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老人更容易中风

​哪些老人更容易中风

1、便秘的人

便秘的人肠胃功能容易紊乱、新陈代谢减缓、动脉多硬化,容易导致大便干结,造成便秘,特别是老年人。排便用力就容易使腹压升高,屏气使劲排便造成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升高,这样就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中风。

2、高血压病人

研究表明,血压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

3、心脏病病人

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

4、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5、血液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多,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出现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6、酗酒、吸烟的人

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发生脑中风。而吸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引发脑中风。

7、脑血管畸形的人

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8、过食咸食的人

吃盐太多可造成脑动脉损伤和狭窄,从而引发脑中风。

老人更容易驼背的原因

虽然驼背并不仅限于老年人才会发生,但是驼背却也是老年人中的一种高发现象。我们一直希望对老年人高发驼背得到一个解释。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进行了阐述,希望大家对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出现驼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脊柱是中轴,由30多个椎骨按规律连接而成。正常情况下,它有4个生理弯曲。颈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后,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后。脊柱向前弯曲度过大,就是驼背。年老后才发生的驼背绝大多数是脊椎退变的引起。

人的身体发育成熟到一定时期后,就逐渐走向衰老。脊柱椎体间的椎间盘髓核于20岁以后,纤维环于30岁以后,相继发生退变。含水量减少,弹性下降。脊柱前方负重多,躯体又以前屈活动为多,这样便使椎间盘组织挤向后方,椎间隙呈前窄后宽的改变,许多间隙变化加起来就引起脊柱前屈。

另一方面,女性45岁,男性50岁以后,身体骨骼代谢趋向负平衡,分解速度大于重建速度,出现骨质疏松。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在体重和力量的长期作用下,可发生轻度塌陷、变扁。与椎间隙的变化相似,椎体前窄后宽,使脊柱向前弯曲加大。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脊柱生理弯曲发生明显改变,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向后凸出,胸椎后凸加大,颈部前伸,形成老年驼背的典型姿态。

驼背影响仪容,也给生理机能带来不良影响。有的人伴有腰背酸痛,活动不便。肋骨活动范围受限制,肺活量减少,呼吸代偿功能下降;心脏受到压抑,机体活动量一大,就吃不消;在不能站直的情况下,视野变小,应变反应差,发生意外可能性增大。

对于驼背来讲,青少年时期的坐姿及站姿都将对以后的体型有一定的影响,更有可能增加老年后的驼背概率。以上是我们为大家整理总结的有关老年人为什么常发生驼背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预防驼背。

长期抑郁的人更容易患中风

据报道,美国研究者发现,持续抑郁的50岁以上成年人中风风险会增大。

研究者选取了超过1.6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的健康信息,他们都参加了1998~2010年间的“健康与退休研究”。研究者每两年访问参与者一次,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包括抑郁症状、中风病史和中风危险因素等。在研究期内,总共有1192名参与者患上了中风。分析结果显示,连续两次访问期间抑郁症状较重的人,首次中风的风险会增大一倍。即使后来抑郁症状在两次访问期间消失了,他们中风的风险仍然较高,特别是女性。65岁以下的参与者出现持续抑郁症状时,中风的风险更高。

该研究认为,持续抑郁症状会通过各种生理变化(例如长期血管损伤累积,引发血压升高和房颤、感染等血管问题)从而增大中风风险。研究者分析,对心脑的损伤也有可能来自抑郁症的负面效应对健康行为的间接影响,包括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临床医生应当努力识别并治疗中年人抑郁症,以避免中风风险有害效应的累积。

冰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更容易中暑

冰水喝多了会使人更容易中暑。这是因为喝冰水的时候身体的体温快速下降,而使体内的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泄,大量的余热堆积在体内而使人更容易中暑。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中暑

日本每年因中暑而死亡的人中,65岁以上老人约占80%,而75岁以上老人占到60%。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研究结果说,根据模拟演算,在一定气温和湿度环境内,75岁的高龄老人与65岁的老人相比,前者的体温调节功能较低,体温上升幅度是后者的近两倍。

在气温32.5摄氏度、湿度60%的环境中待上90分钟,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只上升0.17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34摄氏度,而75岁的老人则上升0.66摄氏度,相当于65岁老人的1.9倍。

如果气温进一步提高到35摄氏度,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上升0.24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45摄氏度,75岁老人则升高0.83摄氏度。此外,在这一温度环境下,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能出汗,65岁老人要15分钟后才出汗,75岁老人则要30分钟后才出汗,而且后者的出汗量很少。

人靠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统一调节皮肤内的温度传感信息和内脏、骨骼的深层温度传感信息,以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上升后,这一调节中枢就会发出排汗指令,从而降低体温。但是老年人感知温度的功能降低,体温超出一定水平后,出汗等体温调节功能仍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无法阻止体温上升。

次研究确认了70多岁老人更容易中暑的一个原因。因此,老年人不要只靠自己的感觉,还要根据温度计等客观工具了解气温和湿度,身边的人也要多关照老人。

老人缺乏维生素c更容易中风

这是因为抗凝血和保护血管是维生素C的重要功能之一。专家分析认为,秋冬季节,人体易形成的维生素C水平低下状态(实验表明,动物受冷刺激后,体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是诱发疾病而致死亡的原因之一。维生素C又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秋冬季节,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发生。所以,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柑橘、柚子以及绿叶蔬菜。同时,适当多吃点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豆类、瘦肉、鲜鱼、蛋类及牛奶等,这既能增加热量,又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高血压老人如何防中风

1、坚持服用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病人短时间用药后,血压就恢复正常,于是便停止用药了。实际上,高血压不光是血压高,而且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短时间内用药,血压可能恢复正常,但要使动脉硬化不再恶性发展,必需长期坚持服药。

2、降血脂

倘若高血压还伴随着高血脂,那么发生中风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所以在降压的同时还应该选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

3、预防糖尿病

高血压病人如果再患上糖尿病,那么血管就更容易受到损害,就更容易中风。所以预防糖尿病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一环。

缺维C更易中风吗

冬春季,身边的老人患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几率要比其他季节大很多,这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

英国剑桥大学近日对2万多名40—7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查了他们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经过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血清中维生素C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中风,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高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比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低的人要低42%。

为什么缺维生素C更易中风呢?原来,维生素C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抗凝血和保护血管。冬季,受寒冷刺激,人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呈较低状态,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而且,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

所以,老人冬春季节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柚子、蔬菜、豆类、瘦肉、鲜鱼、鸡蛋及牛奶等,以提高免疫力。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得风湿病

老人为啥容易患风湿病?老年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所以老年人的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风湿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风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深入的理解,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帮助。

(一)免疫因素

免疫异常在许多风湿病风湿病的病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少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内分泌因素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雌激素的发生,这也是一个常见风湿病的原因。

(三)感染是引起风湿性疾病

对于感染许多风湿。风湿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强直性脊柱炎和肺炎克克雷伯氏菌感染,类风湿关节炎和微生物感染。

(四)风湿性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体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中暑

由于在高温环境验证体温变化会给老人带来危险,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平田晃正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日本和加拿大研究人员调查得出的体温数据,制作了计算气温和体温上升关系的公式,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分析。

他们发现,在气温32.5摄氏度、湿度60%的环境中待上90分钟,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只上升0.17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34摄氏度,而75岁的老人则上升0.66摄氏度,相当于65岁老人的1.9倍。

如果气温进一步提高到35摄氏度,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上升0.24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45摄氏度,75岁老人则升高0.83摄氏度。此外,在这一温度环境下,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能出汗,65岁老人要15分钟后才出汗,75岁老人则要30分钟后才出汗,而且后者的出汗量很少。

研究人员指出,人靠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统一调节皮肤内的温度传感信息和内脏、骨骼的深层温度传感信息,以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上升后,这一调节中枢就会发出排汗指令,从而降低体温。但是老年人感知温度的功能降低,体温超出一定水平后,出汗等体温调节功能仍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无法阻止体温上升。

平田晃正说:“此次研究确认了70多岁老人更容易中暑的一个原因。因此,老年人不要只靠自己的感觉,还要根据温度计等客观工具了解气温和湿度,身边的人也要多关照老人。”

哪些老人更容易中风

一、来自心脏方面的疾病。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这种疾病最常见发生房颤的原因就是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而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2、冠心病

冠心病的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我国因为冠心病引起的房颤也就越来越多,因为冠心病是直接导致房颤的原因。

3、心肌病

这种心肌病主要是指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房颤的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在儿童中也可发生,约占20%。

4、缩窄性心包炎

这也是心脏疾病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心包,也会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而出现房颤。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因为心脏的先天的畸形导致房颤。

6、还有一些其他的心脏疾病也会诱发房颤

二、血管方面的疾病

主要原因是高血压

这是导致房颤的原因,而同时房颤也同样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出现中风,也就是房颤性中风,相关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病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而导致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同时,当发生房颤的时候,就会导致心肌不能正常收缩和舒张,这样就会导致进入心房的血液不能被正常排出,容易形成淤滞,而这个时候血小板就会迅速聚集,很容易产生微小的血凝块。也就是血栓,而这些微小的血栓会随血液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流过粗的血管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流过大脑,问题就来了,因为脑部的血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那就是脑血管分布的非常的密集,而且又细又长又弯曲,当小血栓经过的时候,因为脑血管太细导致了血管被堵塞,形成脑血管栓塞,也就是中风。

调查显示大约15%的房颤患者会发生脑中风,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房颤,那中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至少能减少50%以上。

由此看来,如果能够更好的控制房颤对控制脑中风会有积极的意义,科学家还告诉我们,导致房颤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身体内镁的缺乏,镁是一种矿物质,镁具有负性心律作用,调节心律,平稳血压,避免频发早搏和诱发房颤;所以,建议有上述疾病的朋友平时多摄入镁。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中暑

在高温环境验证体温变化会给老人带来危险,根据研究分析发现,在气温32.5摄氏度、湿度60%的环境中待上90分钟,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只上升0.17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34摄氏度,而75岁的老人则上升0.66摄氏度,相当于65岁老人的1.9倍。

如果气温进一步提高到35摄氏度,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上升0.24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45摄氏度,75岁老人则升高0.83摄氏度。此外,在这一温度环境下,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能出汗,65岁老人要15分钟后才出汗,75岁老人则要30分钟后才出汗,而且后者的出汗量很少。

研究指出,人靠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统一调节皮肤内的温度传感信息和内脏、骨骼的深层温度传感信息,以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上升后,这一调节中枢就会发出排汗指令,从而降低体温。但是老年人感知温度的功能降低,体温超出一定水平后,出汗等体温调节功能仍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无法阻止体温上升。

因此,老年人不要只靠自己的感觉,还要根据温度计等客观工具了解气温和湿度,身边的人也要多关照老人。

相关推荐

什么人更容易患痛风

痛风的高发人群一: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同其他很多病症一样,痛风也会青睐于具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专家说这表明痛风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痛风的高发人群二:酗酒的人群。长期饮酒会很容易导致体内尿酸的含量增高,对于痛风的发生也就没有什么疑问。 痛风的高发人群三:喜欢吃肉的人群。因为大量的食用肉类,会使体内的嘌呤含量增加,进而形成尿酸,导致痛风。专家还说过于肥胖的人群也是痛风的高发人群。 除了上面的集中人群外,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痛风?专家说在生活中不爱运动的人也会容易得痛风,这是由于不爱运动体内的尿酸不能够加速的分解

夏季中暑怎么办呢

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近几日,酷热的天气炙烤着三晋大地,省城各大医院因中暑而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为此,本版特将如何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奉献给大家,但愿它能为你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 8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

哪些人更容易发胖

运动员及演员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运动,练功或运动量明显减少,他们的体重就会很快增加,有的甚至变成肥胖之人。有些人由于患了某些病如结核、肾炎、肝炎等,活动量减少甚至卧床导致体重增加而变成肥胖。特别是在临床上患了精神异常的病人,由于服了抗精神失常药物,出现嗜睡、多食、懒动、因而常有体重增加而出现肥胖。 我们还发现喜爱吃甜食和油腻食物的人以及餐间爱吃零食的人,肥胖症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甜食。油腻食,零食中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较多,可提供较多热量的缘故。经常酗酒的人容易肥胖。因为,1克酒精可产生7千卡热量,少量饮酒

为什么吃冰更容易中暑

为什么吃冰更容易中暑? 专家表示,中医认为入伏后“暑毒外蒸”,应多吃温、软的食物,避免过度食用冰凉食物,以免这些美食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抵抗力,让人更容易上火、中暑。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就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会使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预防中暑的小妙招 1、喝水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

中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中风

中风的发病方式呈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如情绪不佳、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疾病因素都会使中老年人患上中风。 1、首先中老年人患中风几乎与患动脉硬化有关。在中老年人的年龄增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和血脂增高等病理原因的交互作用,动脉硬化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只有发生早晚的不同与轻重程度的差异而已,并且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病人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也越严重。 2、中老年人容易患中风

这四种你不注意的细节会导致中暑

夏季炎热,很多外出工作的人是很容易中暑的,但有些情况你可能不注意,也容易导致中暑情况的发生。 越吃凉食越易中暑 天津中医一附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副主任医师表示,中医认为入伏后“暑毒外蒸”,应多吃温、软的食物,避免过度食用冰凉食物,以免这些美食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抵抗力,让人更容易上火、中暑。 很多人认为,气温炎热多吃冷食、冷饮可防暑。其实在炎热夏天适当吃些冷食冷饮未尝不可,但一定不要过贪,否则吃得越多、越凉,越会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抵抗力,让人更容易中暑。因为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就会首当其冲受到影

​掉牙多的老人中风

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内患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的部位有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链球菌。牙周细菌入侵人体血液系统后,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在反击“入侵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胶状物质,这种物质依附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将阻塞血管,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加速血管淤阻和心脏功能异常。这种物质如果随血液流进大脑,就会阻碍血流,引起中风。临床数据显示,牙周炎患者比常人患心脏病的几率高1.5倍,比常人患中风的几率高出3倍。 食物碎屑、寄生菌、唾液粘性成分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可混合形成牙菌斑。细菌分泌酵素及毒素,能破坏牙齿与牙周组织。牙菌

胖人更容易得脚气

首先,足部出汗较多的人。这是因为足部多汗,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其次是胖人。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再次是孕妇。妇女在怀孕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最后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工作条件等有关,比如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有些工种或者工作岗位湿度大,不透气,不能及时更换干净、干燥的鞋袜;经常穿穿胶鞋、尼龙袜等,都会增加足癣的发病

​老年人后仰洗头容易中风

据有关报道称,很多老年妇女在做美容时发生中风的情况,而大部分都发生在后仰洗头的时候。这是因为,大部分老人都有颈椎退行性病变,脑供血自然不足,后仰洗头时,会过度扭曲颈椎,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动脉出血,导致中风。 此外,洗头时水温要适宜,过冷过热都会刺激血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那些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要小心,如果近期血压不稳,更要避免后仰洗头。此外,还应注意不要穿颈口过紧的衣服,这样也会妨碍血液循环,引发不适。 一旦老年妇女在后仰洗头时如果感觉头晕目眩,应该尽快将头抬起,保持正常体位。

夏季喝冷饮更容易中暑吗

为消暑大口喝冷饮,导致人体温差过大,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出现身体不适,也就是所谓的「中阴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