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的注意事项 健脾养胃
附子理中汤的注意事项 健脾养胃
方中附子温阳祛寒、引火归元,干姜温运中阳,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益气健脾,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五药配伍,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肾虚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腰背酸痛等症状,还可以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胃下垂、急慢性胃炎等,如果是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适量的服用附子理中汤,帮助脾胃驱除寒气,恢复脾胃的健康运行,有效的缓解腹泻、呕吐或者是胃部的不良症状,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合成,此药可以治疗慢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若是与人参健脾丸在一起使用的话,对于阳虚的治疗起到明显的效果,因为附子理中丸有清除寒气的作用,人参健脾丸有补气保健脾胃和胃止泻的功效。但是附子理中丸还含有一定的毒性。现实中就存在用附子解救了许多的重危病例,主要就是依据以毒攻毒原理来治病的。不过有人在服用附子理中丸出现了胃部消化不好、没有食欲、脱发等不良的反应。一旦出现上面列举的反应,这时就要减少用量或停止服用。
同时,实验表明,附子理中丸可有效的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中的积物排出,此药品还能够阻碍回肠运动,能够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提升免疫力,在动物实验中研究员还发现,附子理中丸因醋酸原因导致小鼠腹痛起到明显的制止疼痛的作用,还能提高动物的脾虚动物免疫功能。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口服药物,它可以起到两面性的作用,故此,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本品好的作用面,而且也要注意其副作用,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无论用什么药品,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健脾养胃的中药有哪些
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
故要健脾祛湿。
健脾养胃的中药就是以上几种,其实中药的调理方法比较简单,虽然是内服药物,但是对我们的胃和脾、肾脏等器官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不会有太多的副作用。如果您的体质也比较虚弱的话,那就用一些中药来调理一下吧。
阳虚体质的病因
1.心阳虚证
证候: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治则:温补心阳。主方:保元煎。常用药:党参、黄芪、肉桂、生姜、甘草、巴戟天等。
2.脾阳虚证
证候: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腹中冷痛,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或有齿痕。治则:温中健脾。主方: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常用药:党参、白术、附子、肉桂、干姜、肉豆蔻、补骨脂等。
中医如何治疗脾胃虚寒症
在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香砂养胃丸证:系脾胃虚弱,痰湿中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嗳气呕秽,胸中痞閟,或脘腹胀满、肠鸣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以胃脘隐隐作痛,大便时溏时泻,进油腻后加重,干呕泛酸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治脾胃虚寒症,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 (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症,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症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附子理中丸治疗什么疾病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 、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对于治疗一些脾胃疾病有相当的效果。那么,附子理中丸主治什么?
附子理中丸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慢性消化不良患者,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该药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使食欲增加,亦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及促进积气排出,故可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该药能使绝大部分溃疡结肠炎症消失,溃疡愈合,故治疗结肠炎有效。
慢性腹泻内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1日2次,1O天为1疗程。该药能调整消化功能,增进食欲,缓解腹痛,减轻腹泻,故可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
胎儿脑积水的中医辨证治疗
l.邪热壅滞治则:清热解毒,化瘀通络。
主方:犀地清络饮加减。
加减:发热面赤,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10克(后下)、生山桅10克;抽搐者,加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犀地清络饮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剂。方中犀角、生地、赤芍、丹皮即组成犀角地黄汤的药物,起清热凉血作用,连翘清热解毒,桃仁活血化瘀,富蒲化痰开窍,竹沥清化痰热。犀角可用水牛角替代。
处方举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0克 连翘10克知母10克 生山桅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桃仁10克 菖蒲10克 钩藤10克(后下)
2.脾虚水泛治则: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主方:附子理中汤、五菩散加减。
加减:面黄形瘦,加黄芪10克、当归10克;纳果食少,加神曲10克、麦芽15克;大便稀溏,加山药10克、车前草30克;头皮光亮,加丹参10克、地龙10克。
主方分析:附子理中汤,即理中汤加温补脾肾的附子组成,有温阳健脾的功效。五苓散为温阳利水之剂,方中茯苓、猪苓淡渗利水,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化湿,桂枝通阳利水。
处方举例:
熟附子6~10克(先煎)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猪菩10克 泽泻10克 丹参10克 干姜3克 桂枝10克 甘草6克
3.肾气亏损治则:补肾益髓,温补元阳。
主方:补肾地黄九加减。
加减:气血虚弱,加黄芪10克、当归10克;头大颈软,加杜仲10克、续断10克;四肢抽搐,加天麻10克、钩藤10克(后下)、白芍10克;面(白光)神呆,加灵芝10克、菖蒲10克、紫河车粉3克(吞服)。
主方分析:补肾地黄丸为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而成。方中六味地黄丸补益肾气、健脾固精,鹿茸补肾益精,牛膝强壮筋骨。
处方举例: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女贞子10克 杜仲10克 山药10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茯苓10克 鹿角10克(先煎)牛膝10克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阳驱寒
附子理中汤由理中汤加入附子变化而来,由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五味中药组成,这些中药大部分都是性温的药物,有很强的温补作用,可以驱散体内的虚寒,尤其是附子,性大热,如果是体内虚寒严重的人,可以食用附子理中汤,有利于去除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回暖,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如果是手足不温,脘腹冷痛的人,也同样适用,能够加快体内暖气的回流,使手足回温,去除腹内的寒气,减轻腹痛的症状,可以有效的缓解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