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胃痛千万别混淆
心痛胃痛千万别混淆
心梗发作时,有很多人分不清是心痛还是胃痛了,心痛和胃痛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部位,那么从感觉上该如何辨别心痛和胃痛?
心梗发作时,一些患者往往因分不清是“心痛”还是“胃痛”而不加重视,从而错过救治黄金时间。专家提醒,千万莫把“心痛”当“胃痛”。
武汉市民刘先生日前在家休息时突感胸部疼痛难忍,但弄不清是“心痛”还是“胃痛”。在出租车司机的建议下,他决定先到心脏专科医院排查心脏病,再看胃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救中心经过检查确认是心脏病,并迅速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40分钟后,刘先生的症状基本消失。
为何心梗发作时一些人分不清是“心痛”还是“胃痛”?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救中心蔡建华主任说,胃疼与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相近,症状都是胸骨后灼烧、上腹胀满,患者往往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后才找到“元凶”,但已失去早期治疗机会。一饿就胃痛是有病在做怪
他说,胃病往往与饮食有关,疼痛规律性出现在饭前或饭后,有的与食物冷热软硬有关系;而心脏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和情绪变化有关,剧烈运动后或生气、发怒时加剧,也有的疼痛固定发生在半夜或凌晨。从疼痛持续时间看,心脏病的疼痛一次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胃疼可较长时间不缓解。如还难以分辨,可以舌下含化一片硝酸甘油,疼痛缓解的绝大部分为心脏病。
蔡建华提醒,胃部不适服药一周仍未好转的患者,最好尽快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诊断胃疼的方法有哪些
诊断胃疼的方法有哪些?胃疼是人人都容易患上的疾病,由于平时不注意饮食方面还有时间规律,或者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专题都容易患上胃疼这种疾病,胃疼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胃疼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吧。
诊断胃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常用化验检查包括有: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还有大便隐血试验,寄生虫,微生物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血清胆红素,自身抗原或(和)抗体,癌胚抗原,胃泌素,胰泌素等测定。
2、形态学检查有:X线钡餐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3、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培养阳性即可确诊。据研究认为该菌与以下疾病有关。
4、B超检查: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5、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
6、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专家建议,认为自己有胃痛症状的人,最好不要因为上腹部一痛就断定为"胃痛",急到医院诊察,告诉医生自己是"胃"痛,这样可能会造成误诊或是延迟病情。最好以疼痛的位置及症状的表象来形容病况,在经全面的诊断后,才能认定是否为"胃"的问题。
【特别详解】诊断胃疼的方法有哪些?上述就是消化系统专家给患者总结的详细内容,专家表示,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诊断胃痛的方法有哪些
1、常用化验检查包括有: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还有大便隐血试验,寄生虫,微生物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血清胆红素,自身抗原或(和)抗体,癌胚抗原,胃泌素,胰泌素等测定。
2、形态学检查有:X线钡餐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3、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培养阳性即可确诊。据研究认为该菌与以下疾病有关。
4、B超检查: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5、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
6、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胃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相关部位的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B超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不少人会把"我最近肚子不舒服,常胃痛……"或"我不能吃这个,因为会胃痛……"挂在嘴边,可是肚子不舒服就是胃痛吗?在临床上,"胃痛"一词也常会误导医生与患者本身。专家提醒,胃痛不见得是"胃"这个器官有毛病,除上腹部不舒适外,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这些症状是用来判断疾病的重要表象,如果病患者将焦点集中在"胃"上,可能会延误到其他潜在性疾病的诊断。
因此,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痛,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判断胃痛,比较正确的方法是以疼痛的位置为主,例如:左上腹疼痛或左上腹不适,并将疼痛的时间,如饭后一小时、空腹等,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如打嗝、胀气、胸闷、恶心,呕吐等,以便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胃疼的中医鉴别诊断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相关部位的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B超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间使在什么地方 间使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心痛、胃痛、胸痛、呕吐、癫狂、臂痛等病症。
2.功效:清心安神、宽胸和胃、截疟。
胃痛带来哪些不适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
胃疼的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了解胃痛是什么
了解胃痛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
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中医辩证诊断胃疼
1.痞满:胃疼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疼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疼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疼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疼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疼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疼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疼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疼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疼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疼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疼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疼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疼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疼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疼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疼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疼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相关部位的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B超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