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抽动综合征误诊有哪些
多种抽动综合征误诊有哪些
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2.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4.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程可呈短暂的或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短暂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导致适应障碍。
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
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在日常中由于有很多人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了很多患儿的误诊,给患儿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只有正确了解病因,才可以对症治疗。
那么,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这种表现通常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比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率要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仅在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随着患儿年龄逐渐增长,症状会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 ,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
在生活中由于很多人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了解甚少,发现孩子挤眉弄眼就认为是多动症,以致不少患儿误诊,给患儿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很关键,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同时合并有多动症状,但是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空鼻症做哪些检查
1994年首先由Eugene和Stenkvis撰写的术语“空鼻综合征”是用来形容鼻腔组织缺失和影像学显示鼻腔的正常解剖结构缺失伴有的某些症状。
1.病史
既往鼻甲切除性手术史。
2.临床症状
鼻塞及鼻咽部干燥,或合并有鼻腔结痂、精神压抑等。
3.检查
1.鼻内镜检查:显示出宽阔的鼻腔,黏膜干燥,苍白,偶有结痂,存在1个或2个鼻甲组织缺失。
2.X线检查、CT扫描:鼻腔鼻甲组织缺失。
鉴别
过去曾将空鼻综合征误诊为萎缩性鼻炎,而现在对此病的认识已有提高,重要的是认识了此病与塬发性萎缩性鼻炎的区别,以及对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精神疾病和强迫症有什么直接关系
1.导致患者患上精力分裂
强迫症的表现也是精力分裂症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其强迫症的表现内部实质意义时常是荒谬不可理解的,垂垂伴随出现明显的畏缩离群,情感冷淡的特点。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思维联想障碍以及贪图、幻觉,这些个都比较容易辨别的明显的强迫症的表现行为,所以一定要谨慎。
2.导致患者患上孤独症
强迫症的表现之一就是反复的重复某些动作及意识行为,而这些表现恰恰是孤独症的常见症状。易与强迫症的表现混淆,但严重的交往障碍以及多数患者存在语言功效障碍以及智力发育障碍却正好是强迫症患者所不具备的。为此,仔细询问病史以及注重不雅察其语言、行为特点,诊断的问题不大,但与高功效的孤独障碍以及不典型孤独症的辨别还要从发育史、病程、社交能力、语言运用水平等全面资料以及检查来进一步辨别。
3.导致患者患上抽动综合征
部分抽动综合征的患者经常存在不自主的、反复刻板的动作以及行为,有的还出现强迫统计、反复语言而酷似强迫症的表现,但抽动症极少同时具备强迫不雅念,并且她们都有抽动的话综合征的病史或同时存在抽动,辨别一般不困难。
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进行性抽搐”,“冲动性肌痉挛”等。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眼、皱眉、皱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症状轻重常有起伏波动的特点。感冒、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者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其病因多为早产、难产、剖腹产、产伤、窒息、头部外伤、多种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发病机理多因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或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纹状体含多巴胺异常细胞,苍白球外侧背部完全缺乏、豆状核体积缩小、两侧基底节体积不对称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突然、快速、重复的抽动(眨眼、斜眼、挤眼、扬眉、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点头、摇头、扭头、挺脖子、耸肩、挺胸、扭腰、腹肌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拍手、举臂、扭臂、打手势;抖腿、踢脚、踮脚、步态异常、喉中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吸鼻声、嘿哈声、犬声、狂叫声、叫咳声等,有的出现脏话连、骂人、吐唾沫等)其常见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怪异、情绪激动、睡眠不安、学习成绩下降、攻击行为、自残举动、赤身裸体等复杂表现。
中医历代文献无此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在一些文献中可见类似描述。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瘛疭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当代医家多将本病归于“瘛疭”、“慢惊风”、“抽搐”、“筋惕肉瞤”、“肝风证”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远期疗效稳定。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于5-16岁的儿童,本病病程长、症状多变,且常因外界因素、家庭环境影响较明显,其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不经正确治疗很难自愈!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诊断方法
针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评估问题,儿童心理专家介绍:对于轻微的、短暂的、偶尔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不是病态,家长不必紧张。像疲劳睡眠不足可以引起短暂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一旦休息改善睡眠,注意力便可恢复正常。家长必须引起重视的是长期的、严重的、不能自控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提示和某种疾病相关的注意力缺陷,是与疾病相关的症状表现,常见于多动症,抽动症,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脑器质性疾病,铅中毒等病症。
一旦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应该注意与一些其他病症进行评估鉴别,避免孩子被误诊
1、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与遗传、环境、产伤等有一定关系。因此应该将注意力不集中与儿童多动症进行区分。
2、多血质:是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孩子是属于多血质还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
结肠肝脾曲综合征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病例1 女,46岁。以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天入院。外科检查:腹稍膨隆,中上腹部压痛阳性,以左侧为重,无反跳痛级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高调。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充气,无气液平面,无膈下游离气体。血常规:WBC13.2*109/L,中性粒细胞0.88血淀粉酶210IU(正常值51-183 IU),尿淀粉酶420IU(正常值0-340 IU)。初诊为:急性胰腺炎,经预防感染、禁食、补液及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3天无缓解。追问病史,既往有便秘史,此次发病后未排气及排便。再次行腹部平片及全腹部CT检查发现结肠脾曲充气明显并呈折叠状,疑为该病,遂给予反复多次灌肠机口服泻药后,排出大量气体及粪便块后缓解。
1.2 病例2 男,56岁。以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1周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体:腹平坦,右上腹压痛阳性。Murph征阴性,肠鸣音活跃,无气过水音。B超示胆囊壁增厚。拟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行保守治疗,腹痛不缓解并逐渐加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天后行腹部平片检查示结肠肝曲充气且位于右膈下,修改诊断为结肠肝曲综合征,给予灌肠导泻后缓解。
1.3 病例3 男,40岁。以左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2天入院。外科检查: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级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音,腹部平片示多个气液平面,结肠部分充气,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1天症状及体征日趋加重,再次行腹部平片及CT检查显示气液平面增大,且肠管胀气明显,为防止形成较窄遂于入院后第3天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无粘连及索条压迫,升结肠及横结肠扩张明显,内可触及大量粪便。远端结肠、直肠未触及肿块。结肠脾曲位于左膈下成角扩张。经游离结肠脾曲周围韧带及侧腹膜后,推挤近端肠内容物进入远端并经肛门排出减压。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排出大量粪便,于术后一周出院。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①对病史未做细致的询问及综合分析,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忽视了对罕见病的诊断,仅仅满足于病人的主诉和基本体征。本组例1由于有上腹痛加之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即误诊为胰腺炎;例2系由于患者右上腹痛且有轻度腹部阳性体征,加之B超检查示胆囊慢性炎症改变而使误诊似乎变得合乎情理;例3呈现出肠梗阻的典型表现,诊断似乎无可非议,但却忽略了导致肠梗阻的真正原因。该病特点为突发腹部剧痛,可以左侧或右侧,伴有深吸气加重表现,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肠鸣音多活跃、亢进表现,其症状与急腹症酷似,但体征轻微,即症状和体征相分离,此特点为该病与急腹症的重要鉴别点之一。②临床及放射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低年资医生所见甚少,在鉴别诊断时很难想到该病,加之各种文献对该病报道较少,亦使低年资医生在学习中缺乏强化认识。③未及早行腹平片或X线钡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对有长期便秘的患者,如出现呕吐、腹痛及腹胀、停止排气级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应常规行腹平片或X线钡灌肠检查,该病在X线征象上具有特殊的表现,病变侧结肠曲充气明显,呈折叠状,几乎180度角,如辨别不清可行钡灌肠即可明确结肠肝脾曲的确切部位及形态,以免误诊。④老年人结肠肝脾曲综合征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少见,易误诊、漏诊[2]。
2.2 误诊预防 ①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在急性腹痛患者体征轻微不支持各种常见急腹症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并适时行腹透及腹部平片以明确诊断;②如在辅助检查中发现还有其他疾患征象而难以明确时可行实验性治疗,如灌肠、导泻后患者排便后症状明显缓解即可诊断。
什么是抽动症
以儿童秽语抽动综合征为代表。抽动系童年起病,慢性病程,由“爆破状”不自主发声,包括秽语及多发性抽动等特点所组成的综合征候群。本病常见于2~17岁儿童,累及面、颈肩部肌群和呼吸肌群,刻板的惊愕反应、喉中发声、扮鬼脸,伴秽语、重复他人语言。偶有自损舌尖或手指等。首发症状常先为头面部抽动,发声,病程中可交替出现各部位抽动如眨眼、皱眉、蹙眉、撅嘴、摇头、耸肩、屈肘、蹬足、踢足、惊跃、弯腰等。精神紧张时症状明显加重
重视多种抽动综合征患儿
1、从家庭教育入手,抽动症患儿注意力容易涣散,情绪易激动或消极悲观,与周围的人关系不融恰。作为家长要细心关注孩子平时的一举一动,尽量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予以赞扬,让孩子心态得以改善。
2、要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兴趣,患儿由于病症的干扰,常会出现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常常不好。此时的家长大多采用喋喋不休的说教或是强制命令的手段让孩子抓紧学习,但由于患儿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抗情绪,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在强制下虽然学习了,但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成绩却很少得到提高,或者抓紧一点就学得好一点,稍一放松成绩就又下来了。所以,对于抽动症的患儿一定要注意平时的学习方面。
3、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家长总认为孩子是心中的宝贝,累不得,有怕孩子做的不让自己满意,一些家务都不让孩子做,久而久之,影响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从成长教育的角度来讲,孩子做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遵循他们的生长规律。否则,等他们长大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对于抽动症的患儿是很有帮助的。
4、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患儿的教育不仅需要针对其心理缺陷进行纠正与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应把他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全方面培养其整体素质。教给孩子做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让他明白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的道理。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抽动症患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1、遗传因素:
抽动秽语综合症患儿家族中患抽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66%。
2、药源性因素:
长期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多动症患儿长期服用苯丙安、利他林,可产生抽动障碍或使抽动症加重,这也是抽动症的病因。
3、器质性因素:
研究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器质性疾病。约50%-6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有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
4、神经生化因素:
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致。
5、其他因素:
结膜炎因眼干难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痒所以干咳,长时间的眨眼干咳,当结膜炎、咽炎愈后可致习惯性抽动、眨眼、干咳。近年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临床也发现感染发热可使抽动-秽语综合征和强迫症加重。
儿童多动综合征
先天禀赋不足,产时或产后损伤,或后天护养不当,病后失养,忧思惊恐过度等为主要发病原因。
本病病位涉及心肝脾肾,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阴虚为本,阳亢、痰浊、瘀血为标。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有赖于人体阴阳平衡。而人的行为变化,又常呈阴静阳躁,动静平衡必须阴平阳秘才能维持。因此,阴阳平衡失调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心主血藏神,心阴不足,则心火有余,而现心神不宁,多动不安;肝体阴而用阳,其志怒,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致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冲动执拗;脾为至阴之脏,性静,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心思不定,不能自控;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脑海不充则神志不聪而善忘。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1.7岁以前起病,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2.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坐立不安,喜欢作小动作,活动过度。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动作笨拙。
4.学习成绩不稳定,但智力正常或近于常。
5.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如翻手试验、指鼻和指—指试验阳性。
6.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过敏性咳嗽要注意什么
一、小儿过敏性咳嗽误诊易致抗生素滥用
咳嗽的患儿80%都存在着滥用或误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一是把咳嗽这个常见的的气道炎症反应(即过敏性炎症)误诊为细菌性炎症,而应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先锋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来治疗咳嗽,但在孩子反复的咳嗽反复的用药后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二是把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为支气管炎,使用各种消炎药和止咳药物。三是咳嗽并发喘息时,为预防呼吸道感染或防止进一步发展成肺炎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四就是把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误诊为孩子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感冒,并反复的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二、过敏性咳嗽有哪些症状和特点?
不同的幼儿过敏性咳嗽的表现和症状的轻重可能有很大差异,但常是”说咳就咳,说停就停”;以晨咳、睡前咳、活动后咳多见,或伴有流涕、打喷嚏、不发热和抗生素治疗无效等特点。
父母带幼儿就诊时要主动提供患儿咳嗽的性质、时间、季节、环境情况。如入幼儿园以来咳嗽频发;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天数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家庭内环境(包括各种室内电器、宠物、花鸟等),以及幼儿的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同时要提供近期病情的变化和本次就诊可能诱因。
如果患者反复咳嗽一个月,无发烧等感染表现,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就应该首先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进行过敏气道反应性和过敏原检查。
怎样防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相当一部分病人可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若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正常,未出现非随机染色体改变,故可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表明对于存在有类病态造血的病人,其遗传学检查尤为重要。
②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的多样性日益明显,已不能单凭血红蛋白下降、大细胞形态改变等指标变化来诊断,而应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染色体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诊断,方不至于出现误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熟悉每种疾病的检查特征,对疾病的鉴别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