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痢疾中医可以治疗吗

痢疾中医可以治疗吗

痢疾发作起来一般会不想吃饭,发热,大便如水,这些症状往往让人搓手不及,所以人们对痢疾总是多少会有点恐惧,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药对痢疾的方子。其中,我曾尝试过两个,效果还不错

1将黄芩、黄柏、和炒地榆、以及炒仙鹤草各15克,炒山楂、炒麦芽各30克,还有,车前草10克,白术30克水煎服,不过虽然这个方子在平时大家都会使用,但大家还是要慎用啊。

2第二个方子比较简单,就是用石榴和地榆一比一,但不要太多,50克就可以了,放在一起水煎服,这个方子用的很多。

3还有一个土方子,不过这个很方便,就是讲绿豆放入猪苦胆浸泡,等完全浸透,取食绿豆,一般就每次10颗,这个方子对痢疾病菌有效

拉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1、湿痢疾

治法: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2、寒湿痢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方药: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4、虚寒痢

治法: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6、休息痢

治法: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苦参有什么作用 治疗大便脓血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中医辨证为湿热积滞,而清除肠道湿热的中药很多,比如黄连、黄柏、大黄、白头翁、秦皮等,但是苦参是治疗痢疾的最有效的药,以清化湿热、通因通用的方法治疗为主。我国中医传统治疗痢疾以苦参为主。

肓俞的准确位置图 肓俞穴配伍治病方法

配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治便秘,泄泻,痢疾;中脘,足三里,内庭,天枢治胃痛,腹痛,闪痛,排尿尿道涩痛等症。

小儿痢疾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儿童感染菌痢的机会更多,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发病率高。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苍蝇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已经感染发病的病人和不发病的带菌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藉污染水和食物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脓血样便。重症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呼吸、循环衰竭致死。如人体抵抗力低,神经调节失常及胃肠道原有病变或并发肠寄生虫症等疾病,则较易演变为慢性菌痢。

根据粪便检查及细菌培养可作出诊断,急性期患者应隔离和休息,用抗生素治疗,重症者还需作抗休克治疗,纠正脑水肿,防止呼吸衰竭。慢性患者应进行长期的、全面的、系统的抗生素、痢疾菌苗、灌肠等综合疗法。

西医治疗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疗

①常规疗法: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

②抗生素疗法: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③吸附疗法: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与黏液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加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④微生态疗法:可用含双歧杆菌制剂。它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抑制细菌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⑥补液疗法:根据脱水情况决定补液方法和补液量。

(2)慢性痢疾的治疗

①抗生素疗法 常用药物和剂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疗,但疗程要长。可采用间歇疗法,用药7-10天,休息4天,再治疗4天,休息4天,再重复4天,总疗程3-4周。也可用黄连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肠治疗。但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大便培养转阴、脓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思密达等药物。

②饮食疗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3)中毒型痢疾的治疗

①改善微循环:可利用阿托品类药物解除血管痉挛,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等扩张血管。用冬眠药物氯丙嗪抑制血管壁上受体,使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且有镇静、降低基础代谢作用。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消炎、减轻脑水肿、减轻中毒症状。

②扩容及纠酸:按输液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进行。

③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危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④减轻脑水肿:对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⑤控制感染:及时作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前,一般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氟哌酸静脉给药,但因此类药可能会影响幼童骨骼发育,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为5-7天。还常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抱氨噻肟控制感染。

⑥降温:可用莱比林、扑热息痛、萘普生等降温,也可冷盐水灌肠、物理降温。

中医治疗

1、湿痢疾

治法 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 芍药汤 加减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2、寒湿痢

治法 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方药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 白头翁汤加减

4、虚寒痢

治法 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 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 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 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6、休息痢

治法 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如果宝宝患了痢疾,爸爸妈妈除了遵医嘱之外,还要给宝宝多一点的照顾,注意饮食和穿衣保暖等等,才能让宝宝尽快康复。

宝宝痢疾的治疗

1.清热化湿法

(1)原理

清热化湿专门针对因湿热而产生的痢疾,通过药膳让体温回复正常、排便情况恢复正常、由阳转阴。

(2)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白芍、黄芩、黄连、当归、槟榔、马齿苋、木香等。

(3)作用

有利于清除肠道湿气、调样中和气血、畅通肺腑。可以减缓痢疾杆菌的成长速度,有利于帮助肠道蠕运动,清除湿气化解毒素,解毒排淤。

2.寒温并用法

(1)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乌梅、艾叶、川椒、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

(2)作用

这一方能够调和阴阳,去冷除湿,导滞清痢。川椒等中药有利于帮助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乌梅可以杀菌,保持肠道酸碱度中和,让导致痢疾的细菌无处生长。赤石脂如同木耳一样,可以吸附有毒物质。

3.中西医结合法

(1)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干石榴皮、白头翁和黄柏,加水煎服。

(2)作用

干石榴皮可以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白头翁能够帮助宝宝抑制肢体痉挛,镇定安神。黄柏则是清热解毒的良药,也可以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3)煎药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疗程所用的药物称作止痢汤。其中包括了干石榴皮、白头翁和黄柏,每种药物取三十克,兑入三百毫升的清水,进行烹煎直到剩至一百毫升。给宝宝服药的时候要注意,每一天喝三顿,每一次三十毫升。还要附加西药TMP,每天两次,一次0.2克。一个疗程包括两天的药量,要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疗程,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嘱适当酌减。

4.外治法

(1)药物

所需中药为生大黄,加水煎熟后冷却静置,从肛门内灌注。

(2)作用

生大黄有利于清除积滞、清热解毒,化解肿胀淤血,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3)煎药方法

a.贴脐止泻饼

所需药物包括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和木香,每种药物分别取两克,研磨为细小的粉末。再选取无核的枣四个,分别取生姜和小葱各十克,捣碎后和药末一起搅匀,加入蜂蜜,做成药饼,每个药饼的控制在硬币大小。把药饼贴在宝宝的肚脐上面,用绷带绑在腰上,每隔六到八小时更换一次。

b.灌肠法

只需三十克生大黄,倒入五百毫升清水,大火煎煮一刻钟,倒掉药渣,保留两百到三百毫升的药液,将其冷却。每次使用三十到五十毫升,从宝宝的肛门灌进去,让药液停留一个小时以上。

不过,每个宝宝的身体情况不同,建议各位先询问医生意见,在得到许可后,再试试这两个方法。

哪些中药偏方可治疗痢疾

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过滤取汁,代茶频饮,本方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紫皮大蒜60克,将蒜捣碎后浸于120毫升温开水中一小时,然后过滤取汁,加入少许糖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时一次。本方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地榆5克,槐花15克,水煎,过滤取汁。加红糖50克,顿服。本方适用于治赤痢;若加白糖则可治白痢。

白萝卜汁70克,姜汁20克,蜂蜜适量,混匀放入锅内蒸煮,一次服完。适用于痢疾诸症型。

乌梅、五味子、胡黄连、赤石脂各等份,研为末,蜜调服之,每日两次,每次6克。适用于血痢日久者。

仙鹤草、马齿苋各200克,加水1000~2000毫升,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本方可治慢性菌痢(休息痢)。

人参15克,白术15克,肉豆蔻10克,山药20克,白芍20克。水煎,每日一剂,每日3次。本方有固肠止痢的作用,尤其适合身体虚弱及慢性痢疾患者服用。

黄连10克,白头翁、鸦胆子、秦皮各15克,党参、当归各2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久治不愈的慢性痢疾。

小儿痢疾的治疗

1.清热化湿法:急性菌痢大多为湿热痢。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60例,结果在体温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恢复、大便培养转阴、末梢血象好转和毒副作用等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复方新诺明,口服)。本方由白芍、黄芩、黄连、黄柏、槟榔、马齿苋、广木香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有清肠化湿、调和气血、通腑导滞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等均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白芍有抑制痢疾杆菌、解痉止痛的作用;木香、槟榔增强肠蠕动,缓解胃肠胀气;槟榔还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等作用。[1]陈中洲用苦参薤白汤(苦参、薤白、山楂、当归、木香、甘草、白芍等)治疗痢疾78例,总有效率达95%。本方重用苦参,苦参清除肠中湿热。现代研究表明,苦参中含的苦参碱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薤白头辛通滑利,有温中通阳之功,能化秽浊之气;木香、当归行血调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之,共奏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之功。

2.寒温并用法:刘百祥等用加味椒艾丸治疗小儿菌痢101例,疗效满意。方为乌梅、艾叶、川椒、赤石脂、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组成,全方寒温并调,具燥湿运脾,导滞清痢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川椒、艾叶、干姜为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乌梅改变胃肠道酸碱度,不利细菌繁殖生长;黄连、黄芩对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能大量吸收病理产物,使之排于体外,减轻全身中毒症状。[3]马洪源采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具有调和肠胃之功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取得良效。

3.中西医结合法:梁贯洲用止痢汤加甲氧苄氨嘧啶治疗菌痢472例。止痢汤(由干石榴皮、白头翁、黄柏各30g加水300ml,煎至100ml),每次30ml,1天3次口服;TMP每次0.2g,1天2次口服,2天为1疗程,未愈可再服1疗程。儿童酌减。止痢汤中石榴皮内含鞣酸,有固涩作用,体外试验时对痢疾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敏感率83.7%;白头翁含有白头翁素,有镇惊、镇痛、抗痉挛作用,对肠黏膜有收敛作用;黄柏清热解毒燥湿,二药体外实验对痢疾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外治法:⑴贴敷法袁兴石用“贴脐止泻饼”治疗本病106例,取得较好疗效。方药配制: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木香各2g研成细末,以去核大枣4枚,生姜、小葱各10g,捣烂如泥,与药末搅拌均匀,再参入适量炼蜜,作成钱币大小的药饼。使用方法:药饼贴于脐上,以绷带围腰一周固定脐上,每6~8小时换药饼1个。此方具有散寒温中,止痛止泻功能。⑵灌肠法张中芳用大黄灌肠液治疗小儿急性菌痢62例,有效率达96.8%。此方配制:生大黄30g,加水500ml,武火急煎15分钟后,去渣成200~300ml药液,冷却备用。每次30~50ml肛门灌注,尽可能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利药液吸收。生大黄具有攻下积滞,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对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运用生大黄煎汁灌肠可使有效成分不经胃和小肠的破坏直接进入病变的结肠和直肠而发挥作用。

痢疾会不会传染 痢疾传染后的症状

一旦被痢疾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其余不同的症状具体要根据痢疾的分型而定,其主要分型包括轻型痢疾、普通痢疾、重型痢疾、中毒性痢疾。

痢疾怎么治疗

由于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因此遇到腹泻的患者应根据其腹泻的特点及伴随的症状,尽早确立腹泻的类型,即患者是分泌性腹泻,还是高渗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抑或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腹泻;其次,还应判断患者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对指导治疗都至关重要。在治疗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判断腹泻属分泌性腹泻,应尽早寻找引起分泌性腹泻的病因,而不能盲目使用地芬诺酯(苯乙哌啶)与洛哌丁胺等止泻剂,否则会加重病情。

2.如判断腹泻是因为肝脏、胆道或胰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吸收功能障碍时,除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外,可适当补充复合酶制剂,常用的有胰酶(得每通)、复方胰酶片4340(慷彼申)等,以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吸收,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如怀疑腹泻是因为内分泌疾病所致,当腹泻次数多且量多时,应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补充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及电解质等。

4.如经多种检查后,已确定腹泻是因为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所致者,应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病情重者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等药物进行治疗。

5.如经多种检查排除了肠道的多种器质性疾病,可考虑患者腹泻系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如伴有精神心理障碍,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消失或减轻,粪便中无脓血、寄生虫,培养多次阴性,结肠镜检查亦无异常,且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及消瘦等表现时,可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Ⅱ标准)。可应用匹维溴胺(dicetel)等肠平滑肌钙离子拮抗药,以缓解肠道痉挛,恢复肠道功能。此外,也可选用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以保护肠道黏膜,减少腹泻的次数。还可选用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对少数腹泻次数过多者,可酌情使用盐酸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等止泻剂。

痢疾的分类 中毒型痢疾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相关推荐

痢疾吃什么药治疗

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因此,为预防细菌性疾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疗 ①常规疗法: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 ②抗生素疗法: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③吸附疗法: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

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

患过敏性疾病,应认真分析病因,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过敏原分吸入组和食入组两种。吸入组即通过呼吸道吸人体内,如尘土、花粉、霉菌、螨虫、油漆等。 过敏性疾病有不同于其它疾病的特点,看看中医是怎么对付的。 过敏性疾病有不同于其它疾病的特点: 第一是出现与常人不同的反应,比如在一个家庭或集体中,饮用同一种食物,如牛奶,过敏者会发生腹泻,而其他人没有反应 第二是有明显的特异性,也称可逆性,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常有春秋花粉季节发病,有些人每吃鱼虾总会出现荨麻疹等; 第三是发作迅速,消失也迅速,如过敏性鼻炎常表

痢疾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痢疾在夏秋季多发,主要受天气跟饮食影响。病从口入,首先应当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其次,注意防寒保暖,增减衣物,防止由冷热骤变引起的身体不适。

细菌性痢疾的药物治疗

1、急性菌痢: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联用,积极治疗高热、惊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抗菌药联用、加强支持治疗和合并症治疗的综合治疗。 4、高热和惊厥的治疗:选用安定、苯巴比妥纳、复方冬眠灵等。 5、休克治疗:选用654-2或阿托品、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纳、多巴胺与阿拉明、西地兰、地塞米松等。 6、呼吸衰竭治疗:选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可拉明或洛贝林等。 7、DIC治疗:选用肝素治疗。 8、中药治疗:黄连、生大蒜、白头翁汤。

小儿痢疾治疗方法

专家指出小儿痢疾其实有很多种,比如细菌性、急性等等,所以如果宝宝患有痢疾了,父母千万不要乱给宝宝用药,应该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就诊,判断痢疾的种类,对症下药。 1、急性痢疾 病情不重可以在家服药治疗。如病情重,腹泻频数、高热不退,特别是婴幼儿应住院,经静脉用药。中毒性痢疾患儿则必须注射治疗。用药的疗程是7天,即使症状和大便性质都恢复正常,也应按时用药。此外,还应作好对症处理,高热应及时降温,中毒性痢疾还需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积极制止抽风,及时纠正休克等。 2、慢性痢疾 治疗难度较大,患儿久病身体虚弱,自身抗

细菌性痢疾在医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病人应该予胃肠道隔离到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 阴性为止。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禁止使用多渣、多油或有 刺激性的食物。对腹痛患者禁止使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延长 病程和排菌时间。这是因为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 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道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肠道机体防 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并且腹泻可以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 素。特别是对伴有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该避免 使用,以免加重病情。能够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 合剂、哌替啶、可待因、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酰胺等

小儿推拿痢疾怎么治疗 休息痢,久痢小儿推拿

主证:久痢不愈,或时痢时止,痢下赤白粘稠,量少,腹痛不著,里急后重较轻,心烦口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身体消瘦,小便短黄,面唇色红,舌干少苔,脉细数,指纹紫滞;或神倦懒动,声低气弱,面唇淡白,痢便难下,舌淡,苔白,脉弱,指纹淡红。 治则:益气养阴,扶正祛邪。 推拿处方及方义:补肾水,清胃经,板门,天河水,揉内劳,打马过天河,分手阴(重)阳(轻),揉涌泉以养阴清热,用于阴虚内热者;补脾土,板门,肺金,推三关,揉外劳,分手阴(轻)阳(重)以益气扶正,用于气虚者;气阴两虚,则二组合用而益气养阴,并重分手阴阳,可

小孩子患上痢疾怎么办

痢疾这种疾病,与季节性影响非常大,尤其这种疾病往往在春天,或者秋天,发病率特别高,而且还容易出现发烧现象,尤其是幼儿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该怎么治疗呢?尤其中医方面的,请看下面文章,痢疾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蕴结 发热、腹痛、下痢频数、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方药 芍药汤加减:黄芩10克,黄连6克,白头翁12克,槟榔6克,木香10克,当归12克,葛根12克,芍药16克,炙甘草6克,初起兼有表证,见恶寒、头痛、身痛者,加荆芥12克,防风12克,热

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

较之西医治病,她的优势在哪里?在当下西医、中医并存的医疗状况下,两个各有优缺点,那么中医治病的优势有哪些? 一、中医重在预防为主,可有效维护身体健康。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王玉民 现代医学主要的方向是努力找“病”,找到疾病后,采取对抗治疗,重点治疗该病;而中医则是重在养生,总结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得病的丰富知识。当疾病没有到来之前,中医注重养护自身抵御外邪的正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防止肌体功能紊乱,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从饮食到起居,以及与人处世还有和大自然的关系方

宝宝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 临床表现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