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消化不良怎么回事

慢性消化不良怎么回事

慢性胃肠炎是需要我们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我们在治疗慢性胃肠炎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慢性胃肠炎的饮食护理,需要慢慢的调养才能根治慢性胃肠炎。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

做胃液分析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并可伴有贫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镜检查加胃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是浅表还是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时还可取胃活组织做一种检测,看是否存在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是:

1.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伴有“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粘膜病变者,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2.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

3.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粘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一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予手术切除治疗。只有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才能使病变好转或静止而不发展,从而防止胃癌的发生。即便是病情发展,若能坚持定期复查胃镜,也能及时发现,采取胃病变处的预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彻底的根治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因此,只要做到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看来,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何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正确区分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与关键。器质性消化不良可通过有关检查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对于“报警症状和体征”应予足够的重视, 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

目前认为,报警症状和体征包括:45 岁以上近期出现症状;消瘦、体重下降大于3 千克;贫血、呕血、黑便;黄疸;发热;吞咽困难;腹部肿块;症状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常用的一线检查方法有:血常规、血沉、粪潜血试验、电子胃镜、肝胆胰超声;进一步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 线检查等。值得强调的是,电子胃镜检查在消化不良的诊断中尤为重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该是排除诊断,即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排除。

按照罗马Ⅱ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持续或反复上腹正中部疼痛或不适;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症状与排便无关;上述症状在近12 个月内至少出现12 周,症状可以间断性出现。亦可进一步根据病人存在的不同症状,分为3 型:溃疡型、运动障碍型、非特殊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 消化不良其他疗法

1.将双掌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2.将双手掌重叠贴于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

3.用拇指指腹推揉内关1-2分钟,左右两臂穴位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加大。

4.让患者保持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按揉左侧足三里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按揉右侧足三里1-2分钟,至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为度,每日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

1.先在脾俞,胃俞,天枢,中脘,不容,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处均匀涂抹活血剂,然后在以上各穴位处刮痧,刮至皮肤表面呈紫色,出现痧斑为度。

2.在刮痧后的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以免皮肤感染。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吃饭的时候容易饱而且腹部会有嗳气,并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消化不良消化的因素是什么呢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

(一)发病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了饮食和环境、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心理因素以及一些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吞气症、肠易激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下述机制有关:

1.饮食与环境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状往往与饮食有关,许多患者常常主诉一些含气饮料、咖啡、柠檬或其他水果以及油炸类食物会加重消化不良。虽然双盲法食物诱发试验对食物诱因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但许多患儿仍在避免上述食物并平衡了膳食结构后感到症状有所减轻。

2.胃酸 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会出现溃疡样症状,如饥饿痛,在进食后渐缓解,腹部有指点压痛,当给予制酸剂或抑酸药物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这些都提示这类患者的发病与胃酸有关。

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础胃酸和最大胃酸分泌量没有增加,胃酸分泌与溃疡样症状无关,症状程度与最大胃酸分泌也无相关性。所以,胃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3.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大约有30%~50%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胃窦胃炎,欧洲不少国家将慢性胃炎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认为慢性胃炎可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胃的运动功能,也有作者认为非糜烂性十二指肠炎也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当指出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轻重,并不与胃黏膜炎症病变相互平行。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

本病可能与胃动力及感觉障碍、胃酸分泌异常、胃幽门弯曲杆菌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炎、精神、应激及环境因素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

一、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二、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三、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四、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五、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六、进餐应定时。

七、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八、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九、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十、进食不要过冷或过烫。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1功能性消化不良首先应该符合嗳气,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样的可以更好的确诊,能够更加准确的治疗。

2在确定符合上述症状后,建议服用脾粉散和乳酸菌素片,这样的话可以助于恢复胃肠功能,助于消化吸收。

3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短期内禁止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油腻食物会粘附在胃肠道的表面,限制胃肠运动,而且不利于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所以不建议食用。同时花生,豆类等也要少吃,这些食物相对坚硬,不利于消化。同时呢可以注意适量喝水,当然运动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恢复胃肠的功能。适量食用纤维素也可以比较好的刺激胃肠运动的,但是在短时间内不建议您吃的过饱,饭类也要注意尽量喝一些稀粥。

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的关系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表层上皮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胃镜可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可以发生在全胃也可以分别发生在胃窦、胃体、胃底或全胃。

功能性消化不良旧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病变或仅有一般慢性胃炎的消化不良症候群,可反复或持续发作,中青年多见,症状以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胀,常发生于餐后,或餐后加重,并伴有嗳气、早饱、食欲下降、上腹隐痛或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十分常见,各国报道的患病率在20%~49%之间。一些资料显示约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消化病专科门诊的40%~50%。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同时存在。据胃镜检查统计资料,约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其症状多少与轻重程度并不与胃炎病变程度相一致,因此国内外学者多倾向将此类慢性胃炎的症状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范围,治疗亦基本相同。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症状可以缓解。近年来也发现部分患者急性胃肠炎后可以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感染后功能性消化不(PIFD),约25%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会发展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现此类患者胃黏膜具有炎性细胞核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的现象,导致内脏敏感性增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研究也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与心理因素有关,如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疑病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其生活中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如家族成员患病、伤亡、失业、失恋等。治疗效果与心理因素有明显关系,据报道用安慰剂治疗有效率可达30%~60%,故医生在为患者治疗中应十分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

另外,某些遗传因素和胃肠激素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确切的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

1、腹痛:肚子里堆积的东西过多,肠道蠕动出现异常,直接导致儿童呕吐、腹痛,严重的话一般在家吃药都不能缓解,还需去医院检查,也算比较严重的后果。

2、腹泻:因为肠内的平衡被打乱,腹泻其实也是一种保护面制,把体内的毒素排了出去,而过早服用止泻药往往不可取,会带来梗阻的。

3、便秘:吃了太多的食物,辣的、油炸的、生冷的这些食物堆积在一起就会导致儿童出现便秘的问题,儿童便秘又会使毒素堆积,近而危害孩子健康。

为什么老是嗳气

器质性消化不良: 由慢性胃部疾病所致,如慢性胃炎、胃下垂、十二指肠郁滞等。患有这些疾病时,因胃的动力减弱,排空减慢,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另外,肝胆疾病也可引起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常有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但经检查,无明显病理或器质性病变,因此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且同时多伴有紧张、焦虑、健忘、多梦等精神症状。 建议做一下有关检查,如有病理情况,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解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一、胃酸

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酸分泌相关性的研究,并未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酸分泌的高低有确切的相关性,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础胃酸与正常对照比较无差异,临床上8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抗酸治疗无效,均说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与胃酸分泌高低无确切相关性。但FD病人对五肽胃泌素刺激试验呈高酸分泌反应,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可诱发上腹部症状的加重,提示可能存在对酸的敏感性增加。

二、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

有50%~8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慢性胃炎,20%患者伴有十二指肠球炎。有报道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有慢性胃炎,22.2%同时有十二指肠球炎。然而,58.6%无消化不良症状的青年学生中,他们的胃黏膜活检都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现象;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轻重并不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病变相互平行。;研究发现不伴有溃疡的单纯性十二指肠炎本身不引起症状,出现症状者均合并溃疡,或系糜烂性球炎。;不少“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患者通过改善胃运动功能,如给予促动力药,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乃临床小疾,但若取得全功,并非易事。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有广识,然常法之外,仍乏特效之法。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名,依其症状,审其病机,当属中医痞满症。中医治痞,独有其长,临证审机,谨慎处方,加以人文关怀,临床多效。 先贤传秘,流芳后世,治痞之法,分而治之:脾胃虚寒者,脾阳受损,失于温煦,气机不通,故施以温中散寒之法;肝郁气滞者,肝气横逆,脾胃升降失职,故治以疏肝理气之法;脾气虚弱者,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无力推动,故以益气健脾之法;寒热错杂者,寒热互结,阻遏中焦,气机不通,升而不降,降而不升,故理以辛开苦降之法;饮食内停者,食滞胃脘,胃腑失和,气机壅塞,故以消食导滞之法等等。 笔者临证二十余载,追溯往昔临诊,或有投药即效,或初而有功,久而无效,或有数剂难愈,折磨至极,思之审之,疑常法之外,尚有变法,探本穷源,略悟一二,分而述之,共享同道。 理气当适度 痞满病机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其本在五脏,标在气机,故众医皆治于理气一则,若病人实属肝郁气滞,则药入病所,症状自消。然痞者,非肝郁气滞一证则已,若一味理气,则只见表象,未识本机。痞满之本乃脾胃虚弱,胃肠怠惰,无力运转,气机不通,停滞中焦,因而发痞,遂当健脾,如车灌油,如树浇肥,油输车中,则动力增,轮转车起,脾亦如此。痞满之疾,亦有气滞之实,脾弱之虚,临证之时,当分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大法,遂脾虚者,宜当健脾运脾,予脾之动力,投以参、苓、术、薏等君子汤之辈,绝非枳壳、厚朴、木香理气之属所能根及也。 脾贵于运,五行之中,脾属土,脾健则土壤肥沃,万物生长,然勿投理气之剂过也,药过病所,变生他症,故当中病即止,如《内经》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脾喜燥恶润,胃喜润恶燥,然绝非全部于此。脾虚湿盛者,理当健脾燥湿,此乃常法也,倘若燥之过猛,辛散量极,则脾燥而不运,此为太过,反伤脾气也。胃者,主受纳也,藏水谷精微,故不能损其津液,理应润之降之,倘若润之过度,则壅塞于胃,水谷食物,停于胃中,难于运化,气机壅滞,亦发痞满;另脾胃本弱,再因饮食自倍或恣饮酒浆,脾胃难以运转,水谷水液停蓄,壅塞中焦,此时虽有腹胀口干,不可再滋阴养胃,思之慎之。盖脾者,不可燥湿过猛,胃者不可润之过极也。 升降需有衡 《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谷代谢,五脏协作,升降有序,犹如车轮,脾胃为毂,统筹运转,为枢为纽,肝胆如辋,左右升降,气机旋转,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痞满之证,医者多治以通降胃气,以其胃气不降,气机不畅,水谷难下,滞而为痞,遂降胃气,投以旋覆花、代赭石、莱菔子之类,以通气机。然进而思之,气机运行,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周而复始,岂可只降胃气者乎?若使人身健壮,必气盛血充,气机升降,有升有降,上下调畅,则脾运无阻,五脏安和,诚如《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消痞之法,不可过降,降而又降,如丹溪言:“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应两者兼之,脾胃同治,升降共调,治宜寻仲景泻心汤之意也,倘若降之过极,则气机不升,中气下陷,如林佩琴《类证治裁》记载:“以人生五十后,升气少,降气多,渗利太过是降而益降,未免重竭其阳,泻多则亡阴,谓亡其阴中之阳”,故治痞亦当循《内经》“下者举之”之法也。 心理莫忽视 《内经》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若人春秋百岁,必心神合一,天人相应,心无烦恼,断绝杂念,清心寡欲,方能享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心负重任,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抬头工作,低头家务,如此繁重,何谈清心?然“过思伤脾”“思则气结”,《内经》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气结日久,肝郁脾壅,疏泄不利,运化失职,气阻中焦,壅塞不通,滞而痞成。 故痞满者,虽病脾胃,然不可忽略于肝,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治胃必佐泄肝,泄肝必兼安胃。”肝木脾土,五行生克,疏肝者,亦当护脾,健脾者,亦当疏肝,肝疏脾运,升降复原,则气机始畅,中焦始宽也。 临证之时,对证施药,此乃大法,然单汤独药,何以告愈?故尊于成无己“因人制宜”,鉴于疏肝健脾,行气解郁之上,酌以清心安神之品,且劝以安抚慷慨之语。则健脾理气调其身,清心善语梳其心,身心和合,内外如一,痞消满除不远矣。当今西学博大,西人言其脑肠相连,名脑肠轴,中有驿使,名脑肠肽。余思两者,颇为相似,其中必有相仿之理,待于后世深思。 参药理用药 痞满者,脾胃之疾也,脾胃受损,则治以健脾和胃也。然西药中有一药剂,既非扶正,亦非祛邪,名胃黏膜保护剂,药入胃中,形如屏障,如伞遮雨,如树抵风,使脾胃不受六淫、内伤之邪侵犯,此乃良药也。然“满山芳草仙人药”,岂无保脾护胃者栽?非也!满山芳草,益脾胃者,比比皆是,亦可护其脾胃黏膜。譬如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草崇原》记载:“黄白色为末作糊,性稠黏难脱”,以其性黏稠难脱者,21nx.com故可附于胃肠内壁,如兵之铁甲,抵邪于外;又如海螵蛸,味咸性温,制酸收敛,如《现代实用中药》记载:“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另凤凰衣乃鸡蛋壳内膜,味甘、淡,性平,微有腥臭气,具有养阴收敛的功效,其含有胶原蛋白、角蛋白、与黏多糖类相结合的复合蛋白质,对溃疡创面提供一层新的保持膜和屏障,是天然的黏膜保护剂,奇效甚妙。 阴津当固护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谷津液,胃纳而受之,脾运而升华,如《内经》云:“人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然痞满者,气滞日久,必耗损胃阴,或郁而化热,灼伤阴液,或阴血不生,胃阴难复。故治痞者,不可忽略养阴也,鉴《临证指南医案》记载:“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香燥,胃喜柔润也。” 痞者,虽病于胃,然独养胃阴,此非万全之策也。《内经》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盖病胃者,切不可只顾胃而弃他脏。若感外邪,化火伤肺,子病犯母,累及胃阴,胃不受纳,亦可致痞,此乃肺胃阴虚,须投以甘寒凉润之品,麦冬、沙参是也;若情志失常,郁而化火,损及肝阴,木郁克土,胃乃阳土,故胃阴亦损,胃气不降,气机不通,遂成痞满,此乃肝胃阴虚,当投以酸甘之品,白芍、木瓜是也,酸甘化阴,复肝胃阴,则痞满自除也;若思虑过度,暗耗心阴,心阴受损,母病及子,胃阴亦损,此乃心胃阴虚,治当以养阴安神,投以石斛、沙参、玉竹滋阴而安神,心胃同治也;若胃阴虚者,亦可致肾阴虚也,此所谓“胃者,肾之关也”,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之阴靠胃之水谷为其充养,故胃阴虚者,日久肾阴亦虚也;然肾阴为一身之阴,胃润而不燥,亦赖于肾阴滋养,故肾阴虚者,亦损胃阴,此胃肾同病,治当投以玄参、生地、龟板之品。故痞满者,必重胃阴,亦养五脏之阴,此亦历代医者之忠言。养胃益肾,滋阴育阴,此法不可疏遗也。 大凡疾病,言其病因,无非外感内伤,饮食情志;言其治则,无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然此乃常法,以此治病,十去其八,所剩其二,常法不效,需施变法。医者治痞,多施以常法,然于此之外,更需圆机活法,寻取变法,方能祛病除疾也。此为笔者多年临证所得,颇为浅浅,投此为砖,引他山之玉,望同道思之审之,齐攀中医之峰!

相关推荐

胃酸过多的症状

1、反酸 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和导致向上流动,更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 2、烧心 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3、胃灼烧 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此病多数都是因为精神状态不佳造成的,所以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要热情,和蔼自信,与病人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有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关注病人最关心的疾病问题,主动与病人讨论疾病的性质、检查结果、预后及治疗建议。 这种良好的关系有助于病人视医者如亲人,相信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以治疗疾患。 心理疏导 与病人交流,与他们谈心,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和心理感受,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排除心理的障碍,这样有主患者的康复。 找出引起患者心理行为的错误思维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恰当的医学知

胃酸过多有什么症状

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也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上进心,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胃灼烧: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非萎缩性胃窦炎的症状及治疗

临床表现 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和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慢性胃炎组织学可得到显著改善,但并不能缓解多数组织学改善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提示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症状无密切相关。 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对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 1.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健康人在消化间期表现为特征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其中MMC Ⅲ期起清道夫的重要作用,餐后进入消化期,近端胃呈适应性舒张,容纳食物,远端胃收缩、蠕动,消化食物,使其变为细小的颗粒。胃窦、幽门与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在排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D患者的胃窦、幽门与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不仅存在于消化期,而且见于消化间期,后者包括MMC Ⅲ期出现次数减少,MMCⅡ期的动力减弱和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此患者空腹就有症状,餐后也不减轻,甚或加重。 (二)发病机制 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胃病

众所周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年轻人中的胃病患者越来越多。然而,在各种各样的胃病中,一种名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病已经上升至年轻人胃病中的第一位。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病专家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不会引起胃部病变,但长期的腹痛、腹胀却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5岁年轻人急出消化不良 今年25岁的小李在保险公司工作,每月为了完成保险单销售额,吃无定时和熬夜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不仅如此,有时眼看快到月底了,可定额还没完成,小李就会着急万分,坐立不安,觉也睡不好。上个月,小李开始觉得每次吃完饭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2.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失眠、焦虑者可于睡前口服适当镇静催眠药。 3.药物治疗 FD尚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性对症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为主要症状者,可选择碱性制酸剂或酸分泌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药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鉴别

诊断 1.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半年以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 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 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 5.无腹部手术史。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什么

1、主食应以植物性蛋白中质量最好的大豆蛋白为主,配合谷物《如小麦、大米、小米、玉米)和适量的蛋黄粉、奶粉、鱼蛋白粉等,以提高蛋白质的质量。 2、给于新鲜的鱼、肉.蛋(最好以汤粥的形式进食)以及绿叶蔬菜,野菜和新鲜水果(做成菜泥、菜酱),以补充维生索和无机盐。但要注意制作果酱.菜泥、鱼松、肉松时,不可添加化学防腐剂、调味剂和着色剂。 3、油脂方面,最好用富含亚油酸和亚麻油酸的豆油。玉米油和麦胚油等,

为什么会消化不良

1、器质性疾病引发消化不良:慢性持续性的消化不良主要由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肠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 2、偶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①年龄因素:我们每一个人几乎到遇到过消化不良现象,并且消化不良发生的几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因为年纪越大,人体的消化器官功能会下降。 ②其他因素:偶然的消化不良可能会因为人体进食过饱、摄入过多油腻食物、饮酒过量、经常服用止痛药等引起,在精神紧张时进食或进食不习惯的食物也会引起消化不良症状。 以上就是对为什么消化不良的详细解释,胃肠科专家指出,提前