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误区-不能随便刮痧
刮痧误区-不能随便刮痧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之一,很多人都热衷于刮痧,认为刮痧能让身体感觉舒服,通常在浴室刮痧或者在家中自己刮痧,但是刮痧毕竟是一门中医治疗的手段,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刮痧注意事项和很多禁忌,而且在浴室等地方刮痧会存在很多隐患,所以看看下面专家给您的一些建议:
刮痧是一种医疗项目,严格来说,应该是持有医师资格证的人才能操作,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而刮痧所针对的人群,也是有病痛,尤其是有局部疼痛的患者,如背痛、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或是感冒、发烧、腹泻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给出具体的刮痧方法。
如果随随便便去刮痧,很可能造成加重病情的后果。因为任何医疗项目都是有风险的,刮痧也不例外,如果在一些洗浴中心、美容院等场所发生意外,而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没有应急处理能力,后果将很危险。
据了解,洗浴中心、美容院刮痧普遍存在3个问题:1.刮痧的牛角材料不消毒,刮完一人马上再刮另一人。赵焰认为,这时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有粉刺等,极易造成感染,发生炎症;2.随便涂抹一些油膏作为刮痧油。赵焰认为,如果作为单纯的润滑作用,那么各种植物油,如橄榄油、香油等都是安全的,而如果作为治疗作用,则要根据病情需要。像红花油,本是用来活血的,如果用于一些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就会增加他的出血量;3.不问病情,不看体质,都提供同样的刮痧服务。赵焰说,医院在进行刮痧治疗前对所有器具都要消毒,而具有专业素养的医生能够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分析,给出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 专家大家介绍了刮痧的4个“讲究”:
1.工具。刮痧时要使用刮痧板等专门的器具,在特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刮、挤、揪、捏等,以达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在无条件时,用边缘光滑的物体,如铜钱、搪瓷的勺子也可以。
2.操作要领。力度上,应由轻到重,使身体逐渐适应;要保持均匀、向下的按压力,以保证刺激能够渗透到深层组织中。速度上,要匀速刮拭,不要忽快忽慢,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3.出痧。有人认为:刮痧就一定要出痧,不出痧就没有疗效;为出痧就要给予强刺激。实际上,是否出痧,与病情、刮痧部位、手法轻重等有关,因此刮痧时不必强行出痧。如果强行出痧,既可能损伤皮肤,也无法防病治病。
4.禁忌。孕妇全身都禁刮;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部禁刮;皮肤严重的溃疡、感染、瘢痕和肿瘤部位禁刮;有凝血障碍和有出血倾向者禁刮等。
以上是刮痧的注意事项,朋友们以后刮痧要注意了:慎重选择刮痧的场所,自己在家中刮痧要注意手法轻重和体质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刮痧不是什么人都能刮
刮痧疗法因其易于操作,效果显著,自古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刮痧基本上是哪儿疼刮哪儿,古人常用银圆、汤勺、嫩竹板等边缘光滑的生活用品,蘸上水、酒或香油在皮肤表面刮拭,只要红色的痧斑一出,症状很快好转。如今,经过研究、创新的刮痧法成为时下养生的热点。小小一块刮痧板,在肌肤上轻重舒缓、简简单单地滑动,就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和调节能力,驱走病痛。不过,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对刮痧存在一些误解: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1.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2.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3.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4.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5.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7.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背部刮痧的方法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的方法
刮痧要求:
肩背部的刮痧要求患者坐着背对医生。如果趴下的话,肌肉就会放松下来,刮的效果就不好了,这个最好就是坐着刮。首先我们要找到病灶所在,通过按压找到痛点,往往就是原发病灶部位。治疗时,对疼痛点施以弹拨、点压、按揉的刮法,以达到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效果。
刮痧做法:
采用端坐位,或双脚分开,刮颈部正中部位,采用直线刮法,手法要轻,移动速度要慢,从发际向下刮颈背部正中督脉巡行区,刮10-20次即可。如果病人偏瘦,颈部肌肉比较少,颈椎骨性凸出明显,可用刮痧板的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10秒钟左右。然后沿直线刮颈背部。每侧20-30次,由于这里的肌肉比较多,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点,由轻渐重,最后3-5次再减轻。刮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巡行线区,用刮痧板的边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开2-4指的区域,从上往下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
肩背部的刮法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很多人都是由上向下刮,实际上是错误的。应该顺着骨骼走向,由内向外来刮。否则刮到骨头上,出瘀血了,晚上睡觉都没法躺下。正确的方法是弧线刮法,也就是说刮痧的移动路线是弧形的,刮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要按照肌肉走向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适用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膝关节周围以及面部等部位。
刮痧的力度
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先轻刮,然后逐渐加重,以人体能够承受为度,尤其是穴位部位。头面部刮痧就要很轻,肌肉不太丰满和骨关节明显的部位,刮痧应该在一个位置轻刮10-20次就可以了。
刮痧绝不要强求出痧。刮痧的程度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即通过刮痧使人体感觉到局部肌肉放松、全身舒适,绝对不可强求出痧。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的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时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出痧的正常表现。
刮痧的周期
如果症状较轻,每天刮1次即可,如果症状较重,就应该采取多次轻刮法,也就是手法轻点,每天刮2-3次。
通过痧象看健康
痧象的形态和部位,对诊病、治疗、病程、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出痧的部位:哪里出痧就代表与这里经脉相关的地方出问题了。比如背部心肺对应的位置出痧了,就说明他的心肺有问题。
出痧的颜色和形状:一般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症,病程短,病情轻,刮痧取效快;痧色暗红,呈斑片状或瘀块,多为里症,病程长,病情重,刮痧取效慢。随着刮痧的治疗,痧象的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见效。感冒一般都是红的,关节疼痛是紫。
刮痧后皮肤变黑怎么回事
刮痧不是越黑越好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走出误区:出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中医表示,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运用运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刮痧板(牛角、玉石、砭石等),蘸取一定的介质,在皮肤相关部位顺序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中医强调,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如何看待出痧
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的年轻人,2~3小时痧痕就会褪去,大部分人最长一天内就消失了。即使年纪大、病重的人,也在2~3天内就能消失。但是如果使劲刮、乱刮,痧痕一两个星期都无法消去。有些人因刮不出痧而更使劲地用力,但是,除了方法错误外,刮不出痧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而不易刮出痧。
中医强调,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同样的,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如过度疲劳、过度饥饱、醉酒、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倾向者(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都不宜刮痧。建议刮痧前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应用刮痧疗法。
刮痧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刮痧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
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怎么正确看待刮痧“出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误区:出痧越多越好
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如油、酒、药液)方可进行。
2、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者90°角,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刮拭范围,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随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施术者应根据患者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实则重之,虚则轻之”。
4、患有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必要时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刮痧板去眼袋好吗
① 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刮痧,且刮痧器具一般选用的是水牛角刮痧板,不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如铜钱、塑料品等,同时也需要选择适宜的介质,面部刮痧时应选择没有刺激性气味、清淡的介质,身体刮痧时可选择具有活血、通络性质的介质。
② 做换肤术不足2个月者忌面部刮痧,洗眉过深造成肉芽生成者忌面部刮痧;面部刮痧力度应柔和,不以出痧为目的。
③ 刮痧过程中,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避免在血管、神经丰富的区域刮痧,例如颈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组织,肌肉与骨骼非常接近的部位,如锁骨、胫前骨等,因为一旦方法错误,用力不当,可能刮伤表浅神经或微血管。
④ 刮痧结束后,饮一杯温开水(为淡糖盐水或姜茶水),并休息15-20分钟;身体刮痧的30分钟以内不能用凉水洗澡,3小时后可用温水洗澡,建议是先洗澡后刮痧;面部刮痧的4小时内不化彩妆,不热敷面,1小时内不用冷水洗脸。
⑤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刮痧有六大误区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1.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2.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3.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4.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5.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7.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简述全息经络刮痧法
全息刮痧法增加了刮痧治病防病的穴区,由于刮拭部位与疾病部位对应性强,治疗效果显著。因治疗部位面积小,刮拭时间短,特别适合身体虚弱,不能进行大面积经络刮痧的患者。刮拭部位多在头、手足等部位进行,治疗时可不必脱衣服,使刮痧治疗更简便易行。如因疼痛、皮肤病或痧未消退而不能刮拭的病变局部,就可以刮拭对侧或其他全息穴区,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由于可供选择的刮拭部位多,这个部位痧没消退时,可以刮与疾病相对应的另一个全息穴区。解决了刮痧疗法可以连续进行的难题。如果经络刮痧和全息刮痧结合起来,并根据病情交叉或重叠使用,经常变换刮拭部位,可以提高机体对刮痧的敏感性,以增强疗效。
全息刮痧法的诞生,丰富了刮痧疗法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刮痧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将刮痧疗法发展成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中医外治法。全息经络刮痧法受到广大寻求健康人们的欢迎,并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医学大会。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被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专家教授誉为第三代的刮痧疗法。
刮痧警惕六大误区
误区一、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五、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①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②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③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④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⑤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⑦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刮痧月经会提前来吗 月经提前刮痧方法
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1行者,导致本病之因,有气虚与血热,其中血热可分为实热与虚热,气虚则不能统血,血热则扰动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提前而致。
常见证型:
气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月经量增,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热扰型:经来先期,量多色质红绸,实热者,伴随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胁胀,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虚热者,伴随手足心热,咽干,舌红太少,脉细数。
刮痧部位:腹部刮气海至关元区域,足部刮三阴交穴,气海至关元为任脉所在,刮之可通调任脉,理气喝血;脾胃为气血之本,脾气旺则血有所统,故配三阴交穴;若属气虚所致者,加刮足三里穴;实热者,加刮太冲穴;虚热者,加刮太溪穴。
刮痧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刮痧者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以中等力度刮腹部,刮至局部潮红或出现痧痕,继以中等力度刮足部,刮至潮红即可,隔日刮治1次。15次为1疗程。
简述全息经络刮痧法
全息经络刮痧法是在民间刮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作指导,选择刮拭与病变脏腑相关的部位防病治病的非药物疗法。新兴的全息经络刮痧法用微循环理论破译了“痧”的实质、“痧”与疾病的关系、出“痧”的原因、作用,阐明了刮痧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疗效迅速的机理,将刮痧疗法的临床应用从单纯的治疗作用扩展到防病保健作用及诊断作用,并提高了疗效。其独特的诊断作用,可以将潜伏的疾病早期发现,提前治疗,消除隐患。经络刮痧法:按照经络和腧穴的主治规律选经配穴的刮痧方法为经络刮痧法。
全息刮痧法:以刮痧的方法选择刮拭各局部器官的全息穴区诊病、防病、治病,称为全息刮痧法。全息刮痧法广泛适用于头、面、耳、手、足、四肢、背部脊椎对应区等人体各全息胚及各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具有刮拭范围小,刮拭时间短,治疗部位灵活多样的特点。全息刮痧法特别适合身体虚弱,不能进行大面积经络刮痧的患者。因刮拭部位多在头、手足等部位进行,治疗时可不必脱衣服,使刮痧治疗更简便易行。如因疼痛、皮肤病或痧未消退而不能刮拭的病变局部,就可以刮拭对侧或其他全息穴区,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由于可供选择的刮拭部位多,这个部位痧没消退时,可以刮与疾病相对应的另一个全息穴区。解决了刮痧疗法不能连续进行的难题。经络刮痧和全息刮痧结合起来,并根据病情交叉或重叠使用,经常变换刮拭部位,可以提高机体对刮痧的敏感性,以增强疗效。
全息经络刮痧法具有科学、使用与操作简便的特点:
1、科学性:汲取民间刮痧法、经络刮痧法的精华,融入现代生物全息理论指导刮痧的选经取穴,丰富了刮痧部位;利用刮痧疗法快速改善微循环的特点及皮肤经络穴位、全息穴区的关系,使刮痧疗法的诊病、防病、治病作用有了科学的依据;总结出刮痧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适应各种体质、各个部位的刮拭手法;革新了刮拭器具,提高了刮痧疗效,总结出刮痧诊断和保健的方法,使刮痧疗法具备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多种功效。
2、实用性:此法用特制的器具刮拭体表有关的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化瘀、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恢复和提高脏腑的调节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此法广泛适用于各科常见病的防治,对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见病也有显著疗效。
3、简便性:其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属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费用低廉,能以极小的投入换来极佳的医疗保健效果。全息经络刮痧法使医务人员增加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手段,非常适合医院、门诊、社区医疗及家庭保健。
医学专家张秀勤在总结传统中医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种综合性的疗法,具有保健,治病的功效,同时也被认为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这确实是传统医学一个新的飞跃,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游习。
关于刮痧的5个误区
误区一:有病才刮痧
说起刮痧,在许多人概念中是一种治疗手段,只有身体出现不适,中暑或者感冒,才想起来使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聂斌教授表示,刮痧不仅仅是治疗方式,而且还可以是一种保健方式。而刮痧重在这个“痧”字。
“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产物,又称为“痧胀”和“痧气”,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因而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而通过刮痧,相关部位出现的淤血点、淤血斑或像米粒样的出血红点称之为“出痧”,这可以说是“给邪以出路”。因此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一方面使汗孔张开,使痧毒(也就是病毒)可以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日常无病也可通过刮痧使经脉畅通,从而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聂斌表示,健康的人群,身体内循环正常,刮后不易出痧;而亚健康状态或者已经患病的人刮后就会出痧。
误区二:出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聂斌表示,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运用运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刮痧板(牛角、玉石、砭石等),蘸取一定的介质,在皮肤相关部位顺序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聂斌强调,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误区三:“出痧”会损害皮肤
也有人抗拒刮痧,除了可能会造成疼痛外,还有就是“出痧”后皮肤红红的,觉得对血管造成了损伤,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正确的刮痧手法,控制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的刮痧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淤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淤,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
误区四:工具顺手不尖锐就行
刮痧的工具跟刮痧法一样,十分简单、方便。聂斌介绍,一般来说,只要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汤匙、铜钱、硬币等,都可以用来刮痧。但如果是长期使用或保健,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建议选用天然水牛角,这类刮痧板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另外,刮痧除了刮痧板之外,还要应用合适的润滑介质,如跌打万花香油、植物油、葱姜汁、滑石粉、润肤霜等,目的是防止划破皮肤,还能增强刮痧的功效。
误区五:什么人都能刮痧
聂斌强调,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同样的,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如过度疲劳、过度饥饱、醉酒、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倾向者(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都不宜刮痧。建议刮痧前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应用刮痧疗法。
刮痧保健的误区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①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②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③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④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⑤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⑦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为什么刮痧减肥不能太用力
刮痧减肥不是随便就可以实现减肥效果的,这需要通过专业的操作方法,同时,还需要配合一定的按摩技巧,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1、每周2-3次
自己在家里做刮痧按摩,每周2-3次就足够,当然你也可以每天抽些时间来做,但每次不要刮太久,这样不但没有太大的效果,还会令身体的体液循环失衡,每天一点一点地持续下去效果会更明显。
2、搭配按摩霜
如果令刮痧板与皮肤接触的话,恐怕很容易刮伤皮肤,尽量在按摩之前,涂抹一些按摩霜或精油,让刮痧板能在皮肤表面顺滑地移动,功效提升的同时又不怕对皮肤造成伤害。
3、不要太用力
很多人认为刮痧减肥一定要用力刮,才能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其实刮痧减肥期间无需过度用力刮拭皮肤,所以也尽量不要太用力,否则会弄伤皮肤,尽量轻轻地,利用刮痧板边缘来刺激淋巴,让体内的毒素与废物顺着你的按摩流动起来。
4、忌用人群
患有皮肤炎症、白血病、血小板过少、容易出血的人群不能用刮痧疗法,另外,外伤、骨折、术后2个月内等情况也尽量要避免,而处于生理期则要回避腹部,怀孕中要回避腿部、腹部与腰腹的刮痧按摩,还有患有静脉肿瘤的部位也不要刮痧哦!
温馨提示:如果积极配合刮痧是很快就能有效果的,不过再刮痧的过程中有很多误区,希望大家不要陷入进去,当然了刮痧减肥的方法不是合适每一个人,也是因人而宜的,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