神交流。 每个孩子都渴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轻易体罚孩子 体罚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得的,也是家长教育孩子失败的表现,可能一时的惩罚可以起到威慑的效果,但是后期不利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不管孩子犯什么错误,都不轻易的体罚孩子。 需有足够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需足够的耐心,有时候孩子总会问你各种各样奇怪而幼稚的问题,这时候不孩子烦或者啰嗦,一定耐心的给孩子解答,并趁机会教育一番。 需了解孩子的想法 很多时候家长都会站长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觉得孩子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不合理,有时候应该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当时是怎么想的,只

当老人带孩子你该如何全身而退

如今,三代同堂的家庭大多保持着四位老人、一对小夫妻和四个孩子。老人对于孙辈当然是宠爱都来不及,但是,这样的心态就给家长的早期教育带来了麻烦。无法过分的指责老人,又不能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少小夫妻显得左右为难。 三种常见的带娃老人 1.宠爱过度,孩子什么给什么,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包大揽。这种老人往往带出懒惰自私、无法独立的孩子。 2.包庇过度,这类老人就是孩子的避风港,他们看不得孙子哭鼻子,很容易心软,能原谅他们的所有错误。这类老人往往带出投机取巧的孩子。 3.干涉过度,这类老人对教育孙辈有自己的

父母教育孩子常说这5句话

1.“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培养价值感。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就可以问问他:“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自我价值感就慢慢养成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给予心理支持。从幼儿园到学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师无端指责、被其他孩子欺负等负面事件。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指责孩子“肯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教育失败,意味着父母整个人生的失败。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如果父母处于谋生状态,最好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孩子会增加改变命运拯救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过,父母需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资源,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的深渊。 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