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通过乙肝疫苗等抗病毒措施,乙肝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可降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目前仍有5%—10%的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所生婴儿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侯金林介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研究显示,在乙肝疫苗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结合更多有效的抗病毒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可以降低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达到并保持高水平乙肝疫苗接种率是我国乙肝防控重点。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10年,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免费接种。基于此,2014年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0.32%,5—14岁人群为0.96%,乙肝病毒新感染者减少了3000万。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表示,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和治疗,减少由于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进而降低死亡率。
了解一下酒精肝传染渠道有哪些
肝炎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感染比较多的就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就包括我们都了解的甲肝,乙肝,丙肝等肝炎,这些由病毒引起的肝炎传染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很多人也会习惯性认为肝病都是会传染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传染是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完成传染过程,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酒精肝属于长期饮酒,乙醇长期损害肝功能造成的肝炎,不具备携带有肝炎病毒的,所以酒精肝是不会传染的。
酒精肝虽然不会传染,但是酒精肝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近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GDP一同增长的还有酒精肝的比率,由酒精肝恶化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也逐年上升,目前我国酒精肝患者约有200多万人,百分之40-90死于肝硬化的患者都是酒精肝引起的。因此酒精肝虽然没有传染性,但是危害性也不能小觑。
酒精肝是喝酒造成的,因此也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想要降低酒精肝发生,就要从戒酒开始,注重日常保健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同时发生了脂肪肝后,积极的治疗是关键,在科学的治疗的同时,辅助合理的营养供给,才能解决酒精肝的发生。最后建议大家发生酒精肝后一定要严格戒酒,避免酒精肝恶化。
你了解病毒性感冒吗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性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
病毒性感冒的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病毒性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毒性感冒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所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忌烟酒,以免刺激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加重症状。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鱼、肉、荤、腥食物。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 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甲流知识
流感名称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H1N1流感病毒里的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名称更改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
更改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使用“甲(H1N1)型流感”代替“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我国卫生部公告中则将这一疾病称为“甲型H1N1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1日告诉记者,“甲型”即“A型”,我国这一名称与国际的名称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
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猪流抗病毒药物达菲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酸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若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艾滋病的危害
出现了艾滋病可以说是非常痛苦的了,艾滋病是一种会给患者朋友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的性传播疾病了,为此我们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的去u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要知道艾滋病的危害是非常的严重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 8~9 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会带来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由单纯艾滋病病毒(HS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HSV-2型,少数为HSV-1型。是常见的性病之一。艾滋病可反复发作,对病人的健康和心理影响较大,表现如下:
1、患者的艾滋病症状严重或不典型,持续时间长,可表现为广泛性、多发性、慢性持续性溃疡,有坏死,疼痛剧烈。
2、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发生生殖器HSV感染时,皮损数目多,受累皮肤黏膜范围广,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重,排毒时间长(可在30天以上),复发频繁,而且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长,专家提醒: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的症状危害大。
3、艾滋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多且严重,常合并细菌和白念珠菌感染,易发生艾滋病性脑膜炎及播散性HSV感染,引起角膜、气管、支气管、肺、食道、心包、肝、脑等多器官损害。
4、艾滋病的症状临床复发和亚临床复发(有病毒复活和排毒,但无症状者)均频繁,排毒时间长,可持续1个月以上。这可以说是专家提醒: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的症状危害大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了。
我们通过上文内容的解释,现在知道了艾滋病发生的危害是非常的严重的了,艾滋病的发生是会给我们的健康生命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的,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旦发生了艾滋病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男性生殖疾病危害
生殖感染是危害人类最严重、发病最广泛的一种传染病,它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殃及家庭,遗害后代,同时还危害社会。
生殖感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感染生殖感染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不仅可损害人的生殖器官,导致不育,有些生殖感染还可损害心脏、脑等人体的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死亡。
出血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
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流行病学
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MHF) 是一种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1967年秋,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几家疫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因在实验中接触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后,同时爆发一种严重出血热。马尔堡疫苗研究所首次从上述患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因而命名为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其所致的疾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传染源
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常先由被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绿猴) 将病毒传染给人,然后再由病人传染给其他健康人。马尔堡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症状越重的患者传染性越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弱。人不是病毒自然循环中的一部分,只是偶然被感染。
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储存宿主目前尚不清楚。
感染性病危害
性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发病最广泛的一种传染病,它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殃及家庭,遗害后代,同时还危害社会。
性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感染性病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不仅可损害人的生殖器官,导致不育,有些性病还可损害心脏、脑等人体的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死亡。有些性病一旦染上是难以治愈的,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有相当一部分的性病患者症状较轻或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却可以通过各种性病传播途径传给其他健康人。
性病症状(2)性病的流行还给家庭带来严重危害。例如淋病,通常情况是,夫妇中的一方由于某种原因而感染上性病,然后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传染给对方,家中的孩子或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或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而被感染,使得一家人都深受其害。
性病包括的疾病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概念上说,当某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时,它就是性病,但受到疾病本身的发展趋势,或在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实际情况所限制,如艾滋病。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仍被视为性病,因为大多数国家认定其是性病;疥疮、乙型肝炎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性病,而在中国性接触不是它们的主要传播途径,故中国不认为它是性病。
经典性病只有5种疾病,即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也称第一、二、三、四、五性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艾滋病、淋病、梅毒属乙类传染病。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所指定的性病为8种,即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这8种疾病是国内公认的性病。在学术上,及临床医生一般也将阴部念珠菌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阴部传染性软疣、性病肉芽肿(腹股沟淋巴肉芽肿)、阴虱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归入性病范畴。[2]
性病会导致哪些疾病危害
性病,全名为性传播疾病。STD是英文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的缩写。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疾病。国际上将20多种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列入性病范畴。较常见的性病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沙眼依原体、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滴虫病、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其中,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软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艾滋病等8种性病被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性病。性病可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由病毒引起的性病有生殖器疣、乙型肝炎和生殖器疱疹等。由细菌引起的性病有淋病和梅毒等。疥疮、滴虫病和阴虱是由寄生虫引起的性病。
性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发病最广泛的一种传染病,它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殃及家庭,遗害后代,同时还危害社会。
性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感染性病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不仅可损害人的生殖器官,导致不育,有些性病还可损害心脏、脑等人体的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死亡。有些性病一旦染上是难以治愈的,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有相当一部分的性病患者症状较轻或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却可以通过各种性病传播途径传给其他健康人。
性病的流行还给家庭带来严重危害。例如淋病,通常情况是,夫妇中的一方由于某种原因而感染上性病,然后通过夫妻间的性生活,传染给对方,家中的孩子或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或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而被感染,使得一家人都深受其害。
性病包括的疾病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概念上说,当某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时,它就是性病,但受到疾病本身的发展趋势,或在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实际情况所限制,如艾滋病。我国在80年代、90年代初期,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仍被视为性病,因为大多数国家认定其是性病;疥疮、乙型肝炎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性病,而在我国性接触不是它们的主要传播途径,故我国不认为它是性病。
肝炎会带来什么影响
乙肝有什么危害和影响?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肝病,与艾滋病、肺结核并列为世界三大传染性疾病。那么乙肝有哪些危害和影响呢?专家表示,乙肝的危害体现在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广泛,人群感染率高.多年来乙肝的发病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列,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我国约10%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约有2000万慢性肝炎病人,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肝的危害有哪些?
一、是感染率高: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达60%左右,其中约1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全国大约有7亿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约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二、是预后较差: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25%的人最终将转化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1000余万例,每年死亡约30余万例,其中一半是因肝癌而死亡。
三、是无特效药物: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特效药物消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一旦发病只能对症治疗。我国每年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直接费用超过1000亿元。
四、是影响正常生活:一个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干扰了正常生活,影响了升学、就业、入伍、婚嫁,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1、择业影响 病毒性肝炎由于是传染病,我国传染病法明确规定肝炎患者不允许从事饮食及护幼工作。而社会上绝大多数行业和单位对肝病患者都会拒之门外。
2、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影响 肝病患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同事、同学聚餐或其他集体活动时,往往会成为拒绝的对象,有的人甚至会断绝同肝病患者的往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3、择偶影响 肝病患者在择偶时,对方一旦知道你患有肝炎,都会在第一时间逃掉。
4、生育影响 一旦夫妻双方任何一方患有肝病,就会将病毒直接传染给下一代。
5、心理影响 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闻肝炎而色变”,躲避肝炎患者如同躲避瘟神一样,缺乏对患者的理解,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十分沉重的打击。
6、经济负担 肝病久治不愈,多数患者需终身用药,昂贵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7、乙肝病毒传染性极强 肝病病毒随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后,由于病毒的生存能力极强,普通的消毒措施根本无法将病毒杀灭 ,故家庭成员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器具等,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病毒,很容易引发肝病。
8、社会影响 大量的肝病患者生活在社会上,就会有大量的病毒排泄到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就会让更多的健康人增加感染几率,增加肝病患者的数量,给公共卫生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艾滋病是不可治愈的传染病吗
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发明一种可以彻底杀死艾滋病毒的药物。其次艾滋病有广泛的传播性,高度的致死性,和对免疫系统持续的损害性,所以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
肾综出血热的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由病毒传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至今,流行性出血热还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不同,曾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和日本将其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朝鲜称之为“朝鲜出血热”;苏联称之为“出血性肾炎肾病”;北欧称之为“流行性肾病”等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无一例外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
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尽管病情凶险、危重,但绝大多数病例,如能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即使是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在救治成功后,其肾脏损害也可痊愈,而不遗留慢性病变,更绝少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
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现今已知是一组RNA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gaviridas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由于是在1976年由韩国的李镐汪首先分离成功,故被命名为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不过在此之后人们还陆续发现两种病毒与流行性出血热相关,它们分别是普乌马拉病毒(Puuma Virus)及汉城病毒(Seou Virus)。我国的宋干等人1982年在辽宁省出血热流行地区的21例患者中以及流行性地区的啮齿类动物体内,也曾分离出本病的致病因子。现已基本明了,在我国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是汉坦病毒,而西欧主要是普乌马拉病毒。
啮齿类动物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某些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其体内的病毒可随尿液、粪便、唾液及血液排出,当人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或由皮肤黏膜破损处直接接触污染物后即有可能被传染此外还有人认为,病毒可通过革螨或恙螨叮咬而经虫媒传播,不过目前对此还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以人为传播源的人与人之间传染可以排除。
不同类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不同的国家或在不同的地区,受经济状况、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易感人群不同,流行方式也有所差异在我国,本病有由北向南,由农村向城市推移的趋势。按照流行方式,流行性出血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农村型 以黑线姬鼠为传染源,临床表现典型,病情往往较重,出血现象和肾脏损害明显,病死率较高。在我国多见于春末和晚秋两个高峰季节
2.城市型 以褐家鼠为传染源,临床表现往往较轻而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
3.实验室感染型 临床表现较轻,大都无严重的肾功能障碍。现今认为引起农村型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是汉坦病毒,而引起后两种类型的病毒主要是汉城病毒。至于在北欧流行的临床表现较轻的“流行性肾病”,现已查明系普乌马拉病毒感染。
什么是甲流
想要更好的去拒绝流感预防这些疾病的伤害,那么在平时生活当中就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保健,在遇到疾病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慌张,应该积极的去医院检查治疗接受医生的建议。
一种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 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
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事实上甲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在生活当中它的一种传染性让人们感到非常恐惧,所以说希望大家在了解了这些介绍之后,平时生活中可以更加注重预防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这种甲流带来的伤害。
最需加强艾滋病预防的六类人介绍
1、青年
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从多学科角度以科学道理阐明性道德的重要性和性自由的危害,通过中华民族优生的性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扭转存在于青年人群中的性自由倾向;结合计划生育进行合理和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教育;在农村应结合订立乡规民约活动,提倡遵守性道德。
2、妇女
强调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危害性要远远超出男性,如怀孕、人工流产及可能引起的后遗症,更易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病毒,以及容易发生一些妇科疾病等;重视妇女生殖健康生育,特别是加强保护自己不受性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育;自尊自重教育,低御性骚扰的教育。
3、供血员
加强输血传播艾滋病病毒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监督血站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措施;加强不可流动供血和供血前必须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守法教育。
4、流动人口(包括旅游者、打工者、海员、出国劳务人员、卡车司机和厂矿工人)家庭安危教育,个人染上艾滋病病毒将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幸;正确使用避孕套教育;对海员和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性健康教育、突出禁欲无害和手淫无害教育。
5、特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旅店、宾馆、歌舞厅、酒吧、发廊、桑那浴室、按摩院、路边店等的服务员)突出女性服务人员的自尊自重教育;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严重危害的教育(见妇女教育)。
6、性病病人
性病病人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中心彻底治疗,不轻信街头广告,不走私人诊所就医,强调乱投医的严重危害;有关传播艾滋病/性病的法制教育;性病病人更容易染上艾滋病病毒和接受抗体检测的教育;性病的各种严重后果,如终身不育,病毒性性病容易复发和远期诱发癌症;预防家庭内性病传播;动员配偶和性接触者接受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的肾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HV)引起的,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我国是世界上受 HFRS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隐性感染率为2.5%~5.7%,为重疫区。HFRS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家鼠型疫区流行高峰在3~5月份,姬鼠型疫区流行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份,混合型疫区流行高峰在春、冬季。高危人群主要为疫区青壮年农民。
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理改变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